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母舰,87年前在青岛悲壮谢幕!

文摘   历史   2024-10-25 07:30   山东  
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是水上飞机母舰,水上飞机母舰也是航空母舰的鼻祖。在中国的海军历史上,有这么一艘被遗忘的军舰,它是中国最早的水上飞机母舰,1937年却在青岛演绎了自沉阻敌的悲情壮举!这就是“镇海”号。


“镇海”号,1904年3月23日在德国不莱梅瑞克莫斯船厂建成,长77米,宽11.4米,排水量2708吨,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海军运输舰,建成之后命名为“马尼拉”号。一战后的1919年,该船被船业巨头、德国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收购并改为商船使用。1921年,烟台政记轮船公司购入该船。


1920年,位于烟台市芝罘区顺泰街与广东街连接处政记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


在日俄战争中发迹的烟台政记轮船公司,1904年由祖籍山东文登,出生在辽宁旅顺的张本政创建于烟台,是近代烟台首家轮船航运企业。1914年一战爆发,随着日德战争的愈演愈烈,欧美各参战国把本国在烟台、大连等地的船只纷纷调走,外资航运业在烟台处于停顿状态。政记轮船公司抓住时机,迅速扩大经营,一举跃居华北航运业之首。


1921年,政记轮船公司买下了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的这艘商船,更名为“祥利”号,航运于烟台与大连之间。


1923年,急需扩充实力的东北海军从政记公司买下了这艘商船。这一年,张本政将政记轮船公司由烟台迁至大连,在一段时期里,张作霖主导的东北海军曾投资控股了政记公司。

张作霖


改装恢复军用舰只后,这艘船被命名为“镇海”号。随后又从政记轮船公司购得一艘日制商船“广利”号,改装后命名为“威海号”,这也是迎合张作霖被北洋政府授予“镇威上将军”称号的所好。

“镇海”号最初仅是作为葫芦岛航警学校的练习舰使用。不久后再次对它进行了改装,成为海军炮舰,改装以后的“镇海”号,配置了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2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动力为烧煤锅炉往复蒸汽机,1200匹马力,航速10.8节,成为东北海军的第一艘大型军舰。


东北海军的史莱克FBA-19型水上飞机


1924年,张作霖派出考察团,前往欧洲考察,这次从法国购买了8架史莱克FBA-19型水上飞机。这种水上飞机全长12.87米,翼展8.94米,主机为300马力Hispano-Suiza向前拉进式发动机,时速180公里。因为体积小功率小,所以只能挂载2个小型炸弹。


1926年3月,东北海军"水面飞机队"于秦皇岛成立,并在葫芦岛设立了陆上场地。


东北海军的水上飞机队


1925至1926年初,东北海军对“镇海”号进行了第三次大的改装,此次加装了航空设施,将舰船首尾楼和中部建筑群之间的甲板空间改造成了水上飞机搭载平台,可搭载二至三架史莱克FBA-19型水上飞机。

史莱克型水上飞机搭载在“镇海”号上的情形。

和如今真正的航母相比,“镇海”号以及史莱克水上飞机的规模,更像是一个微缩版,但不管怎样,在当年的环境里,也让它成为中国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东北海军也具备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航空兵部队的雏形。


改装成水上飞机母舰的“镇海”舰,可载运飞机执行任务,是中国最早的飞机母舰。

不过“镇海”号还尚不具备直接起飞降落飞机的功能,每次起飞之前都要先将船停稳,利用吊运货物的吊臂收放水上飞机,将飞机放到水面上进行起飞。


“镇海”号尽管不是正规航母,但它在中国第一次实现了军舰与飞机的结合,首次实现了航空机动作战的战例,"镇海"号称为中国航母的鼻祖,绝不为过。


“镇海”号水上飞机母舰,图中可见舰身冒充“大昌”号商船涂装以欺敌。

1927年3月27日,东北海军“镇海”号伪装成“大昌”号商船,与同样伪装的“海圻”号突袭吴淞口,重创了加入国民政府的原北洋政府闽系海军军舰。当年7月22日,“镇海”号与“威海”号再次抵达江苏连云港外海,将舰载“史莱克”飞机吊放至海面起飞,向海石、新浦一带实施空袭轰炸,这是“镇海”号首次使用舰载机参战。


1927年9月3日,“镇海”号又抵达长江口外,计划利用舰载飞机轰炸江南造船厂,这次虽然没能造成大的损伤,但却是使上海第一次遭受空袭,震惊了全国。一时间,“镇海”号也扬名华夏。至1928年5月,“镇海”号随东北海军参与了十余次与闽系海军的作战行动,为东北海军夺下制海权立了头功


沈鸿烈


1928年6月3日“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接替张作霖成为东北的掌权人。7月4日,张学良在沈阳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28年12月10日,东北江海防司令部成立,由张学良兼总司令,沈鸿烈任副总司令。沈鸿烈开始对东北海军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整顿,成为东北海军的全盛时期。

