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簡善惡

文摘   2024-06-17 00:00   福建  

善惡和本願力(一—十六)

十七、力無而終時

人呀,真是可悲又可嘆,稍做點善事,立馬鼻子變長了。才念佛一聲,立馬就覺得做善事了。因爲自己做善事了,以爲這樣就可往生淨土,那就叫做自力的心,那是在懷疑本願力的威大和本願力的獨働(運作)。凡夫用自己的力量做善事,若如此就能往生淨土,如來的本願力就是多餘。就是因爲無論怎麽做、這麽做,無我清淨的善根一點也做不到,除了墮地獄外沒有辦法的緣故,如來方建立超世的本願。《正信偈曰:

「建立無上殊勝願,超發稀有大弘誓。」

面臨死亡,還剩五分鐘的生命,歡喜頂戴「如來為了救度一生造惡的我而御建本願喲」重復頂戴「建立無上殊勝願,超發稀有大弘誓」,在此念佛中絶息。面對臨終,稱的力,祈求的力消散時,想「我稱的念佛是善啦、是行啦」地依賴自己努力的不會生起不是嗎。本願力有故方有救,「力無而終時,可往彼土也。(第九章)

十八、不簡善惡之法

第十五章曰:

來生開覺,是他力淨土宗旨,信心決定道理。此亦易行下根之務(工作),不簡善惡之法也。

不簡善惡之法」者,淨土法門是依如來一本願力往生法故不簡善惡,一視同仁。若是救善人、不救度惡人,那是自力聖道門的教法。父母是看哪個孩子都可愛,但於生病的孩子、殘疾的孩子,愈憐惜。如來也是,極惡最下的我們惡人比起賢善精進的人更悲愍。這是溺水人更需要急救,岸上的善人用不著急救的道理。被說是難治的三病、難化的三機(五逆、謗法、闡提)的我們,正是本願的目標。此處的吟味,第三章曰:「善人尚遂往生,況惡人」又同章曰:

「信憑他力(本願力)惡人,最是往生之正因也。」

十九、呼喚聲的連續

淨土法門雖說是容易的法,實是很難的法門。信淨土易往,但是信的人稀有,如經云「易往而無人」(大經),本願力實是難信。故《阿彌陀經》說:「世間難信之法。」《淨土和讚》No.84·三)曰:「極難信法爲稱說。」

如來不會跟人說「捨善喲」、「莫做善事」,而是跟我們說:用不實善根、虛假之行,無法往生大願清淨的報土喲。如來向善惡的凡夫呼喚說:「乘我本願力來生我國喲。」「乘」,是信本願力的獨運作。本願力御聲不絕地一直響著在我們種種想著的煩惱中,在做惡之時,在今現在坐著的時候,在走著的時候,一直遍響著。「呼喚聲」連續不斷。「連續不斷之呼喚聲」好可貴。

《高僧和讚》No.190·七二)曰:

願力成就之報土

 自力心行不能及

 大小聖人皆悉共

 如來弘誓乘依也

本願力的威神力徹到身,靠自己做善事求往生成佛之自力想法自然廢捨,此處第一章曰:

信本願,他善亦非要,可勝念佛之善無故,惡亦不可怖,能障彌陀本願之惡無故。

不信受本願,不徹底滿足於一本願力,沒飽足,不能說「他善亦非要」、「惡亦不可怖」。

本願力聽到,依其信力,即依信的威德,善亦自然地會出來,惡亦自然地會畏慎。這是仰本願力,從「感恩」、「愧」的想法,自會如此。《教行信證》的總序曰:

「圓融至德嘉號,轉惡成德正智,難信金剛信樂,除疑獲證真理也。」

又信的行者有「十種益」(參照信卷末)

在御恩報謝的世界,即使不喜歡也要努力做善事,即使不喜歡也要謹慎自身,注意不要讓佛法受傷,會掛念佛法的昌隆才是。

二十、善惡和本願力

善惡和本願力,這是很難的問題。因為不能信本願力,所以至死為止,知道凡夫的善於往生淨土無益,畏懼、戰慄於自己的惡業,擔煩惱若不能有點善不能往生。

自力之難捨,「計度」的難止,本願力難信。因此「生死苦海無邊際」。誡此,第十六章曰:

口裏說信靠願力,心裡卻想:不管救惡人的誓願有多不思議,善人才能獲救吧?如此懷疑願力,心想信靠他力的人,只能往生邊地。此事想來實在很可惜。

又曰:

信心的行者,自然也會生氣,也會使壞,也會和同朋、同行發生口角,當下都須回心一事。此條,不是斷惡修善的心情嗎?

