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牛津毕业典礼,暂别父女欢聚,独自徜徉在伦敦大世界,自在放飞自己。与埃及狮身人面巨像在大英博物馆相叙,戴牛津帽逛百年“宿敌”剑桥引来小小插曲,一个人的伦敦漫游记,也可以如此有趣(funny)。
陈
坚
北京大学东语系1986级,毕业到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几年后转入中化,离职后加入民营公司,一直从事轮胎出口工作。现是灵活就业状态。
伦敦漫游记
BRITISH JOURNEYS No.2
PART
07
11月5日
今天将离开牛津到伦敦。清早六点半起来天气晴朗,就换上运动鞋出门跑跑步。牛津的天气多以阴雨为主,可一旦放晴,蓝天飘白云,静谧且空旷,走在大片的草坪上,满眼金色的阳光,和斑斓的树叶。或许是水汽充沛,清冷的早晨,空气中没有一丝粉尘,健步、慢跑、放松呼吸,好不惬意。偶尔对面传来早锻炼者的一声Hello,才让我意识到自己正身处异国他乡。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周边有好几个运动场,立着The Queen's和Brasenose College私产的牌子,草坪嫩绿,并没有学生训练过的痕迹。
吃过早饭,CC陪我坐火车去伦敦旅馆check in,对老爸第一次来英多少有些不放心。牛津火车站非常小,等同国内某个县城车站规模,进出站口甚至找不到“牛津站”的字样。推着箱子进站,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这几天匆匆忙忙的,都没来得及和CC去超市买点菜做餐饭。平时忙碌的她也很少做饭,菜品基本是鸡翅、焖肉、鸡蛋、洋葱、西兰花和西红柿等几个品种来回搭配。之前是担心在牛津多停留会影响她的学习节奏,真要离开了才觉不妥,无论如何我都应该在牛津多呆一两天,利用当地食材和她好好地做几顿饭。不过CC正在准备申博资料,12月份就要提交了。不出意外,应该还会在牛津继续呆三到四年,只好到时候再来补上吧,现在只能阿Q一下了。
牛津到伦敦Paddington火车要坐一个多小时,座位宽松,CC上车后打开电脑就忙起来了。有论文DDL顾不上说话,斜对面两个印度小哥,也是上车后忙到终点,不知为何牛津的学生都这么忙碌。10点到达Paddington,我要从这转地铁Bakerloo Line到旅馆入住。考虑到我将在伦敦呆到10日晚上离开,伦敦地铁每次乘坐不同区域,Zone 1-7价格不等。希思罗机场位于Zone 6,于是决定购买一张7天有效的Oyster card,包括Zone 1-6,结果扣款86镑,又一次被伦敦的高物价深深伤害。当然接下来几天我早出晚归,坐着各条地铁走街串巷,单次累计总价应该是远高于86镑了。仗着平时每个周末爬山练出来的脚力,每天2万步疯狂的输出,此乃后话。
争 分 夺 秒
相比起我国近年刚发展起来的崭新地铁,古老的伦敦地铁有如岁月沧桑的老人,隧道低矮破损,车厢灯光昏暗,座椅发黑,进出口和换乘口都很有年代感。最不友好的是进站后再无手机信号,这对新来乍到完全陌生的我来说太有挑战了。高德地图在这里不管用,CC帮我下载好了Google Map,提醒我每次外出先在地面把线路查找好,或截屏或打开页面,这样在地铁里可以随时关注到了哪一站。而面对一大堆陌生的站名,我提前想到的办法是每次要去新地方,先记住站名的第一个字母。
从Paddington上了Bakerloo Line坐了10站,到了预定的Travelodge,旅馆位于Waterloo和Lambeth North两站之间,随后几天我就在这中间无数次地奔走。
Check in后我们决定去中国城吃一顿。距离并不远,四站地铁从Piccadilly Circus出来,步行四五分钟即到。几个入口处都是灯笼高挂,非常显眼。中国城其实可以称为餐馆城,90%以上店面都是餐馆,川菜、粤菜、港式和中式、米饭、面条和水饺都能找到,相比于国内同等的餐馆,菜品、成色和味道要差好几个档次,价格大概要高五六倍。
中
国
城
我们在Piccadilly Circus摆手再见,CC返回牛津继续学业,我也将开始在伦敦的独自漫游。
相信我们会很快再见。
PART
08
11月6日
昨天下午和CC分别回到旅馆后,照例把周边区域侦察了一遍。标志性建筑拍了照,关键路口也基本做到心里有数,不过餐馆看来不是很方便。虽说在一定距离内发现有一家小中餐、一家印度馆和一家墨西哥馆,不过面积都不大,主打都是外卖。旅馆边上还有一家本地餐馆,招牌广告就是炸鱼薯片。一圈走下来我对未来几天的餐食还是没有信心。之前CC预定旅馆时并没有包含早餐,鉴于人生地不熟,我到前台补上了这5天的早餐,每天10.15镑。
