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幅 | 约9000字
文章分类 | 生活认知
阅读对象 | 所有人
鉴于上篇文章【 行业常识:一台车到底能开多久?】2天突破10万+阅读,评论和留言爆满了后台,我先聊两句:
1. 我不是自媒体,也不用靠这个吃饭;文章是利用自己差旅时间写的,初衷是希望用自己的专业和行业经验,给普通消费者对汽车这件事有一些常识的普及,是公德心。
2. 文章一般较长,不是娱乐的碎片化信息,属于专业系统性知识,一般六七千字打底,没有人帮我校订,难免有几个错别子,就不用单独就几个错别子给我提意见了(孔乙己的酸是用筷子蘸着酒告诉别人说茴香豆的茴有4种写法)
3. 留言太多,无法一一回复,会有选择性的回复;汽车类文章有专业门槛,如果文章都没有读懂,或者压根就没看完,就信口开河,胡说八道,可能会被我永久屏蔽,拉黑;抱歉,我这人”爱干净”。
4. 我看到了各种留言,也看到背后的各种认知,甚至是层次和素养,这个世界三教九流,也三六九等,但只有诚心高质量的交流和探讨,才有可能提升学养和见识,否则就是乱哄哄地吵闹。
言归正传,回到本文,先说不适合阅读的人群,以下三类人请勿浪费你的时间:
1. 没有半小时以上专注阅读经历和习惯的(生活养成)
2. 对汽车缺乏基本常识和认知(基础匮乏)
3. 平时沉迷于刷手机和小视频(心神涣散)
但,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懂此文,该文章将帮助你:
1. 建立对于汽车制造基本的系统性认知
2. 具备判断当下汽车品质好坏的基本能力
3. 为自己的消费和生活做出科学正确的选择
【备注:在这个浮躁且信息杂乱的社会,我相信始终是有一小部分人,是追求清醒认知和生活质量的人】
开篇
大概10年前,我去德国出差,在慕尼黑转机逗留了2天,有天上午去当地博物馆,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父亲带着大概七八岁的孩子也在参观,我听不懂德文,但从他们的肢体语言和所处区域,我大概知道,这个父亲在讲:一个铁矿石开采回来如何做成钢板,然后冲压,然后机床加工成各种各样工具的,包括大炮,坦克等,孩子听的很认真,父亲讲得很开心,手舞足蹈...
这一幕让我很触动,并不是说关于父子情或者子女教育。而是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那种关于科学创造的一种自豪感,那种民族骄傲。也看到了民众对于工业制造的基本认知。
这让我想起150年前面对普法战争的胜利,普鲁士毛奇元帅一句很经典的话:
“普鲁士的胜利,在小学讲台上就早已经决定了”
这句话在说国民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从工业角度说:如果国民教育中崇尚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当大家拥有理工科机械知识并加以创造的时候,就能够滋生工业兴国的土壤和风气。
后来的德国确实也是这样,一直到今天成为工业强国,且国民也一直受益于他们的工业体系。
十年过去了,回到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同样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和发展。汽车市场的内需扩大以及出口的增加。但在当下油电竞争,合资国产竞争之际;业内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像:
- 拿基本的行业常规炒作卖点营销,很多技术和流程都已经用了几十年了,比如冲压,比如车身框架安全结构,比如空气动力学...但发布会上竟然成了创新和卖点。
- 把已有的一些汽车技术,偷换概念,包装成原创领先全世界,创造和很多汽车行业没有的名词来营销,多少万内最好?采用6代战斗机理念?天地网联?L3架构...能把汽车专业的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还是中国市场好忽悠)
- 宣传永远的避重就轻,能够语音交互就是智能,多装几个屏幕就是智能,不断吹嘘自动驾驶,但没一个敢说,我能够做到L3级,出了事我们负责,(都是是L2无穷大...)
- 一出事,就开始撇清关系,甚至出现了先把车标扣下来,再盖布的奇葩现象...还有没有达到路试公里数就交给了消费者,把测试的机会交给了“小白鼠们”...
