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乡里续五代|湖畔老人

民生   2024-12-10 15:06   江苏  

山阳闲翁,湖畔老人自叙篇(八)

耕读之风永传承,执教乡里续五代

岁月染祖屋,神秘亡人龛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进大门,跨前院,穿二过道,越小天井,入后院,三间祖传老屋坐北面南展现眼前。她青砖,黛瓦很有气势地矗立在淮南四乡之一的伏兴乡老杨庄西头的庄台上。她高大,巍峨,历经一两百年的岁月洗礼,又显得老迈,沧桑。作为老杨庄西头西门杨姓长房长孙的我们一家就住在这座饱经风雨的祖屋中。

正因祖上传承下来的祖屋,所以我们的堂屋(客厅),老爷柜(福柜),亡人龛与左邻右舍的杨姓本家不相同。

拨开圆木门挡(防土匪撞击大门用),抓住铜质门环,推开厚重木门,再跨过近膝盖高的门槛,便是宽大略显昏暗的旧式堂屋。后墙壁前配有带参凳的上等柏木打造的黑幽光亮的老爷柜,横贯东西。各式铜,锡,瓷香炉,瓷罐,笔筒,笔壶等器皿错落有致陈放其上。尽西头福柜上是高耸的木龛,是神龛,又名亡人龛,是供奉自家已故先人祖上牌位的(亡人牌是记录已亡之人名姓及出生死亡日期的木制牌子)。
亡人龛也是纯柏木打造,精雕细凿,黑漆漆,亮闪闪,堪称绝佳精品。分三部分,莲花如意吉祥草图案龛座,约三尺多长,一两尺来宽。福禄寿禧财五星雕刻龛身,端坐龛座之上。鸟兽飞檐高挑的龛顶覆盖龛身。四扇雕刻镂空的小龛门,龛内分三到四层有序供奉着的亡人牌位。“教儿孙耕读两行,守祖宗清二字”“慎终追远”对联横披帖挂于龛门两边和龛身正上方。整个龛高两米多,乌黑闪亮威严的矗于福柜尽西头。听老人说,我们家亡人龛又高又大,因已故的祖上亡人牌多,没有分家的共同祖先亡人牌(家族中共同祖宗)必供奉在长房长孙家的亡人龛中。
龛门不可随便开关,一年中只有清明(中元节),冬至,除夕日方可开龛。家中男性后代为已逝前代先人坟烧纸钱,供奉祭餐以便迎接,众先祖亡灵们一一回来享用。另外已亡先人的生死大祭日(一般过世亲人生日百岁,去世百年为一大祭日)。百岁,百年大祭日,请僧人和尚念经,放焰口,打开亡人牌位点祖超度。这些程序复杂,繁琐,神圣且神秘。很可惜,我从在供奉众多老祖宗亡人龛前的祖堂屋里经历过和操办过此类事。等我高中毕业回家时,祖屋内令人生威的亡人龛早已没有了,哪有机会开龛门,请牌位,一一恭敬的查看众祖先的名諱,寻自已的根,找家族的源呀?

一九四七年出生的我,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直是带着好奇的眼光看着古老祖屋中的这一切,不太专注的耳朵听着年长亲人叨叨叙说先人们的众多故事。平时非但不敢打开龛门,更谈不上窥看龛内祖上亡灵名和字了。正因如此,小时候的我与二弟振东兄弟俩对神秘的亡人龛自然产生了恐惧感。如果我们犯了错误,闯了禍,或识字读书不认真,父母大人们总令我,我们跪在高高的龛前,静静的,默默的思过…渐渐的,渐渐的,我们大了,高了,在不断的思过悔改中,恐惧感没了,敬畏感,崇拜感油然而生,那“教儿孙耕读两行,守祖宗清白二字”“慎终追远”的对联,横批便铭记于心,深刻于脑海中,…。我想,这就是我们伏兴乡杨家家风,杨家家教,老杨家根深蒂固的文化底蕴,道德为人,生存立本,耕读勿忘,家族繁茂不息的历史传承和见证。

“四知堂”“清白堂”,我们杨姓家族堂号不正是汉代先祖杨震公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金,清白传家千古训诫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吗?

