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跑”出幸福路——访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祥生

时事   2024-12-13 15:10   北京  

王祥生   

(王玉璘 摄)

采访对象:王祥生,土家族,1963年6月生,重庆石柱人,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5月至今担任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20年11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21年6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Q

采访组王书记,我们知道咱们华溪村曾经是武陵大山深处一个世代贫穷的小山村。如果不看照片,单看现在村民们住上的一幢幢小楼,我们完全想象不出当年的样子。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当年村里的情况吧。

2011年,华溪村金溪沟通组公路改造前,一名小女孩正在路边玩耍。马培钧 摄 

2020年,华溪村金溪沟通组公路改造后,当年的小女孩又来到这里,感受家乡的美丽蜕变。马培钧 摄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档案馆供图

王祥生:华溪村是2014年被纳入贫困村的。过去,这里确实太贫穷了。不是哪一代人贫穷,而是世世代代都贫穷。村子自然条件很不好,平均海拔1000多米,地形上是“两山夹一沟”,土地贫瘠,分布零散,尽是“巴掌田”“鸡爪地”。村民们主要种苞谷、红苕、洋芋这些传统作物,产量低,收入微薄,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就是养几头猪,除去饲养成本,也赚不了几个钱,有时还会倒亏。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务农赚不到什么钱,所以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大量承包土地被弃耕撂荒。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很差,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公路,晴天扬灰,雨天泥泞,出行很不方便。村民们多居住在土房中,不少房屋年久失修、歪歪斜斜的,电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村集体经济更是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可以说,10年前的华溪村,就是一个集支柱产业“空白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村”于一体的典型贫困村。

世世代代的贫穷,让华溪村人都有些灰心了。村民们觉得,我们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而且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还能有什么摆脱贫困的办法呢?直到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华溪村考察前,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85户302人中,还有8户19人没有脱贫。

我们深入分析了村里的“穷根”,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跟环境有关,山高坡陡,生产条件差,且不方便运输;二是劳动力流失比较严重,留在村里的多是大病户、残疾户等;三是产品单一,传统的粮食作物仅够自给自足,中药材、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规模小,难以进入市场交易,村民缺少增收渠道。而第三点是最主要的。我们亟须找到一种能让村民致富的产业。这种产业最好能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就是要在华溪村山高谷深、植被茂密的自然环境和劳动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还能发展起来的产业。

Q

采访组:您刚才讲过,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4月15日来到咱们华溪村调研考察,当时您是村支书,能给我们讲讲那天的情况和您的心情吗?

王祥生:2017年8月,中益乡被列为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没有一条通向外面的主干道。习近平总书记来的时候,好多基础设施,比如说公路、住房还在建设中。他乘飞机、转火车、换汽车,用了7个多小时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正落地,还存在哪些问题。

那天的天气跟今天很像,上午开始下起了小雨,总书记是下午到村里的,在他去村民谭登周家的路上就云开雾散了,正应了我们土家族那首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谭登周家2016年脱贫,2018年他干活时摔成重伤,治疗费需要十几万,老伴还患有慢性病,家里一下子又返贫了。好在我们的监测机制及时响应,他继续享受扶贫政策,自己只承担了1万多元的医药费。所以,他见到总书记时激动地说:“在床上躺了4个多月,党和政府补助14万元。要不是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这么高啦!”总书记握着他的手说:“政策对我们的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谭登周那时60多岁了,就老两口在家,我本来还担心他紧张。结果,他跟总书记相互问候后,就拉着总书记的手在屋里四处看看。谈话时,他很自然地把手放在总书记腿上,真是把总书记当成自己的亲人了。之后,习总书记又去了已脱贫户、当时86岁的老党员马培清家,看到谷仓里装满粮食,厨房里挂着不少腊肉,温饱不愁,很是欣慰。当总书记准备离开时,马培清表示还有话说,在场的人都没想到,她竟拉着总书记的手说:“翻身不忘毛主席,脱贫不忘习主席。”她说的正是我们华溪村人的心声。

目送总书记乘车离开时,很多村民都热泪盈眶,这是他们对总书记最质朴的情感流露。我也一样,在那儿站了近半个小时,人还是懵的,感觉像在做梦一样。谁会想到一个堂堂的大党大国领袖,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总书记,能够跋山涉水,走那么远的路,到我们这样大山深处的村子里来啊!

