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痛,它会像一根长长的钉子插在心上,一碰便会流血。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饱含着浓浓哀伤的古语,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头之痛。
这是我至今留存的母亲的学习笔记本,摘自其中1页(1960年8月5日)
母亲离开我们整整30年了,看着一张张发黄的旧照片和母亲的遗物,包括她生前的手抄《歌曲锦集》、《生活知识剪贴》,我一直把它珍藏,它对我来说是无比珍贵。
母亲在我的心中是伟大的,记忆中的她是那么的温柔聪慧,多才多艺。是那么的善良慈爱、无私而又坚强。
儿时的母亲与外公、外婆(前排)
母亲出生在潍县,哥哥、姐姐早年死于“痢疾”,不幸是母亲5岁没了娘,与外公相依为命。14岁那年,内战时期,飞机四处轰炸,人们惶惶逃离,外公带着母亲,还有母亲的一个表弟一同逃离,在母亲回去找落在后面的表弟时,一颗炸弹落在了她的身边,表弟得到救了,而母亲却被一颗炸弹炸伤了腰部,大量出血,幸亏被及时送往解放军医院进行输血抢救,才算保住了性命,这也是母亲后来常给讲的她的命是解放军给的。正是这次受伤,可以说影响了母亲的一生。
就这样,母亲随着外公历经磨难从维县来到了青岛,母亲好像有艺术天赋,嗓音特别好,从小就喜欢唱戏,什么吕剧、京剧、黄梅戏、豫剧、河北梆子等样样精通。后来进入了市吕剧团,主演过《李二嫂改嫁》、《小姑贤》、《姊妹易嫁》、《借年》等剧目。但终因训练非常苦,她的旧伤使她承受不了这样大的运动量,不得已母亲放弃了她喜爱的吕剧,从此成了一名业余爱好者。
母亲刚刚工作时,在交通局干文秘,对她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她不仅有一手漂亮的好字,而且文字写作水平也很高。也许是母亲从小太孤独了,再加上机关工作环境人少,爱热闹的她一心向往大工厂,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被借调到青岛磷肥厂,在厂办干文秘,由于工作出色,就被留了下来,从此与打字机默默相伴了30年,然而没白没黑地加班,不知疲倦地工作,非但没有得到厂领导的认可,每当遇到长工资、分房子、提干等事,却无人问津。厂领导的不公与冷漠,给她原本不幸的婚姻上又撒了一把盐。
母亲的一生虽然忙碌,但却从不知疲倦,她生性一双巧手,年少时就会裁剪衣服,织毛衣、绣花,母亲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白天上班,每天晚上做针线。尤其是春节,母亲为别人做衣服忙到年三十,而我们和弟弟的衣服却要等到年初一,对同事们有求必应,从不图回报。我和弟弟经常劝母亲别再为别人忙碌了,注意休息。而母亲总是嫣然一笑。说实话,我们心里又是痛、又埋怨,妈妈您不该这样辛苦。
至今依稀记得,每逢过年过节,母亲的同事、朋友邀请去家里玩,母亲总会来上几段吕剧、京剧片段,为节日助兴。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母亲病逝前一个月,母亲的同事、朋友10多人围坐在一起,母亲以惊人的毅力,一气唱了十多个曲目,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简直就是她个人的戏曲演唱会,大家听得非常入迷,同时也为她惋惜,这么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完全不像一个病人,现在回想起来更是敬佩她毅力的坚强。
作为女人,母亲也是不幸的,可她不是弱者。8岁那年,父母离异了,她从小拉扯着我们撑着这个家,多少年放弃了多次再婚的机会。1989年,父亲不幸得了不治之症,听到这一消息,我们都很悲痛,母亲也为他惋惜流泪。为了在父亲弥留之际能给他一个安慰,给我和弟弟一个完整的家,依然决然与父亲复了婚。可以想象,毕竟分开快20年了,含辛茹苦的她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母亲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天有不测的风云,命运又一次捉弄了我的母亲,由于多年的积劳成疾,1994年母亲不幸患上了肺癌,早早地离开了我们,享年56岁……
母亲不是什么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遗产,但她把善良、勤劳、乐观、向上的品质留给了我们,把她饱尝人世间辛酸、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留给了我们,这些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后辈不断前行......
谨以此文献给全天下所有的老人,九九重阳,快乐永长,幸福安康!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