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盖伦医管公众号
盖伦医管研究院
当下的中国医疗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医药反腐、集采、DRG&DIP等政策密集落地并常态化发展,院长落马、主任被抓已成常态。
与此同时,医院倒闭潮涌,大批医疗机构艰难维持运营,降薪裁员成为常态,医生们深陷迷茫与痛苦之中。这一切,使得当代中国医生感到前所未有的职场困惑和生存压力,正遭遇中国医疗近几十年发展史的“至暗之时”。
然而,黑暗之中亦有他山之石可供借鉴。翻看医疗改革的国际案例,日本曾经历类似的阵痛与考验。这个邻国的经验,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的命运,日本医疗为何是最佳参照?
日本的医疗体系与中国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两国都面临庞大的人口基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支出快速增长等问题;医疗体系也以公立医院为主,政府高度参与政策调控。
尤其是面对老龄化加剧、医保基金支出攀升的挑战,日本在医疗改革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其经历的教训和成果,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此外,日本医疗的崛起与其医生群体的努力密不可分。与中国医生一样,日本医生在改革初期也曾因收入下降、劳动强度增加、职场不确定性增强而经历困顿期。
但正是通过科学的改革设计与全社会的努力,日本最终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高效医疗体系。对比日本的经历,中国医生的困境或许更能找到破局的方向。
日本医改的经验,阵痛中的坚韧之路
上世纪70年代,日本也面临医疗费用激增、医保基金持续亏损的危机。为此,日本政府从1983年开始逐步推动医疗改革。
1983年,日本引入“总额控制制度”,通过限制医疗费用增长率来缓解医保基金的压力。医院收入不再完全依赖服务数量,而是被约束在设定的总额范围内。这与中国正在推行的DRG和DIP支付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打击药品回扣、降低药品费用,日本在1990年代全面实行医药分离,医生只能开药但不能卖药,药品由药店负责。这一制度有效降低了医药不透明交易,提升了患者信任感。
1997年,日本启动“医疗资源再分配计划”,关闭部分低效运营的公立医院,同时鼓励医生向基层流动,解决医疗资源集中于大医院的问题。类似的政策在中国的“三明医改”中也有所体现。
尽管改革初期医生收入受到一定影响,日本政府通过提供培训补贴、明确职业发展路径等方式,帮助医生逐渐适应新制度,减轻其职业压力。
尽管改革初期日本医生群体经历了收入下降和工作压力增加的“至暗时刻”,但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医生职业尊严与社会地位最终得到了回归。
并非首创,中国改革的全球视角
从医药反腐到集采再到DRG,中国的医改在国际上并不是孤例,认为集采、DRG等政策只在中国发生,容易引起对政策的误读。
许多措施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早已实施几十年。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效率、遏制成本、优化资源分配,但无一例外地伴随着巨大的阵痛和争议。
以集采为例,日本在推行药品集采时,同样面临企业利润下滑、药品研发投入减少等问题,但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最终实现了医保支出的有效控制。DRG支付改革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初衷和实施路径与日本“总额控制制度”如出一辙。
从日本的经验可以看出,医疗改革需要平衡多方利益,尤其是医生群体的承受能力。医生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只有为他们提供职业保障和发展空间,才能激励他们全心投入工作,推动医疗体系的良性循环。
中国的医改需要更加注重医生的感受和诉求,制定更为人性化的配套措施。
医生之痛,医疗之变
中国医生正在经历职业生涯中最为迷茫和痛苦的阶段。收入下降、工作负担加重、职业前景不明,这些现实让他们深陷压力与焦虑之中。
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没有一个国家能例外。日本医疗的成功案例表明,尽管改革初期困难重重,但只要政策设计科学、执行措施得当,医疗体系终将迎来转机。
对中国医生来说,现阶段的困境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但国家和社会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渡过这个“至暗时刻”。
未来的医疗体系会更加高效、透明和公平,这是改革的终极目标。我们应对中国医疗体系的前景充满信心,也相信今天的阵痛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石。
医生好了,中国医疗才能真正好起来,医改的曙光一定会到来!
盖伦重要提醒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
↓↓↓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