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主席
李金宝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方浩教授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讨论嘉宾
韩园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徐怡琼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持嘉宾
江继宏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病例汇报
余健医师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
方浩教授:《醉翁之艺》老年麻醉病例讨论会主要由各家医院提供一例具体病例供线上分享,对于临床医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非常荣幸邀请到两位杰出青年专家加入团队一起进行研讨,希望大家能够共同提高,并预祝本次线上学术论坛圆满成功。
简要病史
患者甲状腺术后双侧声带固定,饮水呛咳,吸气相喘鸣。
是否需要立即气管插管或需要气管切开?
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的风险?
如何做好应急预案并安全转运患者?
患者存在严重的吸气相喘鸣问题,长时间或持续性的吸气相梗阻会导致患者喉头水肿加重。在此阶段,较为安全的措施是先进行气管插管,因为喉返神经损伤或水肿,在短期内迅速缓解可能性较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来源于喉头水肿的可能性无法排除,需要边观察边治疗。
徐怡琼 教授
对于患者是否需要立即插管或切开,尽管插管是最安全的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考虑更多因素,因此在决定进一步切开或插管前,需与外科医生、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以确保采取最合适的措施。术后带管回病房需极为慎重。
转运和交班
与外科医生沟通,并请示咨询班后,决定暂不插管,与外科医师共同转运患者至ICU。
术后
术后第一天病程(2023-12-12)
术后第二天病程(2023-12-13)
转出ICU(2023-12-14)
出院(2023-12-18)
患者一般情况可,目前声音嘶哑,无呼吸困难。
刚出院时
精神尚可,生活基本可自理,但饮水及进食固体食物均会呛咳,因此进食和饮水极少。
出院两天后
开始出现乏力,并且进行性加重,至再次入院前已经完全无法自主活动,入院前1天开始几乎完全没有进食。出院期间达格列净继续维持平时剂量口服(1#qd),未监测血糖。
再次入院(2023-12-26)
患者因“甲状腺MT术后进食差伴轻度呼吸困难1周”入院。
五官科会诊意见
患者入院后请五官科会诊。
查体:双侧声带麻痹,轻度三凹征。
我科印象:双侧声带麻痹,喉梗阻Ⅱ度。
我科意见:可考虑气管切开,注意呼吸。
入室情况
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重度高钠高氯血症、高血糖危象
麻醉诱导与维持
1.麻醉诱导:常规诱导后可视喉镜下置入ID6.0气管导管。异丙酚 3ug/ml、瑞芬太尼 2ng/ml、罗库溴铵 40mg、舒芬太尼 10ug
2.麻醉维持:地氟烷 0.7MAC、羟考酮 5mg
术中情况
术毕
PACU内处理
转入ICU
1.使用半张液体(0.45%NaCl)继续扩容(持续至12-31)。
2.胰岛素持续泵注,密切监测血糖(化验结果提示酮体不高)。
3.12-30患者进食仍较差,辅助肠内营养支持。
4.补钾、雾化吸入、营养神经,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5.1-1开始出现肌红蛋白尿。
心肌标志物、肌酐、钠离子、肝酶均在1月2日达到高峰,出现肌红蛋白尿
病人转归
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
患者是酮症酸中毒还是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高钠血症的病因?
高血糖和高钠血症如何纠治?
患者在PACU内治疗的目标?(何时转运?)
患者肌力减退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状态。住院一周后出院,但一周后再次入院,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周。在ICU治疗期间,患者自主饮食,但伴有呛咳,同时辅以肠胃营养支持。
江继宏 教授
徐怡琼 教授
双侧声带麻痹
罕见(0.4%)但极严重的甲状腺全切除术并发症,最常见于再次手术患者。通常可在术后立即发现,因为患者会在术后拔管时出现呼吸困难和喘鸣。通常可以立即重新插管,当无法经口再插管(如双侧声带均内收)时可能需要气管造口术。发生永久性双侧声带麻痹时,以激光切除部分后部声带可充分恢复喉部气流,且极少引起声音后遗症,这也避免了长期气管造口。应由多学科团队管理双侧声带麻痹,以达到最佳结局。
高血糖危象
降糖药物的不合理的运用、感染是高血糖危象的主要诱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与高渗性高血糖状态(HHS)的诊断标准和鉴别:
高血糖危象的治疗:治疗的第一步是输注等张盐水,应停用SGLT2抑制剂,因其可诱发DKA。
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有3种发生机制:丢失的水未得到补充,最常见;水转移入细胞内;钠超负荷。
病因通常可从病史中了解:最常见的原因是老年患者由于精神状态受损,在水丢失后未进行补充;对于神志清楚且可获取水的患者,如果血清钠浓度大于150mEq/L,应高度怀疑累及渴感中枢的下丘脑病变。
纠正高血糖引发的高钠血症:年轻病例采用慢性高钠血症所需的补液方案缓慢纠正;较年长病例采用治疗急性高钠血症的输注速度迅速纠正。
横纹肌溶解
常见病因:创伤性或肌肉挤压(如,挤压综合征或长期制动);非创伤劳累性(如,未经训练的个体过度劳累、过热或代谢性肌病);非创伤非劳累性(如,药物或毒素、感染或电解质素乱)。
临床表现:典型三联征为肌肉疼痛、无力和深色尿;血清CK水平通常至少5倍于正常上限值;急性肾损伤;肝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DIC。
治疗:病因治疗和积极纠治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透析)。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DS)
发病机制:脑对低钠血症的适应性改变;慢性低钠血症快速纠正时;其他诱发因素包括:酒精使用障碍、营养不良、肝脏疾病、低钾血症和低磷血症等。
临床表现:通常会在血清钠浓度过快升高后延迟2-6日出现。
预防:推荐血清钠在任意24小时期间的升高幅度均<6-8mmol/L
治疗:血清钠再降低:使用5%葡萄糖和去氨加压素;免疫调节治疗: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糖皮质激素等;支持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团队
醉翁之艺主编李金宝教授参与主编
《老年患者麻醉进展汇编》
醉翁之艺独家出版书籍
#往期推荐#
✦+
+
识别二维码
观看回放
邮箱:zwzy2022@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醉翁之艺》直播回放
编辑:姜雯乐
审校:陈小星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