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行信證》和《歎異鈔》的吟味
瑞劔
第二篇:善惡和本願力
第三篇:唯稱教義和唯信教義
(一)唯稱和唯信
(四)聖人結七祖之念佛
二二、龍樹菩薩的念佛
「唯稱教義」也有歷史,有傳統。首先拜讀龍樹菩薩的「易行品」,往生的業因有曰:
「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之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不退轉之位)者。」
這是分「難行道」和「易行道」的文。《和讚》(No.122·四)有:
「龍樹大士世間出
難行易行道辨明
流轉輪回之我等
弘誓大船爲導乘」
雖講「易行」,有諸佛菩薩的易行,有阿彌陀佛的易行。十方佛的易行之偈有曰:
「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此文引用於《和讚》(No.124·六),曰:
「恭敬之心以執持(信),彌陀名號應稱念(行)」。
「恭敬心」,指的是「啊!難能可貴」「啊!愧不敢當」地信如來的本願,是恭敬的心,這是信心。從這信心自然稱名念佛流出來,又有曰「應當念是十方諸佛,稱其名號」。但是與此同時,打出亦可說是念佛的根本、真意義的「聞名」(聞、聞信名號)。即文曰:
「聞是佛名能信受者,即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登無上正覺之道,入不退轉)。」
因此,欲至不退轉者,是「稱」名號,「聞信」名號,也就是說龍樹菩薩視「稱名」和「聞名」是同一價值。文曰:
「問曰:但聞是十佛名號,執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更有餘佛·餘菩薩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彌陀等佛及諸大菩薩,稱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轉如是。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
講聞信名號住不退也好,講稱名號得不退轉也好,不外是唯依南無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力者。念佛不是機械動口的動作,是「念佛的信心」,是「信心的念佛」,又是「正信念佛」,又是「念佛正信」。
彌陀易行之一段中,示有如下的言語:
(一)「皆稱名憶念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憶念)我(彌陀),稱(念佛)名自歸(信心),即入必定(不退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遍智),是故常應憶念。」
和讚曰:
「彌陀之名號常稱
信心真實獲得者
憶念之心恆不斷
佛恩報謝長在心」
《淨土文類聚抄》曰:
「稱名即憶念,憶念即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
此御文是頂戴《歎異鈔》極重要之文。
(二)龍樹菩薩又曰:
「人能念是佛(阿彌陀佛),無量力功德,即時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祖師聖人仰信此文,宣述在《大經》本願成就文的「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之文中的「即得」和在「易行品」中的「必定」之深意,曰:
「經(大經)言「即得」,釋(龍樹)云「必定」,『即』之言,由聞願力,光闡(彰顯)報土真因決定時尅之極促(最小限度)也。『必』之言,金剛心成就之貌也。」
真宗,「聞本願力」是眼目,第一章的「誓願不思議救度……如此生信」,完全是此意。貫穿全篇,雖然表面顯出的是「唯稱門」的色彩」但是精神不變。在《歎異鈔》之中,「唯稱教義」中有「唯信教義」,「唯信教義」中有「唯稱教義」。「誓願不思議」之言語也是,若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稱名代表第十八願,示「稱我名號 下至十聲」,取「救度稱名號者」,是「唯稱教義」。第一章的「誓願不思議云云」亦可說是「唯稱門」中的「唯信教義」。不論怎麼說,「誓願不思議救度」不外在彰顯「由聞願力,光闡報土真因決定」。「聞願力」,指唯仰一願力之運作的意思,又其原樣是願力的運作,用此意頂戴「唯念佛」,難能可貴。用本願成就文的精神頂戴「誓願不思議」是名號不思議,這明確是「唯信門」。