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化,老杨庄西头长门的我们一家曾随父远离异乡他土生活了几年,笔者于外地读书求学十多年。老屋曾被集体征用,粮食仑库,共公食堂,小学教室,大小会堂,…直至文革,一场赫然风暴无情地荡涤着我们祖传近一两百年的老屋内外。砖雕,木雕,石刻,水印,飞檐走兽,奇花异草,八路神仙,五方财神,天官赐福,吉祥如意…一切的一切均被当作四旧横扫了,砸烂了,清除了,…。那长年贴着“教儿孙”“守祖宗”千古名联的亡人龛和镌刻着老杨庄西头西门长房长孙各代先辈亡灵名讳的亡人牌,亡人龛,在无情烟火中化作一缕青烟飘向无垠的太空,这既是我们家族的悲哀,也是民族的悲剧。我们这些杨氏现代后生,只知“宗,鼎,传,福,振”几代辈分之大概,却永远找不到“宗〞辈以上的根,以上的源,永远不知道到来这块蛮荒之地开疆劈土的祖先是谁,历经多少代前祖,飘去过多少代先灵。

宗鼎传福振,执教五代承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笔者全家在老父亲福宏公带领下,请左邻右舍,前庄后屯,身强力壮的男性村民帮忙干了一件轰动乡里的大事。将自家祖坟~先祖中传辈上溯至宗辈三代祖坟棺柩八口,原地向左平移同时下沉一米至两米深坑的墓穴中安葬。
高,曾二祖父墓穴棺柩各三口,其中高,曾二祖棺柩应是清朝中后期安葬的。祖父母棺柩安葬于1945年~1947年期间。笔者全程参与这一迁坟安葬活动。我们象是一支挖掘古墓进行考古的考古队,但这支队伍很笨绌,很不专一,没有探测仪,更没有摄相设备,只有揪,铲,铣,镐,杠子,扁担,木棍和借来的吊环钢缆。吊环钢缆在当时来说,应算顶牛的设备了,掌握吊环钢缆使用技术的是位南京铁路工下放的王鹤松老先生,他是我们这支队伍中唯一掌握特殊技术的老师傅。

高祖父杨公焱宗,棺柩十二朵莲花圆木打造而成,棺高三尺多,长约.八尺有余,棺底两侧前后,各镶钳两圆形大铁环.,便于棺柩起吊运输。棺身乌黑油漆,亮闪闪,毫无瑕斑,棺柩大头中间金粉书写棺柩主人功名,姓讳~皇清翎贡生杨公焱宗之柩。~左右两边均为略小金粉字,为出生,仙逝日期。用当时的官方仿宋书体书写,分三竖行。字体清新,遒劲,无任何脱落,缺乏之处。在场施工的我们,围观的众人均被当时情景震撼了。一直在我们杨姓家族内口口相传,耳耳相闻,代代相承的关于笔者高祖拎考篮,参加科举考试夺得大红翎顶冠的故事终于得到了历史佐证。可惜当时的我们没有准备摄影设备,也未想到同考古单位联系,无法拍照取证,只好将这一切的一切深埋于地底之下,让它们与大地共存了。
经过当时的直观考证,可断定笔者杨振亚高祖杨公讳焱宗~1.一生勤奋好读,修养高,学问好,是当时淮安府山阳县南四乡很有影响的乡绅名士,卓有成效远近闻名的乡里开馆塾师。2.锲而不舍,知识渊博,参加科举考试,经县级童试取秀才名,经省级乡试得举人衔,经国家级会试连闯三关摘翎贡生冠,并受敕大红顶花翎冠带礼服。3.晚清时,伏兴乡名士,举人王上庄王公伯涛(王淑英)曾师从笔者高祖,研读经书,后参加科考,中举入仕赴山东某县任职。
王伯涛先生(王淑英)赴山东任职后,复兴乡王上庄家中颇有田产,其三弟(人称王三老爷)掌管王家田产,横行乡里,曾指使家丁多次偷掘界圩私自放水,将下圩乡民农田淹没。水患激怒了杨家圩众多乡民,抄砸复兴乡王三老爷家府第大院,引发了一场杨,王两家旷日持久的水案官司。王家有钱,得势,杨姓赢得官司希望很小,主持官司应诉的主笔是老杨庄杨姓西头西门长房宗字辈四太爷家长子杨公鼎芬老先生。他老人家绞尽脑汁,愁思满肠,白发根根脱落,而老先生的大伯父,颇有声望的乡绅塾师,拔贡戴翎,笔者高祖的杨公焱宗老先生早已仙逝。寡居的高祖母见状,毅然乘小轎赴淮安府山阳县衙老爷大堂,述说水案实情。县官尊重诰命老夫人,伯涛先生也拜认了老师母,撤诉水案,一场久拖不绝的官司就此了结。
这一案情及其前后情况在当时的淮南四乡流传甚广,可谓家喻户晓。这一事件圆满结束,既显示名士王伯涛和处理案件之官的明智之处,也说明了笔者高祖父,高祖母的品德,风度和声望之高,同时也彰显了王伯涛(淑英)名不计个人得失,尊重老师和师母的可贵品德。

