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县县城轶事
文县县城,为文县“三城”(上城、县城、所城)之一,位于玉虚山下之平地。其西接麻关谷(关家沟),东连教场坝,南临白水江,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县城位于所城之东,中间隔着一条关家沟河道,有桥以通往来,昔日桥名为“麻关桥”,因与所城以北的麻关谷相对应而得名,今为拱桥相通两城。
城周围二里三分,城墙高约8米,宽约3米,建有东城门和西城门。东城门为通川门,西城门为望京门。明万历十六年(1588),又开了南门,取名文明门。城内主要是县衙和附属之营衙、捕衙等住所,故称作“县城”。
文县县城历经明、清、民国,至今仍为县治所在,旧城内的历史文化建筑亦曾名盛一时,有儒学院、万寿宫、文庙、城隍庙等,均为古建筑形制,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巍峨壮观。院内松柏参天,梧桐浓荫,成为文县名胜景地。留下不少文人墨客诗词楹联,如文庙内有甘肃著名学者吴镇的楹联:
蒙难观爻,石经蒺藜皆卦象;
枸幽做操,云田柞域亦琴材。
还有一副佚名联:
花放水流,自有皆趣;
禽鸣娱乐,各具天真。
从古及今,惟斯道直;登高自下乃有成功。城隍庙有丹堡拔贡秦锡田所撰之楹联:
总要一生行好事,莫将十殿作闲观;
偶然失足成堪惜,从此回头尚未迟。
清佚名联: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
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
文庙最初建在所城北街,后于明成化六年(1470),改建于县城之东北角,嘉靖年间拓修。城隍庙,明嘉靖十五年(1536)建于县城东门之外北侧,明崇祯年间改建于东门外。
这些古朴文明的仿古建筑,随着岁月的流逝已不复存在,但赞颂这些古建筑的古楹联依然留存,值得珍惜。千年挺立的县城,也曾留下了不少故事和传说。
传说,白水江绕县城而过。有一天,县城东头的漩涡湾里,竟然长出了一个石包。石包不断地往上长,眼看越长越高,变成了一座孤立的山峰,如异峰突起,傲视蓝天。几天之后,山峰长得很高很高了。老百姓甚至夸张地说,站在山峰顶,能望见京城。
山峰一长大,便把白水江堵住了,眼看着聚起的江水要把文县城淹没了,城里人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观音菩萨得知后,扔过来了三片瓦,实实在在地压在了山峰顶上,把山压住了,山峰不再往上长了。
县城人乘势,急忙在山峰顶上修建庙宇,修成后取名“文昌宫”,寓意是文运昌盛。自从文昌宫修起后,果然如愿以偿,当地文运昌盛,文人辈出,考取功名的大有人在。
话说清朝年间,文县铁楼乡肖家山村出了一位才女,俗称“肖三姑”。那一年,县衙组织修缮县城文昌宫,同时还要修建一个大门。工程完工后,县太爷发布告示,为了显示当地文化昌盛,要在文昌宫里竖十副木刻楹联,从全县征集楹联。结果,全县秀才、举子等名流文士闻风而动,纷纷撰写佳作。肖三姑闻讯,也献上了自己的作品。
县衙从上千副楹联中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十副最佳楹联。十副最佳楹联揭晓后,肖三姑竟然占了6副,独占鳌头。从此,肖三姑才女的名声,在文县五河不胫而走。
(谭昌吉、张继全等讲述 刘启舒采录 采录时间2013年7月 采录地点文县城关镇)
• 未完,待续 •
征 稿
《文县民间故事》丛书,将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征稿仍在继续。投稿可发编者刘启舒微信,加其微信即手机号139 9399 5811即可发送稿件。将为投稿者赠送《文县民间故事》全套七卷留念。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文县传媒