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生命科学的“九月花号”,用科学“开天眼”

文摘   财经   2024-10-18 13:12   云南  


高小山说


2024年9月24日-31日,高山书院波士顿-纽约站课程圆满结束。

在生命科学的“双子之城”,7位院士、7位教授、学者、艺术家及特邀嘉宾,与高山同学们一起度过了7天自由而丰富的“生命科学”学习之旅。

在结课仪式上,同学们分别分享了自己对于本次课程学习收获:


主持人:马懿
高山书院2022级同学
Heritan Capital 创始人兼CEO

非常感谢高山选择在“纽约科学院”进行结课典礼,这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1817年建立的时候,它就是为了促进当时科学界与社会各界乃至全球各国的对话和融合的。


本次波士顿&纽约站的课程除了“生命科学”之外,“对话和融合”则是另一条一直伴随课程始终的暗线。


两年前,第一次随高山到硅谷上课,感觉到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向我打开,是科学也是世界融合。此后两年,与无数科学家的交流,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探索之心,也让我开始有了用更多元的视角和方式为这个世界做贡献的热情。我相信这是“对话与融合”带来的力量。两年后的今天,科学学习还在继续,融合的大门却越来越有着即将关上的趋势。


这一次,我们登上“五月花号”去探索美国的独立精神;跟随何志刚教授去学习中枢神经的再生,看到瘫痪的病人终于有可能重新站立;听 Moderna 的团队和创始人Langer教授在一次次失败和无数质疑中开发出mRNA疫苗,找到许多新的疾病治疗方式;听林海帆教授和Luciano Marraffini教授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如何改变人类的未来,如何让生命的延续有更多的可能性……


科学知识图谱的拓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次课程中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可爱的人。除了给我们上课的科学家们,还有林海帆教授口中那200位在耶鲁为他写抗议信的教授们,还有陈刚教授口中那位在他被受调查当天就为他写 PPT 的犹太教授,等等。


这些人都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展示:科学界每天都有希望在产生,人性当中也每天都有希望在产生。如果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如此多有希望的事情,我们又何必失望甚至绝望呢?


短短七天课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亮点,那就是同学们。 每一次我们在大巴上的对话、课堂上有质量的提问,还有那些关于人生、关于历史的讨论,都是记忆中最闪亮的点:


尽管我们彼此已经这么熟悉了,但是看这个课程回顾短片,还是很感动。 特别真诚地想将卡尔·萨根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在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中,能与你共享一颗行星和同一段时光,是我莫大的荣幸。


感谢每一个同学,此刻的掌声应该送给我们彼此:过去的 7天时间里,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灵魂的激荡和彼此的点亮。



小组总结


郝景芳

高山书院2024级同学
科幻作家,童行书院创始人

这几天的课程中有很多地方都非常打动我:讨论脑科学、讨论基因工程、讨论神经再生讨论干细胞等等,都非常精彩。这其中,我最想提到的有2点 :


第一,当下是一个技术大爆发而不是单点突破的时代。当干细胞研究结合上基因工程技术,再叠加AI与大数据的参与,整个生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变得非常迅速了。而这样的发展,也会让那些曾经我们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比如精神疾病有了治愈的可能;


第二,科学家们在研究未知课题时大胆探索和谨慎小心的态度让我非常敬佩。很多我们知道的探索比如用猪的器官去移植到人身体里,再生或者克隆新的器官等等,都是非常大胆和超乎想象,甚至是惊世骇俗的。但科学家们做研究的时候又非常小心谨慎,一点点去验证和试探,没有得到确切答案的时候,科学家们的态度都是“我不确定”“我们不推荐”“我们不建议”“现在还没有结论”。大胆和严谨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同时存在于一身,也许这就是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我本人对脑科学非常感兴趣。最近AI非常火热,我们经常拿人脑和AI来进行比较,认为AI很可能会取代人类、碾压人脑,我这不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还远远没到那个地步,AI现在还是在用非常低效的方式在行使他们的功能,而人脑要比AI高效节能很多。课堂上老师讲到,AI要实现一点小小的功能就需要花费供给给一整个大楼的能源去进行计算,而人脑只需要用15W的功率就能运作。


