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故事|樟林老爷趣闻,等你来补充!

民生   2024-09-05 20:43   广东  
樟林老爷趣闻

故事一:樟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新陇老爷最“孤毒”,塘西老爷“显”本乡,南社老爷“显”全乡。
新陇老爷最“孤毒”

仙陇社庙(新陇宫)建于乾隆二十四年,祀三山国王。外社人一直传说仙陇宫国王头上长有一颗螺,形象凶煞,实际上并非三山国王,而且非常“孤毒”(潮州话,极端小气、排外之意),外社的人不得进入仙陇宫,进去了定会遭受厄运。因此仙陇宫一直只限于本社人拜祭。樟林的绝大多数人终身不敢进入这间神秘的新陇宫。
塘西国王庙香火与官埭纪氏源流

塘西宫既原任国王庙,至迟在清初已建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前后有过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据塘西村纪姓族老说:塘西国王庙香火源于当年纪姓创乡时从官埭国王庙请过来的(官埭国王庙始建于元朝至正初年,庙里的神明只供奉大王爷和大夫人和注生公妈(花公花妈)、舍人爷、护法师公和巡抚、总督两院等诸神,因为只供奉大王爷,也被称为“大王爷庙”)。然官埭国王庙有供奉巡抚总督而塘西宫却没有,这与当年郑成功破鸥汀寨并邻乡官埭、渔洲、万吉西等亦受其牵连而遭到屠杀有关,当年纪姓族人从官埭逃难到樟林塘西时,也将家乡国王庙的香火请过来,但当年官埭国王庙还没供奉巡抚、总督,后因迁界与展复之事,官埭纪氏为感恩王来任、周有德,将两位神像供奉在原先国王庙左侧供奉注生公妈的神龛内,而注生公妈则请到右侧神龛与护法师公合龛同祀。而塘西因请香火时,官埭国王庙还未供奉督抚两院,所以就没有供奉,这也成为惯例流传下来。现在每年正月十二是塘西社国王诸神出巡的日子(官埭乡社日亦是正月十二),是樟林各社神和其他神祗巡游的开始(现在塘西人也普遍认为塘西国王庙只是塘西人所有)。

山海雄镇

樟林南社山海雄镇庙始建于明末,庙位于村南临港处,为南社村社庙,祭祀三山国王等诸神。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樟林分为东、西、南、北四社,这一社区内部地域空间的划分,一直保持至现代。且樟之社区内庙宇何其多,县志独载东南二社国王庙为社庙,足见其在本乡的地位。历史惯例虽然南社宫的神明只在本社“坐厂”,但正月二十日出游时,游神的路线却包括了南、北、东、西四社,此亦一证。

故事二:塘西村“大舍爷净香船

每年的正月十二是樟林塘西的社日,社日巡游完毕后,就由大舍爷净香船,祛除全村去年的晦气,随后再由村中青壮年抬着老爷神像在宫前“走安”,并燃放烟花礼炮,最后老爷升殿。塘西村以前是由二舍老爷净香船,但二舍老爷喜好赌博,相传有一年,二舍老爷巡游后去赌钱,忘记了净香船,不得已请大老舍爷顶替,自此后一直延续至今。故,村民想要逢赌必赢或做生意发大财就会到塘西宫拜拜二舍老爷。

何为“香船”?就是一艘由纸糊的小船,然后吊挂在巡游队伍最前方的老爷香案上,故称“香船”。

香船所载何物?就是各家各户将上一年度家中“晦气”之物,放入香船中,随着游神队伍驱逐出境。晦气之物多指每年十二月廿四到正月初四这段老爷上天议事期间,如果家中有瓷器摔坏了,则是不详之兆,这摔坏的瓷器则是充满晦气的!所以要赶快用红布或红纸包裹起来,然后等到游神那一天扔进香船内,也意味着送走了家中的晦气了。

香船随着游神队伍寻游村中各处,然后收集了整个村子的“晦气之物”,所以这只香船是充满整个村子的晦气的,大家人都敬而远之。所以在游神结束后就要举办一个习俗,那就是由村中“大舍老爷”来净香船。这时要找来村中一位“好命人”来送香船,再由今年负责大舍爷的神厂负责人挑一些青壮年抬着大舍老爷神像在后面驱逐香船,这时一路上鞭炮震耳欲聋,一直来到溪边,好命人将香船抛入溪中,然后众人跪送香船,并以三牲祭品祭拜,而此时跪拜之人不能双脚跪拜,而只能是单脚跪。然后抬神像的青壮年立即转过身来(注意:此时神像莫转),然后就抬着倒着的神像往回跑,这里也是担心晦气会偷偷跑回村中,所以要将神像倒过来抬着,让大舍老爷一直监视着这晦气不能重新闯入村中,以确保新年村中平安吉祥。

就这么一路小跑到宫埕后才将神像倒转过来,此习俗才正式结束。最后就直接进入“走安”环节。

故事三:南社村香船有财气

送香船,送晦气,樟林有一村南社却例外,却能带给人们好运!

