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刘子山,就不得不提东莱银行。创办东莱银行,可以说是刘子山此生最大的成就。
1918年2月1日。这一天,以无限公司为企业结构的青岛东莱银行正式开业。这家银行作为青岛华商私营银行之嚆矢,筑成了改写青岛近代金融史的拐点。时年刘子山41岁。
东莱银行的开业注册资金是20万元。这20万银元,在当时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当时在教育部任处级干部的鲁迅,在北京西直门内八道湾购买了有30多间房的三进四合院,才花了3500银元。所以,东莱银行这笔20万银元注册资金,在当年确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东莱银行为一处中式二层楼,内有院落,建筑外立面是清水墙,各个窗户均有木窗板,早开晚关,大门上方有灯,门口悬挂银行号牌。
原本,对找寻东莱银行最早行址时已不抱希望,原因是青岛的河南路这个路段,现存建筑都是20世纪30年代样式,而且照片附近没有任何参照物,连建筑的具体位置也无从考证。但一条不期而遇的线索,却使得这一困惑柳暗花明。
一处房子的侧影,意外地出现在一张德国人拍摄于1914年以前的老照片里。照片拍摄于一个春节,八位年龄不大的青岛嫚踩着高跷欢快地从路上飘摇而过,她们路过的右侧楼房至今犹存,系当时德国房地产商兼建筑师希姆森的房产。
这个时间里,东莱银行尚未开业。
而左侧德国摄影师无意拍到的房子,经过和东莱银行照片对比居然是同一建筑,甚至连路灯灯杆的位置也分毫不差。
有了这个参照,便有了找到银行原址的可能。
在现场,原址的位置很快就获得确认,看外观的确是20世纪30年代的建筑,水刷石外墙,楼顶部起山墙装饰山花。但建筑的西立面却和老楼几乎完全一致,其和背后楼顶的连接处形状乃至烟囱的位置都非常吻合。再看原正门位置更是意外,95年前写有“东莱银行”四字门头的装饰石条居然也完好如初。
右图一楼的最右面窗户被改成了里院入口大门。而以前的正门入口被改成房间。
经过仔细辨认,答案出来了。老楼完全保留下来,除了一楼最右侧的窗户被改造成了楼内入口之外,整个建筑里外基本保持了原貌。
该建筑应该是在20世纪30年代翻修的时候,将立面清水砖墙外面贴上了水刷石,又在楼顶加盖了山墙并做了装饰性半圆山花。所以很难从外形上认出。
内院一楼窗户依旧是老砖,二楼木廊和装饰保留着。有着云纹的木插角,在古建筑中被称为“雀替”,虽然蒙灰老旧,仍不失风韵。只是昔年算盘声和伙计匆忙的脚步声空有余响,在阅尽繁华之后,已没有了丝毫痕迹。
因为年月太过久远,在这里居住50多年的老人对此楼的初始情况已浑然不知,只提供了“青岛解放前有个王姓商人在楼下做生意”的信息。
东莱银行首个行址的意外发现,对青岛近代金融史有着别样的意义。当年全国共新开银行16家,此小楼乃青岛华资商业银行的起点,是华人打破外资银行垄断青岛金融的破冰之地。本土民族资本对青岛工商业支持的有力信号,由这座不起眼的小楼正式发声。
东莱银行开业后,前山东银行副行长成兰圃(Cheng Run Pce)被聘用为总经理,主持银行一切业务和管理,吕月塘为经理。成兰圃的到来,对东莱银行来说也是一个无形的广告。当时他已经是青岛商务总会的会长,在当年出版的青岛市商务总会名录上,会长成兰圃的名字下面,清楚地写着商号:东莱银行。
开业伊始,东莱银行就以现代化金融机构的姿态投入了经营,有着大清银行地方高管经历的经理们精诚敬业,对银行新业务的开拓能力很强。银行每天自上午9点营业到下午3点,星期天休息。经营业务有存款、放款、货物抵押、汇兑等,而且开始尝试实行账房按照银元、银两和金票三门科目单独设账,分别核算。
刘子山的东莱银行这艘大船终于出港了。1918年的春天,鸟语花香中的东莱银行含情脉脉,波澜不惊。没有人知道,前面将会遇到什么。
本文源自:文史学者贺伟所著《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点我在看
帮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