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上)》96.神洞的传说

创业   2024-09-30 21:36   甘肃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的坐标。它记录了山岭、沟壑,关隘、河流、湖泊、村寨、城镇、寺院、桥梁等地名的前世今生,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
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
1.龙女山的传说
2.螳螂山的传说
3.将台山的传说
4.阳虎山的传说
5.尖山卓笔的传说
6.云雾山的传说
7.百顷山的传说
8.天魏山的传说
9.斩官山的传说
10.龙池山的传说
11.金子山的传说
12.雄黄山的传说
13.高楼山地名的来历
14.穷药山的传说
15.龙头山的传说
16.七嘴山的传说
17.火焰山的传说
18.傻山的传说
19.等锣山的传说
20.多脑山的传说
21.凤凰山的传说
22.蒲池山的传说
23.九龙山的传说
24.小龙山的传说
25.关子山的传说
26.斗底山的传说
27.龙洞山的传说
28.阴老山的传说
29.凤凰岭的传说
30.素岭的传说
31.撇家岭地名的由来
32.金字岭的传说
33.中凤岭的传说
34.刘家梁的传说
35.寨子梁的传说
36.神仙梁的传说
37.蚕子梁的传说
38.玉垒包的传说
39.红崖的传说
40.鹰嘴崖的传说
41.人头崖的传说
42.吊虎崖的传说
43.柜子崖的传说
44.老鹰崖的传说
45.降山崖的传说
46.石马崖的传说
47.马镫崖的传说
48.媳妇崖的传说
49.癞子崖窝的故事
50.鬼崖的传说
51.马鞭崖的传说
52.写字崖地名的由来
53.红土坡的传说
54.看叫坡的传说
55.滚娃坡地名的由来
56滚毡坡的故事
57.杀人坪的传说
58.十个坪的故事
59.六房坪的兴衰
60.白垠坪的传说
61.瓦坪的传说
62.山神歇坪的传说
63.花坟坪的传说
64.黑风沟的传说
65.磨房沟的传说
66.捉鱼沟的传说
67.鸡叫沟的传说
68.文县沟的传说
69.蛇外沟的传说
70.金子沟的传说
71.石门沟的传说
72.八洞沟的传说
73.干沟的传说
74.关家沟的传说
75.螃蟹沟的传说
76.打虎沟的传说
77.黄家沟的传说
78.西番沟的传说
79.巴巴沟的传说
80.砸金沟的传说
81.炉场沟的传说
82.天分沟的传说
83.龙潭沟的传说
84.碧峰沟的传说
85.大水沟的传说
86.禹王洞的传说
87.杀人洞的传说
88.神仙洞的传说
89.鹁鸽洞的传说
90.龙潭洞的传说
91.大海沟龙洞的传说
92.龙王洞的传说
93.金昌洞的传说
94.金洞的传说
95.银洞的传说





神洞的传说


文县玉垒乡大山村有一个崖洞,被村民称为“神洞”,距离村子有好几里远。早年,每逢天旱,村民们便要抬上他们信奉的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的木雕神像,去神洞里祈雨。

祈雨的那个神洞,村民们俗称“白崖里池上”。崖洞深不可测,据说走到最远处,能听到小团鱼河(又称小盘峪)的鸡鸣声。洞里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需打上松枝或桦树皮火把,才能缓慢前行。

早先,据说这个洞里有12道石门、12座石桥,飞舞着蝙蝠。进洞祈雨的人需过石门、跨石桥,而且洞里的地面高高低低、坎坎坷坷,行走起来异常艰难。祈雨艰辛的程度,一言难尽。由于洞子太深,给祈雨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少走路程,就必须打垮洞里最远的地方,封堵一些地段,只留离洞口稍近的一段洞子,供人们设坛祭祀,求神祈雨。

可是,谁会有这样石破天惊的精力呢?村民们只能“望洞兴叹”。

后来,大山村里出了一位小画匠,名叫任天年。小画匠虽然小小年纪,本事却不小。他不仅会绘画,还会阴阳、端公(巫师)的艺。有人说,小画匠还管着天飞爷和紫柏爷,能把两个老爷叫出来。他叫天飞爷:“天飞爷,你好吗?”天飞爷回答:“我好!”他又叫紫柏爷:“紫柏爷,你好吗?”紫柏爷回答:“我好!”要是两位老爷回答“你叫我干啥”,或是“你还不赶紧跟我来”,说明两位老爷对他有意见了。他要赶紧到两位老爷跟前去,想方设法协调好自己和老爷的关系,否则会惹出事端来。

