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负责人、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开场致辞,代表学院欢迎并感谢各高校同仁对于课程建设改革的支持。他回顾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设媒介发展史论课程体系的历程,指出媒介史作为超越传统意义上新闻史、传播学史分野的“中间地带”,已经具备相当程度的学术积累,期待与会嘉宾能为媒介发展史论课程建设提供更多真知灼见,共同分享教学育人中的经验思考,探讨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的路径和愿景。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熊澄宇教授进行主旨发言。作为国内媒介发展史论课程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他回顾了1995年首次在清华大学中文系新闻传播方向面向本科生开设课程的概况,以及新闻学院建院后相关学科体系的建设成果,以及他对媒介发展史的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的设计。他强调,史、论、方法、应用四个方面应互相促进、兼收并蓄,应当把媒介置于更大的时空范围,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下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
分论坛一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章戈浩、中山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毛万熙、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教授张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方兴东、助理研究员钟祥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施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潘霁结合媒介发展史论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先后进行交流分享。
章戈浩指出,历史媒介物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个体经验,从感官与物质的视角重新考察书写技术、视听技术,鼓励学生对其进行实验化的再用、再制造的阐释实践。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章戈浩
毛万熙以中山大学所在的城市广州为起点,在课程中结合“水”“早茶”“服装外贸”等经验案例,从实际出发、用日常语言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悟。
张艳从“阐释”“批判”两条路径探讨了如何征引人文艺术的思想资源为媒介研究创造新的可能,通过实验的方式探求更多元的媒介考古叙事。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教授张艳
方兴东、钟祥明介绍了浙江大学传播史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情况和未来规划,指出目前传播史研究存在片段化、碎片化、局部性的问题,未来应不断推动实现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施畅指出,跨媒介理论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跨媒介叙事实践协同构筑了包罗万象且不断扩展的故事世界,其背后是不满于现代性的复魅文化,折射了当下社会的情感结构。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施畅
潘霁表示,上海在地经验的独特性为实现技术系统的媒介性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指导学生开展的研究项目应当立足具身生活的城市时空交叉点,培养起贯通历史、地理、文化的综合视野。
分论坛二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藜、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蕾先后分享了伴随本科教学改革进行的媒介史课程建设经验和培养理念。胡翼青认为,要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好“历史-理论”“东方-西方”“体系-探索”之间的辩证关系。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翼青
孙藜指出,中国本土的历史性映射出技术与文化的交叠,需要不断在实践中启发学生重新理解历史意识,追问反思“器与道”的关系。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藜
王蕾表示,对于媒介史论的课程教学和教材出版,核心在于确立起与历史对话的视角,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对媒介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批判性思考。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蕾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教授袁艳从媒介传播地理学、媒介史的共性与差异引入,结合对于“纺织”的研究,阐发了媒介研究中对于地方关系、书写文化的思考。她指出,在本土经验的基础上,也应当尝试进一步引入全球南方的视野。
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传播学院教授袁艳
随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组就“国外媒介史论教学调研”主题进行汇报,在调研比较了加拿大、德国、荷兰、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8个国家的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了媒介发展史课程的共同特点与核心方向。尽管在学术背景、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展示了跨学科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现代媒介技术相结合、全球视角和本土文化兼顾的共同特点,培养学生在媒介领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些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术基础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在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中具备深刻的批判性理解和创新能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组部分成员,左上为高山、阎庆宜,右上为王畅,左下为吴静悦,右下为钟知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对上午的分论坛做总结发言。他指出,媒介发展史课程的教学与相关研究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和开阔的全球视野能够进一步深入启发学术探索的新视角。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崔保国
分论坛三
3日下午,媒介发展史论课程建设与改革会议的分论坛在红叶遍野的北京香山继续举行。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崔林、传播研究院教授朱振明、国家传播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磊先后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教学实践做主题分享。
崔林回顾了二十年来从事媒介史论教学的过程及写作《媒介史》教材的体会,并以南阳城市传播和《互联网时代》纪录片创作为例,思考和叩问了媒介史论研究与传播实践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崔林
朱振明分享了媒介研究中知识考古学与系谱学对于技术媒介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影响,强调“话语与权力”理论的阐释潜力。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朱振明
张磊以论坛现场幻灯片播放设备为例,从“屏与幕”“光学装置”的角度进行了现场式的“媒介考古”研究,无论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屏风,还是汉武帝时期通过烛光复现李夫人的音容笑貌,惟念“千年万岁,椒花颂声”,被推测为皮影戏的起源,历史的物用经验与当下的技术发展是否存在某种关联,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磊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毛湛文对比了媒介史教学与新闻史教学的不同之处,认为需要关注媒介史研究及课程建设的顶层的合法性构建问题、中层的课程定位问题、底层的书写逻辑问题,夯实“通史”的研究根基,同时加强与新闻史学界的学术共同体的合作。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毛湛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指出,传播研究反向推动了学术路径的分流,一种是关注符号、传播过程、权力、意识形态、话语等维度的传播学,另一种则是媒介学。属于媒介学方向的媒介史研究应当突破原有新闻史框架的束约,丰富中国本土的研究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
分论坛四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编辑曾婧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翟江虹、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纪海虹先后就媒介史论课程及教材出版的经验进行分享。教材编写时需要注意不同培养层次学生的区别,全面考虑技术与人文的关系、本土关切和全球视野的结合、体系化和独立性的平衡,丰富通史性内容、专题性内容和案例分析,在出版形式上建议增加多媒体元素,拓展数字教材平台建设。做学术和学术出版都是生产新思想的过程,也需要不断体认教育与学习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编辑曾婧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翟江虹
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纪海虹
作为国内最早开设媒介史课程的主讲教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指出,媒介史作为研究领域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作为教学体系应当有面向不同培养层次的致知规范和普遍要求。学界同仁应共同努力,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站在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全球文明进步的高度上,培育新的思想成果,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媒介发展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设想,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研-产”的有机统一,让课堂走进博物馆,拓展学生视野。她以“文字媒介与书写”专题为例,在课堂上从文化技艺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中文打字机的操作,鼓励学生深入理解打字作为一种文化技艺的生活经验,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与文化变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教授对分论坛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媒介发展史课程建设对于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未来学院也将进一步支持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期待更多学界同仁结合本土实践发展媒介研究和课程改革,持续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莉教授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