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水产养殖中最常用的就是高铁酸钾,高铁酸钾中的铁为+6价铁,不同于一般铁元素的+2或+3价态,在整个pH范围内都有很强的氧化活性;
K2FeO4可增加水体的溶氧量对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水藻类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用于清除水中富里酸、悬浮物,淡水中富营养现象。
水体灭菌、消毒、净化效果独特,高铁酸钾氧化电位可达2.20V,远高于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可直接氧化氨为硝酸盐,氧化硫化氢为硫酸盐,氧化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既能除臭又可解毒。
由于高铁中的Fe(VI)在水中分解时并不直接转化为Fe3+,而是经历了由六价到三价不同电荷离子的中间形态的演变,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正价态水解产物,这些产物具有较大的网状结构,压缩并电中和水中的胶态杂质扩散层,因而表现出独特的絮凝作用效果。
高铁酸钾入水后可以释放氧气,所以高铁酸钾有很强的放氧能力,可以补充水体溶解氧的不足。
作为一种水溶性很好的杀菌剂,高铁酸钾可通过强烈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细胞膜及细胞结构中的一些物质(如酶),抑制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阻碍微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起到杀藻杀菌的作用。
1.含量与分布
铁含量随动物种类、年龄、营养状态不同变化很大。鱼体内含铁量一般为 40~160 g/kg。
铁主要分布于血红素中,其次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存在体内。
还有报道表明,鳜鱼、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黄颡鱼和鲇鱼肾脏中铁的含量在所测定的器官组织中最高。
2.吸收和代谢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载氧体,它主要是由鱼脾脏的淋巴髓质组织形成的,而陆上动物主要是骨髓。
红细胞可周期性地再生,大部分的铁也随之循环。不能再循环的铁则通过胆汁排到肠中。
饲料中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是存在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与原卟啉结合的铁,以原卟啉铁的形式被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而后在肠黏膜细胞内分离出铁,与脱铁蛋白结合,吸收率高于非血红素铁。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吸收率低。
饲料中的铁多为三价铁,必须在胃酸的作用下使之游离,并还原成二价铁方可吸收。
被吸收的二价铁在肠黏膜细胞内被氧化成三价铁,和脱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
二价铁的吸收量受到肠黏膜细胞内存在的铁蛋白的制约,只吸收机体所需要的铁量。饲料中铁含量越低,铁吸收率越高。
机体出血和贫血时,造血机能亢进,铁吸收速度增加。
饲料中有些成分,如维生素C、胱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琥珀酸、脂肪酸、肌苷、山梨酸等能与铁鳌合成可溶性的单体,阻止铁的沉淀,利于铁的吸收。
维生素 C 除与铁鳌合以促进铁的吸收外,在肠道可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促进铁的吸收。
维生素 C 应与铁同时摄入,方可促进饲料中铁的吸收。饲料中氧化剂、磷酸盐、碳酸盐及某些金属制剂(铜、镁)均可延缓铁的吸收。植物纤维可抑制铁的吸收。
3.营养作用
(1)铁的功用主要是构成血红素和肌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在体内参与氧气的运输;
(2)铁在细胞氧化中是细胞色素氧化酶以及某些呼吸酶和黄素蛋白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到传送氧的作用。
(3)铁与红细胞的形成及成熟有关。铁还能促进 B-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 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脂类在血液中的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中的解毒等。
(4)铁还与免疫有关。有研究表明,铁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4.缺乏与过量
饲料中缺铁时,鱼会产生贫血症,表现为血细胞比容、血浆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鳃呈浅红色(正常为深红色),肝呈现白至黄白色(正常为黄、褐至暗红色)。
但饲料中铁不足并不影响鱼的生长。铁过量会产生铁中毒,导致生长停滞、厌食、腹泻,死亡率增高。
鱼饲料中对铁的需要量为 150~170 mg/kg,缺铁会导致贫血。
5.来源
饼粕类、鱼粉和血粉等动物性饲料、幼嫩青绿饲料(尤其是叶部)和糟渣类饲料中含铁丰富;
谷实和糠麸饲料中含铁也丰富;块根、块茎、瓜果类和动物乳汁中含铁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