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氯酸、二氧化氯还可以杀虫?那个杀虫效果更好?

百科   2024-12-06 05:10   河南  


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三代虫(Gyrodactylus)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单殖吸虫纲、三代虫目、三代虫科, 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 一般寄生于海水和淡水鱼类的鳃、体表及鳍[1]。
三代虫具有独特的超胎生现象和幼体生殖能力 , 传播主要依靠宿主相互接触, 这种独特的繁殖方式和传播方式能够使三代虫短时间内快速增殖, 种群迅速扩大, 给宿主鱼类造成极大的危害。
近年来, 随着鱼类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 三代虫引起的疾病越来越严重, 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目前, 三代虫病常用的防治药物有福尔马林、鱼藤酮、甲苯咪唑、敌百虫等化学药物, 然而, 由于这些药物长期、频繁的使用, 导致单殖吸虫抗药性的产生 , 严重影响药效, 使得三代虫病防治的难度不断加大。
水产消毒剂不仅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而且对寄生虫具有杀灭效果。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是常用的消毒剂。
次氯酸钠在水中分解产生具有极强氧化性的新生态氧[O], 使病原生物上的蛋白质等物质变性, 可以有效的杀死绝大多数微型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
二氧化氯则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 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疏基的酶, 干扰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具有抗病毒、抗真菌、抗细菌、抗寄生虫的特性。
水产研究社查阅资料显示:不论是在体还是离体条件下, 次氯酸钠溶液对小林三代虫均具有明显的杀灭效果, 水体中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浓度≥0.2 mg/L时, 处理2h, 能够杀死所有的小林三代虫。

据报道, 2.4 mg/L余氯的次氯酸钠处理1h能够有效杀灭一种单殖吸虫的纤毛幼虫和刺激隐核虫的掠食体, 120 mg/L的次氯酸钠处理3h甚至能够完全杀死2种单殖吸虫的虫卵。
但是也有报道称1000 mg/L的次氯酸钠处理3min对本尼登吸虫虫卵的活力没有影响。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 次氯酸钠溶液对寄生虫的杀灭效果可能与寄生虫的种类、发育时期及药物的处理时间都有关。
次氯酸钠作为主要的水体和器皿消毒剂, 不必考虑对鱼类的毒害作用, 主要针对虫卵, 由于虫卵有卵膜或卵壳的保护, 因此杀灭虫卵需要较高的药物浓度, 而在本实验中次氯酸钠作为杀虫药物, 较低的浓度对三代虫成虫就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对于二氧化氯, 在离体条件下, 当其有效浓度≥0.15 mg/L, 处理2h, 能够杀死所有的小林三代虫。

但是, 在体条件下二氧化氯的有效浓度高达 0.5 mg/L 时, 驱虫率才接近100%。这可能是由于鱼类分泌大量的黏液对寄生虫起到了保护作用, 降低和延缓了药物的驱虫效果。
另外, 也有可能是具有更强氧化性的二氧化氯因氧化鱼类体表的黏液蛋白或者是鱼体表的杂质等物质而被大量消耗, 减少了作用于小林三代虫的药物浓度。
在体杀虫实验中, 当二氧化氯的有效浓度为0.6 mg/L时, 养殖水体出现了白色絮状物, 也为该解释提供了佐证。
比较两种消毒剂, 在离体条件下, 二氧化氯对小林三代虫杀灭效果较好, 而且高达70%的虫体发黑, 可能是二氧化氯在水体中以中性分子的形式存在, 更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虫体, 氧化其内部结构,使虫体发黑。
但是, 在体条件下, 当次氯酸钠的有效浓度≥0.2 mg/L, 驱虫率就几乎到达100%, 而二氧化氯的有效浓度要达到0.5 mg/L 时, 才能完全驱除鱼体上小林三代虫, 相较之下, 次氯酸钠溶液的驱虫效果更好, 可能是强氧化性的二氧化氯更容易氧化鱼体表的黏液蛋白或者杂质, 延缓了其对小林三代虫的杀灭。

在金鱼的急性毒性实验中, 次氯酸钠溶液对金鱼的安全浓度为0.18 mg/L, 该浓度非常接近其完全杀死小林三代虫的浓度(0.2 mg/L)。
但是LopezGalindo等曾报道使用0.2 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塞内加尔鳎(Solea senegalensis)幼鱼24h, 就能导致该鱼全部死亡, 与此相反, 成年鲤(Cyprinuscarpio)浸泡于0.7和1.24 mg/ L次氯酸钠溶液高达20d也没有引起死亡。
这些数据表明次氯酸钠对鱼类的毒性反应因鱼类种类和年龄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二氧化氯对金鱼的安全浓度为0.48 mg/L,该浓度远高于离体条件下杀死小林三代虫的浓度(0.15 mg/L), 但稍低于在体条件下其完全驱除鱼体上小林三代虫的浓度(0.5 mg/L)。
二氧化氯对金鱼的LC50 (48h)为1.63 mg/L, 这与以前报道的其他鱼类有较大的差异。
Svecevicius等研究表明: 二氧化氯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和成鱼的LC50 (96h)分别为2.2和8.3 mg/L。
马成光[27]曾报道二氧化氯对罗非鱼的96h的半致死浓度为24.4 mg/L,其安全浓度为2.44 mg/L。
Kim等使用二氧化氯分别对厚头平鲉(Sebastes pachycephalus)、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毒性实验, 其LC50 (24h)分别是59.0、60.4和103.6 mg/L。
国内外关于二氧化氯对鱼类的毒性实验的研究很多, 但是得出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 说明它与鱼类种类有很大的关系。
综上所述, 虽然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氧化氯对小林三代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但是其100%的杀灭浓度稍高于其对金鱼安全浓度, 因此, 在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氧化氯治疗金鱼的三代虫病时要十分慎重。
由于不同种类鱼类对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氧化氯的耐受力不同, 所以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氧化氯的能否安全地用于其他鱼类的三代虫病防治, 则有待于进一步毒性实验的验证。


水产研究社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