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下午,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习进程的学科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DHA220511)中期论证在我校顺利举行。
本次中期论证特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方建锋、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士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祖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勇、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小明担任论证专家。闵行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朱靖、吴泾镇社发办主任岳小力、《文汇报》主任记者苏军、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中心科研员、教师发展中心师训员、小学科研中心组、闵行区中小幼科研骨干基地成员、课题组各校子课题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出席会议。论证会由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中心主任朱林辉主持。
课题负责人蒋方叶校长详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进展,内容涉及学习进程的构建、基于学习进程的表现性评价框架设计和学科表现性评价实施等内容。
课题核心组成员蒋俊磊、季晓薇、陆文一、孔倩倩、魏婧姝用“课题组招募会”的形式,讲述了学习进程梳理的基本方式;顾恒、孙晓丽、金诗雨、茅菲菲用自身的学科实践,阐释了基于学习进程的表现性评价实践的学科差异性。
课题负责人蒋方叶在报告中反复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衡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展。课题组王红老师以一场20分钟的现场微教学为例,讲述了团队教师是如何依托智慧平台来迭代任务和进行个性化指导的。
专家组对紫竹小学在评价领域研究之丰、之实、之深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短短两年,该课题组用清晰的研究思路引领评价走进课堂、改变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赋能每一个学生的学程,这是难能可贵的。为推动课题后续深入开展,专家们从多个角度点明了可深化之处,如从学习进程到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转化机制、从学科到超越学科界限的评价路径构建、从经验性到结构化的成果表达、从实践发现到校本化理论的成果输出。
在总结发言时,朱靖书记表达了对各位专家的感谢之情。她赞扬了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十三年以来对评价的深耕不辍,期待未来该校能够有效吸收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不仅深炼研究的品质,更不忘关注研究的增值点。教师评价与教学观的改变、专业素养的提升,学生快乐而高效地学习,都将成为该校用评价研究促进高质量教育开展的有力证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各位专家的多方论证,提出的宝贵意见,为课题的高品质开展指明了方向。后续,课题组将以本次论证为新的起点,精耕评价,为评价变革研究提供紫小样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