(三)又龍樹菩薩曰:
「若人願作佛 心念阿彌陀 應時為現身」
(四)「若人種善根,疑者華不開,信心清淨者,華開則見佛」
在龍樹菩薩如上所述,「稱名」,「一心念」(信心),「恭敬心」(信心),「禮拜」,「聞名」,「憶念」,「執持」,渾然思為同一。教我們往生之因在信心。
《大無量壽經》及其異譯之經,往生之因多說是「聞名」。
⑴「我作佛時 令我名聞八方上下無數佛國」(平等覺經十七願文)
⑵「使某(彌陀)作佛時 令我名字皆聞八方上下無央數(無數的)佛」(大阿彌陀經第四願)。
⑶「他方佛國 所有眾生 聞無量壽如來名號 乃至能發一念淨信歡喜 愛樂所有善根回向」(如來會十八願文)(此文等於本願成就文「聞其名號信心歡乃至一念」之文)。
⑷「設我得佛 他方佛土 諸菩薩眾 聞我名字 不即得至不退轉者 不取正覺」(第四十七願)
⑸「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住不退轉」(第十八願成就文)。
⑹「聞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國 自至不退轉」(大經往覲偈)。
其他四十八願中亦多說「聞名」,真宗的根本,不論怎麼說,「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為一宗的基本、根據。
二三、天親菩薩的念佛
天親菩薩愈發闡明龍樹菩薩的御意,示修「五念門」能往生極樂。「五念門」如下:
一、禮拜。「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二、讚嘆。「云何讚嘆,口業讚嘆,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三、作願。「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禪定、止)故。」
四、觀察。「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阿彌陀佛、淨土的三種莊嚴),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三昧觀)故。」
五、迴向。「云何迴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五念門」的行,實是法藏菩薩的行,又是由如來的本願力所成就的行。此行是攝於天親菩薩「一心歸命」的信心中的德用(運作)。五念是信心的顯現,由「一心」的信心得往生。所謂「一因(一心)究竟(成就)處,五因(五念門)成就之極促;一果(往生)開覺處,五果(於淨土五段的證悟)圓滿之妙證」。親鸞聖人說「願力成就名五念」(入出二門偈),視菩薩五念門的行全顯本願力成就之相。
從表面看,《淨土論》的中心是「五念門」,五念門的中心是第四「觀察門」。通過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拜見《淨土論》,《淨土論》的中心是「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因此,《淨土論》為「一心之論」(禮拜門、讚嘆門為中心)。
天親菩薩依《觀佛三昧經》及《觀無量壽經》之說,以智慧眼觀察阿彌陀及淨土。依觀淨土的莊嚴,感得佛心即大慈悲心,感得如來的大慈悲是往生的正因。我們罪障重,智眼昏,心散亂放逸,不能坐禪直觀阿彌陀如來及淨土的莊嚴。然,我們是聽聞名號的由來,被感得如來的大慈悲心的。天親菩薩和末代的我們,修道雖暫異,但是頂戴如來的大慈悲心是同樣的。
《觀無量壽經》有「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頂戴大慈悲心,沒有道理不能往生。曇鸞大師曰:「大慈悲是佛道正因」,親鸞聖人說我們頂戴的大信心是如來的「大慈悲心」,又是無礙佛智。信卷(本)曰:
「斯心(信樂、大信心)者,即如來大悲心故,必成報土正定之因。」
《歎異鈔》云「彌陀誓願不思議救度」,云「唯念佛被彌陀救度」,云「信本願念佛成佛」等者,唯是觀本願力,感得如來的大慈悲心之相。
天親菩薩於《淨土論》曰「觀佛本願力 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 功德大寶海」,常觀如來的本願力,觀(心見)本願力,遇(信)本願力,是大信心,這即是感得如來的大慈悲心之相,此文是行卷的肝要。