天道不可违,民心不可欺,乡里不可横行,此为历朝历代为官作宧者必须遵循的法则。

笔者曾祖父杨公,諱鼎元,在其父严格熏陶教育下,道德高尚,为人正派,学识厚重,不求闻达,潜心开馆施教,清风两袖,奔走于里河东车桥(又说水心),白马湖畔山阳伏兴乡两地,深受所教之地各学的欢迎。因平时忙于教务,潜心训导孩童,家中很多事务无法顾及。上辈曾说,运河西遭水患,家人将部分常用家俱运至里河东车桥他老人家施教之处,也是曾祖母的娘家。水患过后,曾祖父急于回乡整理学馆书房,无睱顾及其他,河东车桥一场大火烧光了携运的全部家什物。

我的祖父,杨公,讳殿传,字子仙,上世纪四六年前后去世。年少时,尊祖父对其管教甚严,智力开发早,后师从谢小舟老先生,与西周庄周公步东老先生同学。祖父头脑聪慧,有极强的记忆力,大有过目不忘之才,当时步东老先生佩服不己,谢老先生也赞譽不绝。成人后居家设馆执教,民国初年兼淮南四乡伏兴乡乡长,曾率领本乡杨姓及其他姓氏青壮年乡民北上无偿治黄(整治黄河大堤),治黄工程结束后便辞其职一心从教,训导乡里孩童,几亩薄田,盘一学馆,免强度日。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长子(笔者大伯父杨公福初,字少仙)廾一岁早夭,老妻(我祖母胡氏)离世,祖父丢下自已老母(寡居近七十的尊祖母朱氏),幼子(笔者十四岁的父亲杨公福宏)及寡居的长媳周氏,四十五六岁的老人家,郁郁而撒手人环。

父亲杨公,福宏老先生,字小仙。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吾二弟振东患白血病医治无效中年去世。老父一时难以开脱,积虑成患.,退休不久,六十六岁便仙世了。父亲幼小读书不多,自一九四~四七年,三年中,吾家灾祸接踵而至。大伯二十一岁去世,四十几岁的祖父母又相继驾鹤西去。时年十四岁的父亲,穷而后攻,在极度窘困中潜心求学于学问造诣颇为深厚的同村周公步康老先生,孜孜不倦,学业大进。建国后,紧跟形势,积极介入土改和总路线下乡宣传发动等系列活动。一九五二年参加小学人民教师培训班招考,一次性合格,无须培训直接上岗。他老人家奔走于宝应运河东王大庄,大小官庄,中巷南闸,山阳,金湖塘港,三河,吕良,白马湖等地。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耿直,严于律,勤奋工作,一九五六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校长,农中校长,扫盲中心辅导员,长期奔走于农村基层教育苐一线直至退休。

