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和强心药或血管活性药物是围手术期管理的核心要素,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最佳的血流动力学管理应提供足够的器官灌注,同时尽量减少医源性损伤。然而,临床实践差异很大,它们对结果的影响仍然不确定。通过监测心输出量指导血流动力学管理是一种可以通过降低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来改善患者管理的方法。心输出量指导治疗有时存在争议,早期肺动脉导管过度使用产生安全问题。最近的试验使用更简单的微创技术,通过脉搏波分析和其他方法跟踪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的变化,解决了其中一些安全问题。
然而,仍然缺乏临床有效性的明确证据。由多个国家合作开展的一项临床试验(OPTIMISE,2014,JAMA)提示了心输出量指导治疗可能减少术后感染,但也提出了心脏安全问题。荟萃分析进一步表明,心输出量指导治疗使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但由于纳入了许多较旧的、偏倚风险较高的单中心试验,结果的临床指导意义受到限制。因此,原团队进行了对接受择期胃肠道大手术的高风险患者采用心输出量指导的血流动力学干预的OPTIMISE II试验。研究结果于2024年12月3日发表在BMJ。
OPTIMISE II是一项国际性多中心随机试验,在11个国家的55家医院进行。招募时间为2017年1月26日至2022年9月13日。试验将择期胃肠道大手术期间和手术后4小时常规管理与采用心输出量指导的静脉输液治疗(包括低剂量强心药输注)进行了比较。
患者
纳入标准:65岁及以上;ASA分级为II级或更高;接受胃肠道择期大手术;预计手术时间超过90分钟。手术类型为结肠、直肠或小肠切除术;胰腺和肠切除术;胃切除术(非肥胖手术);食管切除术(非肥胖手术);肥胖手术;以及其他涉及肠道切除的手术。排除标准包括拒绝书面知情同意书、临床医生拒绝、预期30天内死亡、30天内发生过急性心肌缺血或急性肺水肿、低剂量强心药物禁忌症、怀孕、之前参加过OPTIMISE II试验,或目前在参加另一项生物学机制或主要结局指标类似的临床试验。
随机化和盲法
通过隐藏分配顺序的中央在线服务,将参与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配采用最小化方法(即参与者有80%的概率分配到使得组间混杂因素差异最小的那个组)。混杂变量包括参与医院的国家、手术类别和ASA等级。收集和评估临床结果的研究人员没有参与患者的管理,也不知道分组。随访后进行评估员盲法自我评估。不知道分组的当地研究员或代表最终确认临床结果。只有独立的数据监测和伦理委员会可以访问试验数据。在签署统计分析计划并锁定试验数据库后进行最终分析。
试验流程
对参与者的管理没有进行严格的定义。建议采用标准治疗来维持氧合(SpO2≥94%)、血红蛋白浓度(>80 g/L)、核心温度(37°C)、心率(<100次/分)和平均动脉压(60-100 mm Hg)。通过1 mL/kg/h的晶体输注维持生理需要量,建议使用5%的葡萄糖以尽量减少盐超载。临床医生从一系列晶体或胶体中选择用于扩充血容量。根据临床医生的偏好和当地流程提供麻醉和镇痛。按照当地方案进行抗生素预防。试验干预在麻醉诱导后开始,并持续到手术后四小时。使用Edwards Lifesciences系统监测心输出量和相关血流动力学变量,该系统包括EV1000或HemoSphere监测仪,根据临床医生的选择,监测仪匹配ClearSight(非侵入性)袖带或FloTrac(侵入性动脉压)传感器。麻醉诱导后立即建立心输出量监测系统,诱导后首次测量每搏输出量。除生理维持液外,给予250毫升的液体冲击,以实现每搏输出量的最佳值。在给予液体冲击后,每搏输出量增加10%,则认为有液体反应性。当不满足液体反应性标准并且每搏输出量保持至少20分钟时,心输出量被认为是最佳的。此时,停止进一步的液体冲击。此外,每搏输出量变异度<5%表明患者不会对液体有反应,并停止液体冲击。干预组参与者在第一次液体冲击后还接受了多巴酚丁胺(2.5µg/kg/min)或多培沙明(0.5µg/kg/min)的固定、低剂量、等效输注,药物根据临床医生的偏好和当地获取条件进行选择。如果参与者在充分麻醉和镇痛的情况下出现心动过速(>100次/分)持续30分钟,则减少强心药物剂量,如果心动过速持续存在,则终止。常规管理组的参与者照常接受治疗,但不进行心输出量监测。根据临床医生的决定,在脉率、动脉压、尿量、核心外周温度梯度、血清乳酸和剩余碱的指导下,给予250毫升液体冲击。心输出量监测只能用于指导干预期间出现严重不适的参与者的管理。预定义的方案偏差是未使用心输出量监测、未使用强心药物或剂量不正确(干预组)或在对照组参与者中使用心输出量监测(图1)。
图1 干预组心输出量指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流程
