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是谁?

文摘   2024-06-24 07:52   北京  


党史博观


秦邦宪(1907-1946),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1931年9月起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1941年后在延安创办并主持《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工作,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翻译了众多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秦 红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系1986级,中科汇泽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从事私募证券FoF业务。曾先后供职于博时基金、易方达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曾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著书并出版《投资的心灵密码》,参与主编出版《博古和他的时代——秦邦宪(博古)研究论集》等。




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是谁?



党史资料迷雾中的探寻


2027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秦邦宪诞辰120周年。2023年起,笔者开始筹划一本画册,希望以此作为对他双甲子诞辰的纪念,也由此开始查寻影像资料的历程。在公开出版的画册寻找秦邦宪的踪迹中,一张延安时期的合影引出了一次对党史资料的探寻,即在张浩追悼活动上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是谁,张闻天还是秦邦宪?


1

张浩葬礼上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是张闻天吗?


笔者在搜集整理秦邦宪照片过程中,发现了一张众说纷纭、扑朔迷离的照片,多个版本的领导人画册、画传均说法不一。2004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任弼时研究组、新华出版社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任弼时画册》出现这张照片(见下图),标题为:“19423月,任弼时同毛泽东等在延安,并未说明是出席什么活动,对照片的题注是:右三起:高岗、毛泽东、张闻天……,即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是张闻天。




2005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编著,张素华、许蕾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画传》截取了该照片的一部分,标注为“长征途中毛泽东同王稼祥、张闻天经常在一起分析形势”,还注明毛泽东右手边的是张闻天。




画传封面


2006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云浮市委员会编的《邓发百年诞辰纪念画册》中对这张照片的阐释为:1941年中央领导人出席的一次集会,标注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是张闻天、左手边的是高岗。




2007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杨尚昆画册》中该照片的标题为:“1941年在延安,有党中央领导同志出席的一次集会活动”,也是标注坐在毛泽东左右两边的是高岗和张闻天。


画册版权页


除此之外,2011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陈云画传》,2013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军事科学院军事战略研究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共同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巨人毛泽东画传》,均持相同观点。




画传版权页




画传封面


综上所述,以往的画册、画传对这张照片的解读并不一样,有的放在了长征途中的事件上,有的认为是延安时期领导人出席会议,还有的认为是参加集体活动,时间也不一致。那么,这张照片究竟是中央领导出席什么活动呢?2012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亲历延安岁月:延安电影团摄影纪实》给出了正确答案,标题为:




纪实封面

“2-81中央领导出席张浩的追悼会(1942年吴印咸摄)”,同时我们还知道了这张照片的作者是吴印咸。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这张扑朔迷离的照片反映的是1942年3月中央领导人参加张浩的追悼活动。张浩原名林育英,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参加了中共代表团讨论起草《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后受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委托回国,于11月中旬到达瓦窑堡,向中共中央口头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内容。同时向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已经改变领导方式,不再密集管理各国共产党等情况,还带回新的密码,从此恢复了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联系。在张浩汇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和研究,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之后,张浩协助中央解决了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问题,实现了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1942年3月6日张浩在延安病逝。3月8日,延安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了张浩的遗体告别仪式,3月9日举行公祭仪式,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杨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棺材抬到桃花岭上安葬。

那么,如果是1942年3月张浩追悼活动的照片,那么张闻天有可能参加并坐在毛泽东右手边吗?答案是不能。

根据《张闻天年谱》记载,1942112日张闻天主持了中央会议,会议同意张闻天赴绥德及晋西北考察研究的工作计划。126日清晨,张闻天率领“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一行十人,从延安杨家岭启程出发到晋西去调查。22日抵达绥德,214日抵达彩林准备东渡黄河。因日军在河东的冬季扫荡,改变计划,18日从彩林返回陕西神府县贺家川开始调查。直至412日写完《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调查》的报告后,离开贺家川继续前往晋西北进行调查。其间未回延安,不可能参加在延安举行的活动。那么,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人究竟是谁呢?



