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从休学/自我封闭到把世界当学校,创造我的教育之路

文摘   2024-08-14 20:01   英国  
‍‍


今天分享的主角是我的青少年教练客户(也是我云端认识了快三年,未曾线下谋面的好朋友)——Ivory.


Ivory很难被年龄、被任何标签定义。如果硬要有几句话描述,大概是:有着一颗老灵魂的16岁女孩儿,看似恬静的外表下是一颗炽热奔放,要去拥抱世界的心,没有什么能关住她天性中的自由和创造力。

像许多有着类似特质的少年一样,他们无法被单一的评价标准捆绑,只有跳出独木桥,在旷野上去开垦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条路没人走过,拓荒之旅令人兴奋也困难重重。她的故事是一个经历了休学抑郁、焦虑敏感、自我封闭的少年,把愤怒转化成“创造变化”,把世界变成学校,成为自己「人生设计师」的英雄之旅。作为她的教练,有幸陪伴,参与和见证,这份震撼心灵的感动难以用语言描述。

我们一起透过她的自述,在她写实、抒情与意识流交叠的文字中”窥探“一眼少年的心声。

#这是Ivory喜欢的代表她状态的图



本来的自我介绍,被我自作主张地改成了序。

致所有同在湍流里挣扎的年轻伙伴——我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完整的“英雄之旅”:为什么我不用时间线来排序?我的时间线是乱的,是不可控也不可靠的。我去过的地方不代表我,因为我总是感觉不到归属感。

自从我不被要求做自我介绍开始,困在身体里的湍流才开始迫不及待地往外走。

#图片来自网络

才说到第一句话,“我今年16岁”,所有人已经开始发笑。一些惊讶的低声碎语,漫不经心地赞美我的“成熟稳重”。我咬着下嘴唇,假装受到抬举地说“谢谢!”。一阵心凉,我知道我又错过了一次被接受的机会。

自从我的年龄在一个地方成为公开秘密了之后,我就失去了身份。“16岁”是一个很能激发想象力的词,所有人对“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应该是什么样的”都有一些荒谬又显露惊人巧合的见解。我好像被读透了,在我不需要说话的前提下。

自从我深深确信,没有任何一本能够疗愈我的书,就像没有能承受我所有情绪的人一样。除非我肆意地把每一个失望的瞬间都记录下来,我就会向内塌陷...我需要接住自己,尽管这从物理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想要表述我的身体感受了什么,从而真诚地创造谈话。

#图片来自于网络

我其实不太记得我和Nancy的第一次见面了,在两年以前。当时因为疫情分控,我无法出门,日子重复得像白光,没有太阳,因此已经无法调取清晰画面了。逐渐发胖,发型也很久没有修剪,只觉得世界好像永远也不会好起来了。机械地打开电脑,准备再见一个反正要拒绝的人。

我非常擅长拒绝人,靠撒谎,尤其会熟练地把真相与谎言编织在一起,成为令人信服的故事,好让ta们放我一马。很多很糟糕的咨询师、辅导曾经强行闯入我的“房间”,我脆弱的、小心翼翼经营的“位置”与“界限”在“希望我恢复正常”的“矫正介入”下被残忍地打碎。

在漫长的白光日子里,也就是比黑暗日子还模糊、炫目、令人困惑的时间里,我想要知道我经历了什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好像没有人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或者ta们继续选择沉默。个人的思考需要来自其ta思想的助力,不然就会枯萎。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实,在第一次教练开始之前,我把“预设的不信任”带到了和Nancy教练的互动中。就像是PTSD,没有什么比恐惧与不信任更长命的了。不过,素昧平生的设定倒也让我感觉“不需要很积极”,毕竟就只有我俩,我只需要不让对方“摔门而去”就好了,不需要特别用力地“让她称赞我”。

很搞笑的是,一度当我实在没有人说话的时候,我会在问诊的时候,刻意地让对方“夸奖我”。彼时的我已经虚弱到需要最不在乎我的人来认可我了。现在想来,我当时充满了“破罐破摔”的战斗状态,也是一件好事,我至少开始把谈话者及其态度和“我的生命价值”很好地分离了。

