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隋唐有108坊,其实不然。“108”坊多以隋唐长安城中的里坊数量为人们所知,那隋唐洛阳城又有多少坊呢?关于这些里坊又有哪些故事呢?
在各种文献中,隋唐里坊数目并不一致,有103坊、126坊、113坊、128坊等之说。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会长王恺介绍道,隋唐洛阳城的建造者宇文恺原本对隋唐里坊的设计为103坊,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变迁,隋唐里坊数目有所变化。
魏徵与唐太宗
魏徵,初唐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一生都在践行着“劝善”之道,以直言劝谏闻名天下。他官至宰相,是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器重的大臣之一。魏徵向来节俭,唐太宗见其正堂简陋,便用原本准备修宫殿的建材帮他扩修正堂,且五天就完工了,不过这所宅院应该并非在劝善坊。
魏徵病重时,唐太宗常派人探望,送药送滋补品,关怀备至。甚至在魏徵临终前,唐太宗亲自去探视,还带着太子和公主再次前往,见其病情加重,皇帝潸然泪下,当场要将公主许配给魏徵的长子,与魏徵结为亲家。
3.魏徵犯颜直谏
《魏郑公谏录》
魏徵去世时,唐太宗痛哭失声,说自己失去了一面镜子,并命阎立本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魏徵位列其中。可不久后,唐太宗得知魏徵曾把批判皇帝的奏折整理成书稿,还拿给史官褚遂良看,打算出书曝光他和皇帝的故事,皇帝大怒,认为魏徵是沽名钓誉之徒,为标榜自己不惜抹黑皇帝,加上太子谋反案事发,唐太宗怀疑魏徵生前曾结党营私煽动作乱,于是取消公主与魏家的婚约,毁了魏徵的墓碑。后来皇帝消了气,念及魏徵的好,又重新立了碑。
据说,唐太宗还曾派人去魏家查抄谏辞书稿,但没找到,而这书稿就藏在东都洛阳劝善坊的旧宅里。后来,王方庆接手此宅,发现了魏徵的奏折,整理出了一份魏徵的工作日志——《魏郑公谏录》。就这样,唐太宗最不愿被人知道的那一面还是被公之于众了,但这也不妨碍唐太宗仍被称作千古明君,而“魏徵”这个名字也因劝善坊的这段故事更加响亮。
【说明】
文字:神都趣闻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