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优则“仕”
——写给新入职教师的知心话
山东 祝贵春
孔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的本义就是有余力,孔子的两句话本义是做官有余力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可以做官。很多人把“学而优则仕”理解成学业非常优秀,然后出仕做官,笔者在此不妨借谬仿句,来一个教而优则“仕”。
在这里,我要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对新入职的教师真诚的说一句教而优则“仕”。如果你教的好了,甚或不好也没关系,想方设法去搞教育行政,去做官。因为只有做了官,机会才会多,向上的通道才会打开。当然我这样说,似有偏颇之嫌,但为青年老师计,从社会现实出发,还是说出来的好。
今以《新时代师德魅力人物五十例》中的人物来说。该书精选辑录的的魅力人物是由教育部委托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层层严格筛选的。书中精选了50个新时代师德魅力人物。其中老师或者说“纯”老师或者说“裸师”,包括本人在内,还有江苏昆山市于洁、香港陈珊珊以及湖南长沙陈立军等共17人,仅占了总人数的34%。而其余的33人都是学校领导干部,占到了总人数的66%,这其中以校长、副校长为主。
这里随意从这套书中选三例:
万瑛,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双名工程"名师领航班华南师范大学培养基地学员。江西省语文学科带头人,获评江西省模范教师、洪城学师、南昌市名师、南昌市优秀教师、南昌市政府直接联系人才。获江西省新课程教育成果征文一等奖两项。
黄志煊,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远洋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校长研训库专家,广东省教育厅"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全国骨干校长班"优秀学员"。曾主持多个省级科研课题并获省级奖,在各级教育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著有《追寻德性》《德性教育》《德泽流光》《教海击楫》《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如何构建有意义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让孩子学会与世界和合》7部著作。
王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小学校长、书记,江苏省小学品德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研究成果两次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因为是教育部委托精选的,其含金量自然不容置疑。但即便如此,“裸师”的入选机会显然是远低于教育行政领导的。当然,不是说领导不够格,而是说,相应的领导获取各种荣誉的机会是远大于普通教师的。
国家级教学骨干、省级名师、市级优秀班主任,普通教师谁得到过这些荣誉?一线教师顶多获取个县优秀个人或县级优秀班主任,或者某级别赛课的一等奖或者教学能手之类,你想获得个大级别的综合荣誉,呵呵呵!可竞争高级职称的时候,做领导的会变戏法似的拿出什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国家优秀教育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之类的国家级证书和省级证书,量化考核时分数能超你一大截,关键是这些荣誉是何时申报的,你竟然连影都不知道。
当然,不是所有主要领导都是“见荣誉就要,见利益就上”,真正教育家似的领导还是蛮多的。但不排除凡是荣誉申报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个别人。有的人格局太小,目光太短浅,而真正优秀的校长懂得把更多的机会让给老师。学校职称最早最优先的是谁?各项表彰给了谁?绩效工资最高的是谁?……教育部都要求什么都向一线教师倾斜,现在发现,真的是倾斜了,不过倾斜的方向不对罢了。
领导们举全校之力助自己成长,一线教师累死累活求生存。
绝大多数老师来说评上高级教师(副高)已经实现了终极目标,一生算是功德圆满了。所以,你像我等好多老师,一旦评上高级教师,除了上级部门给的“带帽”荣誉,自己在所在学校便基本与包括年度考核优秀和师德考核优秀在内的各项荣誉绝缘了。再说就是自己想要荣誉也不好意思,自己没多大用处,人家还有好多望眼欲穿希望得到的呢。
荣誉与业绩本应该是对等的,干出成绩才能得到荣誉,才是实至名归,也才能保证它的含金量和对工作的激励作用。但评上高级后的教师,遇到荣誉证书大多选择礼让。不让是理,让出是情。按道理来说,只要公开公平,获得的荣誉证书也是自己凭本事凭能力挣来的,不让也是天经地义,谁不想得到荣誉和表彰啊! 可是晋过中高后这张荣誉证书对自己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了,而对于没有晋级的教师意义重大。有些领导们也是在让,但有些人则神不知鬼不觉地将某些荣誉收入囊中。
很显然,做领导获取各项荣誉的机会远大于一线教师。所以,实际一点说,如果你有这个能力,年轻人,就别清高了!教而优则“仕”吗!
只愿你 “仕”后能境界更高,格局更大,责任心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