东北航警学校演习,“镇海”号起吊水上飞机的情形。


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中国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东北海军加入国民政府海军。此后,“镇海”号调离舰队,被编入了葫芦岛航警学校,成了一艘训练舰,主要任务是供航校学生训练、实习,以及参加演习。


位于登州路的青岛海军学校


“九·一八”事变后,“葫芦岛海军学校”迁往威海卫。1931年12月16日,沈鸿烈被南京政府任命为青岛市代理市长,开始了其长达6年的青岛执政生涯。1933年8月,沈鸿烈将葫芦岛海校迁至青岛,改名“青岛海军学校”。校址定在了台东镇的登州路上,原德国侵占青岛所建的毛奇兵营(日本侵占青岛时称若鹤兵营)旧址,青岛海校自此开始了又一段辉煌传奇的历史。


位于青岛的史莱克型水上飞机训练


青岛海校成立后,“镇海”号多作为海军军校学员上舰实习的练习舰使用,许多中国海军官兵是从"镇海"号开始了他们的海军生涯。


“镇海”号上的船员在甲板上操作吊放飞机起飞


1930年4月18日,中英两国《交收威海卫专约及协定》签署,威海卫的主权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为了接收这块失地,外交次长王家桢和威海卫管理公署专员徐祖善等人,率领东北海军"海琛"和"镇海"号在10月1日收回了这块回归的国土,"镇海"号成了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



1932年7月23日,“镇海”号前往台湾基隆港访问,当时报纸上刊登了这一消息,这是报纸上的“镇海”号照片。


1933年7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会明令改组东北海军,依国家海军序列编为海军第三舰队,由原参谋长谢刚哲任司令。沈鸿烈担任青岛市长后,依然控制着对舰队的影响力。成立了3000余人的海军教导总队,外附有水面飞机一个中队。总队部设威海卫,海军陆战队和飞机队驻青岛,"镇海"号又一次成为海军第三舰队的主力军舰。


1934年8月,青岛海校首批毕业生,第三期乙班的马纪壮、刘广凯、俞柏生等22名学生开始乘“镇海”舰实习,期满后分发各舰及海军教导服务。


令人没想到的是,屡立战功、威名远扬的“镇海”号,时已老迈的它,结局却是如此悲壮。

“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因中日海军力量悬殊,已基本无力在海上拒敌作战。沈鸿烈在日寇来犯之前实施了“焦土抗战”,炸毁日本纱厂。为迟滞日舰进攻,根据国民政府指令安排将所有第三舰队所属舰艇等进行自沉阻敌。


东北海军(第三舰队)各舰在抗战爆发后自沉于青岛大小港中


1937年12月26日,在第三舰队司令谢刚哲的命令下,将装满沙石、煤渣的以“镇海”舰为首的6艘舰艇(“镇海”、“定海”、“楚豫”、“同安”、“江利”、“永翔”)及港务局所属的五只小火轮,驶到大港和小港附近的航道上,打开舱底的海底门,放水入舱,全部沉入海底。


“镇海”号等舰只虽然被迫自沉,但是从舰上卸下的火炮、重机枪等武器,由精选的各舰优秀水兵所装备,组成了舰炮总队从青岛出发,投入了抗战前线。当时由于中国军队装备薄弱,这些拆卸下的舰炮也成为了威力最大的装备之一,这里面当然也有来自“镇海”号上的那几门火炮,“镇海”虽沉,其魂犹在!


“镇海”舰自沉之后的景象


为了阻滞日军进攻,中国海军第三舰队主力,以集体自沉堵塞航道、延阻日军进攻的惨烈战术下,几乎全数葬送。中国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的命运就到此结束,海军第三舰队的建制不复存在,自此走入了历史。


凿沉的轮船


同样,在民族大义面前,各航商、船主不计损失,慷慨应征。其中,“青岛长纪轮船公司”的贺仁菴奉青岛市长沈鸿烈令,将“长记”七艘轮船放水沉没于胶州湾,延滞日军在青岛的登陆,这些民船用自己的身躯去阻挡日寇的入侵。


"镇海"号是中国最早归类为"飞机母舰"的舰艇,搭载了中国最早的海军航空队,并进行了最早的海空实战,它是东北海军绝对的中心力量,见证了东北海军兴衰历史的整个过程。同时,它为中国近代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青岛海军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在其晚年,为收回中国失地再显英姿。但它的结局是悲壮的,年迈的它为阻挡日寇而捐躯于青岛之滨。


“镇海”号在中国海军史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应当存于历史,被后人所铭记。

1945年10月25日,青岛日军投降仪式在汇泉跑马场举行。铭记那些历史瞬间,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参考资料:《东北海军军舰考》、《民国海军舰船志》、《民国时期海军第三舰队兴衰记》、《山东省老烟台政记轮船公司等;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敬请扫码
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优秀的的文史、文化、文旅自媒体平台,个人创办,一年365天,天天与您相伴!欢迎文案合作商务对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