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完药之后吐了,要不要补吃?补多少合适?希望以下分享对大家有帮助。
首先,今天这里讨论的是口服药是指需要口服吞咽的药物。口服药物对胃肠道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一些刺激。另外,婴幼儿以及儿童的胃容量相对成人要小一些,胃肠道也相对敏感,因此服药以后出现呕吐的几率也相对大一些。
孩子服药后吐了,判断什么情况下应考虑补服,补服多少等问题,要具体看以下3个因素:
1. 呕吐量的多少
呕吐物量的大小以及内容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宝宝是服了药以后,又吃了一些其他的东西,随之发生的呕吐,呕吐物量比较少,呕吐物里面又没有见到或者闻到明显的药物,这个时候大可不必担心。但如果是喂进去多少,吐出来多少,也能明显的闻到或者看到药物的踪迹,那确实应该及时联系专业人士进行处理(例如药师,医生等)。
2. 呕吐发生的时间
对于幼儿,儿童以及青少年来说,在胃基本被填满的情况下(或者在经历一顿正餐以后),胃要排空半数的液体内容物大致需要75分钟[1],而排空半数的固体内容物大致需要99分钟[1]。由此可见,药物在胃部停留的时间还是相对较长的。
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时间来推算,如果在服药后的1小时以内发生的呕吐,如果药物不在胃部吸收,我们基本上可以考虑会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药物可能随着呕吐物被吐出来了。
3. 药物的特性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药都有一个标准的时间节点去做判断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同的药会有不同的吸收部位,不同的作用部位,甚至哪怕是同一种药不同的药物剂型(这里是指颗粒、溶液、片剂、胶囊等)也会对药物的吸收形成影响。
而安全性是我们考虑是否应该进行补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补服后的危害大于补服后可能的收益,即使在知道有部分药物随着呕吐物离开胃肠道,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会建议不给予补服剂量。
图源:Shutterstock
我们这里以儿童常用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来举例。
对于儿童来说,最常用的口服剂型就是布洛芬混悬液。
对于布洛芬混悬液而言,服药后会迅速的在上胃肠道被吸收,0.5~1小时左右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峰值。[2,3] 换句话来说,布洛芬大部分是在胃部被吸收的。
所以,如果服药后短时间内(15到30分钟左右)发生的呕吐或者多次呕吐,确实会对真正被吸收进去的药量产生影响。如果是服药后不久就发生呕吐,并且呕吐量较大(大于或者接近于服药量),则可以遵医生或者药师的专业意见,结合孩子当时的个体化情况,来考虑服用补充剂量。
如果服药30分钟以后才出现的呕吐,并且呕吐物的量并不大,这个时候其实大部分的药物已经经过胃部吸收到体内了,并不需要太过担心,继续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即可。
和布洛芬一样,对乙酰氨基酚也是儿童常见的退热止痛药物,最常用的剂型也是混悬液。服药后迅速在上胃肠道被吸收,30分钟到1小时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达到峰值。[4]和布洛芬类似,由于大部分药物是在胃部进行吸收,如果服药后短时间内(15分钟左右)出现了呕吐,且呕吐量较大(大于或接近于服药量),确实会有大部分药物没有被吸收的情况。
但鉴于对乙酰氨基酚在婴幼儿当中过量的情况相对常见,对于是否补服上,会相对更保守一些,因此也是建议应第一时间联系医生或者药师进行咨询,不要自行补服剂量。而如果是在服药30分钟以后才出现了呕吐,这时药物大部分已经进入体内,不必过于纠结补服的问题,继续按常规护理,比如保持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精神状态等。
最后总结一下
在用药安全方面,很难有一个适用于大部分药物的统一标准。药物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个体化判断,这也是医护人员存在的价值。
当孩子吃药后发生了呕吐,家长能做的是尽量保持镇定,并尽可能准确地记录孩子吞咽药物的时间和数量以及呕吐发生的时间和呕吐量。在咨询药剂师或医生前,不建议擅自给孩子补服药物,因为补服导致超量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最后,遇到孩子服药后吐了,最合适的做法仍是联系医生或药剂师,寻求专业帮助。
- 参考来源 -
本文作者
专业校对: 曾嘉炜 药师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