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的心量越大,福报越大的古训,流传千年。在佛教中,就有爱生气的典型代表群体——阿修罗,一言不合就生气,进而发动战争,给他人和自己造成巨大伤害。怒气的杀伤力如此巨大,究竟如何对治?看看佛门怎么看。
佛门经典如是说
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佛说遗教经》
【释义】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
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我们应和诸佛菩萨一样慈悲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对受教者无别的一种爱心,也就是慈悲心。杜甫曾发愿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了千万间的华宇美屋,就可以让天下居无定所的人,有一个遮蔽风雨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慈悲心。
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人,他对贫苦的朋友有慈悲心,因此许多名士都来投靠他。沩山灵佑禅师,临终示寂时,告诉弟子:“我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希望转世天国乃至再来做人。我发愿来世出生为水牯牛,替大家服务,为众生代劳。”灵佑禅师这种“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的心就是慈悲心。
这个宇宙充满了慈悲,我们要懂得欣赏,学习接受,如果不能体会相应,纵然佛陀出现在眼前,也无法领略慈悲的可贵。
我们应该和诸佛菩萨一样地慈悲,我们的一双手,要变成慈悲的手,“愿将双手常垂下,抚得人心一样平。”
我们要以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的四摄法来行慈悲,我们要以自他互易的观念来行慈悲,我们要保持人我一如的胸怀来行慈悲,我们要以冤亲平等的修持来行慈悲。
我们要以“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的愿行,来完成慈悲的无上佛道,努力做一个慈悲的人,把家庭建设成慈悲的家庭,使我们的社会成为慈悲的社会,国家是慈悲的国家,娑婆世间是个充满慈悲的国土,让爱心遍宇宙,慈悲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