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亲子家庭的博物馆自助导览活动策划与实践——以上海自然博物馆“野孩子主题参观路线”项目为例

教育   2024-11-13 19:02   江苏  

作者:朱 莹  张晓楠
(上海自然博物馆)



【摘要】亲子家庭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场馆参观过程中的亲子对话有助于儿童科学、人文素养的提升。本文通过剖析上海自然博物馆“野孩子主题参观路线”的策划理念、开发流程、教学策略与应用效果,探讨了以促进亲子对话的产生为目的、以为家长提供支架为手段、形式上进行参观前中后一体化设计的博物馆亲子自助导览活动的策划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儿童教育;亲子家庭;参观导览





一、亲子家庭博物馆参观存在的问题

亲子家庭是博物馆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亲子家庭走进博物馆,此类观众在场馆参观及资源利用方面面临的困境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博物馆中常可见到:部分家长只顾陪伴儿童走马观花地参观,关注其基本生理需求而忽视知识、情感需求;部分家长对儿童在博物馆公共空间的举止缺乏正面引导,对不文明参观行为置之不理;部分家长因自身对展品的兴趣不高或了解不足而与儿童互动较少、对话内容水平较低;部分家长要求儿童完成各类硬性学习任务,强调机械记忆而忽视引导对展品本身的关注等。这些现象都反映出:一方面,许多家长对博物馆及其教育功能的认知并不充分,对参观过程中自身的角色定位也较为模糊;另一方面,博物馆现有的针对亲子家庭的教育项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品质上尚不能满足亲子家庭的需求,特别是对家长在儿童博物馆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引导不足。

国外研究表明,亲子家庭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的对话可以触发情绪反应,激发儿童将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展品进行联系,从而利于儿童增强对展品的记忆、理解和迁移。亲子对话对发展儿童的科学推理能力及基于证据的科学解释的能力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家长的解释型话语能促进儿童科学思维的形成,使之加深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科学问题的技能。此外,亲子对话作为一个丰富的信息源,还能促进儿童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国内研究也表明,合作商讨型的亲子互动类型能让儿童在博物馆学习中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策划博物馆亲子教育项目时,可以将促进亲子对话的产生作为目标导向。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野孩子主题参观路线”项目为例,尝试探讨基于亲子对话的博物馆自助导览活动设计策略。


二、亲子家庭自助导览活动设计

(一)项目背景
“野孩子/YEAH KIDS”是上海自然博物馆专为3~6岁儿童及其亲子家庭打造的原创幼儿教育品牌,包含“探究课程”“表演秀”“酷玩学习单”“亲子互动展览”等一系列特征迥异的子项目,从而为亲子家庭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选择(见图1)。探究课程和表演秀由于直接依赖博物馆教育工作者组织实施,通常采用场次制、预约制,因此受众量较为有限。亲子互动临巡展虽然在实施场地的灵活性和受众覆盖面上有所提升,但展览整体运维成本较高。常设展览是博物馆最直接的教育产品,可同时服务大量参观者。因此,若能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成为儿童博物馆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就有望让更多亲子家庭得以高效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基于常设展览的学习单是一种有效策略,可以让参观者跳出“蜻蜓点水”式的参观模式,关注到一些重点展项,但这种形式往往更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播。为进一步促进亲子对话的产生,鼓励亲子共同进行知识构建,策划推出“主题参观路线”子项目,作为基于常设展览的亲子学习项目的补充。







图1 “野孩子”品牌旗下不同亲子活动的特点

(二)策划理念与开发流程
根据“主题参观路线”子项目的定位,确定项目策划的过程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儿童视角选题
自然博物馆的展览脉络常见的有学科脉络,比如按照生物分类的视角进行呈现;时间脉络,比如从寒武纪、志留纪一直讲到侏罗纪、白垩纪;主题脉络,如对比展示反刍与非反刍动物的消化系统结构以阐释趋异进化等。但这些展示主题和逻辑对于3~6岁儿童来说仍偏专业。因此,在导览活动策划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打破成人视角,从3~6岁儿童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出发去选题。