一般认为香船是充满晦气的,每年社日樟林各村营老爷都会做一只纸船,俗称“香船”,然后跟着游神队伍寻遍乡里,而村中村民则可把家中上一年度不吉祥的东西送往船中,则送晦气,大家都觉得此船是很不吉祥的东西,所以大家对香船都很恐惧,在营老爷最后的“送香船”的仪式中,大家都会躲的远远的,担心会晦气冲到。

但是在樟林南社的香船和其他各村不一样,抢到香船,却是可以给你带来好运,带来财气!

古时,樟林南社每年营老爷时都会做一只木制小船,称之为“香船”。每年社日巡游,香船绑在香炉边,随着游神队伍出游,巡游路上各家各户就把去年不详之物或者从十二月廿四神上天这段时间,摔碎的瓷器,陶器,也是不详之物,纷纷送到小船之上。(也就是说,去年的晦气随着香船送走了。)在营老爷结束后,村中耆老将香船送至外滩,扔往大海,意为将村中去年一整年的晦气送走。

据传,历史上的某一年,送完香船的几天后。在即将远洋的红头船船主在海上看到了一个发光的东西,遂将船驶进,一看,原来是香船,船头赫然写道“樟林南社、山海雄镇”字样,船主虽是外邦人士,但是也熟知樟林的习俗,因为常年从樟林港起帆,也深知此香船是充满晦气的,是不详之物。但是为何会闪闪发光呢?船主很纳闷,但是心想此船既会发光,定有神奇之处,于是将香船捞起,并藏于船内暗舱之中。

说来也奇怪,自此海上风平浪静,商队也顺利的到达了大洋彼岸的一个王国(暹罗)。因为商队提前到达了,货物刚一上岸很快就被哄抢而空,船主也赚了一大笔金钱,待船主仔细回想之前的事情时,才发现这趟海上之旅一帆风顺,觉得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尔后也想到了还藏在暗舱中的香船,然后急忙赶往暗舱,打开暗舱,仔细一瞧,香船并没有发出金色的光芒,而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只小木船,船帆写着“樟林南社”与“合埠平安”字样,船上有许许多多的用红布包裹着的碎陶器、碎瓷碗等物品,船主觉得很可能是这只香船的魔力带给他的好运,所以船主想一探究竟。于是照着樟林的习俗(一般情况下,出海远洋是生死未卜之旅,所以在出海之前的船主、劳工,都会看天意如何,所以都会去各自神庙“博杯”,祈求出海平安,增强信念)在船上摆起供桌香炉,并把香船置于供桌上,朝着樟林的方向祷告,樟林南社山海雄镇庙众老爷,如果是香船助我之,请赐求“圣杯”。三次过后,均是圣杯,船主更加相信是这只香船给他带来的好运,而后在这个国家做起了新的生意并将香船藏于家中,没过多久,船主就富甲一方。很快的这件事也传开了,也传到了海的另一边——樟林。

自此,“南社香船会(过)兴”就流传在樟林埠,每年营老爷也吸引着很多来自其他地区的船主,都希望能得到这只香船,希望神灵能带给他们好运……

樟林南社香船流传着一个又一个的版本,但是这些传说都是在说樟林南社香船过兴,但是传着传着就变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经小编修改,成了一则故事。

故事四:南社村“二舍爷掌宫埕”

以前南社营老爷有一套比较繁杂的习俗,现在也删除了许多,剩下“简单版”的。这个“二舍爷掌宫埕”的习俗则是被删除的习俗之一。我们还要说说以前的正月廿一早上老爷“早游”(营灯)。大概是在正月廿一早上3点多,二舍爷最早由轮值厰抬到宫埕,这就是“二舍爷掌宫埕”俗语的由来,因为二舍爷地位最小,所以要最早来到宫前掌宫埕,以迎接其他诸神来到宫埕集中后一起早游。另外二舍爷还是先锋官,当年轮值神厰,可到村内各神厰巡查,如神厰有做的不周之处,如执事礼仪,三牲果品摆放有错等等,二舍爷厰可以对其处罚。

每年农历正月廿一日,各厰集中后就开始按正月二十的“安路”早游。就是由马头锣,高灯,彩旗等执事组成的游神队伍,并由各厰去年有结婚或生了儿子的家庭派代表手提灯笼,灯笼上烛,跟在老爷神轿前,而各厰去年最先出生的男孩子就是“大兄”了,“大兄的父亲”就要准备“大喜灯”来“擎喜灯”,用竹子架成“干”字架,架上吊四个喜灯即是大喜灯。大兄的父亲手擎大喜灯走在队伍最前面,组成一只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以求新年国泰民安,合乡平安,繁荣昌盛,添财添丁。(那如果一户人家家里有人去年年头结婚了,而这对新人在年底生了一个儿子,那么今年就要吊两只喜灯了。营灯营“丁”,营兴兴。早游就是少了正月二十的锣鼓队,但是多了这些灯笼,人数很多,很是壮观。)

这个习俗完全可以和现在潮汕的很多地方营灯媲美,但是南社营老爷这个“早游”的习俗可能在当时农耕时代,和没有灯火的条件下,那真是一个全村大狂欢的日子,也在凌晨下可以看到一条火龙穿梭在村子的壮观景象,假如当时有航拍技术,我相信这张航拍图一定是很壮观的!但是细想一下,在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还有可能凌晨3点叫人起床来参与这次早游吗?好像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早游”习俗不再存在好像是必然的! 