」,是指翻轉時的迷,一度至信本願,而不是指改惡以後才信本願的意思。

所謂時的迷,指不知因果,不知有佛·菩薩,不信佛·菩薩法,無視科學,拜天,信仰造世界萬物的神,向其祈禱,日之吉凶·占卜運勢好壞等行為的就云(迷信)。一旦機緣成熟,至信佛法·信彌陀本願,就云。迴,人生有一次,此迴是終生持續的。

了的人,「轉為善」,這不是指以凡夫的迷所想的「善」,而是信本願的信心云「善」。此善不是凡夫的迷,是如來的善,全是佛,是大慈悲。《御文章》Ⅳ—五)曰:「爾者,誠有之人,聞此迴懺悔,思吾亦如此,而同迴時之惡(不信本願的,轉為善之人亦有(略)

二一、唯念佛是真

善和惡,真的非常難。從佛法之眼看,人有人的頭腦想的善惡,聲聞有聲聞的善惡,緣覺有緣覺的善惡,菩薩有菩薩的善惡,又有佛所見映於佛知見之鏡的善惡。人想的善,從佛眼御覽是惡的時候也有。善導大師說從佛眼看,人所想、所行的善是「雜毒之善,虛假之行」。《歎異鈔》(結論)曰:

事實上,我們都忘了如來的恩德,淨在自身善惡上打轉。

聖人說過:善惡二者,我一概不知。其緣故,能徹底地知道如來心中以何為善,方可說是知善。能徹底的知道如來以何者為惡,方可說是知惡。煩惱具足的凡夫,火宅無常的世界,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應好好頂戴。

二二、很對不起佛法

凡夫想的善惡,在凡夫的世界極重要,亦是極嚴肅的事。即使說我信本願,也不可忽略社會的道德。「真俗二諦」的教法也有,「仁義」的教法也有。「真諦」,指的是安心(信海),「俗諦」,指的是世間道德。俗諦是從真諦自然流出之物,是如來迴向的「轉惡成善之益」。至此,真俗不是二諦而是一諦。對信的行者而言,世間的道德雖說是從真諦的信自然流出之物,聞賢者的教法,没有常放在上不行。不放在上的人,散亂放逸的徒然者,愈發散亂放逸。那樣,很對不起佛法、很可惜。被說是念佛行者,於道德若比世間的人更惡劣,没有聽聞佛法的價值,是真羞愧呀。念佛者一定一定於世間善也是,沒有比一般的水(標準)高出一分一寸,人不會來聽聞佛法。放眼今日的佛教界,誠遺憾的事很多,未免太多了。聽到有人講「佛教等不想聽」,原來是「看到說法之樣相,就心生厭惡了」。這樣,佛法衰退也是理所當然。

二三、自愛、我慢和我執

《歎異鈔》(第十五章)述本願一法的殊勝,曰:

此亦易行下根之務(修行)不簡善惡之法也。

信卷(本,聞持記)曰:

「不簡愚智,性有利鈍。不擇豪賤,報(果報)有強弱。不論久近(不論修行時間長久或淺短者),功有淺深。不選善惡,行有好醜。」

不選善惡,是一般人無法做到的。人不論是怎樣的惡者,也都持有良,是道德的動物。人覺醒於本願一法,不被善惡二字所囚,是很困難的事。念佛不囚於善惡,超越善惡,高遊本願力的世界,而對世間的善惡有分寸,能行善慎惡這不是人的能耐,不論何者,不論何者,皆是託佛智不思議,託如來的御福蔭。

雖入念佛門,很多人「計度」不止,「計度」不消,於玆二十年、三十年的苦勞。善惡,首先立人的善惡和如來所見的善惡之區別:站於如來的本願力之前,被發現自己的善不只不是善,反而是醜陋的「自愛」、「我慢」和「我執」的產物,慚愧、羞恥的念湧出時,那時至今為止的「計度」如雲,不知消失哪兒去了。「計度」不止,是因為底依然還抬著凡夫善惡的兩個頭,智·愚兩個還在佛願力前爭價值的緣故。即使跟自己的說「莫出頭」,身沒被本願力同化,無法做到。此處有「知」和「信」的差異。鄉下純真的人們没有理論地仰之相,令人感到無上的尊貴懷念。

