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记者节,向每一位坚守在新闻前线的工作者致敬!
11月2日,第12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典礼在秋日的清华园落下帷幕。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是为了纪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范敬宜先生而设立的奖项。范敬宜先生既是一位深入基层、实事求是的新闻工作者,也是一位学贯中西、桃李成蹊的新闻教育家。
从2013年开始,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设学子奖、良师奖、良友奖,以奖励在新闻学界、业界兢兢业业的卓越新闻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始终守望真实,用笔墨定格瞬间,用镜头呈现社会万象。无论风雨与否,新闻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无论昼夜,他们始终奔赴在追求真相的路上。
在第25个记者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听一听这些优秀新闻人的寄语吧!
第十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获奖者寄语
良师寄语
进入AI时代,新闻教育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各种不确定的变化中,不变的是我们的新闻理想和新闻人的社会责任。
正如范老对新闻教育的论证,我们肩负的是不同寻常职业的崇高又重大的责任,范老提出“先当学生后进课堂,伴随学生一起成长”,他还说“老师要用自己的感悟,让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说点新鲜话”,我的理解,我们的套话太多了,什么是新鲜话?新鲜话就是专业话题如何进入心灵沟通层面的有效交流状态,也是师生个性思考、创新意识碰撞交流的思想火花,从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极尽无限的潜能,这应该是当今AI时代新闻教育课堂的理想状态。
——曹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曹璐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感动是我此刻最强烈的情感,我感动于新闻教育事业的伟大,它关乎真相、正义和社会责任;我感动于新闻学子们的求知欲和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是你们让我看到了新闻教育的希望和未来;我感动于这个时代,它赋予了新闻工作者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让我们新闻教育工作更加意义非凡。
——董广安,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董广安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良友寄语
一路走来,我始终认为当年19岁的我对这份专业与职业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我先后经历了新闻传播学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从事过9年传统报纸的采编工作,报纸采编的各个岗位,我基本都干过。我感到这个职业给了我丰富自己人生的舞台,给了我回应时代变革的勇气,也给了我认识脚下这片土地、感知整个世界的事业,我想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我可能也仍将坚守在这里,因为这份热爱一直未曾改变。
——刘晓鹏,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
刘晓鹏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学子寄语
从2018年到2024年,从电视摄影到国际传播,我始终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理想与热爱,践行着一名传媒学子的初心与使命,在新闻一线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在主流媒体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在国际舞台做中国声音的传播者。
——刘子赫,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
刘子赫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嘉宾寄语
做新闻的人眼光要放在全球,要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你的视野不开阔、你的眼光不到位,怎么去引导,它本身是个特殊的职业,所以要大视野、大情怀,我们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崇高的新闻理想,站在时代的潮头洞察世界的风云。
——柳斌杰,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
柳斌杰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榜样,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深入发掘人民群众中丰富的新闻题材,反映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和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
——马宏伟,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马宏伟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范敬宜先生是我国享有盛誉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教育家,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中国外文局的局长,为国际传播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新闻工作一线退下之后,范敬宜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院长,将对新闻事业的满腔热忱投入到了新闻教育工作中,他那句“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的自白,至今仍令人动容。
——高岸明,中国外文局总编辑
高岸明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必须站稳政治立场,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教育实践的压舱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和新闻工作者,中国记协将一如既往的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作为培根铸魂的根基工程,坚守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站位,推动广大新闻学子和新闻工作者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吴兢,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吴兢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在一个记录手段和表达的方式都如此丰富和快捷,但人们的注意力却如此稀缺、情绪却过分汹涌的年代,更需要新闻人诚实、专注、耐心、勇敢而热忱的去记录、去书写,拨开情绪的迷雾,在“吹尽黄沙始见金”的进程中沉淀主流价值,推进社会良治、善治。
——李海燕,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清新智媒成员班成员
李海燕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让我们一起保持好奇。好奇心是新闻工作一种最可贵的素质,是提高眼力、增强脚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新闻工作主动性、创造性的动力和源泉。新闻发端于好奇,新闻人更应用好奇心来驱动探索、发现问题、追寻真相,希望我们一起永远保持对新闻事业的热情和执着。
——胡欣,辽宁报刊传媒集团(辽宁日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
胡欣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我们期待能够建立一个基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的国际化教育教学体系,我们也希望能够打造一支有着很强媒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精锐的师资队伍,能够进一步地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学术交叉性和学术针对性,提升清新在过去22年时间当中积累的国际化、实践型、交叉性人才培养质量。
——周庆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周庆安在十二届范敬宜教育奖颁奖仪式上发言
结语
今天,我们向每一位扎根新闻行业、无畏前行的新闻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范敬宜新闻教育奖的光辉历程不仅是对一代代新闻人卓越贡献的肯定,更是对新闻教育价值的深情礼赞。正如范敬宜先生所言:“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这份深情不仅是对新闻理想的表达,更是一代代新闻人为真相、责任、社会公义而执着追寻的誓言。
站在第25个记者节的节点上,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的新闻人将继续以笔为喉舌、以镜头为眼,忠实记录国家前进的每一步,用智慧和热情为社会注入理性与温度。守望真相,书写民生百态,让真实之光穿透信息的迷雾,为人心铺开希望的画卷。
致敬,每一位新闻人!
文字丨邱乐陶
排版丨邱乐陶
审核丨庄 臣 张 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