大脑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大自然的力量值得我们所有人敬畏和学习



王建军

高山书院2024级同学
创客工场创始


课堂上有很多收获,每一节课我也都有在非常认真地听,同时也激发了我很多思考。时间关系我主要分享我的一点小小的思考。

这几天课程中,不管是大家在车上、课堂上的集体讨论,还是私下与同学一对一的交流,或者是老师的课程,我都非常珍惜。因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其实我们都在努力往外走,走出自己的认知圈,走出自己熟悉的环境,走进大融合和交融的环境中。


但我在想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来。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活在被塑造的环境中,他的眼界、思想甚至命运,可能都是被安排被支配的。


我们这一辈的人其实还是很幸运的,如果晚出生10-15年,可能就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我们从一个农村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创业。但现在的孩子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要不就是被父母扔一个手机,每天就是游戏和短视频,甚至很多人上学还会接触校园贷这样的事情。而这里面很多东西是我们这代人创造的,我们享受了红利,努力往外奔走的时候,能够头也不回地就走了吗?


很多中国人离开故土走出国门,可能会遭受排挤甚至压迫。其实并不一定是别人一定要欺负你,而是整个世界的游戏就是这么玩的,你不发声不上牌桌,自然就没有机会玩,更没有机会影响规则,所以首先是要先上桌才行。像给我们上课的林海帆教授,他就是先玩上游戏,然后用他的力量来影响政策的制定,从而改变现状。


未来的中国一定是Global China,我非常认同,也希望所有我们先走出来的人建立一个属于我们的Community。



刘凯乔

高山书院2023级同学
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

大家好,我们二组名叫九月花的天眼,天眼在很多神话体系中是人与神连接的桥梁,它与信仰有关,所以我们这次就用信仰作为这次分享的关键词。


如果从信仰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林海帆教授,何志刚教授,Morgen Sheng教授,这次为高山授课的所有教授们,都可以说是令人尊敬的科学领域的长期投资者。


何教授从神经生长抑制分子的发现切入,逐步延展到对于髓鞘的功能性研究,致力于让神经受损的患者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Morgan教授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症的致病成因β淀粉样板块和Tau蛋白的时候提到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他说,目前最全的人类基因序列库在英国,有50多万人的基因序列,但很难用AI去进行系统性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迄今为止,在脑科学领域依然缺乏绝对真理。


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我们感受到,站在脑科学和神经科学最前沿需要承担的一个很大的责任,就是要亲身经历海量的试错,才能为全人类去找到一些绝对真理,而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如果只靠名利的牵引,而不是为整个社会做贡献的信仰,恐怕是很难支撑下来的。


今天上午林教授也提到了在干细胞研究和蛋白质计算领域的摩尔定律。这也让人想到了未来学家库兹韦尔,他最早利用摩尔定律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奇点概念,他最近又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就是生物学家奥布里·格雷的长寿逃逸概念,这个概念借鉴了物理学中的“逃逸速度”。简单讲就是,假如你活了1年,同时技术进步让你的预期寿命延长了4个月,相当于又拿回了4个月的寿命,实际上你一年就只老了8个月。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延寿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直到科技延长寿命的速度,追上了自然衰老的速度,就会达到一个“临界点”——“长寿逃逸速度” 。这个概念给了每个人一个新的希望,这个希望的构筑者,就包括这次为我们讲授的所有的学者。是他们带我们踏上了生命科学领域的九月花号,用科学作为我们的天眼,探索人生这个海洋的新的可能。



杨奕忻

高山书院2022级同学
个人投资者


我分享的主题叫“Double helix”。Double helix 是双螺旋,是人体遗传物质DNA的结构。 我这次的主要感悟也有两点。


第一点,我想讲讲人性层面的感悟。课程第一天,我们在“五月花号”上了解到关于英国清教徒长途跋涉来到新大陆,最后建立美国的故事;课程期间,我在马懿同学那听到的关于她祖辈的故事;夜话上,陈刚教授讲到很多科学家们为了在美华人的正当权益而挺身呼吁。所有这一切的奋斗都是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和美好生活,在这些奋斗中我看到了人性坚韧与不屈的光辉。


第二点,科学层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生物科技的数字化。对于生命,我们从最开始的一无所知,经过科学的发展,知道了从DNA到RNA到蛋白质的中心法则。那天拜访Moderna,他们告诉我,现在生物世界已经可以用四进制(DNA和RNA都是四个字母)的法则进行编码,有了AI技术之后,很多东西都可以数字化。相比于AI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要落后三四十年。感觉未来十年在AI的帮助下,生物科技会有很快的发展。