【消费者只是在网上看到这些,作为业内人员,我听到看的一些内幕和实际,要比以上的多得多,只是很多消费者看不到罢了】
是的,在工业制造和科学技术的面前没有捷径;
历史上工业革命的发生比的不是运气,而是长久地本分,专注和认真,不断地积累和沉淀。
是的,但赚钱是有捷径的。
可以利用时代,利用人心,利用造势,利用造车来玩资本,那最后相对于百年品牌就是昙花一现,热闹过后,大家一哄而散,那我们也永远无法诞生伟大的品牌,走向世界。
从另一个角度,为什么很多资本现在可以偷换概念,刻意夸大,假话连天?不就是因为当下大部分消费者不懂车;如果换成非常成熟的汽车消费群体呢?
作为普通人如何清醒理智地看待这些现像,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选择,我们就需要了系统地了解一些汽车制造的基本常识;心里有杆秤,下面我尽量深入浅出地从这4点来展开:
讲一个故事,关于日本丰田的:
上个世纪50年代丰田刚起步的时候,造了一批民用载货的卡车,但收到了很多的投诉:他们的卡车经过一些难度路况的时候断轴,而且是成批的断轴。(因为锻造技术达不到,无法生产出高强度的传动轴)
丰田在积极处理更换传动轴的同时打出了感情牌:是的,我们的质量不好,但需要大家的支持,大家支持了我们才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搞好产品质量” 结果民众更加买丰田了,后来丰田也不负众望,成为了全世界最牛逼的汽车企业之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材料不过关,就谈不上造车,因为不合格的材料无法支撑车辆耐用性。所以汽车材料是有标准的,而能够达到标准,是需要技术的。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不管油电,任何车都有的如:传动轴,摆臂,拉杆,悬挂支撑,车架都是各种各样的材料,已经不存在说材料不过关这个事情。那么,对于汽车来说,大概有哪些不同的材料呢:
- 车体部分(车身+车架,基本是高强度钢,铝合金的材料)
- 机械部分(发动机,变速箱,悬挂,底盘,各种钢,铁以及合金材质等)
- 车内饰部分(塑料,金属,真皮,海绵,镀铬,缝线,人造革,木饰等等)
既然就这些材料,那就哪里用对应的材料不就得了? 但这几年的汽车市场由于竞争以及各种原因,减料减配越来越严重,下面我随便举例几个例子:
1. 性能车的传动系统很重要,宝马M3(F80)原来用的是碳纤维的传动轴,高强度又轻;中期改款后,变成了钢质的,可以用但强度下降,但成本低啊。(没有了强度冗余,影响后续升级)
2. 摆臂材料直接影响底盘的耐久和驾驶的质感,宝马F18(6代5系)用的都是铝合金的大摆臂,后来继任的G38(7代)就改成了铁的,变重了,也不耐久(铁会生锈),驾驶质感也不如了。(只是代表车型,像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3. 奔驰W213(十代E级)四门都是用的钢材,当时受到了市场强烈吐槽,意思是都这么一个级别的车了,怎么还用钢材,偷工减料;所以这次W214(十一代)四门变成了铝合金的,成本高,也轻量化。
4. 现在经常发现一些路上“崴脚”的车(后轮子拧掉了),其实就是本来应该用五连杆的用了3连杆,本来应该用粗拉杆的,用了筷子一样的细杆,结果受力扛不住,断了。这几个车型就不说了,自行查搜,一大堆。
5. 坐进车里,没有任何实体按键,有的挂挡都在屏幕上用手指滑,他们都会告诉你这才叫科技。背后谁也不会告诉你:按键从设计到开模到测试到量产成本得有多高。没有关键实体按键风险多高。
6. 部分豪车本来应该用木饰的地方,用的是塑料高仿的木饰纹路,看起来还行,手一敲,就露馅了,质感全无,特山寨。感觉像十几万的车日常代步车。(打着豪华的定位,卖着山寨的料子)
7. 车里要不是全部真皮,就是特别的belingbeling亮,他们会告诉你,多豪华啊,全是真皮...顶级的豪华内饰从来不是堆料,而是懂得如何匹配,内饰的真皮,缝线工艺,镀铬,木饰,金属,显示屏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匹配,而不是全是真皮就是豪华,全是大屏就是科技,实际是设计审美功力不足下的节约成本。
8. 一些自我标榜的豪华车,看得见的地方还说的过去,一开门,中控台和车门内饰板的接口处,收口草率都是塑料,甚至还有固态胶水露出,要不就是后排的塑料感十足,还是那种最廉价的硬塑料,尤其是放下中央扶手的细节处,根本称不上豪华,但要卖豪车的价格。
9. 这几年,很多车,尤其是豪华车的入门车,后排座椅变得又窄又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后排空间看了也显大,一举两得,就是长途坐后面老感觉大腿没有支撑,老挂着,累!