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是随机分组后30天内的术后感染,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标准定义为手术部位浅表、深层或器官感染中的一种或多种、肺炎、尿路感染、实验室确诊的血流感染或来源不明的感染。主要结局是根据病历和与患者沟通的信息进行评估的。次要结局是随机分组后30天内的急性肾损伤(KDIGO分期2期或更高)和180天内的死亡率。安全性结局是随机分组后24小时和30天内急性心脏事件(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非心脏手术后的心肌损伤、成功复苏的心脏骤停或心源性肺水肿)。同时统计术后住院时间和随机分组后30天内存活且未在重症监护床上的天数。
统计分析
根据OPTIMISE结果,如果使用显著性水平=0.05的双侧检验,想要检测到术后30天内感染率从30%降低到24%,且功效>90%,样本量则需要2502例参与者(每组1251人)。主要结局采用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对国家和固定效应进行了随机截距,固定效应包括手术类型、年龄、性别、ASA分级以及基线血红蛋白和肌酐水平。在编辑审查期间,还对主要结局进行了进一步的事后分析。使用相同的模型来分析安全性和次要结果。所有统计检验都是双侧的,认为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进行似然比检验,将主要结局分析模型与添加了协变量相互作用效应的相同模型进行比较,评估亚组(手术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在编辑审查期间,增加了手术方式(腹腔镜或开放式)作为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同时比较了对照组和干预组中使用的每种心输出量传感器之间的主要结局事件率。
图2 患者入组及研究流程图
6693例患者接受了资格评估,2502例参与者被纳入研究,4例参与者因不符合年龄纳入标准最终被排除。在符合纳入标准的2498例参与者中,1251例接受心输出量指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干预组),1247例接受常规管理(对照组)。平均年龄为74岁(标准差为6),1432/2498例参与者(57.3%)为女性。两组在除试验干预之外的临床管理相似(图1、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在整个干预期间和每个阶段(术中和术后)给予的晶体和胶体液的总体积相似(干预组和常规管理组的平均总量分别为3267 mL和3058 mL)。平衡液是两组用于容量替代的主要液体。除试验性强心药物输注外,血管升压药和强心药在两组中都有广泛使用,且使用程度相似。对干预的依从性极佳,93%的患者接受了符合方案的试验管理。自我评估显示,调查人员在70%以上的结果评估中都落实了可靠的盲法。
在随机分组后30天内,术后感染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289/1247(23.2%)的干预组患者和283/1247(22.7%)的常规管理组患者发生了术后感染(调整后的优势比为1.03,95%置信区间(CI)为0.84-1.25;P=0.81)。干预组在24小时内发生急性心脏事件的人数比对照组多(38/1250(3.0%)v 21/1247(1.7%);调整后的优势比为1.82,CI 1.06-3.13;P=0.03)(表2)。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干预组24小时内出现心律失常的人数较多(33 v 17)。30天内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没有差异(85/1249(6.8%)v 79/1247(6.3%);调整后的优势比为1.06,CI 0.77-1.47;P=0.71)。随机分组后30天内急性肾损伤或180天内死亡率的次要结局在两组之间没有差异(表2)。两组的住院时间和30天内未在重症监护床上的存活天数没有差异。亚组分析表明,干预的效果在手术类别、手术方式和可用的心输出量监测传感器技术之间没有差异。
表2 两组患者的结局指标比较
