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心理咨询做得很无聊,怎么破?

文摘   2024-10-13 15:14   浙江  

全文共计3000字左右
阅读时间约8分钟

本篇可以和这几篇一起阅读:

如何判断你的咨询是不是Dialogue?

心理咨询并不总是让你舒服的(节选)

如何理解长程动力学取向咨询的“长程”?

“感觉今天没什么想说的。”

M先生,是一位一周四次的精神分析的来访者,他以这样一段开头开始了本周的第二次会谈。

之后的内容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话题,他谈了几句工作上的事情,他正在准备跳槽去一家新的公司,一切尘埃落定,只需要完成离职手续。他谈到最近健身的情况、甚至开始聊起了昨天去买菜的事情。

咨询师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无聊感,同时她猜测M先生这种转移并不是因为新的话题非常有趣,而是因为正在进行的话题实在是有些无聊。

A同学,一位大三的女生,长期体验到抑郁、无聊的感觉,感觉自己选择的专业很难找工作,很多人可能一毕业就失业,而自己成绩平平,跨专业考研难度太大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到。

感觉人生的道路都困难重重。她的父母却对她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她能够继续出国读书,然后回国考一个体制内的工作。

她在咨询中总是花很多时间描述自己的无聊感、无意义感,如果不是谈论这些,她会谈到自己最近看的书,并且截取书中的打断充满逻辑思辨的论述来谈。

很多时候,咨询师没有办法从她的谈话中体验到情感波动,只体验到越来越深的无力感。

咨询师也知道,这是A同学正在经历的,但是似乎咨询师也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咨询师注意到自己经常会说“你感觉到非常无力、无奈”“你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这样的话。

同时,咨询师也知道,这两句话也可以描述自己对咨询不知道能走向何处的无力感。

这是非常常见的咨询情境:无聊、无味、干巴巴。

那么这样的咨询要怎么做呢?这个“怎么做”包含了“如何做下去”,和“如何做深入”或者说“如何做有味”?

很多时候,咨询师首先选择的是“做下去”。

很多同行会选择单纯重复来访者说过的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咨询能做下去,但是依然干巴巴。

在之前进阶组课程的时候,我给大家举过我小表弟幼儿园时期的一个例子。老师给他们讲“有其他老师来听课的注意事项,包括提问要举手,等老师点名,点到名字站起来,回答完问题坐下来,等等。”

讲完老师提问:“老师刚才讲了什么?”

我那一直在摸来摸去不安分的表弟倒是第一个举手了:“坐下来。”

所有围观家长哄笑。

很多时候,我们对来访者的回应就很像这个“坐下来”。

回是回了,用的也是对方的语言,但是效果呢?

就是更加无聊和无味。

第二种可能性是,咨询师会选择提问。

而且不自觉地采用封闭式提问。

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养的一只猫玩,那只猫长得很好看,蹲在窗台上,我就想去抱一抱她。这只猫非常客气,没有一下逃窜走,只是我往前伸手,她就往后退两小步,我再伸手,她再后退两步。其姿态优雅矜持。然后我就识趣地放弃了。

很多时候,这也像我们在咨询中的互动,提问的人就像我一样往前走,而来访者就像那只猫一样,退两步退两步。很多时候,咨询师也觉得自己好像挤牙膏,而且越用力越挤不出来什么。

在谈逐字稿的时候,我总是和大家说“不要来访者和咨询师你一言我一语,那是对话,但不一定是心理咨询。”【如何判断你的咨询是不是Dialogue?

这只是一个过分简化的原则。

怎么办呢?我们要如何使之变得有味?如何深入?