旅馆早餐从6:30到10:00。英式早餐是恒定的,由于向来对奶油芝士的排斥,每天能选的都集中在烤肠、豆子、炒蛋、烤蘑菇、炸土豆饼、煎西红柿,外加一杯咖啡。无论味道如何,吃饱是我给自己定的基本要求。多年的旅游经验告诉我,早餐吃好吃饱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对我即将走街串巷的模式来说。
8点吃过早餐,开始了我在伦敦独自游荡的第一天。因为在伦敦的时间较多,我第一天的计划是先熟悉城市为主。伦敦天气变化无常,根据这周的预报我出行顺序选择为晴天在户外行走,雨天则进博物馆。白金汉宫是第一站,地铁Green Park出来,穿过诺大的公园绿地即到。不巧6日当天白金汉宫并不对公众开放,也没有卫兵换岗仪式,不过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周围仍然站了不少游人,似乎都在等待。我后来查了当周5、7、8和10日均有卫兵交接。来得不巧但时间还早,我即转Jame's Park向威斯敏斯特教堂方向走去。Jame's Park风景优美,中间一条河流把公园分成两半,鸳鸯、绿头鸭各种水鸟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海鸥在头顶飞翔。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公园草地上鹅鸭成群,慢悠悠吃着草或是追逐戏耍,完全不惧怕也不躲避走过身边的游人,小松鼠也在调皮地和游人玩耍。看起来这里小动物和人友好共处,一派和谐气象。
公园尽头就是西敏区域,游人开始多了起来。远处是刚装饰过的大本钟,大本钟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不少游客排着队在英国特有的红色电话亭前以大本钟做背景打卡留念。威斯敏斯特宫没有开放,但桥上挤满了游人,忙碌的红色观光巴士来往穿梭,配上伦敦眼,晴空万里,白云飘飘,和莫奈那副著名的《穿过薄雾的阳光下的伦敦议会大厦画》完全是两个格调两种空间。良辰美景不能错过,虽然摩天轮价格让人肉疼(45镑),我还是决定上去,用一双外来的“伦敦眼”看看伦敦。当轿厢缓慢上升到最高处,极目远眺,整座城市尽在掌握的幻觉渐渐掌控了我。
从摩天轮下来后回归人间,换乘地铁,目标伦敦塔桥。路上多次请他人帮忙拍照留念,都得到了热情回应,伦敦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冷漠。可能是运气较好,下午天色越发明亮,天高云淡。站在桥上瞭望远处,朵朵白云好像正向自己漂移过来,伸手可触。以前在深入藏地时也有类似的画面,可是西藏毕竟是山区,远离凡尘,而伦敦是一座人口密集的超大城市,有如此仙境实属不易。当年的“雾都”早已不在。
伦敦市容
冬季天黑得很早,毕竟是刚刚抵达还很陌生的城市,天黑之前必须回到住地。地铁转乘到中国城附近时,我临时起意何必到处找吃馆呢,在中国城附近吃完再回去不是更方便么?这里餐馆众多也有各种不同选择,于是乎随后的几天外出归来,我都在此转地铁,至少不用再为晚餐发愁了。
PART
09
11月7日,全天交给了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拥有藏品800多万件,每年有超过700万人次参观。
周二,晴天,工作日,淡季。9点50赶到博物馆时,门前已经有近百人在排队,并不算多,简单的检查后进入大门,顶部由玻璃组成的大中庭让人眼睛一亮,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来泛着蓝光,透亮又柔和。进入埃及馆,印象就一个词:震撼。之前也去过不少博物馆和户外遗址,但从没有一个文物展览能让我如此震惊。首先是文物的大超乎想象,埃及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人兽石雕石像。专业人士或许是把罗塞塔石碑当做埃及馆的镇馆之宝,但是对我等普通观众来说,巨型人面狮身石像、拉美西斯二世等众多雕像更有冲击力。想象一下,这么多巨大的石刻伫立在眼前,伸手可触(当然不能触摸),置身其中,视觉上的冲击是非常强烈的。巧妙的策展也是埃及馆如此吸引人的主要原因。这些贵重的文物,大部分并没有用罩子封闭,而是静静地裸露伫立着,你可以近距离在旁边观看欣赏,这种近距离的压迫感让人深深感受到了那种勇敢、粗犷的力量美甚至会产生对话的冲动。雕像设计想象丰富,雕刻精良,浑然天成,栩栩如生,可见当时古埃及文明程度之高。
