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叙述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   2024-11-19 19:01   上海  


荐读:
课程故事是课程的当事人或实践者“叙述”发生在课程中的“故事”。“故事”构成“叙述”的内容,在叙述中“赋予”故事以意义。在《幼儿园课程故事》一书中,作者提到一个课程故事要包含事件、角色、环境(时间、空间)、主题几个要素,课程故事必须具有真实性、情境性和反思性。

然而,是不是具备了真实性、情境性和反思性的故事就是好的课程故事?当下幼儿园课程实践中的课程故事叙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今天的推文来自新书《幼儿园课程故事》。




幼儿园课程故事叙述中存在的问题

王春燕 | 文


当下幼儿园课程实践中,一线教师撰写的课程故事很多,内容涉及面广,既有主题活动中的课程故事,也有日常生活与游戏活动中的课程故事;既有课程开发中的课程故事,也有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故事。故事真实、生动,有的甚至精彩,但很多课程故事在叙述时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故事主题不清晰,概念有所混淆


课程故事的主题即叙述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是课程故事的焦点和意义,清晰的主题能够照亮整个课程故事。然而,在幼儿园实践过程中,课程故事往往主题不清晰,“主题”概念有所混淆。


1.幼儿园课程故事往往出现主题表达不清晰的现象


例如,在小班课程故事《雨》中,教师以“有段时间一直都在下雨,小朋友们每天来到幼儿园时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为什么今天还是在下雨啊?’。于是,我抓住机会带着疑惑,带小七班的孩子们开始了一段与小雨点的神秘约会”为开头的故事。接着,教师叙述了10个课程事件片段,分别为“为什么会下雨”“喜不喜欢下雨”“下雨天要准备什么工具”“雨点是什么样子的”“雨天的游戏”“菜园里的发现”“雨天的创作”“阳台上的声音”“水宝宝搬家”“纸船记”。尽管该课程故事的内容丰富、情节多样,但对于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以及诠释的意义与核心是什么等问题,呈现出模糊的状态。

下面是笔者最近听到的另一个课程故事。


下滑查看中班课程故事《珍“桂”有你》


故事缘起  寻香而至

 

有一天,吃完午饭,我和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散步的时候,有孩子问:“老师,老师,什么东西这么香啊?香味是从哪里散发出来的?”这一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始了寻找香味来源之旅。

桂花知多少

孩子们在幼儿园各处寻找香味的来源。通过寻找,孩子们发现香味来自幼儿园盛开的桂花。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幼儿园里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什么品种?而后,通过上网查询和询问管理树木的爷爷,我们知道了幼儿园里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桂花,一种是丹桂,花为红色,香味浓;另外一种是金桂,花为黄色,香味较淡。

当孩子们知道了桂花的品种、颜色、香味后,我提出一个问题:“桂花只有这两种吗?”

孩子们纷纷说桂花肯定不止这两种颜色。有的孩子提议:“我们一起问问爸爸妈妈吧。”

于是,探索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还给家长们发放了调查表,通过亲子参与调查,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原来桂花有不同的种类,有金桂、银桂、四季桂、丹桂,它们的颜色都不相同,而且开放的时间也前后略有不同。虽然它们开放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浓郁的香味真令人向往。孩子们结合自己的调查表一一分享了自己所调查的桂花。


桂花分布图

这时,有孩子提出:“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我们的桂花树种在幼儿园的什么位置?”

有孩子说“给桂花树拍张照片”,也有孩子说“我站在门口告诉大家桂花在哪里”,还有孩子提议“每个星期一在国旗下讲话的时候跟全园的小朋友分享”……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后,孩子们决定画一张桂花树分布图,然后把画的分布图分给别的小朋友,这样大家就知道幼儿园的桂花在哪里了。绘画前,老师带着小朋友观察幼儿园的全景图片,了解桂花树在幼儿园中的位置,然后与小朋友一起完成分布图的绘制。小朋友们把画好的分布图贴在一张大纸上,同时也把路上的一些房子画上去。

班里的孩子跟着自己制作的桂花树分布图,再次实地进行了验证,一一找到了幼儿园里的桂花树。而后经过讨论,大家打算把自己制作的分布图分发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和老师,让他们也寻着分布图去看看幼儿园里的桂花,去找找幼儿园里不同品种、不同地方的桂花树。

除了一个班一个班地送分布图外,孩子们还想出来,让每个经过我们班级的朋友随时拿着卡去寻找幼儿园里的桂花,于是我们把分布卡片放在了班级门口的墙面上,供大家自取。

桂花巧摘取

根据前期的调查、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做桂花蜜,因为有了桂花蜜,我们就可以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于是,孩子们讨论了怎么采摘桂花。

泽泽说:“下次我们可以用梯子,爬上去摘桂花。”

祺祺说:“把圆饼叠起来,我们站在上面去摘桂花。”

悦悦说:“我们还可以搬桌子和椅子。”