2.全馆自由探索
此前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基于常设展览的亲子自助学习资源(主要指学习单),均基于单个展区或单个展区中的某个主题区,尚无跨展区学习资源。加之儿童视角下的选题本就需要打破原有展览脉络,因此,在活动策划时尝试大胆打破空间限制,从全馆精选展品,通过重新组合服务于参观主题。这样也便于亲子家庭边参观边寻找,采用更轻松自由的学习节奏。

3.互动目标明确
鉴于目标受众为3~6岁儿童及其亲子家庭,为确保活动的内容、形式与该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匹配,在咨询幼儿园教师专业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标准,尝试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四个维度设立分众化的互动目标,以期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同时,依据各个主题的特点和针对性,允许不同活动在四个维度上的侧重有所不同。

4.家长全程参与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有意与孩子一起开展博物馆探究学习。然而他们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们既非教育专家,又对博物馆不够深入了解。为了打破这一壁垒,项目策划时把为家长提供支架作为重点突破口,通过为其提供精确细致的、极易上手的操作指南(包括导入问题、资源支持和指导等),降低活动参与门槛,让更多家长成为儿童博物馆学习的支撑者。此外,所谓“全程”,不仅指实地参观的整个过程,还包括参观前、参观后两个阶段。研究表明,教育活动前、中、后三个阶段相互关联、逐次推进,只有将三阶段进行一体化规划实施,才能获得最好的教育成效。

基于上述原则,进一步确立“主题参观路线”子项目的开发流程(见图2)。







图2 “主题参观路线”子项目开发流程

确立两大方向:根据自然博物馆的展品展项多以动物标本为主的特点,结合生物学领域的学科核心概念与跨学科概念,参考《指南》中科学维度相关的目标要求,如“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等,选定“结构与功能”和“行为与习性”两大方向。

精选十个主题:针对该年龄段儿童的自然主题畅销读物做选题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和本馆常设展览特色,确定围绕“结构与功能”方向的六个主题——“你好,条纹和点点”“日落之后”“庞然大物”“保暖大赛”“长舌一族”“纤纤长颈”和围绕“行为与习性”方向的四个主题——“建筑大师”“英勇斗士”“爱旅行的动物们”“动物界的金牌爸妈”,各主题的核心内容及与主旨的关联如下(见图3)。







图3“主题参观路线”选题思路

围绕主题组织展品:每个主题包含6~8件待探究的展品,它们就像“论据”一样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于主题,一般在外形或习性上具有典型性。为了体现生物多样性,尽可能选择来源于不同门类的物种。此外,考虑到儿童的注意力特点,为了更好地调整参观节奏、安排学习密度,展品常分布于多个展区。

确立多维互动目标:结合《指南》和具体主题,按照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分别从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四个维度设置互动目标,目标难度随年龄段递增呈梯度设置,并具有一定延续性。

规划参观前、中、后活动:参观前一般包含主题预习、博物馆参观礼仪学习、配套探究课程预约、导览方案打印等准备工作;参观中一般包括展品探索、互动讨论、标本故事、拍照记录等环节;参观后主要包含制作博物馆闪卡、亲子共读、亲子手工、亲子游戏等环节。

试用与评估优化:通过线上问卷收集亲子家庭对自助导览活动的反馈,进而为项目内容、形式优化提供参考方向。

(三)具体内容与教学策略
“主题参观路线”方案包括“活动概述”“互动目标”“活动流程”3个模块。其中,“活动流程”模块又下设“参观前”“参观中”“参观后”3个环节,具体方案框架如图4所示。







