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借鉴的投资策略| 奥价投股票班优秀学员分享

财富   财经   2024-09-11 20:45   北京  




作者:阿   奥马哈价值投资股票班第十二期一阶段优秀学员






通过阅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致股东信,领略优秀的投资智慧,人生智慧、商业洞察、非凡的常识和家庭式幽默,受益匪浅。
1. 巴菲特成功的关键
如上图所示,巴菲特在解散合伙基金公司后,就通过伯克希尔·哈撒韦上市公司进行投资,而这恰恰是巴菲特成功的关键,有如下好处:
1) 股东如果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卖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进行变现。这样的变现不会对巴菲特的长期投资策略造成影响。这也正是合伙基金公司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巴菲特可以不用太关注短期的基金业绩。
2) 巴菲特持续进行股东优化。巴菲特始终如一地传达他的经营哲学和所有权理念,并且没有其他相互冲突的信息,从而吸引并维持一个高质量的股东群,以达到自我筛选的目的。巴菲特希望那些倾向长期投资且把公司当成是自己事业一样看待的股东加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关注的是公司的经营成果而非短期的股价波动。就像一场主题为歌剧的音乐会,跟另一场主题是摇滚乐的演唱会,会吸引不同的观众群来欣赏。
3)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保险业务会源源不断产生大量的浮存金。巴菲特可以用这些源源不断的浮存金进行投资,一方面巧妙利用了浮存金加了无风险的杠杆,提升了投资收益率但没有带来额外的风险;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巴菲特更好地进行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带来的收益,又让保险业更加有竞争力(未来的承诺保障的兑现更有保障)。
4) 控股公司、投资业务、公用事业的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有非常好的现金流,巴菲特可以用这些现金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
5) 巴菲特通常持有大量的现金,除经营保险公司的考虑外。巴菲特希望公司在财务上坚不可摧,从不依赖陌生人(甚至朋友)的善意。巴菲特希望夜夜安枕,希望巴菲特的债权人、保险投保人和股东们也是如此。"大到不能倒"不会是伯克希尔的退路。相反,巴菲特总是安排好自己的事务,以使自己的流动资金能够满足任何可以想象到的现金需求。此外,巴菲特众多且多元化的业务带来的大量收益,将不断注入新的流动性。
6) 巴菲特可以聚焦在:资本配置、控制企业风险、挑选经理人来管理巴菲特的各项业务和制定他们的薪酬。
7) 巴菲特拥有大量完全控股的子公司,巴菲特倾向于让子公司自主经营,不会实行任何程度的监督和监视。这意味着巴菲特有时会很晚才发现管理的问题,有时他们的运营和资本方面的决策,如果咨询巴菲特和查理的意见,巴菲特可能会不同意。然而,大多数经理人都很好运用了授予的自主权,保持着一种在大型机构鲜见的、以股东为导向的珍贵态度,来回报巴菲特的信任。巴菲特宁愿承受一些糟糕决策造成的可见成本,也不愿承担由于僵化的官僚作风而导致的决策迟缓(或者根本没有决策)带来的大量无形代价。
8) 在巴菲特的资金规模超级大时,难以找到好的投资标的时,才去考虑投资公用事业行业的公司。
9) 反面案例是,老虎基金。老虎基金的创始人叫Julian Robertson,这个基金是80年代创立的,当时已经运营了将近20年时间,年化收益率30%多,业绩非常好。1999年,2000年,市场的热点追寻互联网的信息科技的股票。然而老虎基金比较坚持自己的这个投资原则,就没有去追那些股票,所以很多这个基金投资人就赎回,这个基金缩水非常厉害,Julian承受着巨大压力,最后Julian决定把基金关闭了,清算基金。在它清算完之后一个月,整个2000年3月10日,这个纳斯达克就见了历史的大顶,就一直跌跌跌跌跌,跌了90%。
2. 保险公司经营成功的关键
保险业务,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最重要的业务。保险业务差异化不是那么明显,所以会有大量新的竞争对手出现。保险公司提供的制式保单很容易为其它同业所模仿,他们唯一的产品就是未来的承诺保证,保险营业执照不难取得,而保单费率也是公开的,这类行业商标、专利、地点、企业年资、原物料等都不重要,消费者对于产品也很难产生特别的偏好,在企业的年报中,常常看到有人强调自己不同于其它同业的特殊之处,这说法有时有道理有时却没有,但不可否认的是,保险业务的本质决定,管理层的表现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幸运的是与巴菲特共事的是一群优秀的经理人。
伯克希尔经营保险业务有个很大的优势是他们就是最大的股东,而且他们是长期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所以他们可以经受保险业务的短期下滑。但是其他公司的CEO 经受不了,因为如果短期业务下滑,可能就得走人了,因为他们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所以伯克希尔在经营保险业务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
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不会去跟着竞争对手降价,保单数量随着竞争激烈会减少,他们着眼的是长期。
更为关键的是,巴菲特强大的投资能力,正好可以用保险的浮存金进行投资,一方面巧妙利用了浮存金加了无风险的杠杆,提升了投资收益率但没有带来额外的风险;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巴菲特更好地进行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带来的收益,又让保险业更加有竞争力(未来的承保承诺兑现有保障)。
规模或者品牌并不是保险公司盈利的关键。这一行业最核心的原则是承保的纪律。保险本质上是在于怎么去衡量风险,如何聪明的去承担风险,去给风险定价,这是保险公司的核心。
1) 第一就是只接受能够妥善衡量的风险,也就是谨守自己的能力圈。