大英博物馆
作为埃及特有的一种文化,木乃伊是埃及馆里占地面积非常大的一部分陈列,和墓葬相关的碑文壁画、器皿首饰占了好几个展厅。《亚尼的死者之书》据说也是一个镇馆之宝。不过我对墓葬文化向来无感,再精美的展品在灯光下于我都有一种冥冥之中的不详感。之前巨型雕像带给我的震撼一直没有散去,我就没在此过多停留。
随后的欧洲美洲馆、希腊罗马馆、西亚馆、非洲馆和东方的印度日本东南亚等,藏品也极其丰富,比如印度和东南亚的浮雕、非洲独特的木雕漆器,造型之奇,手工之精,叹为观止。希腊馆埃尔金石雕的残缺美和切割的视觉上的破坏也同样印象深刻,不再赘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优秀展品集中在一起展出,看得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集中展览体现了古代不同文化区域的发展水平,其中交织着贸易的往来,文化的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发展,各个区域的文明合力推动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无需自卑,也要避免自大的心态,开放交流融合才能健康发展啊。
文化交融
最后当然是留给中国馆压轴。介绍说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藏中国文物2.3万件,涵盖了中国所有历史时期,目前对外展示的大概是2千余件。不知出于什么考虑,中国馆的展品主要是以玉器和瓷器为主,大型展品并不多,书画更少。按指引先看玉器展,中国是玉器大国,对玉器的喜爱和创作无与伦比。手镯、串珠、挂件、腰带、扳指、鼻烟壶、玉碗和玉壶,件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不过在观看过程中我总觉得玉器摆设过多过冗杂了。玉器多是小巧精致,以实用把玩为主,再多种类的展示,始终让我有种玩物丧志的感觉。一国文物的展示更重要的是要彰显国家的文化特征,尤其对我们泱泱大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对个体来说玩玉或许算是一种文化习俗,但肯定不应是体现一国文化魅力的国之重器。
主展厅陈列了中国各个时期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到商周青铜器,展品丰富。不过展厅最多的还是各类瓷器。宋钧窑瓷、元青花、明掐丝珐琅、清釉彩瓷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瓷器在中国发展久远,是当年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在中国商品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曾有人说中国(China)古代对外交流史实际上就是瓷器(英语china)的输出史。对瓷器没有研究,不敢发表意见,只是觉得精美绝伦。不过从视觉来说,如果多展示类似莫高窟壁画、辽三彩罗汉和木制佛像这样的大型文物,效果会更佳。实际上大英博物馆收存着大量珍贵的中国大型藏品,没有展出或许是出于保护的原因,或许是为了减弱近年来文物国要求归还的呼声,又或是展品在轮展,不得而知。
在展馆转悠了一天,临走前我又到埃及馆主厅 “复习”了一遍。大英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他国的珍贵文物,无论是埃及、希腊、印度还有中国,很多文物当年都是通过非法途径甚至战争掠夺获取的,大型文物多被切割运输,以致造成了致命损坏,难以复原。近年来追讨文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收效甚微。客观讲,许多文物当年无论通过何种途径运到英国,比起原生国持续战乱来说,其实是受到了更好的保护,不然很多可能早已损毁,不复存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些文物,英国博物馆的收藏无疑起了保护作用。可是这么多他国的珍贵文物,多年前被贩卖、偷窃,甚至掠夺过来,时至今日,社会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英博物馆是否到了该退还的时候了?即使无法全部退还,按照一定的时间表分批分部推进,是否也是一种合理诉求呢?
