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上)》151.文县县城兴起的传说

创业   2024-12-14 08:00   甘肃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是历史的坐标。它记录了山岭、沟壑,关隘、河流、湖泊、村寨、城镇、寺院、桥梁等地名的前世今生,是一个地方的根和魂……
文县民间故事·地名卷
1.龙女山的传说
2.螳螂山的传说
3.将台山的传说
4.阳虎山的传说
5.尖山卓笔的传说
6.云雾山的传说
7.百顷山的传说
8.天魏山的传说
9.斩官山的传说
10.龙池山的传说
11.金子山的传说
12.雄黄山的传说
13.高楼山地名的来历
14.穷药山的传说
15.龙头山的传说
16.七嘴山的传说
17.火焰山的传说
18.傻山的传说
19.等锣山的传说
20.多脑山的传说
21.凤凰山的传说
22.蒲池山的传说
23.九龙山的传说
24.小龙山的传说
25.关子山的传说
26.斗底山的传说
27.龙洞山的传说
28.阴老山的传说
29.凤凰岭的传说
30.素岭的传说
31.撇家岭地名的由来
32.金字岭的传说
33.中凤岭的传说
34.刘家梁的传说
35.寨子梁的传说
36.神仙梁的传说
37.蚕子梁的传说
38.玉垒包的传说
39.红崖的传说
40.鹰嘴崖的传说
41.人头崖的传说
42.吊虎崖的传说
43.柜子崖的传说
44.老鹰崖的传说
45.降山崖的传说
46.石马崖的传说
47.马镫崖的传说
48.媳妇崖的传说
49.癞子崖窝的故事
50.鬼崖的传说
51.马鞭崖的传说
52.写字崖地名的由来
53.红土坡的传说
54.看叫坡的传说
55.滚娃坡地名的由来
56滚毡坡的故事
57.杀人坪的传说
58.十个坪的故事
59.六房坪的兴衰
60.白垠坪的传说
61.瓦坪的传说
62.山神歇坪的传说
63.花坟坪的传说
64.黑风沟的传说
65.磨房沟的传说
66.捉鱼沟的传说
67.鸡叫沟的传说
68.文县沟的传说
69.蛇外沟的传说
70.金子沟的传说
71.石门沟的传说
72.八洞沟的传说
73.干沟的传说
74.关家沟的传说
75.螃蟹沟的传说
76.打虎沟的传说
77.黄家沟的传说
78.西番沟的传说
79.巴巴沟的传说
80.砸金沟的传说
81.炉场沟的传说
82.天分沟的传说
83.龙潭沟的传说
84.碧峰沟的传说
85.大水沟的传说
86.禹王洞的传说
87.杀人洞的传说
88.神仙洞的传说
89.鹁鸽洞的传说
90.龙潭洞的传说
91.大海沟龙洞的传说
92.龙王洞的传说
93.金昌洞的传说
94.金洞的传说
95.银洞的传说
96.神洞的传说
97.打儿洞的传说
98.舍书乡窄匣子的传说
99.任家山窄峡子的传说
100.骆驼巷的传说
101.喇嘛湾的传说
102.葛条湾的传说
103.簸箕湾地名的由来
104.母猪湾地名的由来
105.七十二个箭壑垭
106.赦过地地名的由来
107.天锅地锅的传说
108.马趟子的传说
109.错欢喜地名的由来
110.碧口墓园的由来
111.白龙江的传说
112.州河的来历
113.白水江的传说
114.龙巴河的传说
115.洋汤河的传说
116.马莲河的传说
117.白马河的传说
118.中路河的传说
119.丹堡河的传说
120.让水河
121.小团鱼河的传说
122.红海的传说
123.双海子的传说
124.仙海湖的传说
125.庙垭池的传说
126.莲花池的传说
127.单池子的传说
128.龙池的传说
129.白日鬼潭的传说
130.玉垒龙潭的传说
131.神鱼潭的传说
132.碧峰沟仙女潭的传说
133.碧口龙潭的传说
134.李公井的传说
135.碧口凉水井的传说
136.九十九眼泉的传说
137.凉水泉的传说
138.化梨泉的传说
139.石门瀑布的传说
140.七眼水的传说
141.望娘滩的传说
142.临江关的传说
143.火烧关的来历
144.五里关轶事
145.柴门关轶事
146.野猪关轶事
147.玉垒关轶事
148.悬马关轶事
149.红军泉
150.文县县名的由来






文县县城兴起的传说


古时候,文县称“阴平”,只有寨而无城。那么,阴平古县城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传说很早以前,文县以寨为主,大寨为大城,小寨为屯堡。阴平寨、铁楼寨、中屯寨、松平寨、哈南寨、马营寨、马儿寨、新关寨、洋汤寨、新寨、旧寨为近亲寨,王旗寨、杨旗寨、三旗寨、薛旗寨、大门寨为远亲寨,实为部落。
从汉朝开始建置入版图,设阴平道(县)。于是,建县立府,选址筑城便成为各地竞相争取的大事。一时间,四方屯堡,八方村寨,群起纷争。
经过激烈角逐,荒蛮偏远的村落纷纷淘汰,最后只剩阴平和中寨成为选址造城的竞争对手。
双方的名流术士、才子头人,唇枪舌剑,轮番较量。虽经多轮激辩,但仍然据理力争,各说各话,互不相让,陷入僵持。为打破僵局,双方商定报由郡府居中裁决。
三天后,郡府要员莅临现场,亲听各方理论。中寨一方说:“中寨居中,中挖四夷,地势平坦,背山面水,土呈五色,实为州县府邑的风水宝地。”
阴平人则说:“阴平之地,来龙远大,万山朝拱,面南坐佛照临,背北七山(七个山头)生祥。龙从西方来,北门民方入,南桥之水会于坤方,刚柔相济,内外有情。迎龙收水,外来本地官易升,文曲北商可长兴。官贵民富,地无灾殃,三元(天、地、人)不败,社稷永固之福地。”
郡官听罢,感到各有各的道理,正在推以抉择之际,忽一贤士提出,采用称土比重量的办法决胜负。也就是哪里的土重,县城就建在哪里。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各方的一致同意,并立刻找来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容器,此容器为四方形木斗,分别装满自己地方的土壤,然后运到现场。
一称定乾坤!
结果中寨的土比阴平的土轻了八两。县城建阴平,中寨被否决。
从此,文县城就建在了阴平,历经几千年从未易址,延续至今。
在阴平城选址落定的同时,也留下一个千古未解之谜:阴平的土是黄土,中寨的土是砂土,何以黄土比砂土重呢?
(陈  英采录)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刘启舒:祖籍河南扶沟县,岀生地西安市,毕业于甘肃文县第一中学(老三届)。退休前曾供职文县县委宣传部。当过营业员、教师、记者,撰写《梦萦藏乡》《文县漫记丛书》《大熊猫童话丛书》《阿尼嘎萨》《白马英雄史诗》《文县民间故事丛书》《文县山歌》等书藉30余本。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文县传媒
发布文县消息、传播文县声音、讲述文县故事、展示文县风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