10. 新势力喜欢搞全景天幕,一块玻璃搁顶上,但里面其实要加很多不同的镀银层才能隔热,但很多厂家压根不做,相对于可开启的天窗,一块玻璃搞定,省了很多,包装宣传的时候,还可以说是高科技。
11. 车架内要用水性环保胶,这样才会没有异味,也保障健康环境,但很多厂家为了成本依旧不用,底盘升起来,本来都要做防锈装甲的,但现在就是塑料片盖一下,一拆就是赤裸裸的铁,日常趟水,风吹日晒,不要说以前20年不生锈,现在五六年就锈了,一锈就容易断。
以上这些只是车辆层面材料层面的,还没有深入到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机械层面,以及生产和研发以及测试的周期和投入,如果算上,很多人会大跌眼镜。尤其是2018年之后。
现在给消费者的感受就是:
好像花200万才能买到以前100万车的质感和用料
即使算上通胀还是这个道理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1. 僧多粥少,竞争激烈
以前国内市场都是合资车的天下,新能源来了,这几年一下来上桌了一大堆品牌,消费者眼睛看花了,光这几年诞生的新能源品牌就100多个,大家都要活下去,都想赚钱,怎么办?(2025年预计将生产2000多万台新能源车,但国内的所有车的销量也就这么多,全世界新能源的综合需求是1300多万台,将会有大量供过于求)
降低价格是最快的捷径,我5万块买了一个这么大的车,先甭管安不安全,耐不耐用,就冲这么大,值了!这是很多人消费心理,厂家当然知道,花小钱造大车,就得节省成本,而且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降价,所以必须降,降了才有竞争力,所以也就有了前几天比亚迪压供应商价格的这么个事情。(其实在行业里每年这样的事情就是日常,之前没有爆出来罢了)
【另外,一个行业中,如果把给供应商付款(特斯拉说是90天)拿出来吹嘘,这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反应,给地主家打零工,地主发工资了,这件事得感恩戴德,得不断宣传,地主是多么的好心肠?这不是应该的吗?据我所知一些品牌的付款周期只有30天,也没来蹭热度,大肆宣传】
2. 偷梁换柱,拆东墙补西墙
把很多的料用在看得见的地方,消费者觉得好就行,比如大屏,比如大空间,大家喜欢花里胡哨的,就给他们这些,大屏才几个钱,多来几个。
如果用在看得见的地方成本上去了,其他看不见的成本就得减少,比如防撞钢梁得厚度,比如铁换铝,比如耐久性测试,不做了。这样的事件是这几年大家心照不宣的做法,也是一个捷径,关键就看各自的底线高低了。
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1. 影响用车质量
一台用料足的车,自然开车的时候,不管室内还是驾驶的质感肯定不同,都用全铝的整体摆臂,公路驾驶底盘的稳定以及规整肯定高级,内饰的精致肯定也会提升开车的心情。这个和贵还没有特别大的关系,以前十来万高尔夫的车内饰质感也挺好。
2. 影响驾驶安全
如果在一些机械结构本身偷工减料,能不能开?肯定可以,但容易坏,就是没有了承受能力的冗余,万一受力强一点,扛不住,不如筷子粗的拉杆和传动轴,肯定就断了,日常在城里开肯定没事,因为速度上不去,其他地方呢? 上点强度就不知道了。
3.影响耐用性