在接受择期胃肠道大手术的患者中,心输出量指导的静脉输液治疗联合低剂量强心药输注未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干预后24小时内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增加,特别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不建议在未经选择的患者中常规使用这种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是一项国际性的、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旨在从术后感染的方面评估心脏输出量引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在接受大型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一项对前期OPTIMISE研究的深入和拓展,在前期研究中作者发现心排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手术部位灌注和氧供,降低术后感染风险。并在前期单中心较小样本的研究中发现了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相对较低的术后感染发生率。这充分展示了本次研究开展的意义。但最终的结果显示心脏输出量引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对大型胃肠道手术患者并未有显著影响。而干预相反增加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因此作者不建议在大型胃肠道手术患者中常规应用心输出量引导的血流动力学治疗。
术后感染是一个术后高发的并发症,并受到相当高的关注,然而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认为术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近期广谱抗生素应用,肺部及肝脏疾病均可能造成术后腹部感染的风险1,2。虽然本次研究进行了精心地设计,在方案中对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诊断标准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标准的确认,然而在术前部分数据的收集并未涉及到术前药物应用,虽然排除标准中含有进入其他药物研究并干扰到本次研究的患者,但术前治疗中涵盖的相应药物并未排除。在抗生素预防上,新近的研究认为在胰腺手术中术前预防应用Piperacillin-Tazobactam感染预防效果明显优于Cefoxitin。这使术前抗生素选择成为影响术后感染发生率的独立因素3。作者也承认在术后感染的术前处置方面其实较为宽泛,作者认为因为本研究中基础感染率和治疗效果均能满足对首要目标的样本量的需求。然而,这使得本应考虑的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忽视。从而使心输出量监测下血流动力学治疗与术后感染的结论可能发生偏倚。
另外作者在本研究中囊括了结直肠、胰腺、胃、食管及减肥等手术,虽然手术的种类在两组中是相对均衡的。然而不同手术对术后感染的风险因素却存在不同关注,对于胰腺外科来说局部的胰管粗细,胆道支架应用都可能增加术后风险。在一项超过2万例前瞻性多中心有关术后切口感染的研究显示,手术术式是重要的风险因素,胰腺手术风险最高,而结直肠手术中手术造口是其中一项重要的风险因素2。另外,在高感染率的胰腺手术中,一些外科材料以及术后抗生素选择都可能影响术后感染的结局4,5。而在本研究中并未对术后感染相关风险因素进行相应的记录。因此与术后感染的相关重要混杂因素也并未得到关注和数据处理。这可能对最后心输出量监测下血流动力学治疗与术后感染结论产生相应的影响。
总之,作者在试图探索心排量监测下血流动力学治疗在术后感染的防治作用上的结论,尚需要充分数据表明所涉及的具有术后感染独立影响因子在此研究中获得了较好的控制,并未发生偏倚,并且最终的结论是坚实的。
编译:孙国林
述评:许涛
“麻海新知”系列回顾:
点击标题,温故知新
【第848期】【麻海新知】术前贫血管理实施实践指南:来自心血管麻醉医师协会和患者血液管理促进会的建议
【第847期】【麻海新知】成人择期非心脏手术的术前评估:来自欧洲的2025最新指南
【第846期】【麻海新知】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围手术期的应用:为麻醉科医师揭开误区并提供重要参考
【第845期】【麻海新知】急性肺栓塞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和谐、不和谐与沉默(二)
【第844期】【麻海新知】急性肺栓塞国际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和谐、不和谐与沉默(一)
【第843期】【麻海新知】心胸血管麻醉2024年亮点精选
【第842期】【麻海新知】运动预康复对心脏手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第841期】【麻海新知】JAMA:成人创伤患者早期限制性与自由氧疗策略的对比(TRAUMOX2试验)
【第840期】【麻海新知】通过胃超声评估残留胃内容物与围术期使用司美格鲁肽之间的关系: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
【第839期】【麻海新知】清醒气管插管时,应该如何进行镇静?
