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喽大家好啊。早安。最近发现好好睡觉,皮肤变得很好。虽然本人黑眼圈眼袋还是很重,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睡好之后精神状态和皮肤状态都显著提升。中午也不一定要午休了,真舒服啊。老规矩读本书启动一天。
今天读的书是:《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
作者:郑雅君
推荐值:⭐⭐⭐⭐⭐
推荐理由:这本书是郑雅君在复旦大学读研的时候写的硕士论文。非常推荐大家去看,因为这里面使用到的一些质性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框架都非常成熟。而且她的这一本硕士论文还获得多个奖项,里面有些文章也是已经发表了的,说明她的文章已经充分得到了学界的肯定。在微信读书看下来之后,我都很想去买一本纸质版的,然后作为床头书去学习她这种优秀的论文写作方法。不管是从学术层面还是实践意义上来说,都对我们很有启发。因为它里面的研究对象所讲述的群体就是我们——其实不论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大家所面临的高校扩招背景下的问题都是一致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只是求学过程的三种不同阶段而已,但是我们的出路分化之谜一样。
这也让我们不禁深思,作为最高学历的博士生,金榜题名之后,博士生何去何从。
再次强烈推荐大家去看。
(这是熊庆年老师对郑雅君的评价。)
做些摘录。
1.教育是现代社会授予人力资本的功能,是帮助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梯子”。在众多门类的教育中,高等教育已成为那架最值得向往的梯子。
2.尽管扩招之后普通大学的文凭含金量有所下降,但人们期望顶尖大学至少应该有能力使学生的前景免于家庭背景的制约。研究发现,自引入市场经济制度以来,中国城市社会阶层间的继承性或复制能力仍然远强于其流动性,大学扩招并未缓和阶层之间的激烈竞争。
3.即使底层子女凭借勤奋和天赋冲破高考壁垒进入了重点大学,与那些来自优渥家庭背景的同学相比,其在学业成就、就业质量、升学选择、起薪、满意度等诸多教育结果方面仍处于显著劣势。
4.学生对自己的生涯目标和毕业去向作出的选择是基于某种目的的审慎选择,而且大学生的家庭背景的确可能构成了约束他们选择的重要条件。
5.教育作为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对个体的阶层身份认同、职业目标定向和价值目标的塑造性影响。
6.揭示根植于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的习性是如何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组织大学生活的实践图式——“目标掌控模式”与“直觉依赖模式”。 援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和斯威德勒(Ann Swidler)将文化视作组织行动路线的“工具箱(tool-kit)”或“技能库(repertoire)”的概念化思路,我将文化理解为个人和集体在日常生活中共享的、惯常使用的表意与实践图式(schemas),社会意识形态、传统和常识构成的社会思潮是形成这些图式的原材料。本书总结出的两种上大学的模式,正是不同阶层在看待大学和组织大学生活上所运用的两套典型的“文化工具箱”。
7.大学是一个与社会愈发联系紧密、资源和权力蕴藏其中、且竞争无处不在的空间。大学自身,教师,抑或学生,每一方都在向着对各自有意义的有价资源进行激烈地角逐。大学正如同布迪厄笔下的“游戏场”,一个空间和时间都有严格界限、存在明晰而具体的“游戏规则”的社会领域。对此游戏抱有不同感觉的“参赛者”置身其中,并投下各类资本作为赌注以试图取胜。
8.市场化改革将大学生“推入”就业市场,而高校扩招政策则将更多的大学生“拉进”学校,两项政策自然导致了市场上竞争强度的激增,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膨胀。
9.这种矛盾性为学生造就了一种氛围宽松、价值多元的培养环境,为学生的发展道路制造了多种可能,却也对学生独立自主地安排大学生活方面的文化技能和见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持有大学文凭,市场对教育水平的要求随即水涨船高,大学文凭作为一种用来交换职业地位的通货,其交换价值在市场上发生了萎缩。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在《文凭社会》一书中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凭的通货膨胀”。
11.在劳动力市场上,境外文凭(甚至是一段境外访学经历)可以作为学生国际视野和个人能力的象征符号,为简历锦上添花。
12.大学成了求职和升学竞赛的预备所,每个学生理所当然地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各类经济、文化资本,尽可能地增值自己的竞争力,好为自己赢取优势。
13.当政府权力渗入高校治理的环节,且大学坚持知识生产和育人使命时,现实中的大学生活就远非市场逻辑所能理解的了,而是充满了与市场理性无关的许多其他内容。在我国一流大学的校园里,占据学生们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各类课内外活动,诸如讲座、社团、党校、学生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学术科创竞赛等等,大都与就业准备并无显然的联系。
14.迷宫出口的设置具有稳定的一致性:学生的毕业出路基本分为最主要的三条,即出国留学、国内读研和求职(即签约就业)。
15.绝大多数人未来毕业后终究会走上工作岗位,在社会的职业地位结构上占据某个位置。