只记得Nancy说“你的名字真好听!”和“我也喜欢《哈利波特》”。就凭这点,结束后,我立即同意了妈妈安排的第二次见面。

直到今天,都没有很多人这么敏锐地觉察到我非常引以为豪的两点。关注、理解、包容是我在谈话乃至社交中都最敏锐、在意的“通关信号”和“友善标识”。该使用直觉的时候,我从不犹豫。

被挑选,被评价,被定义。我将用尽一生来摆脱我本不该承受的一切。

#感受处于谷底的状态



我们的亲近感也是一直在波动的。在我深陷焦虑的日子里(有的时候会和“看不见未来”重叠),和Nancy的会面往往是我一天中最松弛的一段时间。有一次约在中午,而彼时的冬天太阳几乎不出现,什么时候睁眼都是恶心的白光,刺痛喉咙的寒气也根本无法离开双重加厚大棉被。

我不幸地睡过头了,Nancy微信语音把我叫醒。挣扎着,我顶着熬夜的水肿、大油头和全素颜的大脸就这样上线了。不可避免的,网络延迟让我们的谈话一卡再卡,还把我本来就很难以忍受的大肿脸定格在了最不忍直视的瞬间。

这时候,教练的疗愈效果就出来了。在寒冬腊月的午后起床,和灌了一斤白酒后宿醉差不多,晕头转向,全身浮肿,没有知觉一般,走两步就可以摔倒。那一天我半夜哭了很久,特别饿,吃了一碗用温水泡开的泡面,还不如不吃。第二天十二点半,随时都能呕吐的状态下,我努力平静呼吸,开机,没有人在催促我,没有人会责备我,我深吸一口气,喝一口隔夜的凉水。

Nancy在快乐地等我,太好了,她在印度度假,热带阳光,短袖短裤,羡慕。我开始一阵吐槽,四川的气候多可怕,我是如何在感染新冠期间,又被暖空调吹哑了嗓子…Nancy同情地安慰我,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她要去热带度假。

慢慢地,思维开始流动,谈话变得丝滑,呼吸恢复顺畅,正在缓缓从离开被窝的沮丧中恢复。当时,其实我和父母都不会这么细节地交流生活、朋友、未来,但是在寒冷的衣帽间里,我却和几千公里外的暖气流治愈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教练和我的谈话会跟着即时的灵感游走,时不时地哈哈大笑。

“我不知道之后的出境政策会怎样,也很担心我的英语能力,但是我既然是在医院瘫痪状态下感染新冠的那一波人,我猜幸运和命运在同时眷顾我吧…”

“我很希望一个人出行,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行走,但是我的不安全感总是席卷我…我讨厌担惊受怕的痉挛感,却想要田园版的旅居生活;我想要认识所有人,记录所有人,却又害怕遇见陌生人;我想要把24小时全都花在我攒起来的书上,却被短暂的好奇心吸引到低成就感的境遇...”

我总是说话说到一半,因为不确定性的成分太大了,这就是我长期以来的状态。如果要当场找到具体的未来设想,是很为难我的。就像我遇见的无数个“矫正师”一样,ta们总是逼问到你说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而ta们从来也不在乎我是否满意。

然而,在我说不出话或者无数个主意堵在脑子里时,在Nancy的安静注视下,“没关系,这次谈话是围绕你展开的,你需要思考多久都可以。”

长达三分钟的停滞,我居然一点都不感觉尴尬,或者焦躁。因为我知道,我不一定要一刻不停地产出来得到她的“认可”,原地休息也是自由生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评判的共识,真的真的很令人心安。