觀淨土的莊嚴是觀如來的本願力,觀本願力是感得大慈悲心,這是大信心。因此天親菩薩向釋迦如來表白御自身自督的安心,曰:「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至此,淨土論為「一心之論」(信心之論)。淨土真宗是「唯信教義」即信心正因的法門。
「觀佛本願力云云」就是頂戴第十八願的「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之意。和讚(No.26·二四)曰:
「若不生者之誓故
信樂真實時節至
一念慶喜得生者
往生必定不須疑」
「觀本願力」指觀(信)「若不生者」的如來大慈悲心·佛智不思議·大誓願力不思議,這是「唯信門」。
第十八願的三信(至心、信樂、欲生)十念(乃至十念的稱名)之意,就本願成就文頂戴作「聞其名號」,則「唯信教義」生。又依《觀經》的付囑文: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
解釋本願的三信十念,三信攝於十念之中,第十八願是「稱我名號」的本願,即為「念佛往生」之願,於茲「唯稱教義」生。
《歎異鈔》「唯稱教義」的色彩相當濃厚,但是原本並非沒有「唯信教義」,其「唯稱教義」的念佛宜用「唯信教義」之義解釋。天親菩薩的「觀察門」,可推察以《觀經》定善觀之文解釋本願的三信十念。古來視天親菩薩的《淨土論》,三經之中特依《大經》。這是置重點於「一心歸命」、「觀佛本願力」的看法。
二四、曇鸞大師的念佛
自曇鸞大師,天親菩薩之高級菩薩的行法(五念門),一轉為凡夫相應的行法,而被一般化。即大師著眼於《淨土論》偈末「普共諸眾生」之文,更明菩薩能修行是依本願力之旨,舉三願(十八、十一、二十二)明凡夫依本願力得速至無上菩提之旨。如此經龍樹·天親·曇鸞三大師,此等大師的教義映於親鸞聖人之大信眼,「唯信正因」的教義始確立,這即是真宗的面目。
曇鷥大師解「稱名」(念佛)為何有破無明令往生之運作呢?而釋曰十念的稱名,即「依止無上信心」、「依無量功德之名號生」(論註上卷)故。說如實修行(稱名)何故云如實修行呢?那是因為稱名是讚嘆如來的功德,如如來的光明智相、如實稱佛的御名故,其原樣是信心,即明確地示「念佛的信心」「信心的念佛」故,稱名是如實修行之旨。此處,親鸞聖人在和讚(No.170·五二)曰:
「如實修行相應者,信心唯一成決定」
因此,至曇鸞大師,稱名(讚嘆門中的稱名)為五念門的中心,與「聞其名號」(聞名)作同一的價值。從此處看「唯念佛被彌陀救度」,可看作「聞信名號被救度」。又大師於《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的臨終,解釋「十念」的念佛(論註)曰:「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淨無量功德名號生」,明往生正因在信心之旨。
親鸞聖人在《行卷》釋大行曰:「大行者,稱無礙光如來名」,舉五念門中讚嘆門的「無礙光如來」之名。且又云:「稱名是大行之大行處」曰:「斯行(名號)攝諸善法,具諸德本,極速圓滿,真如一實功德寶海。」原樣的接受上之「稱名」作「名號」,可察知這是依曇鸞大師的指南。
《歎異鈔》的「念佛」,或「稱念佛」,或「易持」等言語,依解釋此作名號的威神功德而能難能可貴地頂戴。於天親菩薩之「觀察門」,觀察不是觀真理(法性、真如),是「事觀」即觀淨土的莊嚴。又曇鸞大師就本願「十念」的稱名,示彼十念依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清淨真實名號而起的稱名故依稱名能往生。又此以信心為內容,視稱名的價值和名號的價值同一。
龍樹·天親·曇鸞諸大師的法門,如以上所明,生「唯信教義」的同時,一面為出「唯稱教義」的根源,即法然上人雖是「唯稱教義」的人,然宣述著淨土真義的經論是「三經一論」是也(選擇集)。
以上《觀無量壽經》中心說的「唯稱教義」和《大無量壽經》中心說的「唯信教義」,從宗學史上看,雖分而不能分之處,因爲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信心和親鸞聖人的信心,原本就沒有相異,而是同一信心,乃不言而喻。於同一信心上,有勸「稱名念佛喲」的教化風格和勸「聞信名號喲,往生的正因是信心哦」的教化風格。如此說來,善導、法然兩大師沒有「要信心喲」「是一信心喲」的法門嗎?並非如此。是信心上的勸念佛,即教以信心為內容的念佛是「正定之業」。如「兩種深信」、「二河譬」及「六字釋」,又有「言弘願者,如大經說」(玄義分)等,是以「唯信教義」的精神說的。又《正信偈》秉承法然上人的「選擇集」,曰:「必以信心為能入」。
