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成为生活方式丨高山科学经典2周年

文摘   科学   2024-04-24 10:26   北京  


2022年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高山书院公益科普读书项目——“高山科学经典”正式成立。


高山科学经典项目成立


2024年3月23日,导读活动圆满结束。


2年的公益行动中,203科学家和学者参与其中,更是有超过2亿热爱科学、热爱阅读的同行者在这里相遇相识,一起阅读了100本科学经典书籍,了解了百余位科学大家的思想,洞悉了科学发展的来龙去脉。






以下部分为高山科学经典重要内容回顾,内容较长,可根据目录选择查看:

目录

一、科学经典嘉宾及观众寄语

二、导读视频免费回放地址

三、100本经典书单

四、往期重要内容集锦



一、寄语


高山科学经典的目标是让科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科学天地中畅游的这两年,无数参与其中的科学爱好者们留下了他们深切的寄语: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举。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


通过这100部著作,我们希望给大家勾勒一幅科学著作大全,通过系统地、耐心地阅读,让我们的读者有机会领略科学世界的魅力。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


一个半世纪以来,虽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然而直到今天,我们还存在太多的误解。除了学习科学知识,我们还需要传播科学精神。我想或许这正是我们开展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的意义所在。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智能时代人们都通过手机、电脑,经常是碎片式的阅读,不够系统。但是人类的进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靠一些经典著作、一些伟大人物推进的,因此读书非常重要,读名家的书更加重要,读经典的书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要做的事情。感谢高山科学经典这个栏目对文化的推动,对科学的推动。

——汤涛,计算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通过传播科学经典著作,解读经典著作内容,能够让更多的孩子,也让更多的家长都能感受到科学精神,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参与这样一个活动,我觉得是非常自豪的

——张益唐,数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未来科学科普怎么做?谁都不知道,但我认为其中一条核心的内容是文化,现在的回顾性的范式并不能解决科学产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文化的问题。今天高山在做前人没做过的事情,在塑造一种科学文化。

——张文宏,复旦大学教授


我们高山有一句话叫“听科学大课,访科学名胜,读科学经典”。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经典科学书籍,理解科学精神。公益科普导读这件事,我们坚持了两年。现在还有那么多院士、科学家一起来传播高山科学经典,就是希望去塑造科学文化的氛围,去传播科学文化的精神。如果真正能够做到共塑科学文化,我觉得非常值得。

——文厨,高山书院创办人


高山科学经典不是科普知识输出,不是科学前沿探讨,不是科学实验,而是关于科学文化的诞生、发展和趋势脉络以及科学精神的探讨。是一场实实在在的科学文化传播。这本质是一个文化节目,所以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鼓励交流,鼓励共鸣,鼓励pk,鼓励争辩。文化比知识更能深入思想,更能影响行动。

——肖盾,“高山科学经典”总负责人、一起教育科技联合创始人


两年导读100部科学经典,高山做到了。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情。唯有科学能够让我们活在真实的世界上。科学早就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科学精神应该成为我们思考方式的一个构成性部分。“高山科学经典”对科学精神的传播,同时也是一次宏大的人文事件。通过回溯、重温科学史上的那些经典,“高山科学经典”系列导读活动一次又一次地把普通公众带到伟大的头脑面前,让大家近距离领略到大自然的奇妙、理智的力量和人类探索历程的艰辛曲折。

——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高山科学经典读书活动是我个人参加的最有意义、最高尚的一个科普活动,我非常高兴和来自全世界的华人科学家朋友们一起参加这个活动。每个周六晚上八点,只要我时间方便,我都会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解读,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在网络特别发达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高山科学经典”这样的读书活动,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我们系统地学习科学、科学史和科学知识,让朋友们知道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让大家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出中国科学家的贡献。

——乔中东,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科学中国是很短暂的。我希望科学与大众发生关系,不管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能够覆盖大众的文化生活。高山科学经典导读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希望它能够为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公民素养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撬动作用