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华溪村人建设家乡的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方向更明确了,“奔跑”的步伐更稳了。

Q

采访组:您一开始讲到了产业问题。我们从新闻上看到,总书记当时关切地问:“产业选准了没有?”您回答:“选准了。”今天看来,华溪村的蝶变正是始于发展产业。那咱们村是如何选准产业的?

王祥生:总书记当时问我,我说“选准了”的产业,就是黄精产业。那天,在去村民马培清家的路上,我陪着总书记走在最前面,边走边向他汇报我们村集体经济情况以及产业发展情况,总书记也不断地向我提问题。我顺手从田坎边摘了一株黄精介绍说,黄精是药食两用的草本中药材,非常适合我们村种植。总书记拿起黄精,详细询问了村里的产业发展情况,叮嘱我们“选准了就要发展好”。

我当时回答“选准了”,心里是有底的:华溪村有适合黄精生长的绝佳环境,能够建起从育苗、种植到深加工的产业链条。以前,我们花钱买黄精苗,现在自己育苗,10亩黄精大棚育苗基地能育60万株,1株能卖1块钱。我们村子的地不够用,就到邻村去流转土地。目前,已累计销售黄精种苗150万株。黄精除了直接售卖,还被深加工成黄精果脯、黄精面条、黄精茶、黄精舒甘水等特色产品。其中,“中益黄精面”已经出口到美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等13个国家和地区。

黄精产业又带动了中蜂产业的发展。因为黄精是开花的,可以成为中蜂采蜜的蜜源。近5年来,华溪村养蜂规模扩大了7倍,中蜂养殖成了村民增收的另一条重要途径。现在,我们不仅养殖蜜蜂和制作蜂产品,还据此衍生出不少与蜜蜂有关的文创产品和研学项目。你们在村里应该也看到了,整个华溪村富含蜜蜂元素:房子是蜜蜂的颜色,墙面上有蜜蜂的卡通彩绘,沿途有很多蜜蜂形象的塑像,村里的路牌、路灯很多也是蜜蜂的造型。

如果说黄精产业和中蜂产业是“从有到优”,那脆桃产业可以算是我们村“无中生有”的样板,它也为中蜂养殖增加了一种优质蜜源。

除了向土地要效益做好“土特产”外,我们还不断挖掘华溪村的生态资源优势,搞好团建、研学、旅游等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总书记考察我们华溪村时,第一批种植的黄精刚刚破土而出。黄精从种苗到采收的生长周期一般为5年。今年那批黄精正好到了收获时节,大家都盼望着黄精变“黄金”呢!

Q

采访组:农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咱们村党支部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中都做了哪些创新性的工作?

王祥生: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加强乡村两级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我们就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发挥支部作用的。在华溪村脱贫攻坚5年多的时间里,村党支部也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驻村工作队来到这儿,帮村里干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也从思想上一步步引领着大家前进。后来,村党支部开始主动谋划。2017年之前,村“两委”干部忙着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化解群众矛盾,虽然没有动过开集体公司的念头,但也想了一些办法。比如,用扶贫款购买能繁母猪,分发给贫困户,但效果并不好。我后来想清楚了,村里要发展,首先得破除老百姓中间的“等、靠、要”思想,而且不能光是干部干,群众瞪眼看,得让村民跟着干部一起干。哪怕村民的思想和行动比我们预计得慢一点,也一定要让他们跟上我们的步伐,大家一起“奔跑”。

当时,华溪村外出打工的人回来说,在江浙沿海地区、重庆主城周边,很多富裕的村子都有集体经济。于是,我们就去了解村民对于搞集体经济、成立村集体公司的意向,大家都表示赞成。公司成立前,如何筹集注册资金成了难题。这时,有人建议向群众集资,毕竟是大家都同意的事。可听说要自掏腰包,又没有村民举手了。于是,我们就动员7名党员和2名村干部站出来,每人出资2万元,带头先期入股,又带动7名村民入股,一共集资了32万元,这下就有了初始资金。

