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成长阶段中,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升学无疑是其中之一。12月21日至22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拉开大幕。考生们能否如愿“上岸”?他们将与档案学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这一“小专业”与更广阔的“大世界”的连接中,又将有何获得?来看观察——
1.8%的背后:由来已久的供需失衡
档案学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小专业”,这一点从培养规模上可以看得很清楚。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共14个门类,下设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档案学所属的“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便是一百一十七分之一。以2021年招生数据为基线测算,全国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05.07万人,而据《2021年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发展报告》,全国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共招收硕士生457人,不足全国总招生数的万分之五。
这一体量能够满足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吗?从《2023年度全国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可知,截至2023年底,全国3236个档案主管部门和3302个综合档案馆共有专职人员42732人,其中,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769人,仅占比1.8%。
再将目光延伸至整个需求市场。截至2022年底,全国法人单位共计3716.96万个。若其中3%的单位需要高层次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则市场需求就以百万计。即使再压缩百倍,也是万余人的缺口。
供需失衡的问题由来已久,反映在就业端,直接表现为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冯惠玲团队披露的调研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77.42%的高校档案学硕士就业率达100%,总体就业率达98%。其中,进入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分别约占比40%、35%、16%。
今年,招生方面传来好消息。全国首个档案管理专业硕士(MAA)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正式启动,计划招收15人。这一项目在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是培养适应档案行业、档案工作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有为之举。在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背景下,其有望在未来“多点开花”,进一步丰富专业人才供给。
吸引:从“被动适配”到“主动选择”
就选拔机制而言,研究生招生考试相较高考,体现出不同的逻辑。后者是考生们基于自己的分数,在适配的学校和专业范围内,选择与自己相对“合拍”的那个。前者则不同,只要符合招生简章要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任一学校的任一专业。换而言之,研究生报考集中体现了考生意愿,是其主动选择的结果。
虽然理论上专业与学校任意选,但作出的决定一定经过深思熟虑。用中国人民大学2024级档案学硕士研究生刘子卓的话来讲,“是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她本科就读于国际文化传播专业,因为爱逛展馆、看展品,萌生出攻读与博物馆领域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想法。在综合比较博物馆学、图书馆学、档案学等的专业要求、考试难度、就业方向、职业前景,以及与自身兴趣、专业积累等的契合程度后,选择报考档案学研究生。其班级中,约六分之一的学生同她一样,经历了跨专业报考。
选择,尤为需要勇气。今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入职北京市档案馆的林妍歆还清晰记得2021年9月,决定报考人大档案学院时的忐忑。本科就读福建师范大学档案学专业的她,报名后甚至不敢将志愿告诉别人,“人大是档案学子的梦。不能‘初战’告捷,‘二战’希望更为渺茫。如果这时有人劝我稳妥为上,可能一权衡,心气儿就散了”。
失利的风险确实相当高,这与机会的有限性密切相关。特别是近年来,高校纷纷进一步加大推免生接收比例,统考生招生名额大幅缩减。所谓推免,是推荐免试的简称。在这一选拔方式下,部分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招生单位直接开展复试考核,其接收录取工作一般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前就已完成。拿各校2025年招生计划来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拟招收硕士研究生9人,其中,7个名额分配给了推免生,占比近80%。四川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体现出同样的趋势,推免生占比分别为69.57%、67.31%、69.57%。
2024级中山大学档案学博士研究生王春蕾4年前就曾品尝过“初战”失利的苦涩。她当时并未纠结,毕业后果断奔赴一家寄宿制考研辅导机构,全身心投入“二战”备考。即便已足够坚定,但随着时间推移,“再失败怎么办”“是不是做了正确的决定”这样的自我拷问始终如影随行、萦绕心头。
能够对冲风险的,唯有不曾懈怠的努力。在难以排解的焦虑中,她保持着稳定的节奏,每天刚过6点就起床,到食堂边吃小笼包边背诵英语单词,开启一天的学习。晚上11点半宿舍熄灯后,继续借着楼梯间昏暗的灯光记诵专业课知识。她把教材前前后后背诵了不下30遍,在哪一页上做了什么颜色的标记,写了哪些批注,都了然于胸。
即便如此,考前仍慌张不已,只觉头脑一片空白。无独有偶,林妍歆也有着相似感受,“明明知识已经印在脑海,但总感觉什么也没记住”。在慌张中迈入考场,真正拿到卷子时,才有了底:“这题,我会!”