要言之,開示善導·法然兩大師念佛往生法門的真意者,是「唯信教義」,即親鸞聖人的教義。從形式(表面)看是「念佛往生」,從內容看是「唯信正因」。形式和內容融合為一者是「唯念佛」。
但是拜讀「唯念佛被彌陀救度」的御言語,大致可窺知這是「唯稱門」,不是「唯信門」。然而親鸞聖人說「唯念佛被彌陀救度」的御意,是唯稱的原樣是唯信,唯信的原樣是唯稱。是如此的唯稱故,方可說是真實念佛的真意,亦是唯稱教義爲「唯稱教義」處。
論往生的正因時,是「稱而往生呢」,是「信而往生呢」,視信心一個是往生正因是「唯信教義」的立場。念佛是選擇本願之行故,又念佛順本願行故,必能往生,勸「念佛喲」是「唯稱教義」的立場。「稱名」和「信心」,不二不離,分而無法分,因而流於自力的念佛,故《歎異鈔》問世。
拜讀「唯念佛」之文,我被反省自己的「愚者」,離唯信、唯稱的議論,慶喜本願力有故,無條件往生淨土之難能可貴,仰本願力,歡喜無條件地救度處,「唯念佛」是念佛而忘記念佛地仰本願力。這是「唯念佛」的吟味吧?親鸞聖人說「唯念佛」,誠是難能可貴。沒有這御教化,分開「信」和「行」,就不能隨順如來之說。看「唯信」「唯稱」皆同樣是仰本願力之相時,「相應本願念佛的人」(第十二章)也好,「誓願不思議救度」也好,「信本願,他善亦非要」(第一章)也好,又第十二章的「信本願念佛成佛」亦能尊貴地頂戴,唯是本願力。
二五、道綽禪師的念佛
道綽禪師的教義,判別「聖道門」和「淨土門」之二門,此法門因為觀淨土的「觀佛三昧」和以稱名一行往生的「念佛三昧」雙方參雜故,很難斷定哪個是哪個。我們隨順《和讚》的指南,《和讚》曰:
「一形造惡縱令盡
專精繫意但使能
常念彼阿彌陀佛
諸障自然得消滅」(No.178·六〇)
「縱令一生造惡業
衆生引接定往生
稱我名字願已就
若不生者本誓成」(No.179·六一)
講「常念彼阿彌陀佛」,講「稱我名字願已就」者,可知並沒有用「聞其名號」的「唯信門」拉下第十八願,而是明確地以「乃至十念」做代表的「唯稱門」。此時「至心、信樂、欲生」的三信攝於「乃至十念」之中。
二六、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念佛
在中國,念佛門的大成者善導大師是「唯稱教義」的法義。如前所述,「唯稱教義」並不是說就是無信心的唯稱,而是信心原樣的稱名,即是「唯信教義」原樣的「唯稱教義」,這是於真宗的念佛。《歎異鈔》中的念佛亦是這樣的居多。
「稱名本願」、「稱名正定業」出現於表面時是「唯稱門」的法義,就「往生」談正因時是「唯信教義」。不論是哪位祖師,只要是七高祖中的人,從真宗的根本義講,雖然講「唯稱教義」,往生的正因唯信心。暫時區別「唯稱」和「唯信」,是由於時代、所根據的中心經典(或大經或觀經)不同的緣故。
淨土宗的諸家尚且有人不徹底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真意,更不用說在一般信徒之間會有不徹底,會有異解,會有別見,會有異安心了。真宗念佛者中,原本也有很多。「唯信教義」和「念佛往生」於內容沒有絲毫不同,反倒是親鸞聖人「信心正因」的法門是徹底念佛往生,去除異解異見、別解別見者,這即是「唯信教義」。
唯稱也好唯信也好,粗心大意看之,唯稱的念佛往生也不懂,唯信的信心正因的意義也不懂。講「信心一個」時,就會覺得念佛不需要;講「念佛需要」時,就陷入「稱名正因」的邪見;又說兩方都需要,就「稱名」和「信心」不問輕重,偏向某一邊,或陷入「信行相扶論」。
「唯稱」「唯信」於拜讀《歎異鈔》上很重要。
「唯稱教義」最鮮明表示的是《信卷》,承《信卷》之意,高度的發展「唯稱教義」,明切地闡釋「唯信教義」者是蓮如上人的《御文章》。
七祖中大成「念佛往生」且最明白表示此者是善導大師。於此意思,善導大師是念佛法門的大成者,故說「善導獨明佛正意」(正信偈)。法然上人偏繼承善導大師一師的法門,同時「唯稱教義」清楚出示。
善導大師和法然上人念佛往生的正意,明示於《行卷》,映於親鸞聖人御眼的「唯稱」,其原樣是「唯信」。「唯稱教義」的念佛,沒有依《行卷》汲取親鸞聖人的精神拜見之,無法懂得;又沒有從《信卷》的「唯信教義」看,無法懂得。以為僅是一句話就忽略地讀過去,很可惜。
《教行信證》中舉有善導大師的「唯稱門」的例文:
(一)「繫心一佛,不觀相貌(佛和淨土的莊嚴),專稱名字,即於念(稱名)中得見彼阿彌陀及一切佛等」(文殊般若經下、禮讚、行卷)。
(二)「問曰:何故不令作觀,直遣唯專稱名字者,有何意也?答曰:乃由眾生障重,境(觀法的對象)細(極樂莊嚴甚深微妙,法性世界亦然。)心麤(心粗雜散亂),識(意)颺神(意)飛,觀難成就也。是以大聖(釋尊)悲憐,直勸專稱名字(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念佛相續)即生(往生)」(禮讚、行卷)。
