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作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指导

教育   2024-09-24 06:40   河南  




01.习作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如何突出中心

任务写作

一、 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提示:
1. 将“我的书包”视作客观事物,着眼于介绍、说明,可以写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和内部构造等。
2. 如果“我是书包”,让我们化身为书包,去听听它的心声:是为主人负担重而鸣不平,还是因主人乱扔乱放而暗自委屈?设身处地,发挥想象,看看你能想到些什么。
3.“我和书包”着眼于书包和“我”的关系。你第一个书包是谁送给你的?你和书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都可以作为确立中心的角度。
二、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写作时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景或者一个方面写开去,要学会取舍。当然,将多件事情、多个场景组合起来,表达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也是一种新颖的写法。
2.“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是这件事、这幕场景或这件物品等的写作价值所在,也就是你确立中心的立足点。
3.对这个场景或物品作些细致的描写,对这段对话中的某些语句作些强调,或者拿这首民谣与其他歌曲作些对比,都会使读者目光聚焦,文章就会显得中心突出,条理清晰。
三、回想一下,家里人一起吃饭时,大家在餐桌前都会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对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
2. 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立意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以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
3. 作文写好后,试试对你自己或同学的本次习作进行评价,看看有没有突出中心,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修改。




02.习作指导



一、方法指导:如何做到突出中心
方法一:
知识短文中提到,要突出中心,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索来写。那么,什么是线索呢?线索就是在写作中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叙事的线索,即究竟按什么顺序来叙述。
一般叙事的线索
(1)按照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情节发展的阶段性)的线索。
(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3)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为线索。
(4)以具体的事物为线索。
(5)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6)以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为线索。
方法二:
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时,还要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考虑哪些材料是主要的,要详写;哪些材料是次要的,要略写。一篇文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在记人记事的文章里,详略不当的突出表现是记流水账。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事先没有做好详略的安排;二是没有真正掌握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安排详略的写法。
同时为使文章中心突出,可在开题中嵌入能够体现中心的语句,在行文中适合点题的地方要尽量点题。常用的方法如:环境烘托,关照中心;情境再现,表现中心;心理感受,点明中心等。结尾再用一两句抒情议论句画龙点睛,强化中心。
二、写作实践
(一)话题作文: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以“书包”为话题,体裁包含了说明文、记叙文、读后感等多种形式。“我的书包”可以从说明书包的历史由来、种类、质地、外观设计(不妨与多年前的书包做比较)等来介绍;也可说明书包的功用和好处;或者说明你喜欢的书包类型,或者你希望的书包设计。“我是书包”可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从物的角度观察人的言行,抒写独特的观察角度。“我和书包”可以“书包”为线索,抓住特点,如路边的“破”书包、最“贵”的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智能书包、书包“减负”记、书包里充满爱、书包里的故事、爸爸的书包在闹鬼······
(二)作文:走出校园。
【写作指导】
走出校园,你一定有校外活动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这个话题的外延很大,需要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走出校园,缺少了老师的呵护和同学们的陪伴,可能我们会看到眼前的道路满布荆棘,可能我们会看到不和谐的一面,但只要有善念和美感,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在人生路上的成熟一定会为曾经拥有的天真画上圆满的叹号!或许,当我们走出校园也就成熟了吧······
(三)作文:餐桌前的谈话。
【写作指导】
题目限制了本文的地点(餐桌前)和人物(一家子)。但是,供我们发挥的空间还是很大的。什么时间?一家人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在共同欣赏某个电视节目,是在讨论某件事情,还是在吃饭时发生了某件事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我们构思一件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中心,不管是谋篇布局、详略处理,还是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要为突出这个中心而服务。