图4“主题参观路线”方案框架

下文将以“建筑大师”主题参观路线为例,介绍自助导览活动各个模块、环节的设计思路及相关策略运用。

模块一:活动概述
方案内容:通过观察动物巢穴的外形结构、周边环境,感知大小、方位、形状、质地,了解动物巢穴的多样性,培养自然的观察力和与年龄匹配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本模块旨在让亲子家庭对路线主题、内容概要、教育目标有个大致的了解,便于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结合“建筑大师”具体主题,即点明该路线主要围绕动物巢穴的多样性和动物的筑巢行为展开,教育目标侧重语言、科学等维度。

模块二:互动目标







设计意图:本模块旨在帮助家长初步意识到博物馆参观学习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将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并可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参考。儿童在博物馆中的学习目标是多维的,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维度,场馆也可以为儿童语言、社交、艺术审美能力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即使是科学维度,也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多个层面。同一维度的目标难度会随儿童年龄段变化而变化。在撰写具体目标时,一般以《指南》要求为蓝本,结合当下主题做细化。以本案例中针对3~4岁儿童的科学维度目标为例,主要依托《指南》中“科学探究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中的相关表述“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结合“建筑大师”主题即为“对动物的巢穴、人类的建筑等展品能仔细观察,发现并描述其明显特征”。

模块三:活动流程
1. 参观前
方案内容:
A. 带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建筑
举例:城市的楼房、树上的鸟巢、动物园里的动物居住环境
B. 简单地复习幼儿园中班及大班相应关于形状的数学知识
举例:什么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C. 带孩子一起计划自博之旅
举例:下载或打印“建筑大师”活动方案
学习“野孩子”博物馆礼仪







图5 博物馆礼仪示意图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鼓励亲子家庭在正式开启博物馆参观学习前就先对相应主题有所准备。准备既包括物理方面的,比如下载和打印活动方案,预约相关“野孩子探究课程”等(如“保暖大赛”主题可预约配套课程《越冬大作战》,但并非每个主题都有配套课程)。更重要的是身心的调动,即一方面通过共同计划博物馆之旅来促进亲子沟通,引导家长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通过一些亲子共同学习来激发儿童对即将探索的主题的好奇,拉近参观主题与儿童已有认知的距离。此外,考虑到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可以为儿童公共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良好契机,因此,希望家长和儿童一起提前学习博物馆参观礼仪,做到文明参观。

基于上述思路,“建筑大师”主题路线方案在“参观前”环节设置了观察生活中的建筑、回顾幼儿园所学形状相关数学知识两项定制任务和亲子共同计划博物馆之旅、学习博物馆礼仪两项通用型任务。在进行这些任务时,亲子之间将围绕“建筑”“动物巢穴”“形状”“去博物馆怎么参观”等话题展开丰富对话,并在对话过程中将幼儿既往生活、学习经验与即将开展的学习关联起来。

建筑大师主题参观路线涉及展区(缤纷生命展区-动物之家展项)

在策划参观前活动时,除了本案例中提到的日常生活观察、幼儿园知识回顾任务,还可以设计既往经验回溯讨论、五感体验亲子互动、新知识预习等任务(见表2)。








2. 参观中
方案内容
A. 探索参观路线,寻找目标展品(见图6);






图6 参观路线示意图

B. 找到目标展品后,通过简单提问,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见表3);








C. 给孩子讲述一些展品故事(见图7),或鼓励孩子根据场景自己编创故事;







图7 展品故事示例

D. 为展品拍照,方便回家制作博物馆闪卡。
设计意图:由于待探究展品分布于不同楼层、展区,因此有必要提供清晰明确的路径指引。在“环节A”中,不仅提供了楼层/展区地图、展区-主题区-展品名称和位置标识,还对目标展品进行按序编号,展品之间以虚线和箭头进行串联连接,从而明确参观顺序与路径,亲子家庭便可以据此在场馆内像“地图寻宝”游戏一样开展探索。