(三)「又云: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阿彌陀經意、禮讚、行卷)。
(四)「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善知識,得聞彌陀本願名號,一心稱念,求願往生」(禮讚、行卷)。
聞本願的名號,一心稱念的稱念往生也好,若剋論往生的正因,是聞名往生。但在「唯稱門」的立場,稱念往生又叫做念佛往生。
善導大師對「念」字,有時用於(1)觀念,想念。(2)稱念、稱名、念佛。(3)信念、憶念。(4)時節之意。
(五)「又如《無量壽經》云: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十八願意、禮讚、行卷)。
第十八願,如善導大師取「稱我名號」,為「唯稱門」,如親鸞聖人依據成就文取「聞其名號」,為「唯信門」。善導·法然兩大師立於「唯稱教義」,信心攝於行中(「行中攝信」的法門)。然自高祖親鸞聖人,別開「唯稱教義」的念佛往生(行中攝信)的法義,分行和信,談「往生正因唯信心」。
(六)「又如《阿彌陀經》云:若有眾生,聞說阿彌陀佛,即應執持(稱念)名號(乃至),即得往生」(禮讚、行卷)。
(七)「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一聲乃至十聲·一念等,必得往生,證誠此事故,名《護念經》」(禮讚、行卷)。
(八)「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往生)者,無不皆乘(被本願力打敗)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玄義分、行卷)。雖然是「唯稱教義」,乘大願業力,與「唯信教義」相同。
(九)「又云: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玄義分,行卷)。
大師就《觀經》下品下生十聲稱佛往生的稱名往生,於名號中做六字釋,是應著眼的。親鸞聖人更用成就文之意解釋此(參照行卷)。
(十)「若我成佛,十方眾生,願生我國,下至十聲,乘我願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念法門、行卷)(第十八願之意)。
(十一)「又云:亦使善惡凡夫迴心起行(懺悔念佛)盡得往生」(觀念法門、行卷)。
(十二)「門門不同八萬四,為滅無明果(迷的結果)業因,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微塵故業(舊的惡業)隨智(佛智不思議)滅,不覺轉入真如門」(般舟讚、行卷)。
念佛有滅罪之力,因為念佛是名號故,又是佛智不思議、誓願不思議的緣故。
二七、親鸞聖人的念佛
以上,引用《行卷》的善導大師的引文作為結束,其後諸師的引文是以善導大師為統一吧。
依《教行信證》拜見善導·法然兩大師的念佛時,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其意思和內容。
真宗「信心正因、稱名報恩」是骨幹,依此真宗的化風統一。所以說「平生業成」,不講臨終沒有拜見佛來迎則不能往生。就本願,分「真願」和「假願」,就淨土,區別真實報土和化身土(化土),特別是就本願,善導大師·法然上人以第十八願為根本本願、王本願,以此為基礎宣說教法,而親鸞聖人開第十八願為真實五願,即真宗是所謂「五願開示」的法門。五願,是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願)、第十二願(光明無量願)、第十三願(壽命無量願)、第十七願(諸佛稱名願)、第十八願(至心信樂願)。
聖人開第十八願為五願,御著作《教行信證》,是即依願開宗。同時在三部經之中,特依《大無量壽經》的精神敘述《教行信證》,是即依經開宗。聖人又依本願成就文,以「信心」定為往生的正因,《正信偈》曰「正定之因唯信心」,「必以信心為能入」即是指此。《教行信證》之中亦別開「行卷」和《信卷》。知道如來的御意者,說念佛往生就夠了,沒有別開《信卷》的必要,但是當時誤取念佛之義的人們很多,其中真正的信心是什麼、大慈悲是什麼、本願力是什麼、名號的功德是什麼,都不知道,認為只要口稱念佛,依稱的功勞就能往生的人輩出故,於茲,有示往生的正因是真實信心的必要,也有教示真實信心是什麼的必要,這是著作「信卷」的原因,即信第十七願的名號(行卷)是第十八願的信心(信卷)。
