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在社交时变成“舔狗”,家长记得常对孩子说这10句话?

健康   2024-11-11 23:17   澳大利亚  

在社交时变“舔狗”是十分网络化的一种描述,本质是讨好型人格。不论是讨好型人格的大人还是小孩,通常会活得比较累,自我消耗。

图源:Shutterstock


网络上有一篇热文,说家长多说下面10句话,可以让孩子远离讨好的姿态:


“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哪怕你犯了错误,我们可以一起改正。”


“不管任何时候,你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要勇敢的大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


“如果有人不愿意和你一起玩,不是因为你不好,不要伤心难过。”


“不想分享,可以拒绝,不要委屈自己。”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不要害怕失败,爸爸妈妈会永远爱你。”


“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


“有人不想和你做朋友,不是你的错,别自责。”


“勇敢表达想法,即使和别人不同。”


这些话,都很温暖的,也对孩子充满爱意和鼓励。跟孩子强调自己需求的重要性,学会表达,学会拒绝,也确实有助于避免一味地讨好他人。


但说说容易,做起来未必。一些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可能觉得讨好了别人,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满足,他们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讨好行为的出现。


所以,光说10句话,未必能帮到孩子或讨好型人格的自己,更多的还是需要多了解:


喜欢讨好他人的根源是什么?哪些迹象提示讨好型人格?如何避免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


这些底层逻辑理解了,慢慢传递给孩子,也许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和自己。


01

喜欢讨好他人的根源是什么?


讨好他人的根源可能在最初的关系。


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是害怕被拒绝、失败,总想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肯定。这个心理反应可能源于早期的关系。比如,


喜欢讨好他人的人,TA可能从小成长在一个有条件被爱的环境。比如,只有满足了父母提出的某些条件,自己才能被关爱、被看到。


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孩子慢慢就会变成一个想要讨好人、习惯于讨好人的人,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社交。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总觉得自己对周围的人很重要,但不会从自己内心寻求自我肯定。很多情况下,讨好型人格的人,在觉得自己很受欢迎的时候,才会觉得放松,才会更喜欢自己。


02

哪些迹象提示讨好型人格?


其实,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就能多多少少说出一些讨好型人格的特点。简单总结起来,以下8种迹象提示有讨好型人格。


图源:Unsplash


1. 总是假装同意他人意见


我们总是教孩子,别人讲话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断,要礼貌先听人讲完,这个没有错,是一种好的教养,也是一种好的社交技能。


但是,如果听了别人讲的,哪怕自己不同意,也表示赞同,最终就可能是做着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2. 总是觉得要对他人的感受负责


自己做事情前,想想会不会对他人造成不好的感受,或者影响到他人,这是对的,也是我们经常教孩子的,也就是做事要先想想是不是合理。


但是,如果觉得自己做事情,是为了让他人感到快乐,那就是问题了。对每一个人来讲,自己的情绪和心情,是自己负责的,而不是靠我们去取悦的。


3. 总觉得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并因此而感到负担


我们自己要做什么事情,或者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是我们自己决定的。但是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他们可能每天要做得很多事情,不是因为自己想做,而是因为别人想让他们做的。


4. 总是道歉,无法说出「不」


对自己过于苛责,或者总是害怕别人会责怪自己,从而频繁道歉,这是很强烈的一个警示信号。其实,我们需要告诉自己和孩子,我们做自己,没有什么好“对不起”的。


另外,无法拒绝他人,也就是嘴里就是说不出“不”这个字,也是讨好型人格的强烈信号。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所想,是很可悲的一个境况。


5. 如果别人对你生气,就感觉很难过


别人对自己生气,未必就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如果因为无法忍受别人对自己有怨气或者不满意,那最终就有可能做出违背自己意愿,仅仅为了取悦他人的行为。


6.只有被赞美的时候,才能感觉良好


被称赞,总归是心里美滋滋的,大人小孩都是这样。但是,如果良好的自我感觉,总是依赖他人的赞美来实现,那就可能出现问题。因为,如果把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上,那终究会走向不断取悦他人的道路。


7. 掩盖自己,装作自己与身边的人一样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因此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上,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或者行为。


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如果与他人不一样,会让他人觉得不舒服,因此会选择让自己变得与身边的其他人一样,这样大家都开心了。比如,身边的孩子会说脏话,那自己也学着说,这样就显得大家都一样。


8. 当自己感情受伤害时,也不愿承认


如果永远都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其实是很难建立真正的、好的人际关系的。


否认自己生气、伤心、失望,甚至自己情感上受伤害,那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


03

孩子讨好型人格怎么办?

如何避免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


讨好型人格,常常是日积月累形成的。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或者孩子有了讨好型人格的倾向,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改变做起。


比如,对一些小事,慢慢试着说“不”。学会真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及,对于自己认定的、对自己价值观来讲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试着学会坚持。


试试教会孩子和自己:


  • 尊重自己的需求,清晰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 做事前,先想想:

    我为什么要帮助他人?

    仅仅是讨好?

    希望被人认可?

  • 试着想想,是否有触发点,触发自己讨好的行为。

  • 试着等到他人寻求我们帮助的时候,再去帮忙,而不是处于讨好的目的去主动“帮助”他人。

  • 试着让别人帮助自己。

  • 要清晰知道:

    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不需要通过讨好来实现。


防止讨好行为另外一个重要步骤是:学会坚持底线,有清晰的界限


边界感很重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边界也很重要。从小让孩子试着判断他人的需求或要求是否在合理范围;也要告诉孩子,他人的感受或者反应,并不是我们的责任。


比如,他人有不合理要求,我们不需要一味迎合和讨好,我们可以拒绝。被我们拒绝后,如果他人不开心,那不是我们的责任。


这样坚持的多了,我们的底线也可以更多被看到,而不会成为无原则讨好人的那个人。


图源:Unsplash


讨好型人格,我们都知道不好,但有时候又说不清楚怎么回事,以及如何避开,希望就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一些思路和方向。


我是珊珊,关注我,一起做更好的父母。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孩子或家人的个体化健康问题,包括儿科、皮肤科、妇产科、临床营养、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祐苗,自“咨询”菜单,向祐苗的靠谱医生咨询。


在祐苗上线的医生至少有5年国内三甲医院或者海外同等级医院工作经验、有循证理念和服务意识。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让更多父母看到

让更多孩子受益

分享 点赞 在看 ↓↓↓ 

澳洲妇幼Dr韩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妇幼健康博士后;临床营养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与你分享专业、可靠、实用的喂养、睡眠、养育和孕产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