【第838期】【麻海新知】麻醉类型对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第837期】【麻海新知】BMJ:外科患者住院医疗的安全性
【第836期】【麻海新知】成人围术期疼痛管理:麻醉科医师协会和英国疼痛学会的多学科共识声明
【第835期】【麻海新知】围术期输血对非心脏大手术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作为长期预后风险因素的影响
【第834期】【麻海新知】关于成人心脏手术患者快速拔管的建议:共识声明
【第833期】【麻海新知】减重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预氧合时PEEP或ZEEP对术后氧合的影响
【第832期】【麻海新知】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络化Meta分析
【第831期】【麻海新知】伴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围手术期管理和决策
【第830期】【麻海新知】危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全因死亡率的相关性:一项来自MIMIC IV 2.2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背景
【第829期】【麻海新知】欧洲围手术期高血压管理的现状调查
【第828期】【麻海新知】阿司匹林与脓毒心肌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基于MIMIC-IV数据库的分析
【第827期】【麻海新知】周围神经显微解剖学:神经阻滞成功的潜在机制新见解
【第826期】【麻海新知】右美托咪定对外科手术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结局的有效性研究
【第825期】【麻海新知】肺部超声:临床操作步骤和常见病理学表现
【第824期】【麻海新知】欧洲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预防指南:首次更新
【第823期】【麻海新知】重磅更新:2024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管理指南(四)
【第822期】【麻海新知】重磅更新:2024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管理指南(三)
【第821期】【麻海新知】重磅更新:2024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管理指南(二)
【第820期】【麻海新知】重磅更新:2024ACC/AHA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管理指南(一)
【第819期】【麻海新知】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远期死亡率的影响
【第818期】【麻海新知】右美托咪定对外科手术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的有效性
【第817期】【麻海新知】中低收入国家腹部外科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和机制
【第816期】【麻海新知】亚低温治疗对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第815期】【麻海新知】多病共存与接受重大手术患者术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欧洲29个国家的前瞻性研究
【第814期】【麻海新知】术中氧疗、氧化应激与心脏手术后器官损伤: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第813期】【麻海新知】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肌松拮抗与监测
【第812期】【麻海新知】心脏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流量与主要肾脏不良事件:一项经倾向评分调整的前后对照研究
【第811期】【麻海新知】JAMA综述:使用直接口服抗凝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第810期】【麻海新知】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
【第809期】【麻海新知】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影响:两项随机对照试验的事后分析
【第808期】【麻海新知】瑞马唑仑在操作镇静和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第807期】【麻海新知】心脏指数指导疗法,用以维持接受大型开腹手术的高危患者诱导后心脏指数的最佳状态:多中心随机 iPEGASUS 试验
【第806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超敏反应的处理
【第805期】【麻海新知】手术时间对择期手术结果的影响:系统分析
【第804期】【麻海新知】窒息氧合技术:生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
【第803期】【麻海新知】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和多学科护理路径:美国心脏协会的科学声明
【第802期】【麻海新知】亚低温治疗对心脏骤停患者良好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的影响
【第801期】【麻海新知】成人院外心搏骤停采用上肢骨内注射与静脉血管通路的差异研究:分组随机临床试验(VICTOR 试验)
【第800期】【麻海新知】炎症与ICU后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第799期】【麻海新知】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老年和衰弱患者创伤管理最新指南
【第798期】【麻海新知】分娩期间硬膜外镇痛与孕产妇危重症发病率的关系
【第797期】【麻海新知】停用或继续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非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第796期】【麻海新知】持续炎症-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生物标志物和生物学机制
【第795期】【麻海新知】胸段硬膜外镇痛与胰腺手术后生存率的提高无关:随机对照 PAKMAN 试验的长期随访
【第794期】【麻海新知】利多卡因在癌症进展和患者生存中的作用
【第793期】【麻海新知】围术期质量改进组织(POQI)关于围术期动脉血压管理的国际共识声明
【第792期】【麻海新知】糖尿病对结直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预后的影响
【第791期】【麻海新知】脑电图指导麻醉管理对老年心脏术后谵妄的影响
【第790期】【麻海新知】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注意事项、技术与局限性
