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的确如此,中国人对食物的要求特别高,对衣食住行都要求很高。衣着要求舒适得体,吃饭要色香味俱全,住宅要是风水宝地,交通要四通八达。而澳洲人关注的东西大都不一样。
Jin是大组里的亚裔女博士。
与她聊天,原以为她不会中文,但后来听说她父母来自上海和安徽,是新西兰的中国移民,在家她都用中文,她的中文蛮好。她有个弟弟,她和弟弟都是土生土长的新西兰人。
Jin很喜欢生物,或者说动物:她在大学本科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Jin本来想选动物学,因为喜欢动物(我小时候也喜欢……),然后妈妈想要她学医,她就选择了生物医学(biomedicine)。她对自己的专业充满兴趣,即使从本科一直读到了博士,她都充满了兴趣。
很幸运,我对自己的专业和专科也都是充满兴趣,虽然中途有很多故事,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职业。
然而,我在国内学生物的朋友,只要将生物基础科研做到博士,几乎都是愁眉苦脸、苦大仇深,兴趣何在?在某股神秘力量的作用下,他们慢慢地改变了最初的想法,接受了现实……
墨尔本的食物很贵,据说青菜在这两年涨价100%,肉类涨价30%,但普通市民的收入不见得很高,相比之下,国内对于民生十分重视,大部分人都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初来乍到,得到小小不少的帮助,请她在Melbourne theatre旁的餐厅吃了当地人做的亚洲菜,餐厅提供的是符合白人口味的改良亚洲菜,稀烂且贵。自此之后我就都是自己做饭,在相对节省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中国胃。虽然我在买菜之后发现这边物价高得离谱,但由于澳大利亚国人甚多,有不少为国人生活提供方便的渠道(网上购物APP等)。
在系里遇到了一位来自中国的Lin老师,他本科在中山大学学习,硕博来到了monash。听他介绍,这边生物的基础研究严谨很多,因此很多实验结果呈现为阴性,这也符合基础科研的发展规律。在以假说为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研究时,可能大部分的假说都会被证伪……
据说在这边,科学研究者可以大大方方地把阴性结果进行展示,会得到其他研究者的尊重和理解。我也的确看到过研究者展示了真实且不完美的阴性数据。
在国内读博士,大大方方地把阴性结果展示在博士论文和毕业答辩会上,不知道可不可以毕业?不知道是否会得到尊重和理解?
(未完待续)
本文写于2024年07月31日
麻婆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