回忆了一下,那一天是在几星期以来唯一一次我在日落之前醒来,而且和人说了很多话的一天。


#图片来自于网络



写这篇文章的这几天和一位小伙伴聊天,我们达成共识,在公众环境下,比如写博客或者经营公众号,书写创伤、讲述脆弱和恐惧,是很令人不安的。

被允许讲述悲伤的空间里需要包容、赋能、有共识的安全感来沉浸式地通过提问、反思、共情,有的时候还有大哭大笑,来重塑被狠狠打碎的自我。

但是我依然想大胆而真诚地分享,在这几年里,我经常会遇到一种,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吓人的状态,“看不见未来”。说来也奇怪,在记忆中,我大部分的日子都很漫长,每一天事情都是重复的,人也是没有变化的。

而往后,每当我意识到,“天哪,我保持这样的状况多久了?”时,往往意味着我又不幸地卡在了原来的地方。没有人的生命危机经验适用于我,ta们在写这些书的时候并没有参考我的处境。

于是我会约上Nancy,在教练对话中,一起brainstorm:
1)我想要什么?
-有的时候很多,很疯狂,处于流动状态,但在安全空间里都不会被否决;
2)找到了想要的,怎么拆解目标?达到每一步需要做到什么?
-这往往是Nancy的part,与其强调我和期待的距离,我们会定睛看可能性;
3)这个真的会满足我的期待吗?为什么?
-很多时候,没等期待实现我就放弃了,我察觉到一些愿望建立在非实证的预设上。就又开始一轮。而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从现实通往愿望的道路。

#尝试和努力的意义大于结果

在我们一起寻找的资源阶段,教练总是很好地get到我的需求,她会说,这个选择可能会吸引、托举你,要不要试试?当我思考再三,决定要pass,提出新的选择的时候,她不会失望,也不会执着于说服,而会说,这个视角很有意思,也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我相信你们会碰撞出很棒的火花!



我在去年暑假成为了「蒲公英全人发展教练卡牌课」的第一批学员&模特(以真实青少年的身份参与录制教学视频),也是目前为止年龄最小的卡牌认证师。

#和Nancy一起录制「卡牌引导师」教学视频

卡牌带来的图像的刺激,激活了场域的潜力。就像未见多年的朋友,一起在火炉旁看老照片;或者夏令营的第三个晚上,所有人聚在洒满驱蚊液的露天草地上看《搏击俱乐部》;我们在描述的时候,是看不见彼此的过去的,也就让此刻我们共享的视觉记忆,格外珍贵,因为其激起的情感震动,这种连结远比单纯的对话强壮有力。

#图片来自网络

学习成为成熟的提问者和倾听者的角色,是我跳出的原有认知的脚手架。这种表述习惯不仅提供给我了对话和互动中的掌控感,还让我能够与无论是素昧平生或是相识已久的朋友触及从来没有机会谈论的话题。

在练手期间,我和一位夏校遇见的同学约线上卡牌,在晚上十点半。他说能不能不开摄像头,我说当然可以呀,但是还是好奇地问了为什么。他说刚刚上完了很久的晚自习,刚到家,没有洗漱,现在正躺在床上和我聊天。

以前的我可能会想,“这个人不够尊重我”这种很傲慢的判断。但是当时,我居然下意识地说出来,“太感谢你了,在这么辛苦的情况下还愿意见我!”

#分享成功带领卡牌破冰的喜悦和方法

我在卡牌堆里瞥见了“爱”这张我平时惯性忽略的宏大名词,我看到两个人,一只猫。我想到了《流浪猫鲍勃》。我把自己带到了这个下雪的街道上,而图片中的我好像在赶着去哪儿,或者根本是想分给其它任何未知事物注意力,我快速走过了。恍然之间,我看到两个人,一只猫,“无家可归”,真可悲,ta们可能熬不过今晚,我漫不经心地想。

我猛然抽离,赶紧拿纸巾来擤鼻涕。潜意识下,代入到了最恐惧的设想处境中,我居然成为了最讨厌的冷漠的人。悲伤不被看见,这就是我最恐惧的处境。这种处境没有结束,相反,貌似还会持续很久。直到我积极抵抗,转化我的机制,将降临在我身上的负面影响化解,而不是再传递给更脆弱的生命。

©️蒲公英全人发展教练卡牌

卡牌给了我机会去思考,我该从如何使用第三视角来解读与介入我的处境?我该如何成为看似无助的处境的更具主导性的力量?



