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杨 编辑 | 智多
字数 | 约5000 需时 | 10分钟
有两个富二代兄弟打赌,谁能在一年之内把老爸给的零花钱攒得多。于是,哥哥开始购买股票等一些传统的理财产品。但是弟弟就开始躺平,扫货各种豪表、豪车,整日花天酒地。结果一年之后,哥哥的零花钱被腰斩,弟弟的钱反而变多了……
虽然是一个段子,但是故事里弟弟的行为意外提到了一个新产品:Alternative Assets —— 另类资产。说到另类资产,你会觉得是什么?是茅台拉菲?是数字货币?是对冲基金?还是防疫区中的花椰菜?
另类资产,被用来描述非传统资产以外的品种,是一个非常大的类别。那传统资产范畴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平时较为熟悉的股票、债券、公募等标的。因为股票、债券的历史非常悠久,所以他们就成为了投资标的中的老大哥,而老大哥之后的也就成为了家族中的另类。
来源:网络
基于这个定义,上面说的茅台拉菲、数字货币、对冲基金等,都算是另类资产的范畴。
为什么突然想来聊一聊另类资产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最近做了一些另类资产的研究;二是因为之前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传统投资标的上;三是全球市场最近的结构性变化,使得我们更加关注了另类资产投资。
本文中很多的内容,来自BCG的英文版报告 《The Future is Pivate - Unlocking the Art of Private Equity in Wealth Management》,本文简称“报告”。报告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私募(PE、VC),因为私募是另类市场中最具代表性也是规模最大的细分,它的挑战和机会,能够很好地代表整个另类资产市场。
另类和私募的行业机会
市场参与方的状况
财富管理人的路径
另类和私募的行业机会
另类资产是一个大家平时接触比较少的类别。直观来看,另类资产全球金融财富中占比较小。全球财富金融总量不是特别好算,并且每家机构估计的值的范畴都不太一样。BCG的这篇报告中指出,在250万亿美金的全球金融财富中,另类资产的规模只有13.5万亿美金,还不到6%,这样看来占比确实非常少。
由于另类资产的种种特性,6%只是平均比例,实际的比例应该是非常集中在头部的,大部分个人和家庭是不会有另类资产持仓的。因此大部分的另类资产资产规模,都在机构的手中。
根据BCG的报告,这13.5万亿美金中,有私有市场(私募、地产、债权、基建、自然资源)占8万亿,对冲基金占3.6万亿,数字货币占1.9万亿。地域来看,北美占私有市场63%的份额,亚太和欧洲各占16%。从投资人类别来看,83%的资产集中在机构,个人占17%。而在私募中,机构占比90%,个人占比只有10%。
来源:新全球资产配置
机构和个人占比分化严重,原因主要来自于另类资产的特性:
另类资产的产品更加复杂 流动性较差,锁定期较长 应法律要求,投资门槛和投资人要求较高
另类资产的产品更加复杂 --- 平均来看跟传统投资标的的相关性更低 流动性较差,锁定期较长 --- 有助于产品投资于流动性较低的底层资产,受市场周期波动更少;更有助于控制投资人不理性赎回 应法律要求,投资门槛和投资人要求较高 --- 更成熟的投资人抗风险能力平均更高,可以给基金管理人更多空间
市场参与方的状况
B2B:iCapital,Delio,Titanbay,Goji
B2C:Moonfare,ADDX,Bite,Xen Capital
B2C较容易理解,其实就是通过私募申购流程的简化和feeder fund架构的搭建,与私募资产管理人特殊的合作关系,为个人客户在监管的允许下,对一些精选的私募基金降低最低投资要求,同时增加流动性。这里面的挑战,来自于初始种子用户,以及后续用户的增长渠道的稳定性。这些平台大部分的商业模式是打破传统金融销售渠道,将中间商的利润转移到自己身上。
