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旧事|樟林巡检司与“撑安”习俗

民生   2024-09-22 19:36   广东  


樟林每年正二月的“营老爷”活动中,当游神队伍来到樟林中学前就要将众位老爷神像抬的高高的(如火帝出巡、南社社日、东和社日),越高越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传统习俗——撑安。


那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游神队伍来到樟林中学前就要撑安呢?


那还要从樟林的历史说起!


樟林古港在明清时期就是驰名世界的“通洋总汇”,19世纪中叶就赫然标入了大英帝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学术界普遍认为,樟林古港真正的黄金时代,应推自雍正元年至乾隆五十六年(1723年~1791年)这大约70年的时间,彼时樟林港埠的中心格局“八街六社”已经形成,海淡水产、农林副产类、日杂百货类、洋行洋货类、抽纱织染类、粮仓加工类、钱庄典当类、侨批汇兑类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故有“天顶神仙府、地上樟林街”的歌谣流传至今。



樟林古港的红头船,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历时100余载不断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至咸丰朝红头船队多达100多支(每支船队十至几十艘不等)。由此足见,樟林古港“通洋总汇”的地位是如此举足轻重了。



因为古时樟林古港的繁荣昌盛,商业贸易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管控樟林地区,中央在樟林设立樟林巡检司(具体时间待考),是社区内部最重要的官方机构,属清朝一级九品行政机构,比县衙低二级,相当于现在镇政府。樟林巡检司是正式名称,但挂牌是“樟林镇分司”。


如今,巡检司早已不复存在,而旧址是在现樟林中学(后改为“萃英小学”,今改为东里中心幼儿园)。



巡检司也参与每年一度的火帝巡游活动和各村的社日庆典,其最重要的仪式是“分标”。从二月初火帝开始坐厂之时起,巡检司署即以张灯结彩,表示“与民同乐”。火帝巡游的前两天晚上,八街的锣鼓、花灯、彩旗(当地人叫“标”)队伍要先集中到“城仔内”为巡检司署作表演而“司爷”和“司奶”也亲自颁发银牌、“标仔”(小旗),以示奖励之意。


此外南社的山海雄镇庙每年的正月二十巡游“安路”的最后一站也是巡检司署(东社、南社诸神和火帝庙诸神出游都要在樟林中学前“撑安”的习俗),抬神轿者要在司署门前将神轿高高举起。据说是为了让“司爷”和“司奶”可以看到本社的神明——这个仪式叫“撑安”。才能得到司爷司奶给的银牌,“标仔”之类的奖励。


(撑安类似现在各级运动会,运动员进场式,当走过主席台时,一律改踏步为正步,国旗要举过头顶。


老爷“走安”在潮汕地区还是比较多见的,但是“撑安”相对来说,就比较少见。“撑安”这一历史习俗是与樟林乡的历史息息相关的,如今营老爷多改为推车,这一传统习俗也难以保留,甚是遗憾。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图片由网友提供。未经授权,本文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樟林旧事新事
清代康乾年间,樟林是广东较大港口之一,是红头船航泊的基地。古时,樟林海上贸易繁荣,也给樟林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我号旨在为大家推送一些樟林的历史旧事和现在身边趣事,欢迎大家定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