人性的光辉与科学的发展就像双螺旋一样始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虽然当下有一些现象让大家感觉到悲观,但我也看到很多高山同学都带着充满朝气的后辈们来学习科学,我想人性的光辉,人类对科学的探索,知识的传播和一代一代的积累传承 就是我对未来谨慎乐观的原因



结课分享


李玉博  2021级同学,佳化化学集团CEO

这次课程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所有教授的分享都遵循了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从识别问题、证明原理,到找到解决方案。这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样,我联想到在商业中也是如此。


过去,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人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但常常忽视了背后的客观因素和本质原因。如果我们过于强调个人或企业家的成就,可能会陷入盲区,因为这并未真正深入探讨他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或是证明了哪些原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商业模式缺乏可复制性。


因此,我认为,在商业社会中,除了日常的管理经验,我还需要更加注重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理,把自己所在领域的运作科学化,并使经验具备可复制性。



罗韶颖  2025级同学,迪马股份CEO

我是2025级新生,也是第一次参加高山的课程。这次生命科学领域的课程确实是我想要学习和了解的。更重要的是,我在这里还遇到了一帮非常特别的同学,很多人我可能在其他场合也遇到过,但在高山,却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个性表达,非常喜欢大家。



廖美英  2024级同学,和元资产董事

了解世界最前沿的技术,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这正是我想要的课程。



冯刚  2024级同学,域秀资本董事长

总结来说,有三点体会:


(1)Humbl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不管什么时候,放低姿态才能学到和体会到更多。


(2)这个世界是需要多样性的,不管是环境,还是社会,都是一样的。我来到高山认识各个年龄层的企业家投资人,有的更资深,有的更年轻,每个人给我的感受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的视角也会变得更开阔。


(3)听了这么多科学家的分享,我发现不管是基因编辑技术还是干细胞,人类要追求健康长寿,真的就要回归最简单的几项:吃好,睡好,多运动,保持好心态。



杜迎  2025级同学,天使投资人

我也是第一次上高山的课程,20-30岁期间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纽约度过的,这次用“科学的方式”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感觉很神奇。


这次整个课程,每天都有触动我的地方,不仅仅是学到了干货的科学知识,还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教育子女等等,很开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张良  2021级同学,思路迪诊断执行总裁

确实是一场大课,对我冲击很大。就像我们小组的组名“九月花的天眼”一样,很多生命科学的内容,对我来说也是开了天眼。


另外,了解生命科学最前沿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以及临床实践,提升了我对常识的判断能力和水平,特别重要,非常感谢。



庞升东  2025级同学,靠谱讲书APP董事长

我是25 级的新生,以前是文科生,这次是第一次接触科研,接触到美国乃至不同国家的这么多很聪明的科学家,了解到他们在科学发展和科研体系中为全世界所作出的非常大的贡献,受益匪浅。


以前我对科研科学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现在我觉得,科学才是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以后科技和科研将是我主要的捐赠方向。



刘卫平  2023级同学,卫龙美味董事长

我也是第一次上高山的课,感谢高山。确实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同学们不一样的分享也非常好。


课程中接触到这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大神讲述他们的工作,都是为人类社会和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商业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是在解决各自的问题,而科学家们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异常投入和乐在其中的状态,他们的工作时长超乎常人,但每个人的状态都非常好,大概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养生方式吧



洪碧波  2025级同学,鸿亿集团董事长

我是 25 届的新生,也是第一次上高山的课。看到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各地为了人类福祉而默默探索,又有这么多勤奋的企业家不远万里来学习,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还有金钱,我觉得很感动。


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我都收获很多,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工作,现在我需要把自己的认知好好提升一下,找到自己的短板,好好恶补一下。



浣昉  2023级同学,有赞科技联席总裁兼COO

我上过很多次高山的课程,在高山上课有两部分体验。


一部分体验当然是上科学课,未必听得懂,但很正常,术业有专攻。


还有另外一部分很重要的体验,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一群人去不同的地方感受这个世界发生的变化,这个感触是很深刻的。过去三年世界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刚好这三年我也基本是因为高山走出来看到了很多,而我对世界的理解、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个人在时代潮流中如何自处,都有非常多的思考。