B2B平台的话就更加复杂,因为服务的是金融机构。比方说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三方财富等等。这个时候,为了应对不同机构面对不同地域、不同偏好的客户,以及机构内部合规、运营、销售的需求,B2B平台需要能够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个要求,在另类资产中特别明显。
因为相较于传统资产,另类资产的迁移成本更高,这就意味着机构对平台的初始要求更高,使用之前会特别谨慎。B2B的另类资产平台,其实就是一个细分的针对另类资产的统包资产管理平台(TAMP),这里可以看看我之前写的文章《让华泰浮盈10亿美金的AssetMark-统包资产管理平台价值几何? 》
来源:BCG研究报告
资本市场是一个把金融资产和社会财富结合的系统,而这种结合必然是双向的。不管是财富管理机构,还是资产管理机构,不仅希望能把金融资产更高效地搬运到客户面前,也希望客户能够更容易迈入第一步,而之后的客户运营和服务则更是需要规模化。所以金融科技平台,就像一个个中央差速锁,把不同扭矩、速度的各方需求和供给集中梳理和撮合。
财富管理人的路径
直面客户的财富管理人,是离客户需求距离最近的机构。如何寻找合适的需求、匹配合适的需求、维系合适的需求,是最突出的挑战。当然,天下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面前,你却不知道我能行。
虽然财富管理人有各种各样的方法论、营销矩阵、运营和客服。但客观现实是,不管是从资产管理规模上来看,还是从熟悉程度上来看,大部分的财富管理人的认知和业务模式,与传统资产绑定的更多。
以传统资产为核心的财富管理人,肯定或多或少都有关注另类资产,但以下这6个报告中列举的挑战,使得这些财富管理人并没有真正行动起来。
1. 获得高质量私募基金的手段有限。明星级的私募基金,大部分的额度都供给给了机构和类似机构的个人投资人。而且越是明星级的私募基金,起投门槛越高。
2.繁复手动和非数字化的认购流程。认购私募基金比买个股票、ETF、公募基金,复杂得多。本土私募基金的认购流程还算能忍,虽然内容有几个本子,但实际填写的东西不多。如果遇到认购离岸的私募基金,动辄几十页需要填写和签署的披露和声明文件都还只是起点。
3.老旧过时的系统和分析工具。财富管理人可以很容易地去做传统资产的分析,并且把分析结果融入到顾问的流程中,能给客户做更好的销售服务。但是私募基金这一块却显得非常缺乏。
4.客户服务痛点多。私募产品的复杂高、数据滞后,经常还有一些非常规的管理人发行的动作,使得财富顾问在做私募产品的客户维护时,很难跟传统资产保持一致,导致客户不满。
5.私募价值链上的服务商较为分散。行政管理人、财务和税务、基金登记账户、托管等一系列的服务商,目前没有被很好地集成,导致财富管理人在尝试提供私募产品时金钱和精力都消耗较大。
6.产品投资报告滞后。同样还是数据问题,跟上述第四点差不多。
基于机会、财富方的状况,报告针对财富管理人遇到的问题,给出了一个核心基于金融科技平台赋能的解决框架。报告本身,是跟一家B2B的另类资产平台合作撰写的,所以自然而然就会突出金融科技平台的地位,和可以给财富管理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BCG研究报告
财富管理公司,基于私募产品的对客户的价值链条,可以分成3大块:
产品搜寻、分析和上架 客户价值创造、咨询和关单 投后管理
同时,财富管理公司还节省了运营成本。有了成本的节省和效率的提升,对客户的让利空间就越大。由于不论是投顾还是资管,客户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因此有了更多让利客户的空间,就越能在低谷期留住客户,或者抵御竞争。
写在最后
—END—
坚持原创不容易,大家的评论、
点赞和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
行业研究
《让华泰浮盈10亿美金的AssetMark-统包资产管理平台价值几何? 》
文章内容不可视为投资意见。资本市场有风险,入市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