【第789期】【麻海新知】免疫调理药物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第788期】【麻海新知】镇静与全身麻醉对介入手术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第787期】【麻海新知】手术与麻醉后远期认知结局
【第786期】【麻海新知】直接口服抗凝药逆转在危及生命的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指南
【第785期】【麻海新知】肌肉骨骼障碍对重症监护后生活质量和功能的影响: 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第784期】【麻海新知】术前禁食与肺误吸风险:历史概念、生理效应和最新观点
【第783期】【麻海新知】全麻术后早期饮水时机的当前临床证据
【第782期】【麻海新知】术中低体温对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第781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红细胞输注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关系
【第780期】【麻海新知】心脏手术患者局部应用或静脉输注氨甲环酸的临床研究
【第779期】【麻海新知】疼痛灾难化的性别差异及其与急慢性疼痛转变的关系
【第778期】【麻海新知】慢性术后疼痛:一项欧洲调查研究
【第777期】【麻海新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瑞典多中心队列研究
【第776期】【麻海新知】心率联合收缩压早期预警对去氧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相关低血压的效果
【第775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目标导向白蛋白补充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第774期】【麻海新知】术后严重慢性肾病及急性肾病对其的影响
【第773期】【麻海新知】术中肺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第772期】【麻海新知】术前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对门诊手术患者的血压影响
【第771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氧疗当前面对的挑战
【第770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中循环心肌肌钙蛋白升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第769期】【麻海新知】欧洲CASCADE研究:腹部大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显著增加术后30天死亡风险
【第768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术前停用或继续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后的术前NT-proBNP水平和心肌损伤
【第767期】【麻海新知】外周灌注指数与使用血管收缩药的非心脏大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第766期】【麻海新知】区域麻醉的研究重点:一项国际德尔菲研究
【第765期】【麻海新知】年终盘点:2023年《The Lancet》发表麻醉学领域相关研究亮点精粹
【第764期】【麻海新知】衰弱对澳大利亚因癌症相关择期手术后收治入ICU患者的预后的影响
【第763期】【麻海新知】使用床旁超声引导液体管理预防全身麻醉诱导后低血压
【第762期】【麻海新知】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分析预测困难气道的视频喉镜操作
【第761期】【麻海新知】择期手术患者GLP-1受体激动剂使用与麻醉前残留胃内容物的关系
【第760期】【麻海新知】个体化分析脓毒症免疫反应失调:克服挑战并实现精准医学的目标
【第759期】【麻海新知】持续性炎症、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定义、潜在治疗方法和研究重点的综述
【第758期】【麻海新知】BJA综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术中监测
【第757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第756期】【麻海新知】FLEX评分:基于机器学习的手术风险评估工具的开发与验证
【第755期】【麻海新知】成人院内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时间和预后:回顾性队列研究
【第754期】【麻海新知】腹腔镜手术中使用降噪耳机隔离噪音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第753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出院后一年的结局及出院前并发症与出院后死亡的关联
【第752期】【麻海新知】Nature Reviews重磅综述:围手术期卒中
【第751期】【麻海新知】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接受非心脏手术时发生急性心肌损伤的预测:多变量风险模型
【第750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共识建议
【第749期】【麻海新知】日间病房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无阿片类药物与阿片类药物节约型麻醉
【第748期】【麻海新知】微循环在围手术期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第747期】【麻海新知】心血管手术中静脉注射白蛋白: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第746期】【麻海新知】袢利尿剂与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
【第745期】【麻海新知】术前心理症状与慢性术后疼痛:中国手术与麻醉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
【第744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患者的术中血液管理策略:渥太华术中输血共识
【第743期】【麻海新知】单肺通气期间使用围术期、个体化肺开放通气策略(iPROVE-OLV)
【第742期】【麻海新知】ICU急性严重出血管理:早期目标导向的止血治疗
【第741期】【麻海新知】非心胸择期手术患者的术中机械功率与术后肺部并发症:一项为期10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第740期】【麻海新知】基于心电图深度学习预测术后死亡的模型开发与验证
【第739期】【麻海新知】对无需早期肠外营养的ICU患者实施严格血糖控制是否有益处?
