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妈妈在某社交平台上晒出一张半个猕猴桃果皮的照片,底下写道:
“猕猴桃很贵,9.9一个,女儿喜欢吃所以经常买,每次都是将果肉挖出来给她吃,自己啃果皮里的果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她说:“没想到我也逐渐成了父母辈那样的人。”
什么好的先紧着孩子,自己捡边角料,这是很典型、常见的奉献型父母,可评论区,却骂开了锅......
有太多父母,在有了孩子之后,就变成了那个吃鱼头吃剩菜的人,仿佛自己就不配吃点好的:
比如,“当妈的吃饭是不是都先顶着老公孩子?忙活了大半天,自己就吃点剩下的,看着父子俩吃得满足,也没啥怨言。”
但父母这样“自我牺牲”式的教育,真的是孩子所期望的吗?
冷风:我妈也是这样,她往往买了水果,就放在冰箱不吃,我隔段时间吃点,然后就被我一个人吃完了,然后吵架的时候又说什么好吃的都给你了,买来的水果自己都没吃就给你吃完了,我就贼无语......后来有一次我也选择不吃,结果水果放在冰箱里放烂都没有人吃过,我妈还骂我,买回来都不知道吃,都放烂了,这么浪费。
荒垄:这种真的不好,给孩子树立奇怪的价值观,又自我感动最后孩子觉得理所应道,自己怄气。家庭破裂也是早晚的事儿。其实任何感情的崩塌都是来源于感受到不公。而人的付出从来不是真正的不求回报。
帅:我奶奶也是自我牺牲式的,但是不同的是:她从来没有怨言,从来不说自己五点起床,去看果园、喂猪喂鸡、种菜、种田;从来不说自己舍不得卖太多肉吃;从来不说为我付了多少学费,也从来没有责备我,从来没有道德绑架我让我学习要多好,反而是耐心的开导我,最好的都留给我。有些老一辈人真的很质朴很勤劳很单纯很善良,自己辛苦了一辈子,却没有享受的概念。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年代挨过饿,所以剩菜剩饭什么的,烂掉了的水果也很珍惜。
1
当妈后,就要无私奉献?
“是不是当了妈妈后,慢慢都会变成这样子?”
无独有偶,在妈妈群体里,又有多少人在不断地走进自我感动。
这位妈妈记录了一次吃饭的日常。
包饺子下锅煮了50个,给儿子20个,老公30个,后来第二批的饺子馅儿不够了,只能包出10个饺子,忙活了大半天的妈妈,最后就吃了10个饺子和一堆面皮。
但是看着爷俩吃得很香,这就满足了。
看完之后,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奶奶和妈妈他们那两辈儿人,对待家庭付出的那种场景。
可过去那会的经济条件差,物资也不如现在充裕多样,物资基础的制约下,这样的家庭生活模式,也显得合情合理。
如今,对待这一代的孩子们,这样的家庭氛围,孩子们未必吃这套!
我看过一位网友的亲身经历,也许这里就有了答案:
“我的婆婆就是特别中国式付出的那种家长,明明家里不差钱,就是舍不得吃舍不得喝。
平时能自己做饭绝不点外卖,能吃剩菜就绝对不夹好菜吃。
刚来他们家的时候,我感觉很有负担,感觉自己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有时想点外卖吃,都有种负罪感,特别压抑!”
是的,我们不可否认为孩子、为家庭一味付出的妈妈们,他们的唯一理由是爱,这无可指摘。
也恰恰如此,承受着这份付出的下一辈,要么是倍感沉重、窒息,要么是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
我看过一个更为离谱的热搜新闻,很不理解,且深受震撼!
一位二胎妈妈长期上夜班,每天只睡2个小时就要爬起来给孩子做早饭,一周7天不重样。
图源@钱江晚报,侵删
虽然白天还会补补觉,但这样一年365天的坚持,光是想想就令人觉得倒吸一口气得可怕!
累吗?我相信这样的状态,妈妈也是从咬牙坚持变成日复一日的习惯,更是一种自我安慰:“现在苦一点,孩子长大了就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
孩子不光是只有妈妈,爸爸呢?