2

参加张浩葬礼并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应为秦邦宪


笔者在查看完各领导人的画册、画传及各单位的画册后,根据版权法的要求,开始寻找这些照片的摄影者。由此找到了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梦开始的地方:吴印咸摄影作品》,其中唯一一张有手写人名的照片揭示了答案:参加张浩葬礼并坐在毛泽东右侧的是博古(秦邦宪)!(见下图)




摄影集封面


这时的秦邦宪作为《解放日报》社长兼主笔,正受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委托起草《解放日报》改革方案,从时间上看是有可能参加张浩的追悼活动的。

在《梦开始的地方:吴印咸摄影作品》中,有笔者见到的,对张浩去世到祭礼过程最完整的记述。


1942年3月6日凌晨1时45分,张浩与世长辞,终年45岁。当天下午,中央成立了张浩治丧委员会,由李富春、林彪、邓发等人组成,将他的遗体移入中央大礼堂,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叶剑英等轮流为张浩守灵。

3月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中共中央委员张浩同志积劳成疾病逝》的消息。本来,治丧委员会通知8日开始吊唁,但7日各界同志自发先期前往吊唁者就达500余人,许多人泪流满面地说:“我们得知张浩同志逝世的消息,心里很难过,等不到明天了。”

3月8日,延安细雨纷纷。上午4时至9时,延安各界人士万余人参加了张浩的遗体告别仪式。这一天,毛泽东亲自为张浩题写了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吊唁的人群排得老远老远,一眼望去,简直看不到头,吴印咸也在其中,为毛泽东等送殡的领导拍下了当时的合影。3月9日上午9时,中央公祭张浩的仪式在延安中央党校门前的广场上举行。

公祭之前,毛泽东对朱德、任时等人说:“张浩是一位很好的同志。他的去世,是我们党的一大损失,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同志们的心情也是如此。为表示我们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我提议,他的灵柩由我们几个领导人亲自抬。”朱德、任弼时都表示同意。公祭仪式结束,万余人参加出殡。毛泽东、朱德、任弼时、杨尚昆、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亲自将棺材抬到桃花岭上安葬。


这个记述,比《毛泽东年谱》中的记载详细得多,《年谱》的记载:“3月9日参加三月六日凌晨在延安中央医院病逝的中共中央职工委员会副书记张浩的葬礼,为张浩守灵、执绋、抬棺和给墓穴奠土。”《杨尚昆年谱》中的记载类似:“3月9日同毛泽东、朱德等到中央党校门前广场,参加6日晨逝世的张浩的哀悼安葬大会。当灵车到达墓地山下后同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徐特立等中央领导人将他的棺柩抬到桃花岭上,又为他执绋安葬。”2017年出版的《徐特立年谱》在日期记录上稍有不同:“3月8日在延安各界万余人向张浩遗体的告别仪式上,与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负责同志,亲自为张浩执绋抬棺、奠土入穴,葬张浩于桃花岭山顶。”《朱德年谱》《任弼时年谱》《陈云年谱》中的记述更为简洁。《谢觉斋日记》《高岗传》《贺龙年谱》《康生年谱》《彭真》《张闻天年谱》《张闻天画传》《王稼祥年谱》中,未见到相关内容。

孤证不立,单是《梦开始的地方:吴印咸摄影作品》中的照片标注是秦邦宪,尚且不能完全确认就是秦邦宪。另一证据就是延安电影团为张浩的追悼活动,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其中有一特写镜头相对清晰,陈云的右侧为秦邦宪,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当,陈云与秦邦宪的帽子的形状和所系围巾也都一样。这两个证据都可以证明参加张浩追悼活动并坐在毛泽东右手边的正是秦邦宪。




