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用清热解毒方剂反而无效?脾肾损伤是病因

文摘   2024-11-13 09:49   湖北  

中医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肺经郁热,内热郁闭上蒸面部;二是阳明热毒上蒸面部;三是血分热毒郁滞面部。胡梁谱医师认为,治疗痤疮除需注重面容皮损外,当结合全身的症、舌、脉,四诊合参。对于临床常见的阳明毒热型,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对于肺经郁热者,则多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


但我们在临床中常遇到很多患者以清热解毒、滋阴降火、凉血等方药治疗本病只能暂时控制或根本不能控制病情,长期使用导致下焦虚寒,气血瘀滞,痤疮色暗,此起彼伏者并不少见。加之西医对于抗炎药、激素类药物等的过度使用,造成阳虚体质之人比比皆是。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痤疮颜色虽呈红色,但是伴有畏寒肢冷,手足冰冷或手足湿冷,腰腹觉冷,舌淡嫩,脉沉细弱或沉微等阳虚表现。究其原因实为辨证不清。所以,在审察病机之时,我们首先要辨清阴阳及寒热虚实,如若属肺胃积热或热毒郁滞则会伴有口苦、口臭、口渴饮冷、大便干燥、小便黄少,舌质红,脉滑数有力;阴虚阳亢者,则会伴有潮热,舌质红无苔或脉细数无力。襄阳中医经方家胡梁谱医师认为,脾肾之阳气分别居于中焦和下焦,各有其所,如果过用寒凉,阳气易被寒湿阴邪所迫,不能居其本位,如果表现在面部、口腔、咽喉等就形成了痤疮、溃疡、咽肿等。这类痤疮、溃疡大多颜色略淡,溃疡底部为白色,疼痛较轻,脉象沉弱或沉微,此乃阳虚火浮之表现。临床中虚阳浮越与实火上炎皆有上热之证,且往往较难区分。其重点就在于虚实之有别,阳虚火浮之火为虚火,其上热之证颇似实热,但阳浮于上,则火必衰于下,故其脉必有虚象,或脉沉细弱,或浮大而重按无力。临证时需注意脉证合参,方能无误。

23岁女性患者,她因颜面及额头的痤疮症状而就诊。患者自述痤疮在过去2个月逐渐加重,可能是由于长时间过度劳累以及进食辛辣食物所致。患者尝试了一些自我治疗方法,如服用黄连上清丸、使用痤疮平软膏和甲硝唑软膏,但效果不佳甚至导致病情恶化。

全身症状,如畏寒、神疲、四肢不温、腰酸腿软以及稀溏的大便。

中医四诊:显示患者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分型:属于脾肾阳虚型,虚火上浮。因此,我们选择了温补脾肾、引火归原的治疗方法。 

方剂:制附片20g(先煎40分钟)、龟甲15g、黄柏8g、砂仁15g、甘草20g和肉桂8g。患者服用该方剂7剂后,颜面皮疹没有再次发作,原有的皮疹部分消退,局部肿痛也有所改善。因此,我们决定继续使用原方加减治疗。患者再次使用该方剂7剂后,颜面及额头部的红色斑丘疹全部消退,只留下一些陈旧的瘢痕及色素沉着。 

辨证分析逻辑:素体属脾肾阳虚,阳气失于固守,久则浮越于上,而见上假热下真寒之证。患者不识其中之真假,妄服清热寒凉之品,终致病情加重。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方中肉桂、附子辛热,温补脾肾,引火归原;龟甲甘寒,滋阴潜阳;佐黄柏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砂仁醒脾和胃,制阴药之滋腻,兼畅中焦,利阳气下潜之通路;甘草调中,又可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全方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引火归原之功,使上热下寒得除。从阴引阳,引火归原之理,于此可见一斑。

结论: 对于脾肾阳虚型、虚火上浮引起的痤疮,温补脾肾、引火归原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解毒疗疮的药物与温阳药物配伍使用,才是治疗痤疮上热下寒证型的正确方法。在该疗程中,患者的皮疹逐渐消退,不再发作,并且陈旧的瘢痕及色素沉着也逐渐消失。




中医胡梁谱
襄阳中医经方家、20余年诊疗经验,主治医师、主管药师。继承祖传医术并师承国医大师邱幸凡、瞿春九。擅长经方补、泻、清、化四法治疗各类疑难杂症、驱毒除湿法治顽固皮肤性病、经方调节风湿免疫病等。研发方剂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五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