晴朗凡夫善惡雲霧的力量,凡夫沒有。晴朗此雲霧的力量是如來大悲的願力,亦是無礙的佛智。第一章說善惡的雲霧完全晴朗,唯仰本願力之月光的相,曰:

誓願不思議救度。」

二四、大悲的慈親

凡夫的善和如來的善,如何不同呢?凡夫的善被「自己最可愛」的支配著。如來的善,是眾生,即使置身諸苦毒中亦忍終不悔之清淨真實的御。此御心即云大悲,亦。成為光明,成為名號,成為諸佛,成為高僧,成為諸經,注入我、呼喚我。如來的善是從大慈悲泉湧出的善根,淨土是從正道的大慈悲(=出世間的善根)所成的。

二五、不思善和不思惡

「不思善·不思惡」,是禪宗的「證悟」。念佛者被本願力住,身皆被如來的願力搓圓,自能味「不思善·不思惡」的境地。《和讚》No.326·八九曰:

「佛智不思議相應善惡淨穢皆無矣。」

念佛者於此世自然地超越善惡,入超因果的世界,此即是「無礙一道」。

二六、變化無常的

佛法很難。我,種種的冒出來:

(一)想是無知膚淺之吾身。

(二)想任何事皆不要輸人地以正直、勤勉、親切謹慎自身。

(三)想因為善事無法做到,至少惡的事要畏慎。

(四)想常懷慚愧外沒有,是膚淺無智的愚者。

(五)我滿足於本願名號的大善大功德。

(六)拜見御聖教,思欲原樣地吟味聖人的御

(七)慶喜依信順佛語能超斷生死。

上述是我的情,但是像貓的眼睛般變幻無常的吾故,一個也靠不住。自己的想法於往生有何助益呢?法然上人歌詠人變化無常曰:

「人似池水,時濁時清無定性。」

誠是如此。我曰:

「這個 

 昨日 

 現在 如風車

 明日 靠不住

 三世 變化無常

 不變者 慈親的大悲

 無礙佛智的月光 仰之亦託福。」

靠不住,真的靠不住的是我的此亦有「萬事皆空言戲言,無有真實,唯有念佛是真實。後序御言語難能可貴。世上,不如己意,真的是不如意的世上。目的(自己期待的人事物、理想)從對面(迎面而來的現實)落空而來淨是讓人厭的事。聖人曰:「流轉之苦惱舊里難捨棄,未生之養淨土不忻羨(第九章),果真如此。

二七、真實之利

捨棄人的雜毒之善而如來最高善的境界,是本願一乘的淨土真宗,另一面免地獄之苦的是本願大悲、一乘大智海的運作。此二方面給與「真實之利」,真是令人吃驚不是在吧」的宗教。明明有這樣難能可貴的無上法門,很多人對六道輪迴的苦覺得有什麼,亦不想從臨臨的火坑解脱,更不歡喜入無上涅槃的妙境界(淨土),成為乘本願力救度一切衆生之身,不傾聽本願的教法。真是「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善導大師十四行偈)

只有於本願力中仰,或於涅槃城窺見如來善,方能眼於人染汚的善,而仰佛願他力。不顧自己是迷凡夫的人,僅著眼於自己的善,不能信本願。染汚的雜毒之善不論擴大多少倍,也不能到清淨真實的如來善。佛法是到達如來善唯一之道這即是本願的白道。

眞宗要關:

宗教的著眼點

果上圓成的法門

眞宗要關


二種深信:

(一)安心的根幹

(二)二種深信的眼目

(三)自力道德與他力宗教

(四)佛的尊貴


死的解決:

治「無法安心」的藥

勅命的信心

死的解決


寶珠之燈炬:

寶珠之燈炬

清淨信心為順風

著眼於如來身

《教行信證》和《歎異鈔》的吟味:

第一篇:誓願和念佛

第二篇:善惡和本願力(一)(二)(本篇)



紙衣草履齋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