故事东和四舍爷的故事

故事六:南社三夫人思念三舍爷

樟林乡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古时,东社南社两社社庙是同日出游的,有一次两支巡游队伍在城内(有说其他地方)相遇,不因何原因就打起架来,结果在混乱中东社村民就抢了南社的三舍爷到东社,隔段时间,南社耆老前去和东社论理,要讨回三舍爷,后东社归还。

当迎神队伍将南社三舍爷请回南社宫升殿时,三舍爷无法站立于殿上,每次安放上神台都站不稳后倒下,几次之后,“老爷不要三舍爷了”,在人群中传开(另说,三舍爷安放升殿后,隔天,庙祝起来后就看到三舍爷神像倒在地上,本不在意,以后每天都这样,庙祝心里着急了,赶忙告诉老年人协会负责人),后大家也觉得事情奇怪后,村中耆老商量,只能将三舍爷送往东社,因为东社有三位舍爷,所以只能尊称为“四舍爷”,至此之后,两村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

另外据一位东和前辈介绍,在这次纷争后,东社村主动将原供奉在国王庙内的“狮爷”与南社山海雄镇庙三舍爷交换,后南社三舍爷到东社做了四舍爷,南社也将狮爷供奉在宫内,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狮爷被毁,狮爷炉被扔进樟林古港河中。文化大革命之后,恢复了信仰自由,在可进行祭祀活动的时期,南社村民在古港河中捞起了这个香炉,并将香炉重新供入庙内。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南社无再供奉狮爷,而将狮爷炉改成天公炉。

自从南社的三舍爷到东社国王庙上任四舍爷后。以后为了避免冲突,东社才主动把游神的日期推后两天。在南社也流传着两个有关三舍爷的故事:一、每年的正月十九晚上,或者二十早上偶尔会下起微微细雨,人们都会说:“三夫人咯数念三舍爷哇”(舍爷存在两种说法,一为三山国王的副将,二为三山国王的儿子。在樟林认为第二种说法为多。)。另外,庙宇都是早晨开门,傍晚关闭,但是当每年正月二十的南社游神队伍即将到达东和宫前方的时候,宫里庙祝都要把东和大宫的门紧紧关闭,避免南社的“三夫人”路过这里,看到庙里的“三舍爷”,而伤心起来,哭起来,而狂风大作,暴雨突袭;二、相传,有一年,正月二十南社游神的日子,队伍要经过东社宫时,庙祝忘记将宫门关闭,当游神队伍来到东社宫门口时,整个戏台都塌了,但无人员伤亡,据后人传说,有人看到一位老翁拿着一把拐杖向戏台扔去,后戏台塌了。人们就纷纷猜疑是不是南社老爷怒了,所以在以后的每一年南社营老爷的时候,要经过东社宫前时,耆老都会将大门紧闭。这是南社村民传说的版本。

但是,东社却流传着另外一个版本的传说:樟林以东社为始,其他各社都是从东社划分出去的,东社国王庙是樟林最先建造的社庙,也流传着“有鸡挂无宫”的俗语,而南社宫则是由东社宫分灵出去的,所以当南社宫老爷营到东社时,东社王爷有权不见南社王爷,因为东社王爷权利大。这则是东社村民的一种传说版本)。这里我还是引用陈春声教授文章的一句话来解释下——这些不同的解释反映了在地域支配关系中的不同立场。仅此而已

神是人造的,传说也是人编的!所以一个传说可能有许许多多的版本!我们就不去深究其历史真实性了。

故事七:南社宫被盗之谜

2008年(或是07,09年)的某天晚上南社宫门楼肚穆桂英挂帅石雕被窃贼盗窃了,但是没有成功,石雕被放置在地上,现场还留有几张报纸,可能是包裹作案工具的。隔日,乡里议论纷纷,一说老爷显灵,一说凌晨三老人要去上香时遇到了这伙窃贼,连忙呵斥几声,窃贼便逃跑了。

故事八:樟林火帝庙的双胞胎“太子爷”
为何能称之为太子呢?我们还要从火神说起,火神爷是民间称之为火德真君。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它是人们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祗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火神是“南极大帝”。大帝之子方能称之为“太子”。

神爷双太子,传说是火帝的两位儿子,因为是双胞胎,所以合称为“双太子”每年火神爷出游时,双太子共坐一顶轿子。从火神庙里各尊神像站位来看,大太子手持如意坐在中间,左右分别坐着两位太子,即双太子。四部神将则是战立的姿势,手持武器,宝印等,分别位于三位太子左右。

快来说说你了解的樟林老爷趣闻吧!
期待你的分享。

樟林旧事新事
清代康乾年间,樟林是广东较大港口之一,是红头船航泊的基地。古时,樟林海上贸易繁荣,也给樟林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我号旨在为大家推送一些樟林的历史旧事和现在身边趣事,欢迎大家定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