带着种种疑惑,我最后看了一眼人面兽身雕像,告别了大英博物馆。
PART
10
11月8日 雨
早上国家美术馆,下午泰特现代美术馆。
英国的公共服务,比如城市的交通、维修、教育和医疗,价格昂贵,可是像博物馆艺术馆,即使有名家名画,一般对观众也都是免费。如果是学生或老年人,享受的照顾就更多。
国家艺术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正北方向,整体是传统风格,所有作品按照年代顺序展出。整个展馆分为东西南北四翼,除了东翼前半程宫殿般的陈列大厅,多是中世纪宫廷耶稣圣女画,虽然都是名家名画,可能和我们的文化背景差异太大,无法获得情感共鸣,兴趣不大。东翼正对大门,是一匹跃起的棕色骏马,忍不住想起徐悲鸿的骏马图。当然展厅里更吸引眼球的是梵高的《向日葵》和莫奈的《睡莲》,也许因为淡季工作日,当天展厅参观者不太多,在这些知名大师的经典杰作前可以随意地近距离观看欣赏,实属难得。我们从小缺乏美术教育,对大师们的作品无法给予专业评判,非常羡慕在老师带领下来参观的学生们。
午后雨一直下,换上地铁转去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博物馆、伦敦国家艺术馆还保留着传统的年表陈列模式,对观者来说按照年代脉络相对容易了解创作者的作品。泰特打破了这一顺序,整个美术馆以主题陈列的方式展示艺术品。泰特专门做了明显的说明,把艺术品分成四大类:历史—记忆—社会、裸体人像—行动—身体、风景—材料—环境,以及静物—实物—真实生活。这种陈列方式可以使观众根据一个主题在同一个空间穿越时光隧道欣赏到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或许更能体现观念和文化的更新是如何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同步的。
当代作品摆脱了规则和观念的束缚,观者更难捕捉和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欣赏作品,即使和创作者的本意相去甚远。也许没有标准答案就是答案吧。说实在的,从泰特三楼走到五楼,我经常是一头雾水,全程基本都在似懂非懂的朦胧中。如果CC在场给些说明和讲解就好了。
泰特现代美术馆
提到CC,补充说明一下,CC在牛津学纯艺,和国内大学的教程有很大不同。牛津是认同了你已经学会掌握了作画的技法,三年的课程中就没有教绘画这个环节。每个人虽然有独立的Work Shop,但是如何创作,创作什么,无论是选绘画、雕塑、装置还是VR等哪种形式,进度如何,都是自己根据学期进展,定期和指导老师交流,老师一般只提建议不会过多干涉。课程更多集中在艺术理论或评论、美术史、创意、哲学和艺术论文写作,毕业后或许当不了艺术家,但是可以去评论其他艺术家。她现在继续在牛津学习中国的传统美术文化,似乎有些矛盾,研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深度、广度和难度,包括资料的收集,在国内学习更便利也更扎实。不过换个角度看,中西文化的交流,是双方相互输出、过滤和吸收。当西方的文化输入时,我们需要筛选、甄别,前提是要了解西方的模式。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推广,也需用对方听得懂能接受的方式。所以师夷长技,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和“夷”沟通交流。
PART
11
11月9日 剑桥大学
