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伦理道德和精神健康

文摘   2024-11-19 13:29   澳大利亚  

    想要了解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不能不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用以描述中国社会的一种基础性社会关系结构。差序格局概念生动地捕捉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处理社会关系的行为取向。

      差序格局作为理想类型的定义如下:以自我为中心、以差序身份为基础、以亲疏有别为特征的一种特定社会认知和组织方式。具体来说,这一理想类型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自我中心。如费孝通的“水纹波图”所示,差序格局中远近不一的社会距离是以自我为中心来建构的。这里的“自我”可以是个人或家庭。二是身份基础。差序格局建立在特定的“差序”身份基础之上,如血缘、婚姻、宗族等,因此具有信号明晰、边界清楚、持续稳定的特点。三是亲疏有别。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结构的核心是自我与其他群体因其不同的社会距离而产生松紧强弱远近不同的关系,从而导致差异性对待"(引自 周雪光)。

     与差序格局不同,西方的社会性行为关系是团体格局。

      所谓的中国的差序格局,我理解为日常所说的“熟人社会”。 一个人最亲密的关系是父母、夫妻和儿女关系,然后可能是亲戚等家属,然后可能是亲密的朋友关系,然后是一般的熟人关系。 通常来说,第一级的关系,即父母与自身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自身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是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保障。

    因此,要观察一个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或者说社会性行为有没有问题,首先需要观察一个人的第一级关系:他与父母的关系怎么样,他对待父母如何,他的家庭夫妻关系怎么样,他与孩子的关系怎么样,他对孩子怎么样。所以说,观察一个人的家庭关系,是观察在中国文化中,一个人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和价值观是否有问题的重要依据。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经常会遇到具有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

     判断一个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如何,我首先会观察一个人的家庭关系如何,如果病人与自己的父母/家属/熟人之间有明显的矛盾和隔阂,我会十分警惕,因为我会认为他的社会性行为有问题,有发生医患矛盾的倾向.....因为,连家庭关系都处理得一塌糊涂的人,如何能处理好医患关系和其他一般社会关系?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精神疾患,我会观察他的逻辑思路是否有问题,比如,一个人说的话是否自相矛盾,一个人对不同人表达的意思是否不尽相同,一个人是否具有妄想、思维破碎、思维混乱的情况。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是,病人要求医生按照病人自身的认知和行为习惯进行医疗操作,比如之前写过的文章:焦虑的母亲

    如果说,一个病人/家属 咨询了多位医生,然后得出了没有偏离正常诊疗思路太远的结论,这在我认为是正常的。

    如果说,一个病人/家属 并不考虑相信医生的建议,并且只相信一些不符合诊疗思路的情况,我会认为其有很大问题,或是认知过低,或者是精神疾病。

    用一句话概括:如果你认为你做的东西全部都是对的,并且你不愿意听取医生的建议,请问你为什么会得病?你为什么要来医院?  你为什么要找医生对你进行治疗?

     要治疗/搞定这种病人的方法也很简单:我可以全部按照你的来,我的建议是这样,但是如果按照你的方法来进行诊疗,你需要承担全部责任😉。

     事实上,从目前的结果上来说,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几乎没有病人会在医院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治病,除非有精神疾病或者人格障碍。


(本文已被精神科罗小黑医生和心理科Cui医生审阅)


2024年11月19日

于墨尔本


余昕宇
吃饱了就想写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