这个世界不必再过度宣扬为母则刚,妈妈不是为了成为妈妈而刚,更不是成为了妈妈后,就必须要学会透支自己的奉献。
过于沉重的爱,不一定真的是为了孩子好,为了这个家好。
更没有哪一个幸福的家庭、优秀的孩子,是活在父母的自我牺牲下。
2
自我感动,是家庭大忌
妈妈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叫”鱼头妈妈“。
不是因为妈妈像鱼头,也不是因为妈妈喜欢吃鱼头,
而是,妈妈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愿意把所有好的,她认为好的东西都给孩子。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儿童最可怕的‘礼物’。”
有的妈妈问:“难道不应该为了孩子吗?我现在累一些、苦一些,孩子就能轻松一些、顺利一些。”
还记得《小欢喜》里宋倩对英子的爱吗?
身为单亲妈妈的宋倩,最大的心愿是能一辈子守着孩子。
为了给女儿英子一个更好的未来,不惜辞去高薪工作,一门心思扑在她的学习和生活上,把一切最好的都给了孩子。
宋倩最爱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妈妈最最最爱的就是你呀。
可当她发现女儿背着自己和爸爸见面时,终于忍不住爆发,指着鼻子骂她是“白眼儿狼”,歇斯底里地喊:我起早贪黑地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吗?
但凡女儿有不如自己所愿的地方,就用各种付出提醒她:你从小到大,可都是妈妈一人带大的啊。
宋倩将一切都给了孩子,不知不觉间却让自己活成了“鱼头妈妈”,所以她无法忍受孩子的一点点不听话。
虽然她觉得自己是心甘情愿,但当她开始向孩子细数自己的不易时,其实就代表着:做这些,我从来都没有开心过,而我不说,是因为我爱你。
也是从不说的那一刻开始,心里的委屈开始积攒,直到有一天崩溃。
父母一味地为孩子付出,只要产生了委屈感,道德筹码就会像筑起的水坝一样,日复一日地提高,迟早会想要泄洪,兑现一次,而他却毫不自知。
教育家卢梭说:”世界上有三种有害且没有宜的教育,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刻意感动就像妈妈在说:”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让我这么寒心。“
这样的结果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内疚,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妈妈失望了。
而这样的孩子一生可能都不会快乐,因为觉得对不起妈妈。
最终,孩子心理上出现阴影,而这种亲子关系也是危险的。
总是处在内疚心理的孩子,不仅不会快乐,更不敢快乐,
这才是最致命的。
他怕自己的快乐的时候妈妈依然还在失望,
他怕妈妈会说:“你就会乐,不知道多看看书吗?”
他怕自己的要求换回来的是妈妈的不理不睬,或者埋怨的表情。
3
爱孩子之前,先爱自己
在电影《找到你》中,有一句台词戳中了无数女性的心:“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很高。”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都是标配了。
当一个全职妈妈,照顾孩子生活,说你没有追求,只为了自己享福,带孩子。
而但凡孩子有一点差池,都是当妈的不是。
职场妈妈也好不到哪里去,埋怨你只顾自己,不顾孩子,是一个糟糕的妈妈。
首先,没有一百分的妈妈。
我们努力压抑自己,耗尽能量去做到完美,这无疑等同于“自杀”,是在“杀死”妈妈。
美国《家庭心理学杂志》最近发表了一个新的研究,研究发现,母亲的生理压力和孩子的生理压力之间,有着重要联系。即便母亲感觉自己已经可以向孩子隐瞒了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孩子仍然可以感觉到。
有了孩子,我们的身份不是转变,而只是多了一份身份而已。人无完人,也没有完美的妈妈,我们不必那么苛刻地要求自己。其次,妈妈们要明白爱孩子的前提是要学会爱自己。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自己再苦再累都忍着,只要孩子快乐,便会无底线地牺牲自己。
有一次,在公园里,看见一个妈妈对孩子咆哮:“我加班到现在,饭都没有吃,带你到公园玩,你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到底要怎么样?”
孩子被妈妈吼了,吓得大哭,而那个妈妈也是一脸疲惫,让人很心疼。不快乐的妈妈,很难养出幸福快乐的孩子。所以,妈妈们也要学着去爱自己,只有当自己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内心充满了快乐,才能去爱孩子。
<孕期>
<产后>
产后护理 坐月子日程表 产后腰痛 乳房护理 母乳喂养 产后康复
<新生儿>
<政策解读>
<医院信息>
省妇幼微信平台操作指南 《出生医学证明》 省妇幼产科住院 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准生证 省妇幼门诊部就诊楼层指引 省妇幼妊娠糖尿病门诊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