实际工作中发现家长与儿童围绕展品展开的观察和讨论,往往停留在知觉、情感层面,如说出展品名字、表述展品特征、阅读和引用图文版/多媒体触摸屏上的信息、表达好恶情感等,多聚焦于“是什么”,而较少深入“为什么”“怎么样”以及与日常生活、已有认知之间的联系。因此,需要在自助方案中为家长提供更有效的互动指导,包括提问与反馈、提示与解释等。“环节B”尝试为家长提供一些提问样例,以便他们开启话题,为亲子对话的产生提供铺垫。实际上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儿童的反馈、兴趣点将讨论拓展开去,而非机械地执行一问一答。希望家长逐渐形成这样的意识:比起掌握“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共同学习的过程、儿童探究兴趣的激发以及多元智能的培养。

在设计本环节的互动讨论问题时,需注意:①问题是有针对性的。一方面,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难度适配的问题;另一方面,问题需以展品为中心,服务于主题和预设的互动目标。例如,在“建筑大师”主题下,围绕展品的互动讨论问题全部紧密围绕巢穴的外观、结构和动物的筑巢行为等方面。②问题是循序渐进的。通常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中心到外延、由直接到间接。以“建筑大师”主题涉及的动物巢穴展品为例,引导观察和思考的设问内容先从最直观的巢穴整体形状切入,再到巢穴所处的环境、筑巢用到的材料等局部细节,进一步到推理筑巢的方式、对比不同形状巢穴的特点与功能,最后思考结构、功能、环境之间的关联以及物种保护。③注重联系性与迁移的运用。例如,“你好,条纹和点点”“英勇斗士”主题方案中针对5~6岁儿童分别设计的讨论问题“如果去沙漠/森林旅行,你会穿什么颜色、图案的衣服?为什么呢?”“如果想学习轮滑,你要穿戴哪些护具呢?这些护具相当于动物的哪些构造?”都将参观主题与生活经验进行了关联,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儿童进一步思考如何借鉴运用从动物身上学到的生存智慧。

虽然上海自然博物馆已推出多种形式的语音导览,但大多不适于在亲子对话中直接使用,且并非主题路线涉及的所有展品都有对应的导览。语音导览中的展品讲解词通常信息量较大,且以客观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适用于成人观众(见表4)。如果家长要向儿童进行阐释,需要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包括提取适合该年龄段儿童认知水平的内容,将其转化成儿童能理解的语言体系并表达出来等。为进一步减轻家长负担,在“环节C”中提供了定制的介绍词,一般在200字以内并以展品自述或与儿童对话的口吻来呈现相关知识点,从而在保证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升趣味性,拉近与儿童的距离。可以看到,同一件展品在不同主题参观路线方案中可以有不同侧重的呈现,展品介绍词一定是紧密围绕和服务于参观主题的,而非贪多求全。在撰写介绍词时,除了可以结合儿童日常生活经验做一些类比、对比,也可以初步结合一些跨学科概念,如尺度、比例、数量等。此外,关注生僻字注音等细节,以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同时,本环节也引导家长在亲子对话过程中多鼓励儿童基于观察、思考进行表达和想象。









3. 参观后
方案内容
A. 制作博物馆闪卡;
B. 亲子共读:《动物建筑师》(3~4岁)、《杰出建筑师》(5~6岁);
C. 动手制作:鸟巢乐园。







动手制作“鸟巢乐园”过程示例


设计意图:离开博物馆并不意味着博物馆学习就此画上句号,通过参观后活动的设计可以让亲子家庭在回家后继续对博物馆参观经验进行回溯,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此外,参观过程中的互动任务大多聚焦于“科学”维度目标的实现,“艺术”维度的互动目标往往只能落实到观察、感知、欣赏等层面,在现场较难开展艺术创作类活动,参观后活动的设计就可以为此类活动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在设计相关活动时,可以更加凸显儿童的主体地位,通过动手制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多元的直接体验,立体化对主题的感性认识,促进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见表5)。互动活动涉及的图文素材(如阅读故事、涂色画、纸质图纸等)、家庭需自备的材料、制作流程等都需详细体现于方案中。