由于材料的减配和降低标准,比如生锈,腐蚀,老化,就会减少车辆的使用寿命,本来普通车可以开20年的,现在变成10年,久而久之,大众的认知就变成了车就开10年甚至更少(如果是电车开了10年,一定会有人大肆宣传营销这个,来证明电车寿命可以10年!太牛了!);这本身可能就是汽车工业的倒退。我们不去看欧美,就去看东南亚看看,街上跑的,有多少老车,太多了。
备注:
针对很多不懂经济学的杆精会说:如果大家都开老车,新车怎么卖? 这里我做一个科普类的回答。
先反问,思考一下:要是这么说国外市场上那么多年,那么多人开10年以上的车,所以他们的生产的车卖不掉?工厂都应该停? (查查每年不同国家的汽车销量数字吧)
1. 人均保有量升级
开10年以上的车说明车耐用,减少更换的频次不意味者不可以增购,一个家庭可以买多台车使用。原先的车很结实,我不需要因为耐久性而必须更换,省出的钱,我可以再买一台。这个数据就是人均保有量。一个家庭2台车变成常事,甚至3台(这和多生娃是一个道理)
2. 消费的升级
20岁的时候开雪佛兰,后来我越混越好,手里有钱了,我不可能开一辈子雪佛兰,我想换一个宝马,或者更好的车,或者我想多买几台车,体验不同的车,不行吗?购车消费的升级是新车销售的一个重要来源,尤其是中中国的豪车市场(30万以上的市场,这些年的增长是12%)
3. 产业结构升级
如果所有的车只用五六年,没有耐久性,也就不存在玩车,也就无法诞生汽车文化,你见过二轮电瓶车玩车文化吗?(即使有,也是非常极少改装)但汽车有文化,因为大家手里有很多的老车(10年以上)还在开,而会诞生大量的汽车周边,赛事,改装,沙龙等等,老车的流动同样也会促进新车的销售。】
材料作为汽车存在的基础,甭管你是电车还是油车,甭管你是代步车还是豪车,材料不过关或者偷工减料很严重,你就不是好车。
所以买车的时候,现在对于消费的要求提高了,得睁大眼睛,不管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地方,都得关注,但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的思考会被带着走:
比如有的车其实做工挺下料的-捷尼赛思,但没用,卖的很差,品牌没人认,大家认的是不断出现在小视频中得给他们洗脑的品牌。(从专业角度说,叫病毒式营销,属于客户心理传播的一种,非常适用于认知底的初级市场)
所以擦亮眼睛吧,看看底盘材料,悬挂结构,传动轴和拉杆的粗细,内饰的细节,座椅的宽度厚度,天窗的开启方式等等,别整天就关注屏幕大小和花里胡哨的一些配置。
2. 结构工程
先说我的观点:
有些事,是入门,是基本,根本不值得吹。
吹,是忽悠不懂的人。
多年前,我去哈尔滨出差,下班后开着店里的一台老款大G去吃饭,中央大街都是石头铺的路,开着开着,我屁股受不了,快被震碎了...一点都不舒服
很多人会问,这么贵的车,还不舒服?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车是有它偏向的使用场景的,比如大G 就比较偏向于越野场景使用。所以它的车架结构不同,叫非承载式车身,就是像拖拉机一样有大梁。所有的震动都会比较直接传递到车内。
关于硬性车架或者叫非承载式车身的车型,这里提一下,不展开了,因为我们身边99%的人不开这些车,比如牧马人,普拉多,福特F150等等。大家开的都是普通的轿车和SUV,都是承载式车身。
【大G的大梁 - 非承载式车身特点,硬派越野车独有】
所以下面我们探讨的是普通承载式车身的车型,也就是大家经常用到的车型。
车辆是越硬越好吗?