2) 第二要严格限制承接的业务内容,确保公司不会因为单一意外及其连带的事件,而累积理赔损失,导致公司的清偿能力发生疑虑。
3) 第三避免摄入可能引发道德风险的业务。
保险公司的核心经营原则,其实就是经营风险,给风险定价,这是保险公司的核心。经营保险公司的核心是要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保险公司想要有长期的绩效靠的不是少数的成功个案,而是如何持续避免做出愚蠢的决定。这个经营方法其实也是投资的核心的方法。
3. 坚守能力圈,不懂不参与投资
在1991年的年报中,巴菲特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坚守能力圈的重要性。不论是整个买下还是只买一部分,巴菲特只买入巴菲特能理解的企业。巴菲特从不买任何巴菲特认为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
如果不能理解,巴菲特就会跳过。对于巴菲特不了解的机会,即使别人有足够的洞察力来分析它,并因此获得很好的收益,巴菲特也不会在意。巴菲特想要的是从巴菲特能够掌控的投资中获取好收益,在这些投资上做出购买决定时巴菲特就已经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了。
如果巴菲特每年能做成一件漂亮的事,巴菲特就会欣喜若狂。可以将标准降低为每两三年做成一件漂亮的事,所要做的就是这么多。一生中不需要太多的好主意,必须要有自己的原则,并告诉自己:"我不做任何我不理解的事”。
4. 关于成长的理解
如果一项投资早期的现金流出大于之后的现金流入折现,那么这种成长就是价值破坏。成长只是价值要素之一,在评估价值时,可能是正面,也有可能是负面。有些市场的分析师与基金经理人信誓旦旦地将“成长型”与“价值型”列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投资典型,可以说是非常无知,那绝不是真知灼见。
巴菲特避开那些不能评估其未来的业务,无论他们的产品有多么令人兴奋。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争夺霸主地位的情况下,即使巴菲特能够明确预见某个行业未来会有巨大的增长,那也不代表能够判断其利润率和资本回报会是多少。
5. 最值得借鉴的投资策略:投资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
巴菲特寻找的企业是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如果它伴随着快速的有机增长,那就更好了。但是即使没有有机增长,那样的生意也是值得的。巴菲特只需简单地把这些生意中获得的可观收益,去购买其它类似的企业。
巴菲特强调:不是通过任何一年投资标的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投资的进展。相反,通过适用于我们自己所拥有企业的两个标准来评估它们的表现。
· 第一条标准,扣除行业整体状况后的实际收益增长。
· 第二条更主观的标准是,它们的"护城河"是否在这一年里变得更宽,"护城河"是一种隐喻,指的是公司拥有的,会让它的竞争对手日子难过的竞争优势。
这也是巴菲特不投资高科技公司的重要原因:变化快,而且巴菲特说就算是巴菲特再想破头,也没有能力分辨出在众多的高科技公司中,到底是哪一些公司拥有长远的竞争优势。
可见,成长不一定是关键。投资稳定的行业和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依然是好的选择。一家公司为满足他的成长,对资本的需求是否也有大幅增长,是可以去判断他是不是一流生意的一个指标。一流生意是不需要大额的资本投入,他依然可以保持他的竞争优势、长期竞争优势,能够通过提价和提升市场占有率的方式来持续的获得现金流。
投资应该真正评估的风险是,在预期的持有期内,从一项投资所收到的税后收入总和(也包含出售股份所得),是否能够让其保有原来投资时拥有的购买力,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率。影响评估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点:
· 这家公司长期竞争优势可以评估的确定性程度。
· 这家公司管理层可以衡量的确定性程度,包括管理层是否有能力充分发挥公司的潜能,以及是否有能力明智地运用现金的能力。
· 这家公司管理层以股东利益为导向可以评估的确定性程度,即管理层将企业获得的利益是实打实回报给股东还是中饱私囊(代理人成本)。
· 买进这家企业的价格。
· 税负和通货膨胀水平,这些将决定投资人的购买力回报缩水的程度。
最值得借鉴的投资策略: 投资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和一流的CEO,还要有合理价格的公司。
6. 关于并购
1) 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如下三个动机是高溢价收购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单独的还是组合的(通常是不言而喻的):
· 领导阶层,无论是商界还是其他领域,极少有缺乏动物天性的,而且往往散发出好斗与挑战的意念。
· 大部分的公司及其管理层,多以「规模」而非「获利」作为衡量自己或他人的薪酬标准。
· 大部分的管理层很明显的过度沉浸于小时候所听到的童话故事,一个变成蟾蜍的王子因美丽的公主深深一吻而被拯救,因而确信,他们优异的管理之吻将为目标公司的盈利创造奇迹。
2) 并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 第一类是你买到的(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的)是那种特别能够适应通货膨胀的公司,这种受青睐的业务必须具备两种特征:
• 能够相当轻松地提高价格,即使在产品需求平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且不怕会失去市场占有率或销售量。
• 只要增加额外少量的资本支出,便可以使营业额大幅增加。虽然增加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通货膨胀而非实际产出增加的缘故。
· 第二类是那些经营奇才,他们能够认出那些裹着蟾蜍外衣的罕见王子,并且有能力让它们脱去伪装。












新生说
新生说是新生资本、奥马哈价值投资训练营及价值投资相关信息的传播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