2017年11月8日,由华溪村村民自发组建的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集体公司”)开起来了,刚才提到的那16名村民占股6.4%,华溪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整合资金468万元占股93.6%。集体公司主要从事旅游开发、中药材种植和销售、中蜂养殖、初级农副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以及旅游研学等业务。就这样,华溪村迈出了发展集体经济的第一步。其实,贫穷的“帽子”戴了那么多年,我特别理解村民对于成立集体公司的观望态度。我兼任了集体公司董事长,这可不是为了当“官”,我要对大家的信任负责,得把集体公司的钱看好、用好,保证村民的财产和政府拨过来的帮扶资金不受损失。

从2018年底开始,为实现村集体公司“集中连片”发展黄精产业,我们需要解决地块零散、产业规模小的问题,这时又遇到了新难题。很多村民宁肯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说明他们还是对村里搞集体经济没信心。为此,我们又下了一番功夫。村干部一边发动党员带头流转自家土地,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帮村民算收入账、对比账,讲规划、谈前景。1个多月后,293户农户主动将1088亩土地流转给村集体。

为了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2018年以来,我们村党支部还主动“走出去”,先后与24个党组织建立联建共建关系。这些联建共建支部,为我们村里解决了不少困难——有的为村集体购买农用车辆,有的为全村167户土木房改建电线路,有的组织餐饮龙头企业对村民进行一对一帮扶,有的为我们送来书籍和学习用品,有的为我们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等。

平日里,村干部几乎是24小时待命。周末值班时,别的村只配一名干部,我们配两名,一名值内勤班,一名值产业班。赶上农产品销售旺季,天蒙蒙亮时村干部就得出门,采摘、分装、接单、发货,白天处理完订单,晚上接着干村务。我们的党员干部觉得,用自己的辛苦,换来全村百姓的幸福,很值得!

现在华溪村的干部和村民充满了想创业、想干事的热情。你们看,人还是村里的那些人,为什么前后大不一样了呢?因为我们始终把抓党建作为促脱贫的最大动力,找准了农村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把提高党在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紧密结合。现在,村党支部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很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华溪村形成了“村党支部领着跑,党员干部带头跑,能人业主帮着跑,广大村民主动跑”的浓厚氛围,我们的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

Q

采访组:您刚才讲到华溪村有个“股份经济联合社”,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王祥生:你说的“股份经济联合社”,就是我们华溪村集体经济的实体。搞集体经济,成立集体公司,让村民成为股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山村来讲,真的很不容易。2017年10月,华溪村依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在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认购基础上,成立了华溪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简称“联合社”)。然后,我们根据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等界定出1280名社员,将集体经营性资产及资金量化到人,配置股份1280份,按1人1股完成认购。联合社负责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等。2018年,华溪村被列为重庆市38个“三变”改革试点村,我们的责任更重了,要通过改革创新,让村里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将华溪村改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家园。

集体公司成立后,我们决定把黄精种到流转来的土地里。黄精生长周期长,需要雇人管护,可是集体公司真的拿不出这笔费用。我很着急,在很长一段时间每晚睡觉前都在琢磨解决的办法:既要村民能接受,又要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把黄精产业发展起来。最终就有了现在看来还算成功的黄精反承包的方法:集体公司和村民签订合同,将216亩黄精基地的土地返包给42户农户管护,每亩土地4年的管护工资是3100元。种苗、肥料、药物等物资由村集体投入;村民负责除草、施肥等日常管护工作。说实话,3100元的酬劳是有些少,那怎么能让村民通过劳动得到更多的收入呢?我们又规定,让村民可以得到其管护地块产业收益的20%。这样既盘活了撂荒的土地资源,又破解了村内务工难和管护费不多的问题,还通过发放管护费、收益分红实现村集体与个人的利益联结,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当黄精产业、中蜂产业发展起来后,为了惠及更多村民,我们在劳务用工和效益分红中,探索建立兼顾股东、困难群众、村集体三方利益的共享机制。按照股份占比,集体公司收益的93.6%为联合社所有。联合社将其所获收益的60%用于社员分红,10%作为联合社运转经费,30%注入村集体“两不愁三保障基金”,这个基金也是华溪村如今最拿得出手的一项创新举措。

2018年和2023年的华溪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分红花名册(部分)

这之后,联合社的经济收入逐年增高,带动村民逐年增收。2023年,华溪村入选“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典型案例”。2018年,联合社第一次分红总额为21.3万元,2024年,分红总额突破89.1万元。我还记得,2018年村里第一次分红,1股分了100元。2019年4月15日总书记来过后,我们在当年12月开会决定,以后把每一年的这个日子定为“村庆日”,举行全村分红大会。2024年,我们1股分红已经达到130元。村民土地入股分红、联合社的分红、黄精收益分红等越来越多,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大家都说,家乡就是好地方,挣钱不用去远方。