03.习作例文



同龄佳作

背靠背的守护

七年级在校学生

八月的一天,我离开伙伴,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我有了一个小主人,她笑容甜甜的,很可爱,当她满怀欣喜地背起我时,我终于不再那么害怕了。【开篇即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视角独特,构思新奇。】
清晨,我和小主人一起上学,晨曦映照在我们稚气的脸上,都红扑扑的。可是,到了幼儿园门口,我突然身体一颤,只感觉我的小主人赶忙躲到她妈妈身后,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妈妈越要转身拉她,她越是狠命摇头,只听到小主人奶声奶气地哭道:“我不要进去,我要跟妈妈回家,妈妈别不要我,我要回家······”惹得我也越来越伤心,老师都忍不住上前来抱她:“宝宝乖,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等你了。”这时,我看到她妈妈也转过身来,可她并没有发火,只是柔柔地一笑,使出她的撒手锏:“哎呀呀,魔法先生来啦!小朋友们快来看呀,昨天变了巧克力和酷飞,今天,他会给我们变出什么来呢?小猪佩奇,还是乔治·····.”妈妈边说边拿起我,装着要拉开拉链。“这是我的!这是魔法先生给我的!妈妈快给我!我马上去教室里放好书包,看看今天有什么!”只见小主人马上破涕为笑,背起我,迫不及待地跑进了幼儿园。一整天,她都时不时地望望我,一有空就会过来陪着我,让我觉得不再那么孤单。从此,我和她一起相互陪伴,慢慢地少了泪水,多了欢笑!【回忆了一段“我”和小主人在幼儿园的时光,小主人不愿上幼儿园,妈妈借“我”使了“撒手锏”,使得小主人乖乖入了园。从那天起,“我”和小主人的感情变得越发深厚了。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虽是以一个书包的视角在叙述,却足以让读者窥见其他人物的内心世界。】
上了小学,我的小主人喜欢上了踢足球,每天放学后,她也总会背着我,蹦蹦跳跳的,一起赶往足球场。夕阳西下时,我就会在场边,默默注视着她小小的身姿,看着她挥洒汗水,尽力奔跑。就这样,日复一日,连我也感受到了她对足球的热爱。我知道,这样努力的她,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陪着小主人上了小学,放学陪她踢足球,守护她,相信她。】
终于,在长久而辛苦的备战后,比赛如期而至。这天,我依然陪在小主人身边,来到了热闹而紧张的足球赛场上。在场边,她从我兜里拿出毛巾和水杯,紧张地准备着。我也望着小主人的脸庞,默默为她加油。【“我”陪着小主人比赛,而她也需要“我”。】
不一会儿,验证小主人实力的时刻终于来临,比赛开始了。随着裁判一声哨响,我看到了小主人和她的队友们快速奔跑,直接突击对方内部。我仿佛看到了她训练时的样子,专注地盯着对手,时而进攻,时而防守,进退有序。没一会儿工夫,她就汗流浃背,红扑扑的脸蛋上也已经满是汗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闪闪发亮。我又紧张又不安,多么想为她呐喊助威,也多么想冲上去给她擦汗。终于,在一次次的突破、冲刺和射门后,她进球了,她成功了!此时,场边也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那一声声的欢呼,也是我的呐喊啊!我真为你感到骄傲,我的小主人!【“我”注视着小主人在赛场上的一举一动,为她紧张,为她呐喊,为她骄傲。“我”与小主人之间的感情可见一斑。这不就是“我”与小主人相守至今,日渐情深的缘故吗?细腻的笔触,读来令人动容。】
而现在,我安静地躺在你的书橱里,陪在你的身边。听你爸妈说,经过不懈的努力,你又得了“市长杯”足球赛的冠军。我坚信,你终有一天会像我们八月初遇时那热情似火的骄阳一样闪闪发光。而我,会永远相信你是最棒的,也会一直在背后默默守护着你,默默为你加油呐喊,静待你为梦想高飞的那一刻。【“我”虽已躺在了小主人的书橱里,但“我”与小主人的感情没有终结,默默地守护也不会因此而改变。故事于结尾处戛然,与开头遥相呼应,点明中心。】
点评:
文章以“书包”为第一人称来叙述,视角新颖,立体感强。
小作者以一支妙笔记录着平凡生活中泛起涟漪的瞬间。文章开篇简洁入题,选材紧紧围绕“书包伴着我成长,默默守护着我”这一主题,写了成长路上两个与书包相互陪伴的典型场景,不蔓不枝,从上学初进校门时内心的忐忑和新奇到赛场边观战时的紧张与成功时的自豪,她们都相互陪伴,共享成功和喜悦。文章又按时间顺序,将与书包的相遇相知和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线索明晰,层次分明,两次背靠背的难忘经历描写细腻感人,主次和详略安排得当。文末着笔“默默的陪伴和守护”,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街角的温暖——走出校园的一课

走出熟悉的校园,踏入喧嚣的城市,我仿佛穿越了一道无形的门,进入了一个既陌生又充满魅力的世界。那是一个春日的傍晚,我作为志愿者,来到了城市的老街区,参与一项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的活动。

街角的老槐树下,一位老奶奶正缓缓地摇着扇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孤独却又不失坚韧。我们的到来,似乎为她平淡的生活添上了一抹亮色。我轻轻走上前,递上手中的慰问品,那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里面装着日常用品和一本手绘的连环画,希望能为她带去一丝欢笑。

“孩子,谢谢你啊,你们真是好心人。”老奶奶的声音柔和而慈祥,她接过礼物,眼眶微微泛红。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每一条皱纹都藏着故事,每一道沟壑都记录着时光。