回应下我们这站课程的主题,Decode Life,生命的密码需要我们各自去理解,最重要的是,生生不息,一起行动。



马驰  2023级同学,博志生物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

我本身是学医学临床(手术方面),波士顿是我最期待的课程,一是想补充知识上的短板,比如再生医学等还没有大规模用在临床的技术;二是在国内经历了行业上痛苦,低价格把医疗创新源头动力大大降低,希望去美国看一看,创新的源头从哪里来;三是业务需求,看看有没有出海的机会。


从结果来看,第一,课程设计远超预期,体系非常全面,把生命科学主流发展的几个方面都覆盖到了,并且都是最前沿的,激发了自己的好奇心,满足了知识弥补的空缺。一次课程的全部知识未必都能吸收,但是已经在我心里种下了种子,课程的逻辑系统将为我日后的学习提供参考,不断去补足;


第二,国内教授带学生创业一直被资本所诟病,Langer院士的模式(每个研究和专利都带学生创业)一定会在未来复制,陈刚院士、林海帆院士讲的MIT的科研和创新模式也都很有指导意义,值得学习


第三,课程期间和同学们在产业、投资等方面聊得也比较深入,对未来产生了很多畅想,收获很大。



王国斌  2021级同学,泉果基金创始人

这次高山波士顿&纽约生命密码探索之行,在波士顿美术馆的访问中,我看到了高更的超级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也是哲学中最庞大、最震撼的生命命题,它并没有标准答案。


其实,高更画作的主题,与这次我们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所探索的科学课题,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就在前一晚,一个23岁的曼哈顿土生土长的小伙子,抱着大大的ipad,一直不停的追问我,人到底有没有“人类的终极使命”?


小伙子在从事祖母绿生意,他的家族是全球最大的祖母绿供应商,拥有最顶级的哥伦比亚祖母绿矿山。在他家位于第五大道的办公室里面。他介绍了一位神采奕奕的宝石切割专家。他已经在这个行业工作了48年,为包括印度首富在内的很多全球名人切割过宝石,他记得自己切割过的每一块宝石的形状、成色和重量,他深深地沉浸在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中,近半个世纪依然乐此不疲。


我感慨,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谁,如果他热爱自己的使命,他就不会惧怕时间的流逝,也永远不会感到焦急。


就像与我们交流的这些全球顶级的生命科学专家,他们深深地沉浸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中,以热爱支撑,代表人类去探索生命科学的最前沿。


再回到那晚与曼哈顿小伙子的交谈,我从200万年前的地球历史,一直讲到了2万年前的人类史,再到2000年前人类的城市化文明,一直讲到当下,但他依然不停追问……那一刻我有一个感受:人类学无止境,我们面对这个世界要思考的问题亦无止境。



张瑛婕  2022级同学,笑果文化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OO

我也是一名文科生,这是我第二次来高山海外站上课,以生命密码为主题,来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这次课程我最大的思考来自,什么是你探索生命的原点?


生命就像大山一样,层次丰富、充满魅力,勾起人无穷探索的欲望。无论你是从事什么行业,处于什么位置,对于生命的探索是每个人穷尽一生所做的事。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位置、用怎样的发心去思考和探索生命,是这场人生旅途品质的关键所在。


给我们上课的这些学术泰斗们,除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顶尖研究,最感动我的是他们的发心。我看到了这里面远远超过了小我,而是有着像宇宙一样的大我的宝贵初心。我想,这不仅是支撑他们研究突破的重要原点,也是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最大动力,是地球的幸运。



郝景芳  2024级同学,科幻作家

我是2024级的郝景芳,这次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高山所有同学们都很真诚,大家相互之间的分享也很畅快,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亲密的community。


大家的分享中一直在提Global China 这个词,我也觉得这个词很重要。现在的我们基本上一直处于满世界当“飞人”的状态,而且很可能未来都会是这样一个状态,那这种新状态下,我们的“亲朋好友”和“社区/家人”都会是谁呢?那我一定会选高山的老师同学们。



肖盾  2021级同学,一起教育科技联合创始人  

这次的课程收获很多,非常感谢科学家老师们向我们传递智慧,尤其感谢各位同学在短暂的生命中同行,也期待未来能继续探索、学习、成长。



李昊洋  Fresh Ranger  

我见到了这么多专业里的大牛科学家们,他们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不管是从事什么领域的研究,他们都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要做的事,要走的道路,都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所以我更多会思考,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走什么样的路,最后的目标又是什么?非常感谢高山给了我这个见世面的机会,谢谢大家。



