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 |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科普书:我的孩子受伤了?

政务   2024-11-18 08:02   上海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我的孩子受伤了?》

孙欣羊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编辑推荐 |

EDITOR’S RECOMMENDATION


☆引入来自青少年案例临床诊疗的独创性概念“压力型创伤综合征”

☆共情青少年与家长双方难言之痛,开解阻碍孩子疗愈的亲子心结

☆分享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等创伤问题的诊疗、康复的专业知识

☆提供心理赋能技能指导,助力失能青少年找回内在力量

☆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读懂


Part.01

作者简介

孙欣羊医生(Dr. Daniel Sun),“慕喜乐社群”创始人,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美国维真大学(Regent University)咨询心理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大学(CIU)客座教授。拥有十八年临床经验,擅长精神障碍诊断和治疗、亲子关系和情绪管理等。


内容简介

INTRODUCTION


休学辍学、不想见人、无法外出、整天在家玩游戏等现象和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业、社会功能乃至他们的正常生活。家长积极寻求解决办法,陪同孩子看精神科医生、咨询师,往往会得到抑郁症、焦虑症等诊断。孩子接受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却收效有限,仍然出不了门、上不了学。

孙欣羊医生基于多年来对这些青少年案例的观察、治疗和跟进,独创性地提出了“压力型创伤综合征”概念。这里的“创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因重大生活事件造成的创伤,而是指人际关系压力或其他事件压力等。在实际工作中从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角度理解这些孩子,使用创伤相关的治疗方法帮助他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Part.02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科普

STRESS TRAUMA

Part.03

目录

作者自序/1

前言/1

第一章 创伤的概念和特点/1

第二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症状表现/29

第三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63

第四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鉴别诊断/69

第五章 创伤的相关治疗方法/109

第六章 创伤预处理: 赋能系列技能/125

第七章 创伤记忆重构法/169

第八章 创伤记忆重构法的优势和劣势/189

第九章 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康复/201

结语/207

后记/209

鸣谢/211

THE DIRECTORY


Part.04

作者自序

想要写这本关于压力型创伤综合征的书,是因为在过去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不断看到青少年出现休学、辍学、不想见人、无法外出,遂整天在家玩游戏、社会功能不断下降的现象。这些孩子一休再休、一辍再辍,直到无法完成学业,甚至在大学里无法毕业。眼看着他们本有大好前途却被卡住,笔者心里真为他们着急。

当这些孩子被带到医院看精神科,要么被诊断抑郁症,要么被诊断焦虑症,然后就是被迫大量使用药物,一些副作用随即出现。孩子一般来说不愿意再服药,家长也是两难,一方面看到药物副作用很担心,不想再让孩子服药,另一方面又觉得不服药又能怎么办呢?

有些家长狠狠心,强制孩子服药,心想只要吃药了就会好了。可问题是,药物服用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副作用是好了些,但症状怎么还是不见好转呢?按照“抑郁症”诊断而进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也做了几个月了,孩子怎么还是不上学,还是不出门,还是不见人,还是每天玩游戏,黑白颠倒。唉!这可怎么办呢?

当笔者和这些孩子面对面,了解他们的经历,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再加上家长补充的信息,包括成长经历、压力环境、事件刺激等,笔者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些孩子真的是抑郁了吗?

如果他们真的是抑郁了,为何他们在家的时候情绪并没有明显低落,大部分时候表现得平静,甚至有时候还挺开心的?如果他们真的是抑郁了,为何他们在家的时候吃得好、喝得好、睡得好,并没有什么障碍?如果他们真的是抑郁了,为何在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玩游戏时,情绪可以如此兴奋高涨,甚至可以通宵不睡觉,动力十足?如果他们真的是抑郁了,为何在偶尔的家庭出游时,还是可以享受食物的美味、风景的美好,也可以和父母有敞开的交流,就好像没有任何病症一样?如果他们真的是抑郁了,为何目前有效率在80%以上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却不见效果呢?

正是这些疑问让笔者怀疑这些孩子可能并非抑郁,而是其他问题。

可是,如果他们没有抑郁,又为何无法出门见人,无法上学完成学业?如果他们没有抑郁,又为何时不时会割自己一刀自残一下?如果他们没有抑郁,又为何在被家长逼着去上学时,情绪大发作,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毁物伤人,情急之下甚至会选择割腕跳楼?如果他们没有抑郁,又为何对未来如此没有盼望?

作为精神科医生,笔者很难说服自己给出“他们就是抑郁症”的诊断。不管从症状角度来看,还是从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反馈的角度来看,都很难说服自己,认为他们就是“抑郁症”。

如果他们的情况不是“抑郁症”,那又是什么呢?

笔者经过多年对这些青少年案例的观察、治疗和跟进,终于可以找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压力型创伤综合征”。

因为“创伤”,所以退缩,不想出门,不想见人。

因为“创伤”,所以回避,不想去学校,无法履行作为学生的责任。

因为“创伤”,所以觉得自己不行,自我效能感低,面对困难就会逃跑。

因为“创伤”,所以认知出现偏差,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对人生都发生了认知上的改变。

因为“创伤”,所以无法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进而造成自我价值感低,甚至到羞耻的地步,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一无是处,才容易伤害自己,自残或自杀。

这所有的“因为”和“所以”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基本逻辑,就是病症和后果的逻辑关系,因为创伤,所以有这些症状。

说到“创伤”,很多人会不理解,觉得怎么会是“创伤”呢?孩子又没有什么重大疾病,又没有被虐待,父母也没有离婚,老人也尚未去世,也没有经历什么意外事故,如车祸等,更没有经历什么自然灾害,如地震等。虽然经历了“新冠”,但也没那么可怕,不至于到“创伤”的地步吧?

其实,这里说的“创伤”和传统意义上因重大生活事件造成的“创伤”并不一样。

这里说的“创伤”更像是压力型创伤,即持续存在的内外压力(外在压力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其他事件压力,内在压力包括负面自我看待的压力、自我认知调适的压力等)刺激下,孩子本来就不太具有承受力和耐受力的内心产生了对压力的不适应,长期的不适应造成的易损状态使孩子在一件看似不严重的“稻草事件”刺激之下就可能全线崩溃。

说到压力,就不得不提当前社会的“内卷文化”。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响彻全国,尤其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家长们为孩子的教育资源可谓是进行了不遗余力的竞争,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去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大学,不惜花重金请最贵的家教给孩子补习各种课程,也不惜斥巨资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社会压力渗透到学校,学校压力渗透到家庭,压力一层层渗透到了孩子身上,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孩子已经处在亚健康状态,如果再有一个刺激性稍微强一点的事件发生,那“创伤”就一触即发了。过于强化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压力,过于单一且缺乏支撑性的生活内容,沟通不畅的亲子关系,过于敏感的神经系统和一直被忽视的心理耐受力训练,加之不可避免的稻草事件,综合因素促成了“创伤”效应。

当笔者开始从创伤角度理解这些孩子,并使用创伤相关的治疗方法医治他们,看到了很好的效果。遂把这种特殊类型创伤及治疗方法整理成书,希望可以帮到更多处在这种困境中的孩子们。



上下滑动翻页



资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编辑:葛 斐

书香上海
这里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官方微信,让我们一起关注阅读、品鉴书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