基于以上设计意图,“建筑大师”主题参观路线在参观后设置了制作博物馆闪卡、阅读有关动物筑巢行为的绘本以及动手制作鸟巢等任务。在完成博物馆闪卡制作任务时,家长与孩子将结合所摄照片,对整个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回溯与细节讨论,进而产生丰富的亲子对话。感兴趣的家庭还可以多次造访博物馆,通过不同主题参观路线收集更多展品,从而制作一套专属博物馆物种闪卡集。亲子共读、动手制作任务则能进一步延伸儿童对参观主题的认知,激发亲子家庭关于动物筑巢话题的更多互动讨论。









(四)活动反馈与评价
活动共收到来自39个亲子家庭的线上问卷反馈,反馈结果数据如下。
1. 样本基本特征
(1)儿童年龄段及性别:3岁以下儿童亲子家庭2组,占比5.13%;3~6岁儿童亲子家庭27组,占比69.23%;6岁以上儿童亲子家庭10组,占比25.64%。男童亲子家庭22组,占比56.41%;女童亲子家庭17组,占比43.59%。
(2)家长年龄段及性别:家长年龄在30~40岁的亲子家庭31组,占比79.49%;家长年龄在40~50岁的亲子家庭8组,占比20.51%。“母亲—儿童”型亲子家庭37组,占比94.87%;“父亲—儿童”型亲子家庭2组,占比5.13%。
(3)上海自然博物馆参观经历:初访者亲子家庭10组,占比25.64%;回访者亲子家庭29组,占比74.36%。

2. 受访者对“主题参观路线”的试用反馈
(1)家长对博物馆亲子活动的主要关注点
亲子家庭对博物馆亲子活动的期待是多样化的。87.18%的家长关注活动的“寓教于乐”功能,其他包括希望通过活动改善亲子关系(53.85%)、提升自我(51.28%)和休闲放松(48.72%)(见图8)。







图8 亲子家庭对博物馆亲子活动的关注点

(2)亲子参观过程中家长对自身的角色定位
家长对自身在亲子参观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也是多元化的,最主要的是共同学习和陪伴倾听,分别占比87.18%和71.79%;其次是旁观看护(46.15%)、摄影记录(35.90%)和教导答疑(30.77%);仅7.69%的家长认为是为了完成任务(见图9)。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家长在活动中更倾向于以“合作商讨”的模式与儿童进行互动,构建一种较为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







图9 亲子参观过程中家长对自身角色的定位

(3)家长对主题参观路线各环节的关注度
亲子家庭对主题参观路线中各个环节的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参观中—展品故事>参观中—探索路线与目标展品>参观中—问题与讨论>互动目标=参观后>参观前(见表6)。可以看出,比起基于展品展开探索的过程(观察引导、问题讨论),家长普遍更关心展品本身的信息、承载的科学知识(展品故事)。这可能是由于家长本身对展品的认知水平有限,因而个人兴趣浓厚。但从另一方面分析:或许多数家庭的亲子教育理念仍停留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层面。此外,家长对参观前活动的关注度最低,说明家长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还不够了解,没有充分意识到已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4)受众满意度与活动收获
邀请受众对主题参观路线的整体满意程度进行打分,1至5分代表满意度递增,3分及以上视为满意。39组亲子家庭对活动的评分全部在3分及以上,平均分为4.54,可见所有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对活动都较为满意。
亲子家庭在活动中的收获也是多方面的。最显著的是儿童观察能力(84.62%)和学科知识的提升(82.05%);其次是促进亲子沟通(64.10%)、为儿童提供玩耍和释放活力的机会(61.54%),最后是提升了儿童的社交技能和礼仪表达能力(53.85%)(见图10)。







图10 亲子家庭在主题参观路线中的收获

(5)亲子家庭感兴趣的参观主题
为了后续能进一步推出有针对性的主题参观路线,调研收集了受众期待的学科主题相关数据(见图11)。按照感兴趣程度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科学应用、地球环境、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人文艺术、语言、数学,可见公众更多关注科技、环境等与自身关联紧密的领域。对语言、数学等主题的期待度较低可能与自然博物馆在大众心目中的固有印象有关,但适时推出一些跨学科的主题参观路线也未为不可,博物馆内的非正式学习本就意味着无限可能。