保艳  2020级同学,鸿学金联董事长

我是昊洋的妈妈,2023级的保艳,这次跟儿子一起来学习,机会很难得。听到他的分享我特别感动,这对他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扩充,更是在寻找生命中责任的开始。



汪星宇  2024级同学,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兼CEO

我这次最大的感受是,学习科学的每一个教授和每一位学生,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所以我要立一个志:希望做一个“高小山”,号召中国的青少年都来学习真科学。也许这样我们就可以离真理更近一点。


如果整个社会都来学习科学,这个社会也会变得不一样。



鲍大维  2024级同学,诺泉投资董事长

感谢高山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明年继续来。



王雁南  2024级同学,Snowplus联合创始人

我现在处于创业的关键期,一直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以为自己这次参加不了这次课程了,但最后还是来了,并且觉得来得太对了,这次的课程给我启发很大,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学习也很开心。 


以前我们总听别人说“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但听完科学家老师们的课程,我觉得21世纪真的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另外,不管有多忙,多花一点时间了解前沿科学,非常值。



杨奕忻  2022级同学,个人投资者

我的青少年时期在很多国家生活过,从中国到日本,再到美国、英国、匈牙利,基本每个国家几年,最后回到中国。人格形成期好像被折叠成了很多段相对独立的时期。工作后也类似,我的客户和朋友们各行各业都有,彼此相对独立。


参加高山的初衷,是希望加入一个社群,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目前看高山确实是达成了我的心愿。


希望未来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好好学习科学、探索世界。如同小组分享里说的“双螺旋”那样, 一边人文,另一边科学,两边相互交织,交相辉映,大家一起螺旋向上。



张文苑  2024级同学,星美科技总经理

每次参与高山的课程都深感愉悦与充实。这一次同样被生命科学的魅力所吸引。


我坚信,人类福祉两个核心目标:一是减轻痛苦和疾病,二是构建卓越的社会机制。美国在科研环境、商业模式以及专利制度方面的卓越表现,为其生命科学领域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些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借鉴。


我坚信,无论我们来自何种背景,通过不断学习,我们都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我们可以在这里探索第二曲线新发展路径,或者在投资领域更加聚焦于科学和生命科学,为科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山同学一直以来给了我很多正能量,在Global China的大环境下,选择将高山做为我的Global China Family。这样积极正面的big family不仅能够丰富我的人生体验,也将为我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增添更多动力和支持。



李可佳  2020级同学,高山书院秘书长

今天中午和马懿在聊一个话题,我们一致认为,其实有时候,文明与野蛮之争远大于中西之争。


非常开心能在高山这个平台与大家一起求知探索。我是通过张首晟奖学金来到高山的,如今也是共建的一份子。不知不觉张首晟教授已经离开我们六年了,不久之后就是他的忌日。


我一直觉得高山不只是张首晟教授留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他理念的传承。他希望用科学和教育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觉得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会继续加油努力。我希望最终这个世界能变成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



杨帆  2021级同学,特普丽总经理

我参加过很多次高山的活动,也上过很多课。前面每一位同学的讲话都很打动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态度来看待这一段共同的经历,也让我打开了思路。非常感谢高山这个社群里的每一个人,一起创造了这样一次独一无二的学习经历。



关于波士顿-纽约课程




更多高山书院科学课程


点击图片,查看高山书院2025年课程表


关于高山书院


高山书院以“科学复兴”为愿景,以“没有受教,求知探索”为理念,以“公心大用,智识生活”为共识,引导企业家、创业者及各界知名人士学习科学,同时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高山书院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编辑丨朱珍

热爱科学的人都在这里!

添加高小山微信:GASA2017,与科学做朋友


推荐阅读

1

高山书院历届同学名单

2

“我们希望做一些能改变世界的技术”丨高山书院波士顿-纽约站结课

3

谢谢您,让我看见月亮丨高山书院导师团

4

77场学习活动,见证高山书院的科学又一年丨2023年回顾

5

高山书院2025年课程表发布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高山书院,与全球科学家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

高山书院
高山书院以“科学复兴”为愿景,以“没有受教,求知探索”为理念,以“公心大用,智识生活”为共识,引导企业家、创业者及各界知名人士学习科学,同时向社会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