当然,我们联合社有专门的账户,每动用1分钱都要通过村民代表大会来讨论决定,可以说是完全透明的。

Q

采访组:您刚才还提到了“两不愁三保障基金”,我们在跟村干部和乡亲们聊天时,他们几乎都提到了这个基金,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王祥生:近年来,华溪村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时刻绷紧“防止农户返贫”这根弦。“两不愁三保障基金”就是专门为此设立的,属于兜底救助的补充,也是保障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

基金设立于2018年,起初叫“困难救助基金”,总书记来村里考察后,正式更名为“两不愁三保障基金”。这笔钱是用在哪里的?具体说来,个人全年医疗自付费用超过1万元的村民,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医疗补助;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给予20元至100元的养老补助;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双一流”院校的高中毕业生,每人给予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一次性教育补助;被评为“华溪榜样”的村民,每人当年给予500元的一次性奖励;应征入伍的,每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生活在华溪村更有幸福感、自豪感。截至目前,华溪村“两不愁三保障基金”积累总额418253元,用于各项帮扶和奖励金额超245164元,惠及村民1053人次。

我们的村干部每个月都要去自己负责的组入户走访一次,以便掌握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户及有慢性病、患重病村民的家庭情况,确保他们没有出现返贫的迹象。走访回来,村干部要开会研判出本次走访的5个困难家庭,然后上报乡里。乡里会来人和村干部一起再去走访、调查。如果发现哪一户真的有困难,村里就会启动“两不愁三保障基金”来帮助他们。这几年,华溪村进一步完善了“两不愁三保障”机制。正因为如此,华溪村目前没有一家监测户,更没有一家返贫户。

Q

采访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对于未来几年村里的发展,您和村党支部都有哪些谋划?

在初心小院做义务讲解员的老党员马培清  王玉璘 摄

来初心小院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正在品尝土家族特色美食“米米茶”  王玉璘 摄

王祥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里路通了,就是旅游胜地。”如今的华溪村,四时风景都很美,春天有花,夏天有蜜,秋天有果,冬天有研学课堂。我们打造了“初心”研学品牌,建设了初心广场、初心小院等系列文化景点。华溪村好品馆内展出30多种当地农副产品,研学团和游客们常来馆内消费,最火爆时一天有近6000元的营业收入。2024年,我们接待以思政研学为主的游客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万元。

我们考虑,在发展好现有黄精、中蜂等产业的同时,还要重点培育研学基地。在已经建成的9个中小学户外研学基地,集体公司会联合初心学院开设多种类型的培训课程,把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以及华溪村产业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民风民俗等融入研学的内容,让小山村变身大课堂;培育本村党员、干部及村民担当讲解员,讲述艰苦奋斗、乡村蝶变的故事,让脱贫攻坚“主人翁”成为思政研学“主讲人”;同时推动研学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体验性,让脱贫攻坚“大战场”成为思政研学的“主阵地”。我们要依托四季观光旅游产业,让村民四季有活干、有钱赚,让他们的“旅游饭碗”越端越稳。

村党支部为村民们勾勒的未来“华溪画卷”就是:在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后,进一步挖掘华溪村的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而言之,就是要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好美愿景。

充满蜜蜂元素的房屋   王玉璘 摄

“奔跑”是华溪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最热的词;“敢吃黄连苦、不怕辣椒辣、乐享蜂蜜甜”,是我们会代代传承的精神,也是我们干部群众最真实的精神状态。现在华溪村人都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我们坚信,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努力奔跑,乡村振兴指日可待,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采访组 王玉璘 冯德多 杨 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2月13日   总第4225期    第一版












往期推荐

01

毛泽东在我党历史的转折关头

02

严慈相济 大爱无边——周恩来与烈士子女

03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的日子

04

邓小平与十二大党章的诞生

05

从抗日救亡歌曲到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中国档案报
报道国内外档案行业重大新闻,国家档案局高端信息,各级档案部门工作动态信息、国内外档案界最新学术动态和技术成果,公布解密档案,传播中国档案文化,展示中国档案工作者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