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又强调社会传播分析的辩证性、具体性、互补性和条件性。美国主流传播研究的“内眷化”,使国际传播成为“美国的”国际传播,不是“国际的”国际传播。
作者试图联系在地经验与全球视野,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赋之以丰富的“文化性”,另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境界的交融”。美国主流传播研究不但有“国际真空”,也有“历史真空”。作者抉微钩赜,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作者以纵横中西的学术生涯见证了半个世纪的传播研究,并从深刻反思中提供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同学领读
刘明首先结合本书第一章的内容介绍了李金铨老师的学术生涯和治学理念。书中指出,中华文化高度重视直觉智慧,这与现代教育所强调的理性分析形成鲜明对比,但二者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为此,他提出三种结合方式:首先,叙述性要求精准描述经验与实践,这既需要学习西方社会科学的方法,也需汲取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其次,解释性强调将一般直觉深化为深刻直觉,研究者需掌握系统性理论和表达习惯,以便用学术语言阐释社会现象;最后,普遍性要求研究者能够将地方经验与国际视野结合,促进学术对话。此外,他介绍了李金铨老师与施拉姆等著名传播学者的交往经历,从第一人称视角为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做出鲜活注解。
刘明同学进行分享
陈晓彤从空间维度重点介绍了书本中关于国际传播理论的阐释。书中指出美国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内眷化”倾向,存在历史和国际视野的真空。“内眷化”主要指的是学者抓住一个小题目,在技术上追求精细,但忘记更大的关怀,从而阻碍了真正的思想创新。此外美国的传播学研究不愿意探讨事件或问题在时间系列上的“常”与“变”,把自由多元主义、资本主义以及美国社会的恒久价值视为当然。因此,中国的传播学者需要将在地经历与国际视野结合,以更好地实现与西方主流传播学对话,并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陈晓彤同学进行分享
胡之萱从时间维度介绍了书本中关于民国报刊和新闻史的研究经验。胡之萱从殖民主义的视角介绍了新闻史中的民国报刊,分别阐述文人论政、报人报国下英美在中国报刊舆论场的争夺与新闻教育等关键议题,发掘新闻史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民国报刊的研究中作者指出传播学者需要具备“历史意识”,学会与历史对话,研究问题时在历史语境的架构下,充分利用各类历史文献,进行谨密的历史分析。
胡之萱同学在进行分享
同学们提问交流
老师点评
陆洪磊老师在现场点评
领读结束后,陆洪磊老师作为点评嘉宾,从书籍叙事的厚重感、学术研究的批判意识和国际传播的学术使命等方面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陆洪磊老师首先从书本的叙述风格角度分享了他对这本书籍的看法。陆老师认为这本书具有明显的回忆录性质,从过来人的视角与年轻学者和学术同仁对话,具有历史的鲜活感和厚重感,对于传播学的学者非常有启发。
其次,陆洪磊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分享了如何在学术研究中建立批判意识。陆老师指出西方的传播学理论带有明显的历史文化烙印和阶级属性,符合西方自身的发展经验,但对中国的实践指导较为有限。未来中国的传播学研究需要从本土的适配性角度思考西方理论,结合在地经验和全球视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最后陆洪磊老师提出当下的国际传播学者需要承担相应的学术使命。尤其是在当下国际形势严峻、平等对话困难的环境中,需要更加精准地找到明确的传播对象,找到能够影响、可以对话的群体,从而提升国际传播的效能。此外,未来的国际传播需要从历史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国际传播实践中磨砺自身,秉持着“发现真问题、真发现问题、真解决问题”的理念,实现在地经验和全球实践的连接。
文字丨张馨月
图片丨庹舒婷
排版丨张馨月
审核丨黄一洋 雷凌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