祖上余荫~早已破旧不堪,木结构的三间老式青砖瓦房,被我们继承,全家得以遮风挡雨。但这一殊荣也给父亲带来了“漏划地主”的嫌疑,並一度时期影响着他的身心健康,也因此祖屋和富裕中农(又称老中农)的情况,还取消了笔者我参军入伍的资格。面对这一推不掉剪也乱的烦心事,父亲他老人家相信组织,积极配合,仍然始终如一,无怨无悔的积极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直至这一不大不小的政治小波澜的彻底解决,丝毫为未改变他对党,对人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的初心。

笔者杨振亚,老杨庄西头西门长房长孙,系老伏兴乡老杨庄杨姓字辈“宗,鼎,传,福,振〞中“振”字辈,中共党员,中学教师。一九六六年夏毕业于金湖县中学高中部,一九六八年九月扦队于宝应县山阳公社徐杨大队杨庄队,一九七一年受聘山阳中学初中部,任民办教师工作。后转教于本镇杨桥,徐杨等学校初中部。七七年被扬州师范学院录取,是高考恢复后徐杨村首位大学生。八0年统配于山阳中学,一直从事初,高中,职业中专部文史类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山阳地区的教育事业作出了一定努力和贡献。

时光流逝,转眼百年。饱经岁月侵蚀的祖传老宅,成了危房。一九八八年秋,笔者集合府之力,对祖屋进行翻建。现今的她,既无昔日的青砖黛瓦,也没有昨天的砖雕精刻,更找不到过往祖先将她建成后,在广袤原始的淮南四乡原野中自然形成的延续一二百年的气势和辉煌。她只是一座平淡无奇的三间砖木结构土平房而已,与近几年拔地而起,颇有时代风貌的民间别墅式建筑相比,确实显得寒酸,鱉脚。但退休赋闲的我,对这幢似祖屋又非祖屋的土建筑情有独钟。因为她虽换了外表,但内部精心雕刻的龍门结构乃在,还有油黑滚园的横梁尚存,更有那典雅古朴的行椽依然排列其间。传承几百年的祖堂屋,老客厅的众多元素,赫然还在。吾身在其中,环顾四周,油然而升一种无限满足的欣慰之感,那“教儿孙”“守祖宗”的名联,杨震公的“四知”拒金,“清白〞立身的千古铁律时时縈绕于我的心头,深深镌刻于我们家族每个成员的脑海中。美中不足的是福櫃西头精致的亡人龛永远不见了,她是供奉我们祖上亡灵的神圣殿堂呀,就这样,就这样让一场奇怪的风暴摧毁了,永远摧毁了……

值得庆幸的是,淮安府山阳县县志有笔者我杨振亚高祖父贡生杨公焱宗老先生的记录,只是举人杨公讳谦老先生是我们老杨家的先祖吗……

山阳闲翁,湖畔老人杨振亚字
二00二四年十二月四日(农历十一月四日)



运河儿女
记录人生

@黄丹丹 2019年4月11日 扬州


最近精选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

我和我的知青朋友|湖畔老人

杨家庄逸事|湖畔老人

即将逝去的记忆|湖畔老人

【编读往来003】期待佳作,就怕……
【编读往来002】“感谢主编”|唐汝邦
【编读往来001】“评论是这样的……”
最新◎来吧,运河儿女!|主编
回望的澎湃(敬请收藏24版)|主编
经典回眸〔34〕上宝应|三可
立木斤夜话056|王新
【宝应方言杂谈】宝应地名里的帝王事|王荣华
【服装往事】相聚在北京|梁永胜

【月度汇】2024年11月目录&小草何以成为流量王?

看场|陈治文

高手|剃须

那些年月的歪子油|夏顺发

悼念琼瑶|刘维敏

作家琼瑶去世!遗书全文发布

读过几本琼瑶小说|柳西元


主编微信




运河儿女
千年古老运河流过身边,运河儿女会有多少喜怒哀乐,多少悲欢离合,像运河流水一样或浪花奔腾,或波光粼粼,或春水如新,或秋水如歌。 你我真情实意,捎来那段往事,那个故人,那瓣馨香,那片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