早上起来天气晴朗,是个外出的好日子。8:20地铁到国王十字车站 King's Cross,购买了Open的往返车票。可能是时间较早,车站里人并不多,哈利波特的专卖店几乎没人,只是没想到下午回来时边上立着的9¾站台排起了长龙,这儿已成为影迷的网红打卡圣地。
伦敦到剑桥大概一个小时车程,沿途不少大块绿油油的草地。我忍不住联想,如果允许自由迁徙,来几个勤劳的中国人定会种上各种经济作物,没多久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这大概是我们的实用价值观对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吧,觉察到这点我不禁莞尔一笑。
剑桥的车站也很小,一分钟就可以完成进站或出站,从外观看也很普通。十多万人的小城,淡季没有游客,街上显得非常安静。从车站步行到学区,大概15分钟的路程。依旧是教堂、学院和商铺交织。实际上剑桥的很多学院和牛津都是一样的,比如三一学院、皇后学院、圣埃德蒙学院等等,鉴于两所学校的渊源,有时外人很难分清他们的异同,初步的印象是牛津的建筑更古老些。
阳光灿烂景色宜人,走在校区的路上心情舒畅,请一位路过的男生帮忙拍照留念。英国小帅哥远近横竖拍了几张,还我手机时笑着说最好把帽子摘了,他不喜欢帽子上面的字。我一脸疑惑地摘下帽子看了一下,忍俊不禁,原来这是CC给我买的牛津大学的帽子!都说牛剑大学生天生快意恩仇,相爱相杀,我这刚到剑桥就体会到了两所学校的爱恨情仇。不过我头发已白,明显游客装扮,戴着牛津的帽子在剑桥游逛,应该不会有挑衅的意味吧?
国王学院对面的教堂钟楼,是登高观赏剑桥的最佳地点。10点左右付了5镑门票,攀上只能容一人上下的120多级狭小圆形转梯。站在35米高的圆看台上,东南西北远眺四周,古老的学院尽收眼底。本想等游客上来拍照打卡,可10多分钟依然没有其他游人上来,无奈只好自拍一张。120多级一米多见宽的楼梯,下去时对恐高的我还是有些挑战,只好一直抓着扶手逐级下脚。不禁疑惑,旅游旺季游客众多,它是怎么保证上下的畅通安全呢?
剑桥著名的“三一街”(TrinityStreet)是剑桥校园中心区主要的商业街,街上有多家咖啡馆、书店和礼品店。不过和牛津的商业街相比,这里显得安静许多。临近午饭时间,街上也没什么人。三一学院是剑桥名声最响的学院,门前的牛顿苹果树更是名声远扬。我戴着牛津帽,解释说从国内来看牛津的女儿,今天来参观剑桥大学,尝试着问门卫可否参观,非常幸运听到门卫说Yes,而且不需要买票。还详细给我说明了参观的路线,哪些区域不能进入。穿过古老的庭院,后院的红墙、草坪,背后的康河、小桥,加上蓝天、白云,景色比牛津更加秀美。本想从学院走到康河,可是走了一圈也找不到出口只好原路返回。沿着外墙绕行大约10分钟后到了几个学院的北面。路上不时碰到上课的学生,推测北面应该有不少学生宿舍。当天艳阳高照,树叶多彩,小路和康河之间隔着硕大的草坪,光影映衬下远处的学院、教堂散发出圣洁的光芒,随手一拍就是一副风景画。
早上经过国王学院时还没决定是否进去,经后院这么一转,数国王学院风景最美,再加上徐志摩康桥的吸引,付了最贵的13镑门票。国王学院果然辽阔大气,学院由国王亨利六世设立创建,哥特式宏伟壮观礼拜堂是据说近100年才建成,有着闻名世界的窗花和世界最大扇形拱顶,边上白色的教学楼也很特别。康河最美的一段就从这里经过,康河撑篙的船夫都喜欢在这段作更多的停留,讲讲剑桥的典故趣闻,我想这应该也是剑桥风景最美的一段。比起牛津,剑桥因为这条河流显得更加灵动,视野也更加开阔,能在这里读书真是一种幸福。