早些时候(1950),人们认为车子越硬越安全,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因为如果碰撞没有了吸能区就直接传人体了,受不了,驾驶一台坦克,开得飞快去撞击一个10米厚的墙,你会怎样? (被震死)
后来就有人提出了三明治车身结构,就是车辆前后得有溃缩区用来碰撞的时候吸能保护车内的人,我们也把这个技术叫做安全车身,后来成为了一个法规,目前市面上的车都是安全车身,是有溃缩区域的。
可溃缩式车身-1951
车身都要用一样的材料吗?都必须钢铁?
当然不是。
汽车要跑,必须得轻量化,如果车架全是钢铁,那动力得很大,油耗也很高。轻量化是汽车发展的必然方向。
所以在安全得前提下,车身上不同的区域用的材料不同,即使都是金属,也分超强度和一般强度,所以重量也不同。
【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重量和强度的钢材】
不管你用什么钢材,用多少,现在只要能够通过安全碰撞测试(这里有日本和美国的标准,不一样),就算OK了,其实这是一个底线,或者叫基础,只是现在被很多企业拿出来吹牛,(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都是日常)
关于车辆的结构工程这里普及3个基本概念:
- B 柱抗拉升强度:被拉伸撕裂的临界值
- B 柱屈服强度: 变形的临界值
- 车身抗扭刚度:车身变形的临界值
这3个概念呢,现在被很多企业包装成各种玄学的叫法,显得特别高大上,也在被偷换概念,夸大效果。
车身侧面B柱特写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强度)
比如,B柱的强度非常重要,涉及到侧面受到撞击的保护值,所以大家都会说采用硼钢的占比多少(最强度钢的名称),但关键在于拉伸强度即B柱被拉伸到撕裂所承受的值,例如1600MPa,而屈服强度是指B柱挤压变形时候的临界值,例如1200Mpa,所以自然拉伸强度大于屈服强度。
因为B柱撞变形了,车内人可能没事,但B柱被直接撞断了,那事故就有点大了,鸡贼的在于:很多新兴的车企他们宣传的是拉伸强度,但如果真到了这个数值,这个车架也就没用了,人会有生命危险。其实宣传的意义不大,但这样数值就高,显得好看,而且会拿着和竞品的屈服强度来比,说自己非常牛。
早在15-20年前,传统油车车企,经常广告或者和客户说自己的B柱的屈服度有多强,1500MPa, 同级别最高,B柱上能够放2-3成年大象等等。其实到今天早就不新鲜了,就像现在和有车企和你宣传这个车有安全气囊,有ABS一样,或者特别神乎其神的告诉你:我们的车有灯,可以照明! 多牛!
但诡异的是:现在很多新造车的车企竟然把这个必然的事情拿出来宣传,说这个是多么的牛,能够承受多少,同级别最强,殊不知这是一个造车的入门级,甚至还能够追溯到用的冲压机床多少吨,多么牛...可是50年前也是这么造的啊... 冲压,装焊,变成车架,测试屈服强度...大家也都一样啊,没有啥特殊啊
难道我们还需要回到100年前,再重新营销一次,告诉大家,汽车这个东西可厉害了,它竟然有4个轮子,上面有2张沙发,驾驶室里有一个圆的东西叫方向盘,一转车轮就动,太厉害了...
我不知道是企业的无知,还是大众的无知。
抑或是时代的无知。
可怕的不是无知,是把无知当成有趣和吹捧,引起的跟风。离常识,科学,和实事求是越来越远,就会成为一个产业的悲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发明创造,改造人类生活。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
就是新能源车的车身结构普遍比燃油车要硬,也就是车身抗扭度要高,所以就可以大肆营销,炒作。
比如:部分特别小聪明的它们不会公布B柱拉伸以及屈服强度数值,只会告诉你最高强度是2000MPa,至于在哪里?你猜?为啥,可能它们也不知道,或者就是一块不是关键部分的钢板。
为什么不明确呢? 因为2000这个值是行业中没有的,最高的,一向最牛逼的沃尔沃B柱都达不到这样的数值,既能说明最厉害,又可以让人想入非非。
那新能源车车架抗扭度高是真的工业进步了,还是本来就该这样呢?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只要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只是大家都忘记了,P=M*V,动能=质量*速度。就这么简单,同样的速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伤害越大:
同样的80公里时速,是20吨的大卡车撞击损坏大,还是一台1吨的smart撞击伤害大? 这个常识应该没人不知道。
电车的重量大,一般2吨,2.5吨,甚至3吨,因为电池重。
宝马X5 2吨出点头,理想L9(增程)得2.5吨,而奔驰EQS SUV(纯电)接近3吨。同样大小的车子,如果多出1吨来,什么样的概念?
