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星期四
今日去圣淘沙,在岛上有新加坡目前保存最好的SILOSO炮台。
SILOSO炮台的演变历史如下:
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随着汽船逐渐取代帆船,新加坡港成为主要煤炭转运站,不断增加的国际贸易量对新加坡意味着财富,保卫港口的安全越来越重要。19世纪末,新加坡港延伸至绝后岛(即圣淘沙)附近的海域,这个海域的航运量不断增加。英国担心贵重物品遭到敌人袭击,于是加强周边地区的军事防御,开始在绝后岛(圣淘沙)修筑了一系列炮台,其中包括SILOSO炮台。
SILOSO炮台始建于1879年,此时已是19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席卷了欧洲和北美,各国舰艇和炮台的火炮等武器装备大大改进。SILOSO炮台上部署的武器为当时标准的海岸炮,3门七英寸的前膛炮和2门64磅大炮。随后几十年间,该炮台几经升级,并部署了后膛炮。1905年至1911年间,炮台上设有一门9.2英寸的大炮(相当于一艘战舰的火力和射程)。1930年,又部署了更先进的6英寸MARK VII型大炮(在1942年2月的新加坡战役中投入使用,为抵抗日军侵略发挥重要作用),圣淘沙成为新加坡一个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以及英国皇家炮兵基地。
二战时,新加坡被日军占领,SILOSO炮台成为囚禁英军战俘的集中营。在这里有很多日军殖民统治时期统治暴行图片展,展示了当年沦为俘虏的军民们在战俘营中的生活惨状。
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开了许多新加坡人的视野。从此将一切改观。我和我的同事都属于那一代人中的年轻一辈,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统治新加坡的黑暗日子。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是日本人还是英国人都无权任意地摆布我们。我们坚信自己有能力管理好这片土地,培育我们的下一代,并建立其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自强不息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