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写得是马方综合征FBN1基因的研究进展,发表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在发表之前已经接触和参与各种科学研究将近四年。
在读大学之初,就发现在大平台当医生,最后都是要走向学术。临床思维大都是经验总结和积累,要想发展大概是要走向创新,创新的形式是学术研究,创新的载体就是学术论文。
最开始是在化学院接触科学研究,那时感觉科学很神奇,金在纳米尺度表现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宏观完全不同。那是最开始接触科学文献。
后来是在基础医学院,在繁重的课业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承担了课题的一部分,周六周末常常从早上八点做到深夜,做的内容是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测量星形胶质细胞的单细胞电流。那时利用了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断断续续做了一两年实验,最后也没有啥正式结果。并不是人不灵活,在图书馆借阅膜片钳技术的书籍,利用网络搜寻各种关于神经胶质细胞活细胞模型和膜片钳技术的资料,利用人际关系去咨询进行相关研究的老师,然后是多次咨询当时的导师,导师也未能给出什么帮助。那时的我很想证明自己,也想发表一篇科学论文,导师也是知道的。只是一两年的努力后,我没有得到很多数据,但是的确磨练了心智,领悟到客观事物发展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最后我发现,利用单细胞膜片钳技术测量星形胶质细胞的电流是小领域的应用技术,只在少数实验室平台可以实现,当时那台国产的膜片钳精度不够,难以稳定地测量小细胞的电流。 那时也没有人手把手教授我,就完全靠自己的摸索,最后学到了很多,但是和论文无缘。当时对那位导师颇有怨言,导师在我走时还对我说,很不好意思,没有给我提供很好的科研平台,我在想为什么不提前两年跟我讲,所以我没有理她。后来,我对此事和解,发现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限制性,优秀的是少数人。总之,那时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但对于心灵的磨练让我获益匪浅。并且让我认识到一些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当然,我也很深刻地意识到,真正的基础研究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没有好结果才是正常现象。
后来是公卫的预防战略实习,暑假时我们实习,拿到一部分调查问卷,专门统计数据。我把我拿到的一部分数据写成了中文文章,邮件发给了老师。老师随后就回复了我的邮件,表示这个数据是供研究生发表论文毕业用,并特别强调没经过他的同意这个文章不能发表……于是写的第一篇中文论文就这么夭折了。
武汉,中山公园的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