如果这张是秦邦宪,那么另外一张安葬照片也应该是秦邦宪。在《历史巨人毛泽东画传》中,用5张照片介绍了延安各界隆重举行张浩追悼会,包括追悼会、等候、执绋、抬棺和安葬,人员标注增加了等待时的陈云、李富春,执绋时的杨尚昆,抬棺时的贺龙、彭真、杨尚昆、陈云,安葬时的陈云,没有注明安葬时陈云左侧的人是谁。而在《高岗革命历史画卷》中,被标注为高岗,但一方面高岗此时正在米脂、绥德等地考察工作,参加这个时期延安活动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从帽子的形状样式来看,这个人也应该是秦邦宪。


追悼会过程


画卷封面


张浩去世追悼活动过去82年了。笔者在筹划秦邦宪画册的过程中,找到了这张1942年的3月秦邦宪参加张浩的追悼活动,等候时坐在陈云与毛泽东中间的珍贵照片,还找到安葬时站在陈云与毛泽东之间的照片,由此进一步廓清了秦邦宪在延安期间的一点活动痕迹。

感谢吴印咸,感谢延安电影团,为秦邦宪留下了这影像,并以此研究纪念爷爷秦邦宪诞辰117周年。










点击图文链接阅读前文



往期回顾 


一朵云的故事:我和费翔妈妈

闲话“倒儿爷”

我讲《夷坚志》

与君绝

九十九步去爱你

陨石坑的魅力

军训家书

为爱书写

我和我的儿子(高中版)

堂伯张柏寿接受台湾日军投降书

母亲的故事

我和我的儿子(大学版)

长城•长城(春夏篇)

李叔同与夏丏尊:各说各话为哪般

牧灵魂于山野

生命与爱情:读戈麦的《狄多》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无条件的吗?

从珠峰到马里亚纳:塑料无处不在

金龙出海长风歌

生命之河(下)

五十嘉年华

永安里(1969)

长城•长城(秋冬篇)

从生物到人:子代发育管控

生命之河(上)

下雪哈尔滨

凤鸣岐山:走进周原

翰墨飘香,学书为乐

薰衣草

阿根廷不再哭泣

山鹰岁月

麦荡

秋访上高地

燕园组歌:无名的深湖

希望的田野

2019纽约马拉松后记

未名湖与未名的我

锁麟囊:贫富有落差,人品无两二

蓝岛1986咖啡屋(音乐剧)

永远的丁石孙校长(续)

花痴花语(配乐朗诵)

2013

周老师的化学课堂

永远的丁石孙校长

我们那四年

回望一个时代的背影

日本四国岛游记

燕园风华

停靠在记忆中的绿皮火车

朝朝醉熏文字香

今天星光灿烂

戈11“玄奘之路”挑战赛

千里骑行之微山湖上

千黛诗画赏读专辑

一个制剂员的不安十二时辰

那夜未眠

你是我生命中的精灵

石舫塔影赋

晓夜期渡人

北美逐梦二十载



   

石舫塔影

《石舫塔影》秦邦宪诞辰117周年纪念特刊

编委会:张明东、周剑峰、姜红、周晓剑、郭美云

刘旭东(法律顾问 音乐总监)

贾德星(宣传专员 责任编辑)

本期主编:张明东 |  图片提供:秦红

2024年6月24日


1、本公众号为展现中文诗词、散文、小说、史话、科普、国学、报告文学、戏剧、歌曲、舞蹈、朗诵、书画、摄影、艺术鉴赏等原创文学艺术作品的自媒体。征稿邮箱:1796363391@qq.com(石舫塔影)。

2、本公众号主要发表北大86级同学及其二代子女的作品。凡作者发往本公众号征稿邮箱的作品,均视为同意并许可本公众号单独发表或汇编刊载使用;除非另有书面约定,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3、本公众号欢迎以链接方式完整转发;除本公众号特别注明“不得转载”的内容外,如需转载引用作品内容,请与作者联络并取得许可,并请注明转载引用出处。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第一时间看好文


石舫塔影微信群”主办











石舫塔影
推送北大86级校友的诗词、散文、小说、史话、科普、国学、报告文学、戏剧、歌曲、舞蹈、朗诵、书画、摄影、艺术鉴赏等原创文学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