天大的概念,不要说赛车领域了,民用车领域也一样,一样的速度,质量多出了1/2,那么惯性就多出了1/2,在碰撞时候的伤害值+50%。
那怎么办?
质量重了,一样的速度,晃起来(高速失控翻滚,被撞击)的力道大了,车架扛不住怎么办?
那就加强车架,底盘是电池组,可以更加稳固车身底部,形成一个整体,更加坚固,在关键的部分,如ABC柱,用更多的高强度钢材。
如果油车的抗扭刚度是30000(不写单位了,普通人写了也看不懂,数值就可以说明问题);那理论说,纯电车的抗扭刚度怎么也得做到45000才算合格(按照重量超出1/2算)。 即使再不济,做到40000应该是底线和良心了。
抱歉,很多新能源车可能也就30000,或者40000都不到,为什么?因为可以省钱,又回到第一章中的材料工程了,看不见的地方要不要用最好的?
那不是做了碰撞测试吗? 是的,碰撞测试是一个标准的状态,比如固定时速,固定部分的碰撞,这个要合格比较简单。
但车辆事故是千差万别的,比如高速失控,翻车打滚,这样的多维度撞击就很难模拟了,如果车辆抗扭刚度不够,在一系列的运动后,车身可能就和拧毛巾一样,直接压缩或者车身撕裂。
测试GLS - 2018
以前我开过一台奔驰GLS(老款),有一天,我停到一个倾斜的土坡上,且是侧倾斜的,(我竟然从朋友圈找到了当时的照片)当我在静止状态下转动方向盘时,车身会有吱呀吱呀的响声,为什么?
因为这个车是承载式车身(无大梁),车身刚度没有那么强(抗扭刚度),在一定的特殊位置上,车体本身就在承受重力的扭力,前轮的转动会影响到车身的刚度,所以会有一点响声,但此时我把中央差速锁打开,此时就没有响声了,为什么?
前后轴刚性连接,提升了车身的刚性(抗扭度)。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油车和电车,因为它们的重量,布局结构,以及快速加速不一样,车身结构的强度标准也不同,这个没有什么值得吹的,更没需要用来对比。用来对比的,不是蠢,就是坏。
【留一个另外的思考题吧:
电车都用空气悬挂了,真牛!配置真高!是这样吗? 还是电车本身的重量和底盘特性,要求用空气悬挂才能够将底盘的舒适度做好?
不懂的听到这样的配置和宣传,老激动了,觉得真心值得;懂得人,呵呵】
如果真要吹,去吹跑车吧,迈凯伦,人家驾驶舱整个都是碳纤维的,关键部分碳纤维车架,这才是牛,既轻又高强度硬,轻是为了驾驶性能,硬是提供更好的保护。就是贵。
记住,一分钱一分货,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被信息差和不合逻辑的交叉竞争营销忽悠了。 要有基本的常识,至少记得初中物理力学公式,这样九年义务教育没有白上。
写到这里,我似乎又想起来开篇十年前的那个德国父亲,要尊重热爱科学,还有毛奇元帅的那句话,要脚踏实地,因为脚踏实地的民族才有未来。
快9000字了,暂且搁笔吧,因为我知道读到这里的人不足5%。但一定有能静心做大事的人,还有3和4两个话题,等我明天到武汉再写吧。
2024年12月6日 · 于北京
此文收录于合集《国民汽车常识三部曲》第二篇。
1. 行业常识:一台车到底能开多久?
2. 行业常识:造车到底造什么?(上下)
3. 消费认知:买车到底是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