这两年,是有很大未曾预料、胆战心惊的转变的两年。想想看,其中的一些turning points都和我的教练有关联。Nancy,其实是和我生活的社区相差甚远的人,毕竟彼时我看的书还很局限。她会很轻松地get我在那个地方永远不会被理解的见解。

在自我封闭的时候,Nancy鼓励我走出去,第一次一个人去陌生的城市学习、生活;Nancy在我很想杀死自己的时候,肯定认可了我在崩溃期间发展的理论,而且她是彼时唯二可以联系到且理解的人。

Nancy介绍给了我第一份付费副业(一起录制卡牌引导师的课程);陪伴我申请几乎高不可攀的梦校,而我只差一步就可以大获成功;现在,我把世界当学校,准备好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地区、国家研学旅居,Nancy和我一起探索、落地可能性,让我大有信心;胆小的小女孩儿正在其她女性的陪伴下,挣扎地成为一名强壮的女性……

#独自出国研学,马上交到朋友,找到未来新可能

#Ivory独自参加海外研学的点滴

我如何成为能量本身呢?
这将是明天我要探索的方向。

想知道更多关于我和教练的故事吗?来我们8.18的分享吧!

我也会在现场分享「我第一本半虚构小说的访谈者招募」,8.18期待遇见你。


8月18日19:30欢迎来蒲公英社群听我和伙伴们的直播分享,那些有教练陪伴的青春。




教育,不是跑到,更不是赛场,是森林,是旷野,每个生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自己的节奏,汲取自己需要的养料去生长、绽放,这是TA来到这世上的使命。


陪伴Ivory的这几年,我也像重活了自己的青春(这也是做青少年教练非常美妙的部分),这段旅程我俩在森林中寻宝,在旷野上玩耍,在内心没有边界的自由中创造只属于Ivory、独一无二的生命教育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次环境的改变,都在拉伸她生命的宽度,去承载容纳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每一次新的尝试,都在加深她生命的厚度,  让她越来越擅于面对真实的自己,与曾经害怕的焦虑、恐惧对话,允许他们的发生,转化,复元。没有成败,只有成长。

 

现在,她不再胆小张望「自己向往的生活」,不再煎熬忍耐,不再犹豫等待,寄希望于明天。而是今天开始就活出想要人生。

 

如今的她,自立、自知、自信。不需要我的祝福,我知道,她需要的 ,她有智慧为自己创造;她想要的人生,她正在活出来。




🧡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

蒲公英将在7-9月开启秋季白露班招募:蒲公英招生季|令人心动的教练。白露时节的到来,象征着清新与成熟,也预示着人生从青涩到蜕变的开篇。在此期间,我们准备了4场分享会(包含1场青少年特别场)+2场工作坊+1场与我们的教练一对一的答疑会,邀你一同探索职业转型、教练专业化和商业化的路径,一起活出心动的未来。


#我们会聊到的主题:

#蒲公英家庭教练中心作为国内唯一一家ICF国际认证的家庭教练/生命教练双认证培养机构,致力于用教练的方式推动教育生态的变革。支持了10000+青春期家庭跨越养育与成长的卡点,绽放父母,成就孩子,繁荣家庭。


愿我们拥有爱,也拥有爱的能力。


文字|Ivory&Nancy

编辑|圆满&包包

视觉|包包




往期阅读
READ MORE
来自蒲公英家庭教练中心的自我介绍
白露班招募|成为国际双认证PCC+家庭教练的唯一途径
95后的裸辞潇洒人生,不必等到财富自由

蒲公英家庭教练中心
国际教练联盟ICF(International Coaching Federation)中国境内唯一认证「家庭教练教育平台」。致力于为青春期家庭成长所需养育资源与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教练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