图11 亲子家庭感兴趣的参观路线主题

(6)受众对参观互动方式的期待
从亲子家庭期待的参观互动形式来看,可触摸展品是最受欢迎的(89.74%),现场教育活动次之(71.79%),其他包括剧场(51.28%)、主题配套学习单(41.03%)、声音体验(38.46%)、视频(33.33%)和多媒体游戏(33.33%)等(见图12)。







图12 亲子家庭期待的参观互动形式

(7)受众偏好的参观后衍生活动
就参观后衍生活动而言,亲子家庭更喜欢自然观察(79.49%)和亲子手工类活动(66.67%),其他形式包括科普视频(58.97%)、亲子共读(53.85%)和家庭游戏(51.28%)(见图13)。







图13 亲子家庭期待的参观后衍生活动



三、结语

“野孩子主题参观路线”子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基于亲子对话的博物馆亲子自助导览活动策划的新思路,就问卷反馈结果来看,基本达到项目预期目标,但仍存在诸多亟待改进之处。

(一)内容设计偏重生命科学,跨学科整合不足
目前仅有“庞然大物”主题尝试对生命科学和数学两个学科进行整合。后续还可以从生物与地理(“爱旅行的动物们”)、生物与工程(“建筑大师”)、生物与语文/英语(“英勇斗士”)跨学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内容进行优化。

(二)互动形式以视听觉为主,缺乏触感体验
针对现有主题参观路线,一方面可配套开发含标本、模型等辅助实物展教具及艺术创作材料的资源包,另一方面可以提出在部分位点增设可触摸展品的需求,以供展览微更新时将展、教结合起来通盘考虑。针对后续参观路线的策划选题,可以优先选择将展区现有可触摸展品串联起来,并配套开发现场教育活动。

(三)路线选题受制于现有展陈内容,覆盖面有限
目前选题全部聚焦于动物界,未涉及植物、真菌、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等其他方向。考虑到3~6岁儿童的认知水平,植物、真菌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结合问卷反馈中亲子家庭对自然观察类活动的高期待,后续可策划植物、真菌主题的户外观察活动作为延伸。此外,可以结合亲子家庭感兴趣的方向,在科学应用、地球环境等方向增设路线。

(四)效果评估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研究
方案旨在促进亲子对话,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需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法,通过跟踪观察、访谈等方式进一步收集数据,对亲子对话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从而对项目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五)资源利用率不高,受众可达性待改善
目前本系列参观路线主要通过微信端推送,资源入口还不够便捷,需进一步优化线上布局,多点开花,加强宣传。此外,线下可在场馆内增设二维码以便亲子家庭随时下载,还可结合“自然博物馆学校”特色项目,面向共建幼儿园定向推送资源以提升用户触达的精准性和覆盖面,以及通过举办“家长工作坊”帮助家长更好地基于学龄前儿童特点、结合主题参观路线规划博物馆之旅,并定期推送活动信息增强粉丝粘性。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先生对儿童工作者的期许,期待更多场馆、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共同参与构建以博物馆为核心平台、汇集社会各方资源的儿童博物馆教育生态体系,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转载自《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2年第6期



专题培训推荐

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提升教育实践的智慧。我们向您推荐“一角一博物,一馆一世界”自然博物馆&幼师口袋专题研修项目。这是一个由幼师口袋教育研究院与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推出的高品质研修项目


您将有机会深入上海自然博物馆,体验沉浸式工作坊,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获得结业证书。不仅如此,您还将参访上海市普陀区万里城实验幼儿园,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


详情可点击文章查看👉:一角一博物,一馆一世界丨幼儿园&自然博物馆线下研修


幼师口袋
赋能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