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与什刹海 中轴线里的光阴故事

时事   2024-12-27 16:22   北京  


暮鼓晨钟

传递时间的使者

在中轴线最北端有两座巍峨的建筑——钟楼和鼓楼,两者相距百米,钟楼在北,鼓楼在南。钟楼通高47.9米,全为砖石结构,重檐歇山顶,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四面开券门,远看如同一口巨钟。鼓楼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灰瓦、绿琉璃剪边,楼两层,面阔五间,周身为红色,高大宽阔宛如一面巨鼓。钟楼和鼓楼在元明清时期共同构成了都城的报时中心。此外,两楼均建于城台之上,气势宏伟,更是封建社会帝王一统江山、皇权永固的象征。

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原名“齐政楼”。“齐政”二字,取《尚书》中“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含义。古人将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称之为“七政”,是仰观天象的规矩与法度。据《析津志》记载:“齐政楼,都城之丽谯也。东,中心阁。大街东去即都府治所……此楼正居都城之中。”由此可知,鼓楼靠近中心阁,其位于元大都的中央,是皇家礼制祭祀的建筑。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成祖朱棣敕令重建北京城。在这次重建中,拆除中心阁,将鼓楼东移,并将钟楼移建至鼓楼的背后,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南鼓楼、北钟楼一字排在中轴线上的格局。

钟鼓楼在元明清三代专司更筹,鼓楼击鼓定更,钟楼撞钟报时,极有规律。昔日没有钟表的年代,对文武百官上朝,百姓劳作起居等具有重要作用。古代把每夜划为五更(更,是计时单位,每更等于1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2个小时),即:黄昏戌时曰定更,又曰起更;亥时曰二更;夜半子时曰三更;鸡鸣丑时曰四更;平旦寅时曰亮更,即天明之意。定更及亮更,皆先击鼓后撞钟;至于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传说,鼓之击法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如此反复两遍,共计108响。

鼓楼有用于定更之鼓共25面,1面主鼓代表1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钟楼内高悬用于报时的铜钟,此钟铸于明永乐年间,重63吨,为我国现存古钟中重量最重,铸造最早,被誉为“古钟之王”。每至钟声响起,“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如此巨大的铜钟是如何铸造的呢?在民间流传着一个凄美的传说。当年钟楼建成后,为铸造报时大钟,将全国的铸钟工匠齐聚京城。连铸3年,钟未铸成,皇帝大怒,限令80天铸成大钟,否则便将全体工匠处斩。眼看限期临近,铸钟屡屡失败,老钟匠华严心急如焚,其女华仙为救父亲,舍身跳入炉中,瞬间炉火升腾,铜水翻滚,铸钟成功。为纪念华仙,工匠们在钟楼西北侧(今小黑虎胡同24、26号)修建了一座金炉圣母娘娘庙,此后几百年间香火不断。虽然只是传说,但赋予了铜钟深厚的人情味。

钟鼓楼的报时功能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紫禁城,负责击鼓撞钟的銮仪卫因而废止。1925年,京兆尹薛笃弼在鼓楼开设京兆通俗教育馆,成为北京第一个民众教育场所。1926年,在钟楼开设民众电影院,钟鼓楼之间的空地辟为平民市场,招集摊商和艺人来此营业,后逐渐有了“小天桥”之称。唱大鼓书的、演小戏的、打把式卖艺的、玩猴的、拉洋片的、数来宝的、钻火圈儿的,虽都是撂地的杂耍,但每日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此外,还有众多特色小吃,有烫面炸糕、油酥火烧、豆腐脑,还有茶汤、豆汁儿、灌肠、果子干,朴实无华却独具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烟火缭绕

富有人民性的市井宝地

什刹海作为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其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3个水域及临近地区,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是北京内城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

▲清末民初,什刹海周边,大柳树下的茶座,数人围坐喝茶、聊天

什刹海起源于“三海大河”,即永定河改道后遗留下的古河道形成了一串湖泊。元代占领金中都城后,忽必烈在其东北处重新营建城池,元大都城规划设计师刘秉忠以什刹海水面的最东端画了一条南北直线,作为都城规划的基准线。之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专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什刹海成为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南北货物皆在此吞吐,商贾云集,“川陕豪客,吴楚大贾,飞帆一苇,经抵辇下”沿岸客栈、茶楼林立,可谓盛极一时。据《析津志》记载:“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船只往来、丝竹管弦、灯火摇曳,宛如江南秦淮。

明代,随着皇城东墙东移,通惠河与3个水域之间的联系被切断。什刹海漕运功能不复,从千帆竞发的港口转变成“三潭静水”。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景,诸多官员及文人雅士纷纷在此修建府邸,湖岸周边一时名园荟萃。据《帝京景物略》记载:“立净业寺门,目存水南。坐太师圃,晾马厂、镜园、莲花庵、刘茂才园,目存水北。东望之,方园也,宜夕。西望之,漫园、湜园、王园也,望西山,宜朝。”清幽的环境同样受到僧侣道徒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庙宇落址于湖畔。其中包括镇水观音庵(汇通祠)、莲花庵、什刹海寺、宏善寺、寿明寺、小龙华寺、广化寺等。名臣李东阳曾在《慈恩寺偶成》诗中赞叹什刹海:“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清代,什刹海延续了明代的典雅,但多了几分“贵气”。亭园、寺庙多已消逝,取而代之的则是新一代王府,如恭王府、醇王府、僧格林沁王府等。水面遍植荷花,岸边垂柳依河,绝佳的景致成为贵族阶层奢华生活的象征,也使得什刹海商业延续发展。日中为市,攘往熙来,无物不有。

清朝末年,民俗经济蓬勃发展,什刹海逐渐发展成民间的演艺区和平民市场。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曾赞其是“富有人民性之市井宝地”,为“人民群众游憩胜地”。借助夏天盛开的荷花,以前海中间的长堤为中心,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日至七月十五日,开办荷花市场。长堤两侧席棚鳞次栉比,百货云集、百戏杂陈。饭食茶点和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叫卖和喝彩的声浪响彻湖畔。四方游客纷至沓来,休闲、去暑、购物、找乐儿。1950年,什刹海疏浚工程开始,荷花市场遂即停办。直至1990年重新兴建开放,由启功先生书写的“荷花市场”名匾,悬挂在前海西街口的牌坊上。现在的荷花市场是集京味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创意商业为一体的步行街,成为什刹海的新名片。

辗转百年,烟云消散。钟鼓楼和什刹海见证着城市的沧桑变迁,也沉淀着古都的深厚底蕴。时至今日,它们依旧热闹非凡,是北京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的典范,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2月27日   总第4231期    第四版












往期推荐

01

毛泽东在我党历史的转折关头

02

严慈相济 大爱无边——周恩来与烈士子女

03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的日子

04

邓小平与十二大党章的诞生

05

从抗日救亡歌曲到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中国档案报
报道国内外档案行业重大新闻,国家档案局高端信息,各级档案部门工作动态信息、国内外档案界最新学术动态和技术成果,公布解密档案,传播中国档案文化,展示中国档案工作者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