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文摘   2024-10-16 19:30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母 亲 

■贺宪平


母亲王文青,汾阳杨家庄村人,1922年3月13日(农历2月15日)生,2020年1月11日辞世,享年99岁。


母亲出生在贫苦贺姓农家,由于家中兄弟姊妹众多,给了王姓人家作了养女。母亲的成长先后经历北洋政府、民国政府、日本侵华等各个不同阶段,社会变迁,政治动荡,兵荒马乱,民生凋敝,灾难不断。自幼生活艰难,缺衣少穿,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度过了苦涩的童年和少年;这样的生活经历,炼就了母亲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刚强坚毅的性格,亦为此后我们全家面对和克服艰难的生活环境获得了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母亲31岁跟随父亲,之后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虽生活拮据,历尽艰辛,对我们的培养和教诲却从未放松,更教会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和本领。


青少年时期,在村接受初小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母亲以三十岁的大龄身份,在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学习,接触了新事物、新知识,打开了眼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参加了汾阳医院、汾阳护校组织的医疗下乡巡回培训活动,学习了接生助产技术。母亲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在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的条件下,无论家境好坏,无论环境优劣,无论春夏秋冬,总是跑前跑后,尽其所能,全力相助,无偿为村民新生儿接产、卫生保健、跌打损伤护理多年,随叫随到,服务乡里,深受广大乡亲的喜爱。



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伴随着苦难的成长经历,勇挑重担成为母亲一生的特质。作为女儿、儿媳,母亲侍奉爹娘公婆至诚至孝,尽心竭力,不曾说半句大话,直至两边双亲养老送终;作为妻子,她相夫教子,与丈夫一起挑起家庭重担,夫妻恩爱,白手起家;作为母亲费尽心力,言传身教,哺育子女做人做事,成家立业;作为长辈,对后辈真心疼惜爱护,时常牵挂,期待健康成长;作为年高前辈,以德待人,推己及人,邻里相处融洽。


15岁在其姐引导下,追随天主耶稣,虽时事动荡,初心朦胧,历尽艰辛,信仰弥真,最终于上世纪80年代在孝义旧城基督教堂接受洗礼,直至到了晚年,礼拜成了她人生的必修课,圣经成了她老人家的座右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母亲还嘱咐身后事按基督教教义教规安排,不收花圈,不收贡品,一切从简,为社会树立了做人做事的一面镜子。母亲一颗菩萨心肠伴随一生,总是乐于助人,尽做好事、善事,祈求耶稣保佑世人幸福美满,好人一生平安。在母亲的百年人生路上,曾数次经历极其凶险的处境,诸如:坠崖、翻车......但次次都化险为夷。


母亲进入耄耋之年以来,经常得到亲友、邻居和教内兄弟姐妹们的看望、陪伴和帮助,使母亲百岁之年的人生旅程感到了温馨和愉快。


母亲虽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的音容笑貌、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将永远留在儿孙们心中。我们一定会按照她的教诲和期望,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善良和睦处世,把母亲的好品质、好家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修为自己,荫泽后人!

文章选自《汾州乡情》2021年第5期,总第117期



汾州乡情

等待你的关注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汾州乡情
宣传、展示海内外汾阳优秀儿女的创业故事、情感生活。宣传推介汾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建设成就。承担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定的相关文化交流工作,组织编纂出版各类文化书籍,做好《汾州乡情》出版发行。积极搭建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