讨论之后马上行动。他们通过行动又否定了一些比较危险的工具,最后决定和老师一起用手摇以及利用万能工匠敲打桂花树。

桂花甜美食

最后,孩子们挑洗桂花,准备制作桂花蜜。大家又分头了解做桂花蜜的食材——白糖、蜂蜜、干桂花,也学习了制作方法,最后成功制作了桂花年糕。

收获与思考

遇见桂花之旅,源于孩子们的发现和兴趣,从闻香、寻桂、识桂,再到集桂、品桂,孩子们成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小主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作为积极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创造环境和条件供幼儿探究,帮助他们共同解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这只是笔者听到和看到的众多课程故事中的一例,类似这样的课程故事在实践中还有很多。我们知道与阅读论文相比,课程故事作为叙事,更轻松、更生动、更真实,然而,这个课程故事的叙述想让听者或读者获得些什么呢?是“接受”全盘的故事还是从故事中有所“领悟与启发”?如果一个课程故事仅仅是言说事实和过程,其意义何在呢?

学者蔡春指出:“任何叙事都希望传递出某种意义。教育叙事是另一种言说方式,叙事文本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以其生动的描述、丰满的形象、细腻的感受、轻松的笔调等特征,激起阅读者的共鸣,从而不断‘点头’认同,进而对其所承载的教育学意义有所领悟……因此,评价一个叙事文本好坏的基本标准是:‘故事’及其‘叙述’是否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学意义,能不能很好地引导阅读者去领悟这些意义,能不能导致一种现象学式的‘点头’。”而这种现象学式的“点头”是课程故事最重要的意义,因为听故事和读故事的人就是在生动的叙事言说中,在体验和理解中感受了蕴含在故事中的意义。所以,一个好的课程故事其背后的主题要鲜明。


2.对“主题”概念的混淆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课程故事主题不清晰的另一原因在于,教师对“主题”概念的混淆,表现为将主题活动的“主题”等同于课程故事的“主题”。

课程故事的主题,指的是课程故事叙述者表达的核心思想,而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主题”是“课程的某一单元、某个时段所要讨论的中心话题,通过对这些中心话题的讨论,对中心话题中蕴含的问题、现象、事件等的探究,使幼儿获得新的、整体的、联系的经验”。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主题)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因其契合了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需要,能够促进幼儿完整经验和健全人格的获得而备受青睐与实践。因此,教师在叙述从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课程故事时,往往习惯性地将主题活动的“主题”等同于课程故事的“主题”。例如,下面的这个中班课程故事《亲爱的小羊》即是如此。 


下滑查看中班课程故事《亲爱的小羊》


幼儿园饲养园来了一只小羊,孩子们开心极了,每天都会去看看它,也会带一些青菜、萝卜去喂它,同时,孩子们还提出了很多关于小羊的问题。顺着孩子们的兴趣,老师做了价值分析与判断,提出了几个可能的主题价值点:


  • 通过观察和饲养,乐于探索小羊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了解小羊的生长变化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 在饲养小羊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并解决疑问,提升探究能力;

  • 能与小羊和谐相处,萌发爱护动物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随后,开展了主题活动《亲爱的小羊》。活动主要由以下14个活动组成。


  • 小羊什么样

  • 我是小羊饲养员

  • 我的养羊计划

  • 我给小羊取名字

  • 小羊的身份证

  • 小羊喜欢吃什么

  • 我眼中的小羊

  • 小羊的便便

  • 白羊村的美容院

  • 香香羊奶片

  • 神奇羊奶皂

  • 羊毛有什么用

  • 亲亲小羊

  • 给小羊的礼物

……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细列出主题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这个课程故事就是按照主题活动实施的基本要素与流程呈现的,这样的课程故事更多表达的是主题实施的基本过程,在叙事的形式上既不符合课程故事的故事性和生动性,也没有呈现儿童详细的学习过程及故事的角色,更没有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冲突性,课程故事最后想要表达的意义也就无法达成。所以,“主题”的混淆导致了课程故事无法清晰地反映真正的主题,即引发听者和读者的意义产生。


2

课程故事内容单一,叙述浅表化


课程故事内容由课程实施中的真实课程事件组成,既可以是课程实施中具有内在联系的若干事件组成的完整故事,也可以是由课程实施中并无内在联系的若干事件组成的片段化故事,其内容的叙述是课程故事的“重头戏”。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容叙述往往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课程故事内容单一


课程故事内容单一主要表现为对课程实施中一些成功课程事件的叙述,而对于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困惑或失败的课程事件叙述得少之又少。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教师逐渐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教师教育能力的有限性,教师难免会在课程实施中遇到困惑点、矛盾点,甚至是失误点。然而,教师往往忽视对问题的叙述,单一化地分享成功的教育经验,这容易造成课程故事“千篇一律”。


2.内容叙述浅表化


(1)面面俱到,完整的课程故事叙述过程化。例如,在中班课程故事《小兔子“跳跳”的房车旅行记》中,教师通过“故事背景、第一次造房车(轮胎房车)、我和跳跳的第一次旅行(草坪生日聚会)、第二次造房车(房车)、我和跳跳的第二次旅行(认识我们的好朋友)、第三次造房车(跳跳的超级房车)、我和跳跳的第三次旅行(跳跳比赛)、我们的收获(幼儿和教师)”进行课程故事的叙述。