【第738期】【麻海新知】儿童清液禁食时间调整为1小时与呼吸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关系
【第737期】【麻海新知】利多卡因治疗机械性颈痛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交叉试验
【第736期】【麻海新知】脓毒症的宿主反应调控:当前策略和未来趋向
【第735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皇家麻醉医师学院第七次国家审计项目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第734期】【麻海新知】术中使用去氧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对术后谵妄的影响
【第733期】【麻海新知】肺大切除术单肺通气与术后肺部并发症: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第732期】【麻海新知】Anesthesiology临床焦点综述:创伤性出血的损伤控制复苏
【第731期】【麻海新知】外周区域麻醉及其结局:2013-2023年文献的叙述性回顾
【第730期】【麻海新知】无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对大手术患者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第729期】【麻海新知】肾素作为重症监护和围手术期的预后标志物:范围综述
【第728期】【麻海新知】通气策略对全麻择期手术患者肺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第727期】【麻海新知】英国麻醉医师协会指南:麻醉中注射药物的管理
【第726期】【麻海新知】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后输血的关系
【第725期】【麻海新知】使用硫酸镁与危重症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的关系
【第724期】【麻海新知】非甾体抗炎药的围手术期应用
【第723期】【麻海新知】肿瘤切除手术、麻醉-镇痛技术和肿瘤患者的结局:叙述性综述
【第722期】【麻海新知】心脏手术中血小板输注:一项熵平衡、加权、多中心分析
【第721期】【麻海新知】女性对麻醉意识、深度和觉醒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第720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卒中的预防
【第719期】【麻海新知】医学中使用的人工智能
【第718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心搏骤停的原因:助记法、分类、监测和行动方案
【第717期】【麻海新知】术前血红蛋白与重大非心脏手术预后之间的性别特异性关系
【第716期】【麻海新知】麻醉与镇静对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儿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第715期】【麻海新知】泌尿外科和妇科机器人辅助手术期间的通气策略
【第714期】【麻海新知】吸入麻醉期间静脉推注常用药物对BIS的影响
【第713期】【麻海新知】动脉留置导管的感染风险
【第712期】【麻海新知】心脏移植的围手术期管理
【第711期】【麻海新知】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液体管理:证据总结和最新进展
【第710期】【麻海新知】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第709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负荷试验与患者结局之间的关系
【第708期】【麻海新知】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国际多学科共识实践指南
【第707期】【麻海新知】脓毒性休克患者氢化可的松的使用时机与长期死亡率的关系
【第706期】【麻海新知】择期开颅手术后的疼痛管理
【第705期】【麻海新知】慢性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手术患者预后
【第704期】【麻海新知】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的循证推荐
【第703期】【麻海新知】SARS-CoV-2感染后择期手术的时机和风险评估:2023年更新
【第702期】【麻海新知】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外科患者结局的影响
【第701期】【麻海新知】围手术期心搏骤停:欧洲麻醉学与重症监护学会和欧洲创伤与急诊外科学会的识别、治疗和预防的共识指南
【第700期】【麻海新知】吸入麻醉对成年危重患者认知和精神结局的影响
【第699期】【麻海新知】根据住院期间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的最佳警示实践方案(PRIOR)研究
【第698期】【麻海新知】患者COVID-19严重程度与其择期住院大手术后结局相关
【第697期】【麻海新知】超级肥胖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时的个体化滴定呼气末正压策略
【第696期】【麻海新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追踪急性颅脑损伤危重患者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变化
【第695期】【麻海新知】代谢综合征与术后精神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第694期】【麻海新知】基于患者术前资料构建预测术后不良事件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
【第693期】【麻海新知】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共识指南
【第692期】【麻海新知】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和挑战
【第691期】【麻海新知】关于手术后长期疼痛结果的系统回顾:上肢区域麻醉的效果如何?