——李成才,著名纪录片导演


这件事情我早就想做,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去做,但是我个人的力量很薄弱,现在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愿意去解读经典,把这些经典的科学读物结合成册,然后出版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李永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节目之一,也是我这辈子参加过的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李来来,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09年李政道先生说科学精神还没有在中国真正扎下根,还没有变成我们自己文化的一部分,高山的这个努力肯定是个巨大成功,我们期待能成长出大树。  

——敖平,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


虽然近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未在中华大地诞生,但我相信通过虔诚地学习科学,尤其是像“高山科学经典”这样的节目越来越多,追“科学之剧”的中国公民越来越多时,科学精神定会惠及民族,科学定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永幸,大学老师


每周六晚上8点便成了我幸福的读书学习的时光,即使偶尔有事情,事后我也会回放补课。节目中我了解到许许多多优秀的科学的经典作品,一睹了许多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的风采,并通过他们精彩的导读,对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发展的曲折的过程,有了全新的也是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

——曹永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师



二、在线回放地址

点击图片,跳转“高山科学经典”小程序查看第100期鲁白教授导读《创世纪的第八天》


点击回放视频中红圈处,进入小程序主页可查看所有回放


字幕版本回放视频,可点击下方链接直达【高山科学经典】视频号,进入主页【会员专区】查看。


高山科学经典100期总结





三、“高山科学经典”书单


科学著作浩如烟海,加上门槛较高,容易让人望而生畏,因此需要权威的书目推荐,引领科学阅读。2021年,高山书院甄选100部科学著作,成立了“高山科学经典公益项目


邀请数百位大科学家和社会贤达,每周六晚八点开展公益导读,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跨越地域、阶层、年龄、民族的界限,传播到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

高山科学经典100本书单


四、“高山科学经典”部分内容回顾


  1.  高山科学经典公益读书百会之铭并序

  2. 经典“朗读者”:那些打动人心的科学经典金句

  3. 一场关于科学的挑战赛 | 高山科学经典“加餐”

  4. 苏德超:为什么在教材之外,还要阅读科学经典?

  5. 是终章,更是序曲丨高山科学经典第100期收官

  6. 肖盾:高山科学经典,我们不见不散

  7. 院士、科普作家谈为什么要读科学经典 |高山科学经典100期

  8. 高山科学经典是我幸福的读书学习时光

  9. 2024,科学家为你挑好书丨高山科学经典【典藏版】

  10. 张文宏:如果你渴望成为独立思考的人,一定要看这本书

  11. 为爱科学的人找到组织丨“高山科学经典”一周年

  12. 吴国盛:为什么我们选了这100本书

  13. 光启丨“高山科学经典一周年”特别读书活动

  14. 引领大众读好科学经典丨韩启德院士寄语“高山科学经典”

  15. “高山科学经典”一周年,吴国盛教授有话要说

  16. 你与科学之间,有故事吗?丨“高山科学经典”一周年特别活动邀请函

  17. 9位科学大咖贺杨振宁百岁,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杨先生丨930直播

  18. 谢谢您再次点燃了我对物理的热爱丨读者来信

  19. 科学是文化丨韩启德院士寄语《高山科学经典》

  20. 科学很多时候是反直觉、反常识的丨读书日金句选

  21. 书单来了!丨《高山科学经典》

  22. 《高山科学经典》重磅发布!

  23. 科学家给你发挑战信:2年你能读完几本书?

  24. 让科学,从此变成一种文化丨《高山科学经典》发布会




编辑丨朱珍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添加高小山微信:GASA2010,与科学做朋友


推荐阅读

1

高山书院历届同学名单

2

在高山上

3

书单来了!丨《高山科学经典》

4

77场学习活动,见证高山书院的科学又一年丨2023年回顾

5

高山书院2024年课程表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书院,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

高山书院
高山书院以“科学复兴”为愿景,以“没有受教,求知探索”为理念,以“公心大用,智识生活”为共识,引导企业家、创业者及各界知名人士学习科学,同时向社会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