二八、唯稱門和《御文章》
《御文章》原本即可說是「信心正因、稱名報恩」教義的範本,不是「念佛(稱名念佛)就能往生,此故稱喲,只要稱喲」的法門,是講「救度信憑彌陀者喲」的法門。「信憑」是「歸命」,是「信樂」之意,是《行卷》作為六字釋的「歸命」之意所示的「依憑·依靠」之意,是「覺得如來(南無阿彌陀佛)很可靠、很安心、是靠山」的意思,即是蓮如上人教的「信憑彌陀」。
如前所舉的引文可知,善導大師以念佛(稱名、稱名念佛)定往生的業因(正定業),這明確地和《御文章》教「信憑」(信心)是往生正因、稱名念佛是報恩行的傳道法不同,教化風格不同。
二九、法然上人的《選擇集》
法然上人的教義從《選擇集》的卷頭的標舉之文可以窺知。文曰:「南無阿彌陀佛 往生之業,念佛為本(先)」。此文意,是念佛能往生,此念佛完完全全是南無阿彌陀佛,因此親鸞聖人在《行卷》曰:
「稱名則是最勝真妙正業(稱名正定業,善導大師五正行第四之稱名),正業則是念佛(行中攝信的念佛,行信一如的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即是正念(信心)也」。
《文類聚鈔》曰:
「稱名即憶念,憶念即念佛,念佛則是南無阿彌陀佛」。
御開山聖人為我們明說至此,《歎異鈔》的「唯念佛被彌陀救度」的意思方始清楚。精神不用說是「唯信正因」,但是表面以「唯稱門」的形式表示故,為了鮮明「唯念佛」及於《歎異鈔》念佛的意義,所以煞費苦心。「唯念佛」的真意不明白,信心正因的信心也不明白,即使一輩子吟味,「唯念佛」的滋味有滾滾不盡者。有「本願力好難能可貴,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的心境,那是「唯念佛」的滋味。做阿呆仰本願力,唯有本願力如一輪明月照耀中天,能難能可貴的頂戴。「唯念佛」,是本願力獨立之形,至此,「唯稱」、「唯信」的議論不需要,念佛往生也好,唯信正因也好,唯是「南無阿彌陀佛」,是本願力的迴向,是大慈悲力的不思議、佛智不思議的御計,這是「唯念佛」。
三十、《信卷》之意
念佛往生的「唯稱教義」亦從高祖的御指南得其意一看,其原樣為「唯信教義」,而《信卷》展開來。念佛也好、信心也好、機也好、法也好皆南無阿彌陀佛。
《信卷》依據「願成就文」將本願的三信(至心、信樂、欲生)歸結於天親菩薩的「一心」(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本願力強烈地示現,如於《行卷》雖然講「唯稱門」,但是可以窺見「唯信門」,於《信卷》敘述「唯信門」,確還是鮮明地闡釋善導大師、法然上人的念佛往生的真意。
三一、《教行信證》的大信心
於《信卷》的三一問答,聖人在結尾曰:
「故知,一心是名如實修行相應,即是正教、是正義、是正行、是正解、是正業、是正智也。」(末)
至此,和《信卷》的御轉釋之文(稱名破滿之文)一起思考,真宗念佛的意義能清楚地頂戴,而深感難得尊貴。頂戴深旨,有滾滾不盡者。親鸞聖人,啊!大哉!美哉!說讚嘆亦不勝惶恐。《歎異鈔》亦甚深微妙,從天親菩薩的「一心」看,「唯念佛」和「聞其名號」是同一意思,這是《涅槃經》(化卷引用)的「一義攝無量義」的意思。
高祖於《教行信證》開顯、統一龍樹、天親等七祖的「行」和「信」的深義,其文曰:
「宗師(善導大師)云專念即是一行,云專心即是一心也。然則願成就(第十八願成就文的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之文)之一念即是專心(善導大師的專心),專心即是深心,深心即是深信(善導大師的兩種深信),深信即是堅固深信(如來會),堅固深信即是決定心(善導大師的散善義),決定心即是無上上心(散善義),無上上心即是真心(散善義),真心即是相續心(曇鸞大師),相續心即是淳心(曇鸞大師),淳心即是憶念(龍樹大士),憶念即是真實一心(天親菩薩),真實一心即是大慶喜心(大無量壽經),大慶喜心即是真實信心(善導大師),真實信心即是金剛心(善導大師),金剛心即是願作佛心(曇鸞大師),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曇鸞大師),度眾生心即是攝取眾生生安樂淨土心,是心即是大菩提心,是心即是大慈悲心,是心即是由無量光明慧生故,願海平等故發心等,發心等故道等,道等故大慈悲等,大慈悲者是佛道正因故」(信卷末)。
見真大師把「行信」結歸於大慈悲心,真宗的行信論必須從如來的大悲心而歸入如來的大悲心,可到諍論安息之處。又《歎異鈔》文文句句是如來的大慈悲心,唯稱·唯信的諍論到此亦是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