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元明
夏日的一天,走进杏花村汾州宴,店内满眼都是汾阳非遗文化,任连升的汾阳玻璃画、李小虎泥塑、郑长征剪纸、小元烙画酒葫芦、汾阳玉兰花馍、汾阳月饼脱脱(模具)等等。流连于一楼东大厅琳琅满目的精美非遗工艺品中,驻足一处特别的非遗陈设—《布老虎抱枕》,造型憨态可掬,十分惹人喜欢,仔细一瞧,原来是太原唐人绣坊掌门人武俊敏老师的晋绣作品。
武俊敏,汾阳小南关人。武氏家族第四代绣艺传承人。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4年获得全球华人晋商关公奖“十大人物”殊荣,2019年获得山西省妇联授予的“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同年获得太原市“时代新人·晋阳工匠”称号。先后进修于清华美院、苏州美院、中央干部管理学院、西安美术学院。
晋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24类中国刺绣品种之一。“武氏绣法”属于晋绣,是武氏家族代代传承下来的民间技艺,色彩艳丽、朴实、实用性强,形成了独特的刺绣风格。
融汇域外风情的“武氏绣法”源起汾阳,但并不是单纯的民间技艺,初始便融入了域外风情。早年间,汾阳有一首童谣:恰克图、库伦、张家口,买回糖食送进口,抿了一口又一口……童谣里唱的是旅俄晋商。这些商人除养家糊口和带给家乡经济实惠外,也多少引进些域外文化。
武氏家族是末代晋商,武俊敏的曾祖父、祖父均是恰克图的经商者。早在1850年,她的曾祖父武丰盛(1796—1867年)便带着长子武全瑞与次子武杰瑞走西口谋生计。他们从汾州府一路向北,途经杀虎口,到达恰克图。之后历经学徒、司账、分庄执事等历炼,在当地开了丝绸庄与皮草行。每次长途归家,他们总要从贸易口岸给家中的女人们带一些外族饰品、绫罗绸缎及各种彩色丝线和绣花卡片。在当时,这样带有“洋味”的稀罕物着实称得上奢侈品。
代代传承的女红,在清末民初再度掀起高潮,刺绣成为一种时尚与生活品位,而且题材更为丰富,应用更加广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要用于民间习俗、日常用品及服饰品等。武俊敏的祖母,因为其母亲与婆婆都擅长绣艺,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便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巧绣娘,不仅针线好,绣艺精,还有一手漂亮的剪纸技艺。
在武俊敏的记忆里,祖母总是坐在炕头上做针线活。每逢邻里街坊婚丧嫁娶、小孩过满月都要把祖母请过去做几天的针线活。武俊敏的母亲继承了其婆婆的绣艺。她会画窗花、剪窗花、做布鞋、绣鞋垫。武俊敏记得,母亲每年都要绣许多鞋垫送给亲朋好友和家人。母亲还喜欢描花,至今仍能脱稿画出“喜鹊登梅”“莲生贵子”等鞋垫样。武俊敏从那一双双鞋垫中体会着母亲的爱意,家庭的影响造就了武俊敏对晋绣的挚爱和坚守。武俊敏一双灵巧的手,来自祖母,来自母亲。她说,小时候虽然懒于像祖母一样绣一些细密且高难度的作品,但绣艺还是让祖母大加赞赏。久而久之,武俊敏爱上了刺绣工艺,最终走上了刺绣创作艺术之路,将“汾阳武氏绣法”发扬光大。
“武氏绣法”一般多为小幅,它能于方寸间有意味地展示大主题。远看以为是画,近看才惊叹,全是一针一线绣出。“武氏绣法”走出了用刺绣装饰点缀生活的局限,自然大方地对故土历史、文化、风物进行有意表达。不仅具备一般民间刺绣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等特点,而且具有质朴而厚、自立而重、根深而挺、自强而秀的特质,有力地表现出迥异于各大名绣的古朴风貌。
花鸟走兽,精彩处毛羽飞动;山水景致,逼真时水流山行。人物、景色绰约多姿,色彩绚丽斑斓,令人目眩神迷。绣针无痕,只留精致让人赞叹……
文章选自《汾州乡情》2021年第5期,总第117期
《汾州乡情》微信公众平台
总编|张立新 主编|亚男 凌珊
编审| 李海萍 冯元明 孙雨亭
电话|0358-7336476
投稿邮箱|sxfyfzxq@163.com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