小画匠决定为村民排忧解难,打算利用自己的手艺,封堵祈雨崖洞的一些地段,缩短人们在崖洞里行进的距离,让村民祈雨不再那样艰难。小画匠来到崖洞的洞口设坛祭祀后,开始往天上打寡鸡蛋(没有孵出小鸡的鸡蛋)。他每往天上打一个寡鸡蛋,崖洞里就要垮塌一些地方,封堵一些地段。他一连往天上打了12个寡鸡蛋,封堵了崖洞里的许多地段,大大缩短了乡民去崖洞祈雨的路程。

小画匠本来是造福于民,但他的举动却得罪了一位恶神。当他打完12个寡鸡蛋后,他的身子被恶神施展法术,紧紧地贴在了峭壁之上,动弹不得。恶神想用这种方法,把小画匠活活地饿死。

小画匠早已料到恶神会对他这样做,所以清晨他临出发前便吩咐母亲:如果他当晚不回来,就用笼床蒸事先他已放好的馍馍。那馍馍下面铺的是菜叶,蒸七天七夜,才能揭开笼床。因为只有蒸够七天七夜,馍馍和菜叶才会自然分离,也就是他的身子和峭壁就能分离,这样就等于挫败了恶神的毒计。

当晚,小画匠的母亲发现儿子没有回来,便按儿子的吩咐,生火蒸馍馍。母亲明知儿子嘱咐,床里的馍要蒸七天七夜,才能揭开笼床(笼屉)。可是她蒸到第六天上,实在等不住了,便迫不及待地揭开了笼床。她往笼床里一看,禁不住喊出了声:“糟了!”原来,馍馍和菜叶还没有完全分离,就差一点点了。

既然笼床已经揭开了,再继续蒸也无济于事了。母亲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小心翼翼地把馍馍从菜叶上撕了下来。这一撕不要紧,小画匠也从峭壁上跌落下来,摔死了。

小画匠虽然死了,但他却用自己的生命为乡民换来了祈雨方便。往日去崖洞里取雨,要经过12道石门、12座石桥,如今只需走过3道石门、3座石桥,便可取雨。

后来,大山村每逢遇到干旱,村民们和跳大神的端公,便抬着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的木雕神像,还要背上“小老爷”( 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一尺高的神像),去崖洞里祈雨。

一路上,村民们吹响牛角号,举着旗帜,敲锣打鼓,走向白崖里池上。走到离崖洞不远的地方,众人抬着天飞爷、黑池爷和紫柏爷木雕神像过不去了,就将木雕神像放在那里,背着“小老爷”去崖洞祈雨。

崖洞的洞口,平常有两条巨蟒把守。巨蟒见村民来祈雨,便自动离去。

村民进入崖洞,走不多远,崖洞的石壁上就有“滴哒滴哒”的滴水。但千万不能图近便省事,取那滴水。要是取上那水,人们走出崖洞不到二里路,天上便要打冰雹、下暴雨,毁坏庄稼。

有一年,大山村发生严重旱情,几个村的村民不约而同来白崖里池上祈雨。有个鲁莽的小伙子刚进洞,看到崖壁上“滴哒滴哒”的滴水,便说:“我们把这水取几滴。”

小伙子刚用小瓶取了几滴水,后面来的发现后,赶忙让他把取的水倒掉。小伙子硬犟着不倒,结果他刚走出崖洞不远,天上便下起冰雾、暴雨。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取洞口石壁上的水了。

祈雨取水的人走进崖洞后,一直要走到第三道石门处,才可止步取水。取水的方法是,端公在第三道石门处设坛祭祀,打卦,烧纸,上香,念经,传老爷,端公口中念念有词,祈求降雨。

就在端公做法事时,祈雨队伍中随行的一个人,用手不停地抠崖洞的石壁。抠着抠着,这个人的鼻子上就冒出细密的汗珠,汗珠越来越大,开始往下滴了。这时,旁人便用事先准备好的锡壶,盛三滴从鼻子上滴下来的汗珠,盛两滴也行,这样就算取上水了。

也有村民说,端公做法事时,祈雨队伍中随行的一个人,用手不停地抠崖洞的石壁。抠着抠着,石壁上开始滴水了。这时,这人便用事先准备好的锡壶盛三滴从崖上滴下来的水,盛两滴也行,这样就算取上水了。端公率领众人往家走,走出崖洞不远,锡壶里开始响动了,响动越来越大。没过多久,天上便开始下雨了,旱情随之解除。

(任兴启讲述  刘启舒采录  采录时间2013年8月  采录地点文县玉垒乡大山村)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刘启舒:祖籍河南扶沟县,岀生地西安市,毕业于甘肃文县第一中学(老三届)。退休前曾供职文县县委宣传部。当过营业员、教师、记者,撰写《梦萦藏乡》《文县漫记丛书》《大熊猫童话丛书》《阿尼嘎萨》《白马英雄史诗》《文县民间故事丛书》《文县山歌》等书藉30余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县传媒
发布文县消息、传播文县声音、讲述文县故事、展示文县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