16.本研究引入了一种关注过程的文化视角去重新审视学生的大学经历。通过将高等教育理解为一个学生在其中生成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发展目标等等的文化性/社会性过程。本研究构建起了一个由“资本化过程”、“投入过程”和“价值选择过程”三部分组成的“大学过程”分析框架。
17.“资本化过程”指家庭赋予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在大学场域里被转化为竞争优势或劣势的过程。
“投入过程”指学生主动投入到大学的各类教育性实践活动的过程。
“价值选择过程”指大学生为自己的毕业出路树立价值目标,从而对自身的毕业去向作出选择的过程。
18.文化也是一种可用于再生产阶级地位的强有力的资本。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社会学领域的大学经历研究做出了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文化作为动机驱动行动的作用是存在的,并提出文化图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其内化程度依其深浅程度不同而存在多种层次。
19.深度访谈,即“深入事实内部”,要求访谈者首先“悬置”自己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和成见,在被访者的日常语境中理解对他对自身行动意义的建构,然后再考虑研究者的意义情境和解释需要。跟踪式个案研究是指研究者与被访者的联系并非在一次访谈结束后即终止,而是以当面或线上的方式保持联系直至被访者最终确定其毕业去向后才宣告结束。
20.本研究采用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方法(constructive grounded theory)。
21.目标掌控模式的核心特征在于: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中的制度和非制度性的规则,因此能有意识地树立生涯目标,并且知道如何通过管理自身的行动来趋近目标。目标掌控者有条不紊地组织大学生活,通过掌控自己的生涯目标来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他们在大学中的经历和成果往往可以高效地转化成他们下一步生涯目标的资本。
22.直觉依赖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在陌生的大学场域中难以自我定位,从而无意识地陷入无目标状态,主要倚靠直觉和旧有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直觉依赖者并非没有树立目标的能力,只是因为升学流动带来了场域的剧烈转换,从而引发其内在自我及文化常识的震动,陷入一种不清楚自己是谁、将要成为谁的模糊的位置感。
23.大相径庭的中学教育经历:家境优越的学生在鼓励独立思考、广泛涉猎的高中环境里,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学习成绩好只是优秀的基本条件。在鼓励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的中学里成为佼佼者,成绩优异只算达标,而富有自主性的思想和有趣的个性才是加分项。
24.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攸关他们能否在残酷的竞争中抓住下一轮升学和就业的机会。“目标掌控者”的投入过程是以目标的树立和实现为纲领的。他们倾向于在投入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种元认知层面的自我省察,以明晰自己通过各类投入意图取得的收效,确定下一步投入的方向。学生投入过的重要组织和课外活动将一个抽象的学生形象逐渐描画丰满。
25.“直觉依赖者”的投入过程则是在几乎不考虑生涯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的。
26.高等教育作为一个带有时间性和生成性的过程,不仅仅生产文凭,更是以促进人的改变为己任。学生身在其中,接受一番被精心创设的、集中的再社会化过程,其认知图式、文化修养、气质、品位,甚至价值观都可能发生微妙的转换。
27.除了意义感的重塑,从“直觉依赖者”到“目标掌控者”的转变过程往往还伴随着文化工具箱中行动策略的充实化。
28.“目标掌控模式”和“直觉依赖模式”是阶层习性的产物。“目标掌控者”了解大学及劳动力市场的游戏规则,因而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并掌控自己的投入过程去服务于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生涯目标。“直觉依赖者”则往往在不了解游戏规则的情况下沿袭直觉和习惯去组织大学生活,往往无意识地陷入“目标失焦”状态。
29.“文化脱嵌”是寒门学子进入精英大学后,体会到对周遭物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全面疏离。
30.“文化迷失”是寒门学子升入名校之后,场域的剧烈转换造成了内在自我的冲突,继而引发了行动目标和策略的迷失。欣赏自己的原生文化,并意识到和发挥好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过渡经历带来的独特优势。当他们在新的知识精英场域站稳脚跟,原先的文化身份就自然而然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资源和问题意识,成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祝福。
这本书强推。看完之后我感觉照见了自己,也照见了自己的周围环境。她在文中所描述的南方大学应该就是复旦大学,真实情况确实如此的。再次推荐大家去看。这里面的学术化语言不矫揉造作,通俗易懂,有理有据,能引发共鸣。
最后分享一句话,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可如今,太阳把我的寂寞,照耀得更加荒凉。 -- 艾米莉・狄金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