当回应内容和回应情感行不通的时候,我们也许可以试试回应过程。

比如在M先生的案例中,咨询师打断了他对于自己去菜场买菜的内容的讨论,而是说:“看起来你今天确实没有什么可说的。”

M先生笑了笑,停了下来。然后他说:“我好像很久没有这样了。”

因为M先生已经注意到自己在用谈论各种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回避“没什么想说的”,所以咨询师也没有说话。两个人继续沉默了一会儿。

M先生停了几分钟,开口说到:“其实,要离开工作了五年的公司,还是有点舍不得的。特别是,我当初是作为人才引进的,而现在,随着部门几次架构调整,赏识我的老板也离职了,我自己对部门、对公司的价值也越来越小……”他没有说下去,但是有了一点眼泪。

这个案例中,M先生很快注意到了这种情形的不同寻常之处。并且停了下来,他之前压抑的情绪开始浮上来。

很显然,这位M先生是比较有反思能力的一位来访者。仰赖于之前有非常好的工作联盟,来访者也非常明白自由联想是要做什么,所以看起来咨询师“没有做什么特别的”,只是说了一句:“看起来你确实没有什么想说的。”

就能够帮助他回头反思自己“今天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干?”

M先生放弃了对于“说点什么”的追求,一些被压抑的感受就自然而然浮现出来了。

这是一个以“无为之为”体会“无味之味”的例子。

在过往很多篇文章中,我提到咨询师少说话,基本上都是在强调这种“无为之为”。而在无为之为没有用的时候,我们也要适当地“有为”:更多地把来访者邀请到一起反思的过程里来,推动来访者更多的对自己的好奇。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咨询师说完了“看起来你今天确实没有什么想说的”。在沉默之后,M先生笑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怎么了,脑海中滑过几件事情,但是依然没有什么重要的。”

与之对比的是,之前一节咨询他谈了不少,这时候咨询师可以主动出击,试着问问他:“昨天你有很多想说的,但是今天觉得没有什么想说的了,你觉得这背后可能有些什么原因呢?”

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有为,也是基于对于过程的回应,这里的过程扩大到了对上一小节,甚至前一段时间的过程的回顾:之前有很多可以说的,现在没有什么可说的。从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会看到什么?

对于A同学来说,无为之为可能就用处不大了,这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结合前面若干次咨询的过程来进行回应,更重要的是对她的无力感、无奈感有一个全面的分析。

咨询师持续地体验到这种无奈背后还有一种隐约的愤怒。犹豫了一段时间,咨询师鼓起勇气问A同学:“你会不会觉得我们的咨询也很没有用?”

A同学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飞快地看了咨询师一眼,又开始接着她之前的话题。

咨询师:“你刚才点了头,但是又飞快地开始说之前的话题。看起来你觉得咨询没有用,但是你不敢直接和我说。”

A小姐的父母都是学霸,一路读书都很优秀,所以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女儿应该走和他们一样的道路,而父母自己当年因为没有条件出国深造,非常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出国去读书。

A小姐却说:“我也不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也没有那么强烈的进取心,为什么父母不能把给我出国读书的预算给我在国内买房买车让我过一个平凡的生活呢?毕竟我读了书回来,可能也只能找到一个一年8万10万的工作。我不知道读书花的钱多久能挣回来。而且我很害怕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环境生活。”

她想过一个更平凡更普通的生活,而这是父母不能接受的。

所以她的一部分压力来自于自己的父母,而她从小到大也习惯了顺从父母,无法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就像她也没有办法和咨询师说:“我感觉我们的咨询没有用”一样。

所以,咨询师接下来就找到了一个和来访者进行深度工作的方向。


【说明】本文涉及案例为配合教学目的所设计。

延伸阅读:

如何判断你的咨询是不是Dialogue?

心理咨询并不总是让你舒服的(节选)

如何理解长程动力学取向咨询的“长程”?


👇🏻第十四期心理咨询师成长地图训练营7月10日开营



文章目录


>>>>课程

>>>>阅读最多


>>>>《起手定式》干货精华

遇见心理咨询师club

添加“遇见心理”客服企业微信入群



心理课代表
作者单雨佳,接受8年精神分析师训练(受训于费城精神分析中心)、持续7年接受著名精神分析师、前IPA主席Otto Kernberg督导、私人执业十余年。起手定式标准组、进阶组、高级组、写作课、新手咨询师成长地图训练营、飞轮读书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