【第690期】【麻海新知】妊娠期创伤患者的评估和救治
【第689期】【麻海新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应选择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
【第688期】【麻海新知】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对老年肿瘤大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第687期】【麻海新知】舒更葡糖用于逆转心脏手术患者的罗库溴铵和术后监测复发性麻痹的剂量探索研究
【第686期】【麻海新知】加用地塞米松延长周围神经阻滞疗效:由ChatGPT完成的叙述性综述
【第685期】【麻海新知】心功能不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院内死亡率的影响: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第684期】【麻海新知】基于PQIP数据库预测大手术后急性疼痛
【第683期】【麻海新知】超声引导下横突间多点注射与胸椎旁阻滞在乳腺癌大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第682期】【麻海新知】外伤性心脏损伤患者的综合管理
【第681期】【麻海新知】单次收肌管阻滞与连续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止痛效果差异
【第680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的血压管理策略:避免低血压vs避免高血压
【第679期】【麻海新知】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卒中的预测因素和结局,一项对20582例患者的单中心研究
【第678期】【麻海新知】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现状及进展
【第677期】【麻海新知】冷凝与常规射频治疗膝部慢性疼痛的疗效比较
【第676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损伤的远期结局
【第675期】【麻海新知】心脏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相关研究结果
【第674期】【麻海新知】人工智能在围手术期医学中的应用
【第673期】【麻海新知】使用自我报告的功能状态对非心脏手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风险评估:国际前瞻性队列研究
【第672期】【麻海新知】术前瘤周注射局麻药利多卡因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
【第671期】【麻海新知】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低血压和贫血对心肌梗死和肾损伤的影响来源于POISE-2试验的post-hoc分析
【第670期】【麻海新知】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后阿片类药物多模式镇痛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第669期】【麻海新知】舒更葡糖钠逆转神经肌肉阻滞与术后恢复场所停留时间的相关性
【第668期】【麻海新知】2022 年《The Lancet》发表麻醉学领域相关研究亮点精粹
【第667期】【麻海新知】大手术后重度疼痛的预测:一项基于围术期质量改进计划(PQIP)数据集的二次分析
【第666期】【麻海新知】老年衰弱患者接受急诊手术麻醉的循证管理
【第665期】【麻海新知】严重围手术期出血管理:欧洲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学会的指南 2022年第二次更新(第二部分)
【第664期】【麻海新知】严重围手术期出血管理:欧洲麻醉学和重症监护学会的指南 2022年第二次更新(第一部分)
【第663期】【麻海新知】腰麻与全麻对髋关节置换术后30天预后的影响
【第662期】【麻海新知】外科患者贫血管理的国际共识会议推荐
【第661期】【麻海新知】右美托咪定术中持续输注对心脏瓣膜手术后谵妄的影响
【第660期】【麻海新知】经皮耳神经刺激对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
【第659期】【麻海新知】围产期母体接受手术麻醉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第658期】【麻海新知】NEJM:脓毒症所致低血压的早期限制或自由液体管理策略
【第657期】【麻海新知】心脏手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输注速率变化与尿氧张力的关系
【第656期】【麻海新知】FRAIL量表与老年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
【第655期】【麻海新知】成人患者困难气道管理的术前超声预测
【第654期】【麻海新知】癌症后疼痛的精准医疗:基于可塑性疼痛诊疗标准的多学科癌痛表型分析指南
【第653期】【麻海新知】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第652期】【麻海新知】2023年美国麻醉科医师协会术前禁食实践指南:含碳水化合物的清流质(含或不含蛋白质)、口香糖和儿童禁食时间
【第651期】【麻海新知】老年患者心脏手术术前认知功能障碍的术后结局
【第650期】【麻海新知】患者年龄、性别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
声明:古麻今醉公众号为舒医汇旗下,古麻今醉公众号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舒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