初试中,王春蕾有一门专业课只扣了9分,拿到了这门考试的最高分。回过头再看“一片空白”的慌张,她联想到《倚天屠龙记》中的情节:张三丰传授张无忌太极剑时,问的就是“忘了没”。某种意义上,这种“一片空白”未尝不是融会贯通的前奏。如果你也处于这样的焦虑中,不妨牢记她的建议——努力就是底气。
入门:从“外部视角”到“专业眼光”
如何读懂一张纸——
“眼观,染色了吗?手摸,经过加工吗?听声,脆还是闷?传统手工纸在纸帘上成形,留下的帘纹疏密如何?如果遇上加工纸,还需仔细推敲其工艺。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现代检测技术加持,检测下纸张性能,看看厚度、色度、酸碱度如何,用了何种植物原料,又另外加入了什么胶料、填料?”
……
一张薄薄的纸,在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与电子政务系教师蔡梦玲看来,和金石、玉器一样,立体而多维。
将目光从实体转向虚拟,又该如何理解数字记忆——
“不仅要从档案记忆观、后保管主义中探寻理论根源,还要在人工智能、文学、艺术、传媒等多学科共同实践中找到一席之地,甚至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这意味着必须清醒认识‘我们是谁’‘能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时,不妨往前‘倒一倒’,看看不同时代的档案管理脉络,再来理解数字时代的新要求。比如,梳理回顾从古至今档案管理的分类法、主题法后,便能发现其与今天数字记忆、数字人文中的资源组织思想何其一致,后者只是增加了新的技术思维而已。”
……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副教授祁天娇所强调的“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正是档案学与广阔世界深度连接的根本所在。
两位老师独到的观察眼光,向我们展示了何为“专业主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间分野,就在于从什么角度看,用什么方法看。这种观看之法,不会自然而然地掌握,只能经由长期专业训练获得。而这正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与关键。
学生能否跟得上老师的步伐,则决定了收获的大小。苏州大学2022级图书情报硕士生付晓玥对此深有体会。她在跟随蔡梦玲老师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会了档案修复之法。经过多个项目的磨炼,今年暑假,技艺再进阶,独立完成了一本破损古籍的修复。
“做项目很有意思,但不是所有项目都有意思”,她也坦承,如果几千页破损档案的病害都差不多,“修起来就比较重复,收获不大”。老师们对此有着清晰的觉察。太简单,难免觉得无聊;太复杂,又会望而却步。如何设置难度,考察着培养艺术。蔡梦玲的解决之道是,在训练技艺的同时,带着学生对理论问题、普遍经验加以提炼,丰富其能力维度。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档案与电子政务系主任毕建新副教授也有自己的诀窍,即在筛选项目时,只选择那些“有门槛的”。拿仿真复制来说,如果采用数码方式,扫描图像后进行色彩校正,再打印输出,就没什么意思。但原工艺复刻不一样。书信上的印章,能不能雕刻后加盖上去?钤盖的印信颜色过于鲜艳,褪去“火气”有啥窍门?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探索,乐趣与获得感不期而至。
相较于技艺精进的立竿见影,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习得则依靠浸润与启发。中国人民大学2024级数字人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周一诺把重心放在读文献、思考研究问题上。在不同论文的比较、分析中,她抓住了老师最想强调,但又必须经由学生自己领悟的核心点——站在档案学与数字人文的结合处开展研究。
祁天娇发现,现在数字人文专业报考很“热”,但学生对这一领域真正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缺乏审慎思考。有的学生一味疯狂学习技术,却始终找不到人文问题。问题怎么找?“从资源中找,信管学科所管理的就是资源,一旦丢掉资源层的视角,无异于南辕北辙。”
档案是为了人类的明天,把今天保存为昨天。诚然,从体量上看,档案学是个“小专业”,但在与广阔世界的对接中,展现的是对人类发展、文明传承的深情守护。这既是学科的自信之源,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基点。
今年,全国共26所高校(不包含挂靠其他专业招生的2所)招收档案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本报对其招生情况进行梳理,供参考。
本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计划数不含推免。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2月19日 总第4227期 第四版
祝广大考生梦想成真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