可以发现,教师只是将原始资料进行粗加工,历程性地呈现课程实施中的整个过程。尽管课程故事都是发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真实事件,但是并非所有发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事件都可以成为课程故事。正如学者刘万海所言,在教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掺杂一些必要但相关不大的日常活动环节,它们只是确保了整个事件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而对于要表达的教育主题(如教师信念、制度合理性、师生行为及关系模式)却体现得较少。因此,课程故事要表达主题,必定要对课程实践中发生的事件进行选择与裁剪,才能使故事更聚焦。

(2)泛泛而谈,课程故事内单个课程事件叙述浅表化。例如,在中班课程故事《布的奇妙世界》中,教师叙述“棉花和蚕丝是怎么变成布的”:“首先,要用纺车将棉絮变成棉线!但其实小朋友们还是不清楚纺车的原理,因为我真的找不到实物的纺车给他们进行探究。我还跟孩子们介绍了机器纺车,它可以将蚕丝和棉絮变成线,而且效率更高。最后就是把线变成布,孩子们亲自动手在小小织布机上体验了一把。”

在这段叙述中,教师只是按照时间顺序平铺直叙了事件的大致流程,叙述平淡,浮于表面,缺少深度加工。事件中,教师针对孩子们在探究中提出的问题——“棉花和蚕丝怎么变成我们身上穿的衣服的布?”——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引导孩子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孩子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当时的情感体验如何?我们无从得知。课程故事中,孩子在哪里?学习在哪里?教师的支持在哪里?教师叙述该事件的意图在哪里?前文中的课程故事《珍“桂”有你》也是如此。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张莉编辑在编辑大量的课程故事中深有体会,特别提到了当下的一些课程故事叙述平淡——“课程故事作为一种叙事研究,首先要区别于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要求真实再现幼儿的活动,‘用钢笔录像’或‘用键盘录像’,倡导教师尽量减少议论。课程故事也要求所讲述的事情是真实的而非虚构的,但同时也应该是前后连贯、有吸引力、能感染人的。那么怎么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有一个线索。根据这个线索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一个话题接一个话题展开:纵向上表现为层层递进推动故事发展,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横向上表现为孩子各个维度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线索,整个故事就立体了。但教师们写的时候常常会‘拎’不到这个线索”。

所以,教师们的课程故事讲述与撰写往往既没有情节的层层递进,也看不到孩子经验的提升与拓展,更没有故事的情节冲突,所以整个故事过程读起来相对平淡,没有立体感。


3

课程故事反思浅显,流于形式化


“课程故事与一般故事的区别关键在于课程故事中蕴含着教师对实践的反思、领悟,以及重述故事时的再反思,这种‘双重反思’使得教师在撰写故事的过程中重新认识教育,意识到自己缄默的教育观念,促进自身观念的更新和教育经验的积累。”然而,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园教师的课程故事常常表现出反思浅显、空泛,针对性不强等特点。

例如,中班课程故事《珍“桂”有你》中,教师的反思如下。

遇见桂花之旅,源于孩子们的发现和兴趣,从闻香、寻桂、识桂,再到集桂、品桂,孩子们成为自我学习和探索的小主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作为积极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创设环境和条件供幼儿探究,帮助他们共同解决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中班课程故事《我的蔬菜朋友》中,教师的反思如下。

生活经验是孩子学习的源泉,挖掘孩子生活经验是引导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作为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推进项目也是一件极为开心的事情。

大班课程故事《邂逅马蜂窝》中,教师的反思如下。

生活处处皆课程,一系列的活动也将孩子、家长和老师融合在一起。细心守护孩子的求知欲,老师往后退一步,支持和引导孩子自主探究,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从以上几篇课程故事的反思中可以看出,教师的反思叙述浅表化,浅尝辄止,浅显空泛,流于形式,难以体现教师深入反思课程事件的痕迹,更无法通过反思引发听(读)故事人的深思。

“一部好的叙事研究,不仅是研究者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读者借以反思自身行为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通过叙事的方式,个体的故事被他人理解和阅读,常常能引发思想的碰撞,迸射出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经验,为‘听者’和‘诉者’服务。叙事可以再引发、激发思考,产生认同及共鸣,当共鸣产生后,叙事就不会只是‘你’的故事、‘我’的故事或‘他’的故事,而是‘我们’的故事。在故事里,我们看到一些‘同’,于是我们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在故事里,我们也看到了彼此的‘异’,于是我们相互尊重,去想象另一种行动的可能。”而这也恰恰是课程故事的迷人之处。



《幼儿园课程故事:支架教师的专业成长》
王春燕  等  著
万千教育  出品


👇关注口袋书店服务号
下单可享98折优惠以及最新幼教书单哦~

幼师口袋拥有海量优质书籍,说出您的要求,我们来搭建您的幼教专业书库,省时省力更省心!园所团购可享超低折扣!

👇长按卡片识别二维码,添加呱呱老师👇
本文内容包含广告

幼师口袋
赋能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的学前教育内容与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