在交谈中,老奶奶讲起了她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关于爱与被爱的记忆,如同陈年的酒,越品越醇厚。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不屈,让我深刻体会到,即使岁月悠悠,人心依旧可以温暖如初。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意识到,走出校园,不仅仅是为了拓宽视野,更是为了学会关爱与理解。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温情与美好。而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构建了我们与世界连接的桥梁。

走在回家的路上,夜已深沉,但我的心却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所温暖。我开始思考,作为学生,我们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应学会如何去爱,去关怀,去成为这个世界的一抹亮色。

评语:

本文以“走出校园”为切入点,通过一次志愿者活动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人文关怀。文章情感真挚,细节描写生动,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来自街角的温暖。作者不仅描绘了活动的场景,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性美好的赞美与向往,引人深思。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是一篇充满正能量与社会责任感的佳作。


餐桌前的谈话

七年级在校学生

“来七反(吃饭)喽!”奶奶标准的桐乡方言钻进了我的耳朵,如同咖喱黑鱼片的香钻进了我的鼻子,只是方言从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了。
这股香迫使我从软乎乎的沙发上站起来,手中捧着手机,摸着墙,一步一步挪到了桌前,头也没抬一下,甚至不知道踩到了猫的尾巴,它委屈地叫了一声,腾腾两下跳上了桌。
“去去,拂寺背内七哎(不是给你吃哎)!”奶奶赶猫的声音唤醒了我,我抬起头,一步走到餐桌前,一屁股坐下了,猫仿佛要代替我一般,挡在我面前。我还是怕它的,一抄手把它抄到了地上。它便自顾自地走了。
我慢腾腾地握住筷子,往碗里一搅,便往嘴里送,眼却盯着屏幕,筷子便把饭送到我鼻子上了。我这才看看饭碗,夹了一筷子菜,又盯着手机了,吃饭时像在数米粒。奶奶都快吃完了,我才刚扫平这一座“小山顶”。奶奶看了我一眼,伸手抓住我的手机,往柜子上一放:“七反那尬好看手机(吃饭怎么能看手机)!”我只好吃饭了,心不在焉。爸妈在谈论什么,多半在说我这习惯,还不时看我几眼,奶奶也跟着点头。
我忍不住竖起耳朵:“我们要有一个惩罚办法。”“怎么罚?罚洗碗?”“可不能一直罚。”“来得早吃得快就不罚。”“那万一不吃怎么办?”爸爸皱了眉头:“吃到最后一个就洗碗,怎么样?”他们达成一致了。
可谁能想到接下来两天,爸妈都外出吃饭了,奶奶那么疼我!怎么会罚我?于是第三天······
这天爸妈回到家都闭口不言,妈妈的嘴都可以挂个油瓶了!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了,情况不妙,我得想想办法。帮大人做点家务?不行,太老套了。送点小礼物?不行,太孩子气了。不如借机改掉“拖拉机”这个称号吧!饭端上来了,就连平时乐观的奶奶都无精打采。我边急急地吃饭边听他们的谈话。这是有史以来最严肃的一次了,我听着听着,便略知一二:乌镇的房子要拆迁了,奶奶家的亲戚却不守合同来闹事儿。大人们正商量着对策。那不就更需要我来一个放松的小插曲嘛!
我的饭碗渐渐露出碗底,但大人们的饭碗还只扫平了“小山顶”呢!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但没人知道我的“阴谋”。我便悄悄地等着,等到吃饭最快的老妈扫荡走最后一颗米饭,正准备说“拖-拉-机”时,刚张嘴话还没出口,就看到我的饭碗空空如也,嘴角微微地、慢慢地上扬-妈妈终于笑了,爸爸和奶奶还奇怪为什么妈妈话到嘴边停了,直到看到我一粒米也不剩的饭碗,也都哈哈大笑起来,奶奶还直说:“乖得来乖得来!”全家又恢复其乐融融的场面了。
餐桌上的谈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坏习惯,也让我感受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是多么的美好。夕阳西下,还有什么是比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更幸福的事呢?
点评:
本文语言活泼灵动,尤其是奶奶的桐乡方言使得文章增色不少。小作者选取了来自日常生活的两个材料。第一个材料叙述的是因自己吃饭不认真以致让长辈想对策来惩治她,但却不了了之;另一个叙述的是大人们因拆迁而引起的纠纷在商量对策,懂事的小作者乖巧地吃完了饭,给家人来了一个放松的插曲。两个材料紧紧围绕“餐桌前的谈话”这一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一家人和谐融洽的吃饭场景。结尾反诘,点明主题,突出中心,耐人寻味。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黄老师教你写作文
专注统编中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每日分享写作方法和技巧、优质实用学习资源。提供1-7年级教材同步作文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素养。欢迎中小学学生、家长和老师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