国王学院也是我这次出行碰到最多国人的地方,有几个高中生,还有几对中年夫妇带着小孩,肯定有人是为了报考剑桥而来吧?徐志摩花园其实很小,如果不是特意寻找,路过很容易忽略而去。但对中国学生来说,或许当初选择剑桥的时候,受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影响很大吧。
看看天,看看云,看看桥,看看船,再看看桥下的人,不知不觉中到了该离开的时间,我也要和剑桥说再见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PART
12
11月10日 雨
今天是在伦敦的最后一天,晚上21:30的航班。早上睡了个懒觉,9点早餐过后实在不愿在酒店等待check out,决定先外出随便转转,一来再充分利用Oyster card的剩余价值,二来再熟悉一下伦敦地铁和中心城区。行李寄存前台,步行到Waterloo沿着泰晤士河轻步慢走,边上的市集,大桥的涂鸦都印象深刻。走到桥边地铁站,我突然想既然时间充裕,阴雨不断,对室内Shopping Center又没什么兴趣,干脆去趟UCL吧,纯粹当作学校半日游学。
CC当年曾访校UCL申请获得了Offer,虽然最终没有就读但UCL也曾是备选之一。今天阴雨绵绵,英国人似乎不怕冷也不怕雨,大半的人都不打伞,好多女生还只穿短裤裸露着长腿,真不知她们如何养成的抗冻能力。UCL是所综合大学,多个校区分布在不同区域,据介绍学生有5万多,主校区就很庞大。不过毕竟坐落城区,校园景色当然无法和牛剑媲美。学校管理似乎很宽松,食堂、咖啡馆、教学区均对外开放,自由参观。学校的最大优势是处于闹市区,容易和社会接轨,实习机会也更多。中国学生比例看起来很高,校园里到处能遇到很多国内学生。UCL对学生的自律要求很高,否则很容易迷失或限于舒适圈。
从UCL出来后我不想原路返回,准备尝试另外一条路线绕道西敏后再回酒店取行李。步行七八分钟到了新路线,这是个地铁和火车混乘站,上车后不知为何,地铁开到半途就停下不走了,寥寥无几的几个乘客都下车了。我正一头雾水,地铁又开回去了,广播没听懂,猜测可能类似我们这里的区间车吧。倒回始发站后近4点,天马上就黑了,我需要5点多回到酒店领取行李去机场。这时我有点紧张了,我是应该找回早上的站口原路返回呢,还是冒点险在新站找另外的路线回去?最后决定不再折腾,地铁线上找到一个我熟悉的Bakerloo Line换乘站,总能回到酒店。一场虚惊后我也如愿顺利返回,按时拿到行李,奔向机场。坐上地铁后我特地给自己提了醒,以后如果时间有限,在陌生区域还应以安全顺利为首要原则。
抵达Terminal 4收到微信call,CC确认老爸即将check in,放心去忙了,我也完美结束了自己的首次英国行,踏上了漫长的回家之路。
END
点图
阅读前文
《石舫塔影》第323期
编委会:张明东、傲雪、周晓剑、郭美云
刘旭东(法律顾问 音乐总监)
贾德星(宣传专员 责任编辑)
本期主编:郭美云 | 图片提供:陈坚
2024年11月16日
1、本公众号为展现中文诗词、散文、小说、史话、科普、国学、报告文学、戏剧、歌曲、舞蹈、朗诵、书画、摄影、艺术鉴赏等原创文学艺术作品的自媒体。征稿邮箱:1796363391@qq.com(石舫塔影)。
2、本公众号主要发表北大86级同学及其二代子女的作品。凡作者发往本公众号征稿邮箱的作品,均视为同意并许可本公众号单独发表或汇编刊载使用;除非另有书面约定,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本公众号欢迎以链接方式完整转发;除本公众号特别注明“不得转载”的内容外,如需转载引用作品内容,请与作者联络并取得许可,并请注明转载引用出处。
“石舫塔影微信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